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几乎所有图像与雷达侦察卫星的工作高度都在一千公里以下。不是这些卫星不能部署到高轨道上,而是为了保证成像质量,特别是图片的分辨率,必须尽可能的降低轨道高度。

与日本相比,中国军用卫星系统的规模大得多。

战争爆发前,仅侦察卫星就有四十六颗,另外还有三十六颗导航卫星、二十二颗通信卫星、十二颗战略预警卫星与八颗军用广播卫星。所有侦察卫星、三分之一的导航卫星与八颗通信卫星在近地轨道上。

这些卫星极易受到攻击,得尽快转移运行轨道。

可惜的是,所有导航卫星与通信卫星,以及少数侦察卫星不具备变轨机动能力,或者已经用光了燃料。

两个小时内,天兵只转移了不到四十颗卫星。

十点过,日本的反击行动开始了。

因为拥有较为完善的导弹防御系统,所以日本的反卫星能力不容小觑。

在十点过五分开始的第一轮反击中,就有十四颗卫星被日本的反卫星导弹击毁,还有两颗卫星遭到高能激光照射。

可以说,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

在太空中,没有空气做介质,声音无法传播,因此再猛烈的爆炸,也只能看到火光,听不到声音。

当时,在空间站内的宇航员非常有幸的目睹了交战过程。

用一名欧洲宇航员的话来说:漆黑的太空在一片耀眼的闪光之后再次便得暗寂,时隐时显的暗红色光芒,如同超新星爆发般夺目;人类文明八十年的努力,在战争面前尽然如此脆弱不堪;当光芒逝去、绚丽不再的时候,无边无际的黑暗笼罩了寰宇,直到东方出现明亮的曙光。

也许,这家伙在当上宇航员之前是个诗人。

只是,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

在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八十年后,战争边疆终于突破大气层,寂静的外层空间成为新的战场。

这个战场上的战斗更加残酷。

七月二日天亮时,外层空间的战斗结束。

日本军用卫星系统彻底瘫痪,而中国天兵正在为扩大攻击范围做准备,即打击具有军事用途的民用卫星,比如电视广播卫星,属于通信公司的通信卫星,用于资源探测的遥感卫星等等。

虽然中国的军用卫星系统也遭到重创,但是没有完全丧失使用能力。

战争天平已经倾斜,如果没有外来援助,日本将在开战后三天之内丧失制天权,从而丧失制信息权。

对现代战争来说,丧失制信息权等于战败。

那么,日本有可能丧失制信息权吗?

可以肯定,只要美国不希望日本迅速战败,就会在必要的时候伸出援手,向日本提供至关重要的战场信息。

信息不是物质,不需要用船只、飞机运送。

美国真要这么做,谁也阻止不了。

第八章胆识

第八章胆识

太空战打响,国际舆论一片哗然。

要知道,中国与日本都是“外层空间非军事化国际公约”的缔约国,都承诺不在外层空间部署与使用武器。

七月二日上午,中国外交部率先面对媒体。

主持新闻发布会的是刚从美国回来的杜小蕾,在数百名记者面前,她明确提到,外太空非军事化主要针对和平时期,在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战争时期,中国有权利、也有必要采用一切手段确保自身安全,攻击日本的军用卫星,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而且是非常必要的手段。

随后,日本外务大臣也在记者面前说了类似的话。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中国与日本已经相互宣战,战争成为第一要素,任何国际公约都得让步。

也就是说,从法理上讲,中国与日本均没有违反国际公约。

当然,这并不表明中国与日本这么做,能够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与支持。

要知道,外层空间属于整个人类,没有疆界之分,中国与日本的太空战,已经对其他国家构成了威胁。比如在上百枚卫星被摧毁之后,产生了难以计算的太空垃圾,必然对邻近的他国卫星构成威胁。

根据美国公布的一份观测报告,七月一日到二日夜间的太空战中,至少产生了一万二千块质量在一千克以上的太空垃圾,质量在十克以上的太空垃圾多达二十万块,而质量在一克以上的则多达一百万块。虽然这些太空垃圾最终都将坠入大气层烧毁,但是一些速度较快的将在轨道上停留数年、甚至数十年,随时有可能与同一轨道上的卫星发生碰撞,产生更多的太空垃圾。结果就是,近地轨道的可利用区域将大幅度缩小,如果太空战规模扩大,人类的宇航活动必然受到影响。

必须承认,美国的话有点危言耸听,但是不无道理。

在八十年的航天史中,八成以上的事故与太空垃圾有关,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几乎每次航天事故都由太空垃圾导致。比如在二零二七年,欧洲航天局发射的小型载人空天飞行器在返航时烧毁,就是被一块太空垃圾击中,导致隔热层破损;两年后,中国空间站的实验舱被太空垃圾击中,导致一名宇航员丧命,经济损失近千亿元;此后,美国的空天飞行器在轨道上被一块重达一公斤的太空垃圾击穿,两名宇航员当场身亡,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空天飞行器彻底报废。

从理论上讲,太空垃圾的数量达到一个数量后,人类将无法进入外层空间。

问题是,这些都没能阻止太空战继续升级。

当天,中国天兵再次攻击了日本卫星,而且首次攻击了几颗民用卫星,交战范围进一步扩大。

作为回应,日本也攻击了几颗中国的民用卫星。

只是,日本的处境非常不妙。

事实上,在杜小蕾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日本已经丧失了太空活动能力,军用卫星系统已经瘫痪。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军用卫星系统还没有完全瘫痪。

当时,绝大部分通信卫星、大部分导航卫星、半数以上的侦察卫星仍然在为中国军队服务。

可以说,中国的优势非常明显。

只要这个优势保持下去,日本很快就会丧失制信息权。

正是如此,当天上午,日本驻美国大使紧急会见了美国国务卿,希望美国能够提供情报支援。

至于美国是否答应,也许并不重要。

几个小时后,大概在北京时间下午…左右,美国驻华大使向杜小蕾提出,需要一条专机航线来撤离驻日外交人员与美国游客。

显然,这是非常合理的要求。

当时,中国外交部已经收到数十个国家提出的类似要求,即开辟专机航线,让他们撤离本国人员。

杜小蕾给出了明确答复,即中国国防部将在七月三日公布相关信息。

此时,战场形势对中国非常有利。

在太空打击结束之后,中国空军加强了轰炸力度,而且主要打击日本空军、以及本土防空力量。

仅在七月二日上午八点到夜间八点的十二个小时内,中国空军就发动了四次空袭,出动各类作战飞机三千多架次,轰炸了三十六座空军基地、一百二十八处防空阵地、二十五座雷达站。

受军事通信卫星瘫痪影响,日本空军的作战效率大幅度降低。

根据中国国防部公布的战报,在白天的战斗中,击落了一百二十四架日本战斗机,并且炸毁了近百架战斗机,而中国空军仅损失了三十三架作战飞机,其中七架在带伤返航途中坠毁。

虽然日本公布的战报有点出入,但是总体上相差不大。

当时,日本防卫大臣在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都承认,日本空军在当天遭受了开战之后最为惨重的损失。

这一天,中国海军也正式参战。

在下午的一次拦截行动中,中国海军的舰载直升机在三次警告未果之后,用反舰导弹击沉了一艘悬挂菲律宾国旗的快速散装货轮,导致货轮上的四名船员丧命,余下三十二名船员均被救出。

这是开战之后,中国击沉的第一艘他国船只。

当天晚上,菲律宾总统通过电视台发表了强烈抗议,要中国做出合理解释,释放扣留的船员,并且赔偿所有损失。

中国外交部的回答非常直接:一切责任由菲律宾政府承担。

可以说,这次拦截行动进行得干净利落。

当时,菲律宾货轮已经在中国划定的交战海域内航行了数十海里,中国舰队首先派出直升机发出警告,然后让舰载战斗机低空通场,而菲律宾货轮未做任何回应,直到半个小时后直升机才发射了反舰导弹。

整个行动中,中国海军多次用国际公共通信频道发出警告。

必须承认,中国海军此举有点过头了。

以当时的情况,完全可以派遣陆战队员登船,而不是将其击沉。牧浩洋下令将货轮直接击沉,大概是为了杀鸡儆猴,让那些还在交战区域外面徘徊的船长认清形势,不要为了一点利益以身犯险。

事实上,这么做的效果确实非常明显。

菲律宾货轮被击沉之后,在战场外面徘徊的二十多艘船只均在天亮前转向,没有一艘胆敢进入交战海域。

对牧浩洋来说,这等于免去了很多麻烦。

七月三日凌晨,第二舰队加速北上,追上了正在向日本本土逼近的第一舰队。

按照牧浩洋的命令,第一舰队在下午四点左右转向北上,以攻击阵型,搜寻在日本本土南面活动的联合舰队。

根据上午收到的情报,联合舰队一直在伊豆诸岛西面徘徊。

如果联合舰队没有转移,那么在七月三日上午,特遣舰队就能在距离日本本土大约一千五百公里处发动第一次攻击。

当然,牧浩洋没有抱多大希望。

虽然日本的侦察卫星已经全部完蛋,但是中国也损失了大批侦察卫星,因此很难准确的掌握战场信息。

为此,就得派遣侦察机搜寻联合舰队。

同样的道理,联合舰队也会派遣侦察机搜寻特遣舰队,甚至会动用部署在本土的战略预警机。

暂且不说有多大的希望找到联合舰队,就算是找到了,也不一定能发起攻击。

要知道,联合舰队背靠本土作战,能够得到本土防空力量的支援与掩护,还能得到空军的全力支持。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