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最近几年,特别是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很少有日本人叫嚣着击败中国,但是大部分日本民众仍然认为,自卫队有足够的力量应付迅速成长的中国军队,至少能在防卫战争中取胜。

可是这几天的战斗,无一例外的表明日本的军事力量远远不足以击败中国军队。

即便在防卫战争中,日本自卫队也很难取胜。

民众的质疑,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不管怎么样,必须确保联合舰队安然无恙,绝对不能让中国国防部的预言成真。

小林光一不是傻蛋,他非常清楚,他的内阁将会跟随联合舰队一同完蛋。

东京时间十点整,小林光一召开紧急内阁会议,一致通过了由喜田多一郎提出的扩军计划,即继续从美国采购武器装备。

随后,小林光一给木村小次郎与今井利村打了电话。

首相没有干预战术指挥,但是明确要求,海上自卫队与空中自卫队必须尽一切力量确保联合舰队返回那霸。

为了强调此事的重要性,小林光一还明确表示,要是联合舰队受到攻击,哪怕没有全军覆没,也得有人为此承担全部责任。

显然,这个人不会是今井利村,而是木村小次郎。

木村小次郎也收看了新闻报道,知道首相为何如此焦急。可是与首相一样,他也非常焦急,却没有更好的办法来保护联合舰队。

负责维修战舰的人员已经派上去了,设备也送过去了。

一切顺利的话,舰队能在下午一点左右起航。

问题是,绝对不可能一切顺利。

中国军方高调表态,绝对会不惜代价的干掉联合舰队。除了考虑空中威胁、以及来自海面下的威胁之外,还得盯住东海舰队。

显然,这超出了海上自卫队的作战能力。

木村小次郎别无他法,只能向今井利村求助,希望空中自卫队能够承担更多的任务。

问题是,今井利村也尽了全力。

接到小林光一电话的时候,从本土调来的二十四架F…15J、以及十二架刚刚安装了电磁对抗系统的F…22A正好到达嘉手纳空军基地,使得空中自卫队的防空战斗机增加到七十一架。如果算上用来执行打击任务的六十架F…16C/D,空中自卫队最多只能调动一百三十一架战斗机。

事实上,F…16C/D根本无法用来执行制空任务。

不是今井利村舍不得,而是这种战斗机完全针对打击任务进行改进,使其空战能力严重降低。别的不说,安装在机身背部的保型油箱使作战半径提高了数百公里,却增加了近一千公斤的死重。因为没有换装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所以F…16C/D的空战推重比还不到一,根本不是中国战斗机的对手。

除非今井利村决定放弃攻击中国舰队的机会,不然肯定不会让F…16C/D参加制空作战。

以当时的情况,阻止中国空军发起进攻的最好办法不是被动防御,而是抢先进攻,迫使中国空军把更多的战斗机用来执行防空任务。

问题是,中国空军会是打击联合舰队的主要力量吗?

在这个问题上,木村小次郎与今井利村都有清醒认识,可是两人所处位置不同,也就有不同的见解。

也就在两人就是否主动进攻进行争论的时候,喜田多一郎再次以防卫省大臣、以及内阁首相特使的身份搭上了飞往华盛顿的专机,进行十天之内的第三次美国之行,为应付最糟糕的情况做准备。

第九十七章长远考虑

第九十七章长远考虑

只要小林光一还有点理智,就应该知道,中国当局没有说大话。

虽然他不是军人,对战争也不够了解,但是他精通政治与外交,知道中国当局绝对不会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夸海口。

更重要的是,几场大规模海空战下来,中国一直是胜利者。

也许,小林光一还抱有一线希望,可是他绝对不会把所有赌注都押在这一线希望上。如果中国当局应验宣言,他就得做好最坏的打算,即在海上自卫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情况下,为争取最好的战争结果打下基础。

空中自卫队连续战败,只是增加了取胜的难度。如果海上自卫队连续战败,只会使日本输掉这场战争。

小林光一别无选择,只能向美国求助。

这个艰巨的任务,再次落到了喜田多一郎的肩膀上。

按照小林光一的吩咐,喜田多一郎去华盛顿的主要任务就是从美国购买战舰,而且是美军现有的战舰。

问题是,购买战舰绝对比购买战机困难得多。

关键不在战舰上,而是舰队官兵。

日本的航空业都不算发达,没有办法自行研制与生产战斗机,F…2这类所谓的自研战斗机的基本技术都来自美国。在装备体系上,日本空中自卫队与美国空军高度一致,因此在引进F…22A的时候,只需要聘请美国飞行员,日本空中自卫队能够提供地勤人员,还能提供部分飞行员。

海上自卫队的情况恰好相反。

作为曾经的全球第一、现在的全球第三造船大国,日本早就掌握了建造现代化战舰的基本技术,也有着足够强大的工业基础。虽然在某些关键设备上,仍然得依靠美国,但是日本海上自卫队一直独自建造战舰。结果就是,日本海上自卫队不太熟悉美国战舰,也就无法为引进的战舰配备水手。

要想把购买的美国战舰派上战场,肯定得聘请美国海军官兵。

对美国来说,在这个时候向日本提供战舰、以及舰队官兵,显然是个大问题。

派遣几十名飞行员参战,影响还不是很大,可是一艘战舰上少说也有几百名官兵,一支舰队至少有数千名官兵。派遣数千名官兵参战,那就不是志愿行为了,至少不是军人的志愿行为。

此外,还得考虑战斗伤亡产生的影响。

让美国军人在与美国没有直接关系的战争中为别的国家流血牺牲,肯定会使美国联邦政府遭到指责。

不久前的第二次朝鲜战争,以及半个世纪前的越南战争,美国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只是,在喜田多一郎第二次访美的时候,已经跟钱德勒提到过这个问题,当时谈不拢,主要是价钱差距太大。

现在日本肯出高价,美国还有理由拒绝吗?

显然,现在的问题不是价钱。

第三护卫群覆灭,已经给美国敲响了警钟。中国军队能够消灭第三护卫群、甚至干掉联合舰队,向日本提供战舰有意义吗?

问题是,如果在这个时候拒绝了喜田多一郎的请求,美国又能得到什么?

可以肯定,只要没有来自美国的援助,日本就会向中国求和,国内动乱难以避免,美国将失去西太平洋的桥头堡。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日本不可能成为帮助美国遏制中国的得力助手。

考虑得更加长远一点的话,还得提防另外一种可能,即某些极端份子把日本战败归咎于美国,从而使日本站到美国的对立面上。

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日本是一个非常嬗变的国家。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盟国,而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完全向中国学习。可是在短短几十年之内,日本就成了中国的敌人,并且在甲午战争中战胜了中国,一举成为西太平洋的霸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与美国对抗,输得一败涂地。战后,日本不但没有忌恨美国,反而成为了美国最可靠的盟友,帮助美国抵抗红色帝国。现在,日本再次站在了三岔路口上,谁能保证战败之后不会对美国倒戈?

作为一个容易走极端的民族,谁也不能保证日本会在战后走向何方。

为了防止出现预料之外的情况,美国别无选择,只能全力支持日本,直到日本当局首先认为必败无疑。

说得明确一点,美国绝对不能成为日本战败的首要因素。

当然,把战舰卖给日本,美国不会做亏本生意。

在价格不是问题的情况下,美国可以通过出售旧有战舰获取暴利,然后用这些钱采购新式战舰。

不管怎么说,这场战争已经证明,所有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建成服役的战舰都无法应对新的战场环境,肯定得淘汰掉。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海军,美国海军的换装压力肯定超过了中国海军。淘汰数百艘战舰,建造数百艘新的战舰,绝对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工程,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

如果没有来自日本的资金,美国海军至少需要二十年才能更换所有战舰。

显然,中国海军要不了这么久。或者说,二十年之内,中国完全有能力打造一支具备全球作战能力的海军。

到时候,美国需要面对的是全方位的竞争。

作为新式海战的发起者,中国既有后发优势、又有先发优势,可以在几乎没有包袱的情况下,倾尽全力打造一支足够强大的舰队。

对美国来说,唯一的优势就是时间。

只要能够赶在中国海军之前完成换装,美国海军就能保住优势地位,在全面对抗中掌握主动权。

为此,美国就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打造一支足够强大的新式舰队。

趁此机会淘汰旧有战舰,获得建造新式战舰的资金,显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不然钱德勒也不会主动提出出售战舰。

不同的是,麦克米伦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关键就是,在出售战舰的同时,美国是否要提供配套的海军官兵。

喜田多一郎专程飞往华盛顿,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在第二次访美的时候,喜田多一郎接受了钱德勒的提议,花高价从美国海军手里购买二手战舰,根本不会有任何问题。现在的情况是,经过了六月二日凌晨的战斗,二十多名援日美国飞行员阵亡,让麦克米伦在援助日本的时候不得不有所顾虑。原因很简单,不管是国会、还是民众,都认为没有理由让美国军人为日本卖命,更没有理由让美国军人为了钱去送死。

作为总统,麦克米伦必须考虑来自国会与民众的压力。

虽然这已经是麦克米伦的第二界任期,两年后就将离开白宫,但是作为共和党领袖,他肯定不希望输掉明年的大选。

要想使政策延续下去,麦克米伦就得帮助共和党赢得明年的大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