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好丈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给同学们推荐一本书《通天官路》,有空可以去看看!

第九十四章:君臣奏对四

更新时间:201261323:27:19本章字数:3782

小殿中的太监都走了个干干净净,朱佑樘坐在小塌上,脸色变得凝重起来,淡淡道:“朕召诸藩王来京的事,你可知道?”

柳乘风坐回椅上,道:“略有耳闻。”

“嗯。”朱佑樘颌首点头,随即道:“本来呢,朕是想一全宗室之谊,都是同宗,各藩王不得旨意不许擅离藩地,这是祖上的规矩,可是这么多宗亲,朕自幼以来,却都未曾见过一面,于是就想,倒不如召他们来京,让他们告祭一下太庙,令他们祭祀一下先祖,二来朕也可以和他们见一见,看看诸位藩王都是什么模样,就如寻常百姓家一样,这亲戚走动一下,彼此亲近一下。”

柳乘风心里想:“这亲戚都隔了不知多少代了,有些甚至八竿子都打不着了,有什么好亲近的?”却是对朱佑樘笑了笑,道:“陛下宽厚待人,宗王们若是知道陛下的心思一定欢欣鼓舞。”

朱佑樘沉着脸,冷哼一声,双目阖着迸发出一丝精光,冷声道:“可是有些人不知道。”

朱佑樘和颜悦色的时候,确实让人如沐春风,可是龙颜大怒起来,浑身上下却有几分肃杀之气,举手投足之间,隐隐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

他冷冷道:“宁康王携次子上高王朱宸濠入京,举止傲慢,常常口出狂言,尤其是那次子朱宸濠,常常与诸王产生冲突,无礼太甚。”

柳乘风在一边听着,心里却在想,宁王一系倒是听说过,一直在驻守在南昌,江西乃是鱼米之乡,当年朱棣靖难,宁王附从,才得了这么一块大好的封地,想来那宁王和什么上高王在江西那边骄横惯了,居然把这习气带到了京城,这不是找死吗?

柳乘风道:“陛下的意思莫非是让锦衣卫……”

朱佑樘打断道:“朕不是这个意思,他们毕竟是宗王,况且宁王一系在靖难之时功不可没,朕岂能轻易加罪?只是傲慢而已,朕难道便因为这个而手足相残?朕若是要加罪,就不会寻你了。”

柳乘风觉得也是,不过在坊间倒是有不少宁王的小段子,尤其是不少说书的,柳乘风在摆字摊的时候闲暇时也会去听一听,这宁王在说书人口中,一向都是丑角。不过通过这些只言片语,柳乘风也大致能明白宁王一系的前因后果。

这第一代的宁王叫朱权,封地在大宁,与燕王朱棣等王子节制沿边兵马。朱棣起兵靖难,虽是连战连捷,可是奈何兵马太少,后来便把算盘珠子打到了宁王朱权头上,一阵忽悠之后,软硬皆施,终于把这朱权逼迫地拉上了贼船,当时为了忽悠,朱棣还承诺将来靖难若是成功,要与朱权共治天下。

可是要知道,朱棣是个脸厚心黑的角色,等他真正坐了天下,岂会认账?于是便撤掉了宁王在大宁的封地,也削掉了他的兵马,把他送去了南昌,好好地‘享清福’去了。

靖难里头,宁王一直是二傻子的角色,反正就是被人糊弄得团团转,不过另一方面,虽然被人糊弄了,这历代的朝廷,对这宁王一系多少会给一些优待来做补偿,多半因为这个,让宁王一系难免骄横一些。再加上祖上的嫌隙,也让宁王一系心生怨恨,这一次好不容易进京,看到这京城的繁华,想到同是靖难,朱棣一系坐拥天下,住在紫禁城中好不潇洒。自家却是窝在南昌,南昌的王府与这紫禁城比起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自然而然的,宁王和那次子上高王心里就更加不满了。

不过虽是如此,朱佑樘也不可能因为一个骄横二字,就把这一对父子办了,毕竟朱佑樘不是朱棣,脸不算太厚,心也不算太黑,更何况朱佑樘一心要做唐太宗那样的圣君,更不可能加罪藩王而在自己的身上留下污点。或许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宁王看清了这一点,才敢如此傲慢。

朱佑樘深吸了口气,脸色渐渐地缓和一些,道:“宁王入朝,极力称赞次子上高王的学问,又提议要让宗王子们在十日之后保和殿里比试文章,考校宗室们的学问。”

朱佑樘忧心忡忡地道:“太子的学问,你是知道的,若是那一日被各藩国王子力压,朝廷的脸面何存?朕也不指望太子能超卓绝伦,只望他不要在保和殿里出丑就成,免得被天下沦为笑柄。太子的师傅倒是不少,可是朕知道他最听你的话,你这一次,权当是临时抱佛脚,无论如何,也要在这十日之内好好都调教一下太子的学问。这是关系着朝廷脸面,关系着皇家威严的大事,你知道吗?”

柳乘风这才知道这皇帝为何心急火燎地召自己入宫了,按理说身体调理好了大不了发个旨意颁布点赏赐也就是了。召入宫来特地感谢完全没有必要。现在才知道,这皇帝是出了麻烦,而且还非自己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帮忙不可。

宁王提议宗师子弟比试学问,多半是在南昌时就听说过太子耽于玩乐,因而故意冠冕堂皇的提出来,要皇室出点儿丑,也有另外一层意思,是要告诉朱棣的后人,咱们宁王的子孙虽然没有做皇帝,可是却一个个有贤才,暗地里,有耀武扬威之意。

可是偏偏,宁王提出的建议,朱佑樘不但不能将他如何,既不能治罪,又不能拒绝。毕竟弘扬儒学是弘治皇帝三令五申下达的政令,若是拒绝,就等于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宁王有够嚣张的。”柳乘风心里暗暗地想,居然有胆子给皇帝难堪,这老家伙莫非是藩王当腻了,想尝一尝砍脑袋的滋味?

不过柳乘风随即也就可以理解了,那些藩王就如井底的青蛙一样,平时都呆在藩地作威作福,可谓是万人之上,穷奢极欲,大明的国策,对藩王也都是养猪的策略,给他们吃好喝好,无忧无虑,在这种环境之下成长的人,多半都是目中无人、肆无忌惮之辈。再加上宁王身份上隐隐高于诸王,甚至颇有几分藩王之首的感觉,这宁王在南昌府嚣张惯了,一见了朱棣一系的宿仇,自然忍不住要刁难一下,好显摆一下自己的威风。

这样的人,简直就是愚不可及,难怪十几年之后,宁王会愚蠢到去谋反。

不过宁王和柳乘风没什么关系,眼下当务之急,是不能让太子殿下丢脸,毕竟这一次比试,是朱家各系之间的暗斗,若是朱厚照那小子半天憋不出个屁来,这皇家的颜面就算是丢尽了。

面子问题,莫说是皇室,就是寻常百姓家也一向看得极重的,若是自己这一次事情办得好了,皇上龙颜大悦之下,自然会有无数封赏,扶摇直上虽然未必,可是至少也在皇帝的心目中留下一个能臣的印象。有了这个印象,这荣华富贵还会少吗?

可要是失败了呢?

柳乘风的信心也不是很足,太子的底子就在那里,临时抱佛脚有什么用?只是眼下皇帝已经开了口,柳乘风也只能硬着头皮试一试了。

不及多想,柳乘风正色道:“陛下的意思,微臣已经明白,微臣这十日便暂时搬去东宫,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让太子输给上高王,请陛下放心。”

柳乘风说这番话的时候,心里却在叫苦,心里说:“我能说个不吗?既然不能拒绝,那索性就摆出一个信心十足的样子出来。”

朱佑樘打量着柳乘风,不禁笑了,这个锦衣卫百户已经给了他太多惊喜,这一次也算是病急乱投医,天家的脸面也只能全部维系在他的身上了;但愿这个百户,能够让朕刮目相看吧。

“好,若是办得好了,朕自有赏赐,柳乘风,太子就托付给你了。”

……………………………………………………………………………………

更新晚了,抱歉,因为早上去体检了一下,幸好,一切还算正常,又可以苟延残喘几年,明天开始,在未来的三百天内,这本书结束之前,每天开始三更了。

第九十五章:天子门生

更新时间:201261323:27:20本章字数:4071

朱佑樘的脸色已是缓和下来,轻松自如的站起,道:“正午要到了,朕的粥也不知熬制好了没有,来人,盛一碗来,不,两碗,让柳爱卿也尝尝。”

朱佑樘绝口不再提宁王的事,毕竟这也算是宗室之间的丑闻,若不是非柳乘风不可来办这件事,朱佑樘是绝不可能向柳乘风提及。既然柳乘风已经满口应下,朱佑樘也就放下心来,他倒是想来看看,这柳乘风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在这十日之内让太的学问更进一步。

至于赐粥,不过是朱佑樘临时起意罢了,反正他这粥也是按着柳乘风的药方熬制的,柳乘风在药方中称作八宝桂圆粥,不过朱佑樘却是自己改了个名字,叫延年粥,这是称赞此粥有益寿延年的功效。

柳乘风若是知道这些,想必早已忍不住偷笑,皇帝拿八宝粥当宝,以为真有什么很大的功效,是什么比灵芝、鹿茸还要滋补的神药,其实这八宝粥只不过营养还算丰富,特别容易吸收而已,对那些身体康健的人用处并不大,可是对朱佑樘这种气弱体虚之人却有奇效。

好歹也是皇帝赐粥,柳乘风倒是想尝尝这紫禁城里熬制的八宝粥是什么味道,待小太监们将粥端来,柳乘风也毫不客气,拿起勺便吃起来。

这味道……其实也不过如此。

柳乘风有些失望,不过这时候天色已到了正午,柳乘风腹中饥肠辘辘倒也顾不得什么,狼吞虎咽的将这粥吃完,便起身道:“陛下日理万机,微臣不敢打扰,这便告辞。”

朱佑樘拿了丝巾擦了嘴,道:“把你那安神的药方给朕留下,朕要试一试。”

柳乘风颌首点头,边上已有小太监给他端来文房四宝,柳乘风沉默片刻,随即开始落笔写起药方,能不能治好,他只有六成的把握,不过六成已经足够了,柳乘风不信,自己多管齐下,这皇帝的失眠症会如此顽固。

过了片刻功夫,一张药方便写成了,柳乘风搁下了笔,朱佑樘饶有兴趣的道:“来人,拿来给朕看看。”

立即有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