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燃烧的海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海战,还曾经跟随腾耀辉参加了东海战争,经验不比牧浩洋差,而且他还是正宗科班毕业的海军将领。

正是如此,在中午的时候,辛巴就下令舰队转向南下。

当时,他在收到中国战斗机入侵澳大利亚领空,与美军战斗机对峙之后,就意识到特遣舰队即将通过巽他海峡,甚至已经进入了巽他海峡。也就是说,印度舰队不可能阻止特遣舰队进入印度洋。

这样一来,即便印度舰队及时赶到,也要正面与特遣舰队决战。

以辛巴的阅历,他不可能不知道印度舰队与特遣舰队的差距。

暂且不说舰载航空兵的差距,就拿航母来说,印度舰队也比特遣舰队差远了。

被命名为“维拉特”号、“维克兰特”号、“维克拉马迪亚”号、“维克托”号与“维经尼亚”号的五艘航母,分别是美国海军的“里根”号、“斯坦尼斯”号、“杜鲁门”号、“林肯”号与“文森”号航母,舰龄最老的“维经尼亚”号已经达到了六十三年,即便是“维拉特”号也服役了四十二年。

这意味着什么?

“尼米兹”级的设计服役寿命为五十年,交付给印度之前,“林肯”号与“文森”号已经封存了好几年,“斯坦尼斯”号与“杜鲁门”号即将退役,连“里根”号也计划在三年后转为取代“罗斯福”号,转为训练舰。为了让这五艘航母继续服役,印度当局支付了一笔数额非常可观的费用。别的不说,为“林肯”号与“文森”号重新装填堆芯,就花掉了数十亿美元。

虽然在经过了现代化改装之后,这五艘航母还能服役二十年左右,但是很多问题是无法通过改装解决的,而且航母的基本作战能力受基本设计与主要设备限制,很难通过改装得到提高。

比如,五艘航母使用的仍然是A4W/A1G反应堆,输出功率只有二百兆瓦左右,只能满足推进系统,无法为电磁弹射器提供额外的电能,而安装单独的供电系统与电磁弹射器,不但投资巨大,还要足够的改装时间,根本无法在二零四四年之前交付,结果五艘航母仍然保留了蒸汽弹射器。

仅此一项,航空作战效率就降低了三分之一。

此外,蒸汽弹射器的维护周期比电磁弹射器短得多,正常情况下每使用一千次,就要进行全面维护,而且只能在港口内进行。在作战行动中,战斗机满载起飞的概率大得多,因此弹射器的维护周期将缩短到六百到八百架次。按照八百架次计算,一艘航母在出动三千二百架次之后,就要回港维护。在大规模海战中,即便在与敌舰队交战之前,每天出动的侦察机与防空战斗机就有一百多架次,某些时候甚至会超过两百架次。比如在大范围搜索时,一天至少需要安排六批侦察机、某些时候需要提高到八批,每次每艘航母需要出动十二架、甚至更多的战斗机,加上一天六批防空战斗机,每艘航母的日出动量在一百五十架次左右,某些时候能达到两百架次以上。由此可见,即便没有与敌舰队交战,“尼米兹”级在战区内的持续活动时间也不能超过二十天。

与之相比,配备电磁弹射器的航母就没有这个问题了。

拿“昆仑山”级航母来说,虽然只安装了三部电磁弹射器,但是平均维修周期在二千五百架次以上,最短也能达到二千架次,因此在一个维护周期内,一艘航母能够出动六千架次作战飞机,足以在战区内活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

除了弹射器之外,动力系统上的缺陷,还使五艘印度航母无法配备先进的自卫系统。

要知道,“昆仑山”级,特别是从第二批开始,提高了核反应堆的输出功率,在不为电磁弹射器供电的情况下,能在保持三十节航速时为六座电磁速射炮供电,其末段反导拦截能力是“尼米兹”级的十几倍。

与航母一样,印度舰队里的其他战舰也存在严重的技术问题。

比如,只有五艘“朱姆沃尔特”级驱逐舰的舰龄不到二十年,而且这五艘驱逐舰在美军中的主要职责是对地打击,而不是舰队防空。承担舰队防空任务的是巡洋舰,而印度舰队只有五艘“提康德罗加”级,其平均舰龄高达四十五年。除此之外,只有十五艘“伯克”级驱逐舰具备区域防空能力。虽然美国海军非常慷慨的提供了二十艘“自由”级与“独立”级滨海战斗舰,而且都配备了反潜作战模块,是标准的远洋反潜护卫舰,但是这种战舰连美国海军都看不起,又有多少作战能力呢?

算上舰载战斗机的性能差距,印度舰队更加没有优势可言。

当然,这还没有考虑双方的官兵素质。

要知道,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海军逐步发展壮大,参加了数次大规模战争,还执行了不计其数的小规模作战任务,拥有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特别是在十年前的对日战争中,中国海军的表现异常优秀。与之相比,虽然印度海军拥有航母的历史久远得多,在舰载航空兵的应用上也有一些门道,但是第一次印度洋战争结束之后,印度海军形同虚设,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使用过航母了。

这意味着什么?

美国海军中,官兵的平均服役时间也就十五年左右,而印度海军还不到十年,二十年等于经历了两代人。

更重要的是,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中,印度舰队全军覆没,就没有多少幸存者。

从某种意义上讲,现在的印度海军,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印度海军了,根本没有几名有经验的海军官兵。

事实上,这也是像辛巴这样的美籍军人返回印度的主要原因。

辛巴想为自己的祖国做些事情,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祖国变得更强大,但是他同样明白,这是一个极为艰巨的任务。除了需要面对世界上第二大的海军之外,他还要面对内部的挑战。

所幸的是,他暂时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迪亚斯上将已经离开了舰队。

这不是他的安排,而是印度海军司令部的安排。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与迪亚斯根本谈不到一起。如果让迪亚斯留在舰队里,两人肯定会闹翻天。在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印度海军司令部让辛巴留了下来。

这是对他的信任,也是给他的压力。

第七十七章诱饵

第七十七章诱饵

印度海军司令部的安排,让辛巴相信,打胜了恐怕与他没有多大关系,早已返回的迪亚斯会抢到大部分功劳,可是打败了,肯定得由他承担责任。辛巴并不在乎功劳是否与自己有关,因为他放弃美国国籍,不顾家人反对只身返回印度,只是希望为祖国做些事情,而不是获得荣誉。

问题是,这个感受,让辛巴变得异常谨慎。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辛巴拒绝与特遣舰队正面决战,而是在想方设法的把特遣舰队引入由他安排的伏击圈。

为此,辛巴策划了十日傍晚的空中打击行动。

轰炸南安达曼岛的不是印度海军的舰载战斗机,而是印度空军的战斗机,只不过这些战斗机换上了海军的涂装,使用海军的弹药,连飞行员都穿上了海军的飞行服,并且采用海军的通信频道。

总而言之,除非对坠落的战斗机进行解剖,不然无法判断出这些战斗机的性质。

当然,这么做也不是没有破绽。

F…35M是F…35C的衍生型号,在气动布局上更加接近与F…35C,而且在改进的时候重点强调了制空作战能力,所以机翼面积更大,而印度空军的F…35ID是在F…35I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而F…35I又是F…35A的出口型,主要用途是对地打击,因此机翼面积比F…35M小得多。

如此一来,如果F…35ID在轰炸南安达曼岛的时候被击落,又没有严重损毁,比如机翼保存得比较完好,中国军队就能判断出,这是印度空军的多用途战斗机,而不是印度海军的舰载战斗机。

当然,这不是大问题。

战斗机在坠落之后,肯定会摔得七零八落,而且F…35系列战斗机的机翼是一次性塑造成型的,损坏后必须全部更换,根本无法修复,因此在坠毁之后,很难用散落的部件拼凑出整副机翼。

也就是说,中国军队就算能够找到F…35ID的残骸,也不可能马上做出准确判断。

在辛巴看来,如果进行工程复原的话,没有几天肯定办不到,而他需要的,也就仅仅是几天时间。

按照辛巴的判断,在南安达曼岛遭到再次轰炸之后,牧浩洋肯定会认为印度舰队就在群岛附近,而且轰炸南安达曼岛,是在为与特遣舰队做准备,即在与特遣舰队决战之前消除后顾之忧。如此一来,牧浩洋就会认为,印度舰队也在寻求决战,也就会直接开赴战场,而不会去别的地方。

结果就是,特遣舰队肯定会前往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南面海域。

更重要的是,特遣舰队会重点搜索西面海域,即印度舰队到来的方向,争取首先发现印度舰队。

辛巴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牧浩洋会这么做。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特遣舰队的主力战斗机是J…32,而这种战斗机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作战半径能达到两千公里,而F…35M在执行侦察任务的时候,作战半径最多只能达到一千五百公里。

依靠五百公里的优势,牧浩洋有足够的把握首先发现对方。

显然,牧浩洋没有必要回避对手。

这也正是辛巴等待的机会。

要知道,印度舰队已经在中午转向南下,没有向东航行,也就不会进入特遣舰队的重点搜索海域。如果能够把握好时机,比如利用侦察机在夜间侦察效率低下的有利条件,印度舰队就能从东南方向上逼近特遣舰队,然后在清晨发起攻击,而特遣舰队在白天派出的侦察机要到一个小时之后才能发现印度舰队。只要第一轮攻击及时到达,特遣舰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组织进攻。

当然,关键就是,能否隐蔽的靠近特遣舰队。

为此,辛巴需要足够多、也足够准确的战术情报,特别是关于特遣舰队的情报。

按照他的部署,从十日夜间开始,部署在印度南部地区的反潜巡逻机就将全部出动,严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