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乘风最出彩的手段还不是这个,而是给每个山寨派遣大夫和读书人,要知道,至少在这个时代,大夫和读书人都是最受人爱戴的人群,病人治不好,人家不会生怨,至少也不会闹出什么纠纷,而一旦给人医好了病,对这些淳朴的土蛮来说,人家会时刻惦记着大夫的恩情,所谓活命之恩、涌泉相报,现在又不是金钱社会,一切都以金钱来衡量,人们都认为huā了钱治了病,大家两不相欠,在这个时代,意义却是不同的。

而教书先生们,等于是将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山蛮子弟们的下一代,教导他们读书写字的同时,也告诉他们处事的道理,这些人影响更为深远。

柳乘风几乎可以想象,几年之后,山蛮寨中最受人尊敬的未必会是族长、巫师,那些被柳乘风派去山寨的大夫和教书先生,同样会有极大的号召力,有了大夫和教书先生们做桥梁,而外面又有越人作为威胁,整个山蛮算是彻底地与汉人和平共处了。

马上的柳乘风带着几分轻松,看着天空那斜下的夕阳,勒马进了城mén的méndòng,当夜便在这县城歇下,又叮嘱本地父母官对将来下山的山蛮不可怠慢,而大量人口的迁徙事务也颇为繁杂,只能jiāo给地方官员们去做了。

……………………………………………………………………………………………………………………………………………………

尽量存稿,做到按时更新,制定一个时间,早上11点左右,下午6点左右,晚上十点左右,再顺便求求月票吧,同学们,有木有。

第二百八十八章:圣裁

更新时间:20128122:17:06本章字数:4103

有了第一批山蛮下山,就会有第二批、第三批,而他们的遭遇很快在这廉州传开,谁都知道,廉州侯言出必践,不但给予了原先承诺的土地,此外还多有照拂,因此这下山的蛮子山寨也是越来越多。

短短半月的时间,下山的人数就超过了十万人,这些人全部安置了谅山、文山等七县,如今廉州实际控制的县不再是从前的三个,足有十个之多,倒也足够容纳这些山蛮,只不过安南国的五个县城,暂时朝廷还未承认,需要朝廷那边拟准才成。

与此同时,蛮子们送来了一个让柳乘风颇感兴趣的人——赵先生。

赵先生奉了靖江王的命令,连夜去寻蛮人,给予他们好处,试图挑拨离间,这些蛮人也不是傻子,疑虑肯定是有的,毕竟作乱起来,朝廷肯定要弹压,死的是自己族人的xìng命,所以蛮人内部为了这件事争吵不休,只是后来,安蛮告示放出,又有蛮人下山,受到极好的款待,蛮人们毫不犹豫,将这赵先生绑了,直接送到柳乘风面前。

安置的工作正如火如荼,户籍也要从新开始整理,从前蛮子们是不计入户籍的,一方面是官府嫌麻烦,另一方面蛮子们也不肯配合,现在趁着这一次分田亩的机会,官府自然行动,只是差役人手不够,不得不四处招募,只在短短一个月功夫,整个廉州十县,人口就暴涨到了二十余万,这些有的是外地来的流民,有的是下山的蛮子,若是再算上文山七县的越人,只怕这个数字要增加到四十万。

侯府的兴建,也渐渐有了模样,围绕着侯府,也已有不少的商铺拔地而起,侯府附近,渐渐热闹起来,其实整个廉州,如今早已变了个模样,尤其是在蛮子彻底归服之后,大量的廉州人开始从各地返乡,一些商贾也抓住了时机,开始出现。

之后,柳乘风见过了安南使节,这安南使节黎阳态度甚恭,对柳乘风几乎是千依百顺,为了达成议和,几乎同意了柳乘风所有的条件,柳乘风的条件其实也简单,割让安南五县,名正言顺的划入廉州府的管辖,这一条,黎阳就算有心反对也是没用,正如文山、合辅一样,这五县已被明军实际占领,越军也抽不出身来夺回,现在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南掌国身上,倒不如干脆同意柳乘风的条件,暂时委曲求全。

议和的事很快达成,黎阳也立即回去复命。

而在北京城里,当柳乘风的奏书递上来,紧接着又是捷报传至,整个京师都震惊了。

这姓柳的,还真不是个消停的人,一开始,柳乘风上书,说要‘教训’安南,不少人还等着看笑话呢,这家伙是该碰碰壁了,整日不知天高地厚,仗着有皇上恩宠,四处惹是生非,安南可不比别人,人家可不会看皇上的面子,该怎样收拾你照样怎样收拾你。

也有人觉得柳乘风太过一意孤行,就算有密旨,也不能擅自对安南动手,倒不是说安南是藩国,而是安南兵力雄健,柳乘风一个廉州侯,擅自对越开战,最后肯定是要朝廷来给他擦屁股的。

不过等到传来捷报,那些看笑话的人呆住了,这时候对柳乘风也不得不有几分佩服,这个家伙,七千人居然深入越境,把安南人打的落花流水,原以为这柳乘风是吹嘘,可是广西巡抚也上来了奏书,证实了此事。这一下,这朝野上下就更加哗然了,这个人,实在让人刮目相看。

奏书递上来的当天,李东阳便被诏入宫中,李东阳虽然入阁,不过礼部尚书的职缺一直由他兼任,朱佑樘对六部的人选一向很看重,苦于这礼部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因此就此作罢,索xìng就让李东阳兼着,反正李东阳在内阁中年岁算是最轻的,身子骨也还硬朗,忙的过来。

这一次朱佑樘没有在正心殿见李东阳,而是选择了武英殿,武英殿显得很是空旷,朱佑樘孤零零的坐在案牍之后,埋着头着手批阅着什么,等到李东阳入见,立即打起精神,直截了当的道:“安南国的国书已经递来,李爱卿看了吗。”

安南国的国书确实递来了,不过不是兴师问罪,而是以一种从未有过的姿态,恭恭敬敬的请罪,诉说了自己的罪行之后,又请求割让五县,划归廉州。

这份国书,李东阳昨天夜里就送来,李东阳几乎都能背出来了,之所以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安南国从来没有如此低姿态的口wěn向朝廷投递过国书,身居礼部之首,李东阳早就熟知了安南人的套路,他们的开国王就是造反起家的,与明军周旋了十几年,最后大明迫不得已,才选择了让其成为越王,从本心上,这些安南人对大明有点儿瞧不起,虽说入朝称臣,可是一向不太服气,所以礼部这边对安南人也头痛的很,如此恭敬的递交国书,却是第一次。

李东阳想到那国书中的用词,不禁莞尔一笑,道:“陛下,微臣看过了。”

朱佑樘抛下笔,颌首一笑,道:“李爱卿怎么看?”

这是问李东阳,这国书要不要批准了,按道理来说,人家巴巴的来送国书,还要割让土地,不同意未免有点儿愚蠢。不过朱佑樘所考虑的,当然不是这一城一池的土地,尤其是安南国的土地,对他来说,那里简直是不毛之地,要了和没有要没什么区别。况且同意之后,肯定也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大明的藩国不少,现在明军突然进犯安南,安南人才递交来的国书,在别人眼里,难免会有强迫之嫌,这对大明朝的声誉,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朱佑樘在这件事的态度上,不得谨慎一些。

而李东阳显然也知道朱佑樘的顾虑,沉吟片刻,随即道:“陛下,这国书合情合理,倒也没什么错处,倒不如拟准了。”

“哦?”朱佑樘盯着李东阳,知道李东阳还有话说,所以只是轻轻发出一个疑问,便不再说话。

李东阳继续道:“安南国对大明的态度一向不甚恭敬,其实这件事,天下皆知,不过朝廷一味忍让,委曲求全,已经让不少人捶xiōng跌足了,毕竟大明是天朝上邦,对待藩国示之以恩德没有错,可是藩国倨傲,屡屡冲撞上邦,偶尔教训一下,也无不可。这一次廉州侯入安南,就是给安南人一个教训,而现在拟准他们的国书,将安南五县置于我大明的疆域,也是给他们一次教训,如此,才能让各藩国知晓厉害。”

“这其次嘛,南掌国也是我大明的藩国,前几年越人屡屡入侵南掌,杀人盈野,南掌国屡屡派使请朝廷为其主持公道,而朝廷虽然派出了使节前去安南斡旋,可是越王却仍然一意孤行,大明朝廷,早已让南掌以及周围各国寒了心,现在趁机敲打一下安南,也能让天下的藩国们知道,天朝上邦也不是好欺的,若是有人不服王化,一意孤行,大明绝不会坐视不理。”

朱佑樘连连点头,觉得李东阳说的没有错,这安南国在南面称王称霸,早就让不少藩国胆战心惊,柳乘风这件事,虽然冲动了一些,可确实是让大明朝廷有了点儿面子。

说穿了,其实就是这安南国太招人嫌,不但大明嫌他,其余的邻国也都和他素有仇隙,打了安南一巴掌,就等于是给了南掌等国一颗甜枣,倒也不算违背了大明的朝贡政策。

朱佑樘微微一笑,道:“那么,这柳乘风倒是做对了,这个家伙,上一次上书的时候,还吓了朕一跳,他还是太年轻,做事太不计较后果了。不过……”朱佑樘笑容更甚,继续道:“不过他倒也有几分本事,以七千之众,换来如此大捷,倒也不枉朕对他的厚爱。李爱卿以为,朕该赏赐他些什么?”

李东阳脸sè一紧,连忙道:“陛下,不能赏。”

“哦?这又是为什么?”朱佑樘压了压眉。

李东阳解释道:“陛下有没有发觉,这朝野上下,对安南的事,似乎谁也没有建言。”

朱佑樘颌首点头,捷报传来的时候,朝廷居然出奇的沉默,既没有人弹冠相庆,也没有人上书弹劾,这和弘治朝的官员xìng子很是不服,换做其他的事,哪怕就是一丁点的小事,这些人也早就上房揭瓦了,现在出奇一致的沉默,确实很奇怪。

李东阳笑着解释道:“陛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安南国太遭人记恨,这些年,这朝中的大臣,有不少受过他们的气的,别的藩国,每年上贡一次,他们上贡三次,甚至恬不知耻的索要赏赐,更可恶的是,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