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汗血骑兵团忽然拔营而起,大军东移——不是向东北,而是向正东!

来自平安城的主力部队。与一直在长城旧址外威慑云州的党项兵马会合,兵临长城旧址。

薛复进驻敕勒川的这个兵团的作战队伍有一万余人,后勤人马接近两万,去年在敕勒川他又收拢了牧民部落、少数投降辽军以及晋地逃民,人数亦接近两万,这时候薛复除了留下数千人在敕勒川草原放羊之外,其余尽数东向牧马,整整超过四万人、十五万马铺天盖地地压迫过来。长城旧址的留守辽军哪里敢抵敌?马上向云州告急。

李彝殷兵不血刃就站了辽军舍弃的烽火台,跟着挥师而入。先锋所及,已经逼近云州近郊!他又派了他的弟弟李彝秀率领一支偏师,夺取了云州西北的焦山,又传檄云州南部的怀仁县,要怀仁县的义军马上听奉号令!

这次第,竟有兵围云州的势头!

而更让人震撼的。是三万大军的核心,出现了汗血骑兵团!

一千余骑的汗血骑兵!

除了正在敕勒川疗养的两千汗血宝马,薛复的老本全都在这里了!

——————————

曹元忠在云州城内听到消息,心中大喜,当下传出消息。号召代地四州易帜归汉!

短短数日之间,四州就有十县易帜!就连朔州,白承福听到消息后也不顾安家的劝阻,更不管折德扆和安重荣的赌约,当天就在自己的营寨上树立起了唐字大旗!

开玩笑,汗血骑兵团都来了,有这么硬的靠山,老子还怕什么!

除了被契丹人严密控制、处于关内通往临潢府道路的州县堡垒,其它州县无不再次掀起一波归汉的狂潮!

一时之间,晋北诸州风起云涌,大有一夜变天的趋缓!

——————————

云州城内,萧辖里大是紧张!

他手头虽然也有不少兵马,但皮室不足千人,加上近族部队不过三千人,再加上汉人部队亦不过一万多人,怎么跟薛复打?至于其它巡城辅助人马,根本就不可靠!连城门等重要据点都不能交给他们,万一薛复一旦攻城,城内再起哗变,事情就将更加不可收拾!

这说的还是守城战,若是野战,薛复只凭本部三千汗血骑兵,就足以正面碾压萧辖里所有战力了!想想,那是敢冲击契丹核心皮室、差一点对耶律德光斩首成功的劲旅啊!

更别说莫白雀的九千汉军,他们是否有胆去跟汗血骑兵团作战?阵前倒戈都有可能!

但耶律屋质听到消息,却是哈哈大笑:“很好,很好!”

“好?好什么!”萧辖里有些急怒地道:“再有三天,不,也许两天,薛复就要兵临城下了!”

“好得很哪!”耶律屋质道:“我就巴不得他来攻城!”

“你说什么?”萧辖里道:“你难道不知道云州的处境?”

“知道啊。”

“知道你还说好!”

“就是因为知道,所以说好!”耶律屋质道:“云州的兵力,虽然不大可能战胜汗血骑兵团,但云州毕竟是晋北要地,这段时间我们又多方经营,薛复要解决云州,不是十天半月就能成的!守得好的话,就是拖他几个月都有可能!薛复想要踏平云州之后再转临潢府,那是说什么也来不及了的!而我们只要拖住薛复的脚步,就大势来说就是成功了!只要保住了我大契丹最宝贵的东西,这个云州,我们就是丢了又何妨!”

第二五四章兵临潢水

敕勒川的四月,变幻莫测,秦西的四月,正处于蒸蒸日上之中,而漠北的四月,却是一片死寂。

——————————

秦西去年经历了一场唐末以后罕见的战乱,当地的生产受到了不小的破坏——即便是契丹、石晋与孟蜀的军队并没有攻入的秦州,但当时形势危急,整个地区的男丁能作战的都被驱往战场,不能作战的也必须承担转运军粮、戍守防贼等役务,误了农时,但对最低层的农民来说,今年却不会是太过难过的一年,因为张迈下令,对秦西十州进行了大面积的免税政策,不仅免税,而且以赎买的方式,勒令所有地主减租。

在这条政策下,自耕农在这一年自然可以获得完全免税的好处,而佃户们也可以只向地主缴纳十分之一的田产,至于欠下的差额,则由天策政权发出债券予以补足,地主们凭借债券,可以在三年之后到县衙索回钱粮。

这是一条强制性的政策,由政府负责具体施行,而由国人会议负责监督,为了保证政策的施行,杨定国让说书人队伍和纠评台定点负责,深入到每个乡进行宣传,务必要让绝大部分的农民都知道这个消息而不被乡绅所欺。以往汉唐全盛时期,朝廷即便免掉田赋,对下农来说其帮助也是杯水车薪——因为农民们最大的负担不是田赋,而是乡绅集团的各种盘剥。

在古代,各种形式的“隐田”、“隐户”极多,这些在衙门都没有报备的田亩都是不用交税的,但乡绅自己的税瞒了朝廷,佃户们的田租却逃不过去,但现在连田租都强制性减免。那就连最穷苦的人家,也可以熬过这个大兵之后的灾年了。

这条政策一经颁布,整个秦西地区歌颂之声登时弥天盈耳,得到最大好处的自然是最底层的农民,而地主们虽然短期利益受到损害,但在天策唐军的积威之下也不敢公然反抗。何况衙门还发了债券——虽然秦西大部分的乡绅们对这债券三年之后能否兑现还抱怀疑态度——但至少这个朝廷也不是毫无补偿地盘剥,有一部分较有政治眼光的乡绅,更是在收到债券之后当众焚毁,表示愿与天策朝廷共度时艰,这种行动就算是作秀,在当下却也有着正面的作用,使得秦西的局面一日比一日稳定,因为这些开明乡绅人数虽少,影响力却大。而人数最多的底层百姓觉得自己遇到了明主,更是爆发出了空前未有的民气。

“咱们是遇到了好天子啊!”不知有多少农家父老听到消息之后感激涕零,张迈要说什么民族大义,这些人未必听得懂,但张迈免了田税不说,连田租的大头也帮他们交了,这就是实打实的好处,农夫们就算不识字。也是懂得算这笔账的!

说书人说得明白:把自己应交的田租算清楚,然后在纠评御史下乡发债券的时候。把数额报上去,纠评御史就会帮他将数目算清楚,再发给他一张债券,等到田主收租时,就只需要交田产十分之一的粮食就可以了,剩下部分都可以用这张债券抵掉。如果有地主胆敢不收,直接就扭了去县纠评台!

按照郭威的说法是:“这时候如果我们有足够的粮食,只要元帅一声令下,这条政策实行得最好的秦州可以全农皆兵!”

全农皆兵是没有必要的,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张迈连他新训练的陌刀战斧新阵,都拉着耕地种田呢。不过从郭威的这句话中就可以想见秦西的人心是什么样的状况了。天策政权发了一批债券,负担起了一笔延迟的债务,却买下了整个秦西的人心——甚至就连不少中原士子,比如还留在秦州的王溥,也都因此对张迈更加仰慕。

当然,在这条政策的施行中,也并不全都是正面的消息,那种会毅然烧掉债券的高智商乡绅毕竟是少数,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乡绅地主都在算计着如何从这条政策中得到好处——其中最普遍的做法,就是怂恿自己的田户夸报数额,保守的就提个二三成,而胆大的就敢报个七八倍!

人心都是谋利的,底层农民因为这条政策对自己直接有利,高端乡绅打着算盘要利用此次减租免税谋取政治利益,而那些土豪劣绅则觉得自己能够从中渔利,正是三方面都觉得这条政策利大于弊,所以这条政策才能施行得无比顺利。

可是当秦西所有的债券数量汇集到中枢时,魏仁浦看到那个巨大的数目后目眦欲裂,几要吐血!那竟是秦西往年田赋的四倍!

“这批该杀的土豪恶绅!”魏仁浦道:“李从珂的伪唐,石敬瑭的晋廷,田税本来就不算低了,而这些豪绅,收取的田租竟然是朝廷田税的四倍?这还是不算自耕农的!如此重压,真不知道百姓是怎么活的!”

“也有另外的可能,”郑渭是做生意起家,不像魏仁浦那么愤,但脑子却也更加灵活:“也许是有人故意夸大了自己的田租,也是有可能的。毕竟咱们也不是第一次发这债券了,往年发出去的债券,只要到期,就算卖矿山也一定设法偿还的,信用坚挺得很!所以只要消息灵通点的人,就知道咱们天策唐军发出去的债券,虽是一张纸,却是真金白银。”

魏仁浦也是玲珑剔透的人,一转念就明白了过来,哼道:“那这帮人更是该杀!”

一旁杨定国也是心中愤怒,强压怒火道:“这笔钱虽然不小,但三年之后,料来我们还还得起。现在还是以燕云漠北的大局为重,为了眼下的稳定,就让这些劣绅敲一笔吧!”

郑渭笑笑道:“不错,不错,要以大局为重。别为这些人生无谓的闲气了。”

杨定国的说法魏仁浦也是赞成的,只是心中气愤难抑,但他对郑渭的反应却有些奇怪,因为郑渭看到这个数字之后不但没一点生气的样子。甚至眼神中还露出一丝戏谑式的笑意,魏仁浦忍不住问道:“郑相,你可是有应对之法?”

郑渭笑道:“没什么好应对的,到时候,他们来要钱,咱们就把钱付给他们就行。但给了多少钱。这个数字却要好好备案,这笔生意,咱们不吃亏。”

“不吃亏?”

“当然不吃亏。”郑渭笑道:“农夫们要领取债券报上来的田租,不止是上报自己历年要交多少租子,而且还要上报一亩地缴纳田租的比例的。”

魏仁浦道:“那又如何?”

一直旁听的张迈听到这里,心中忍不住叹息一声,魏仁浦虽也算上智之人,但心思毕竟拙于算计,不像商人出身的郑渭般吃人不吐骨头。

郑渭道:“按照农夫们交上来的数字以及比例。我们就能反推出田主有多少田啊。”

魏仁浦道:“那又如……”

这一次他的“何”字终究没说出来,猛然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