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迅疾的箭速都得愧死!高强度的腰弩所激射出来的羽箭,和渤海步兵团的弓箭手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能看出精锐之所以为精锐!契丹腹心部的人听到破空之声,几乎不须将领下令,数千骑兵丛全部在马上伏地,身子缩成了一团,最大限度地缩小了伤害面,且山桃皮丛的阵势。本身就能有效削减远程武器的伤害,第一轮箭雨飞射过去,落马者却只有寥寥二三十骑!

“冲!冲啊!”

拽剌铎括发出野兽一般的声音,他的黑龙仍然跑在最前,根本不将刚才所受到的伤害放在心上,直接冲入了二箭之地!

“预备——”

“放!”

契丹越是接近,望空箭雨的杀伤力就越大!

又是一阵激烈的破空声,然后是上百骑几乎同时落马!

但由于契丹特殊的骑兵阵势,使得前方中箭者无论是人中箭落马。还是马中箭栽倒,都不会影响到战友的前进。箭雨来得虽然猛烈,却完全影响不了腹心部骑兵的冲锋速度!

“预备——”

腰弩第三次被拉开,撑开这种特制的腰弩,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

但在放箭之前,第一层主将忽然下令:“下马!”

所有骑兵猛地下马伏蹲!

两千八百妖弩手将射击角度调低,由抛物线望空射击,变成低空横掠而射!

“放!”

就在破空之声响起时。拽剌铎括发出了一声巨大的吼叫,声音响亮地不像人类所有:

“契丹!契丹!冲!”

两万腹心部同时发出大吼:“契丹。契丹!冲!”

那真是一个壮观的声响,那真是一个惨烈的场面!

面对迎面而来的羽箭,没有一个契丹骑士选择退避——他们若闪避了,或许会减少伤亡,却会影响冲击速度!甚至会影响到后面的战友!

在这一刻,不知多少人是明知死亡而继续前冲!

“契丹啊……”观战台上。李膑也发出了颤抖的喉音。对面这个民族的勇士们是值得尊敬的对手!横扫大漠二百年,岂能无由哉!

数百骑兵翻滚着栽倒,或死在唐军的箭下,或死在战友的马蹄下!

上京城头,耶律德光两行眼泪忍不住垂了下来!

契丹腹心部的勇士从来不曾为一次冲锋就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天策唐军那边。鹰扬万骑在箭雨发射的后一瞬马上就翻身上马,十个都尉同时发出号令:“鹰扬破胡!冲!”

不是用拒马等着敌人的冲击,不是用盾牌来延缓敌人的马蹄,而是骑兵对骑兵,马战对马战!

不作躯壳,就是强碰强!硬碰硬!

两千丛的契丹骑兵,以锥形阵势,突入鹰扬万骑之中!

契丹的马刀,砍中了汉家的勇士,天策的横刀,刺入了胡虏的身体!

但这第一轮冲击,更多的是靠马的冲力,而不是人的臂力!

初月阵型的两尖,比中央内凹的同袍更早接触到敌人,左尖的数十马战长刀兵用大刀砍下几十颗契丹腹心部头颅的同时,右尖的数十马战长枪兵也用长枪将数十契丹腹心部挑得肚破肠穿!

在两马对驰之际,根本就没有取巧的空间,只是看得精准,一枪一刀就是生死立决!

但中央部位,形势却是不妙,一个汉军校尉将长枪向前纵放,靠着敌人自身的冲力,一枪就挑翻了迎面而来的契丹,但同时被拽剌铎括一斧横扫,枪断,跟着手臂折断,再跟着整个人被砸飞得离鞍,在半空中就死了!整个过程不到半秒钟!

他的手下如同疯了一般围困过来,换来的却是巨大斧头的一阵横扫!

与拽剌铎括一起形成皮丛的腹心部将士,也都个个具有百夫不当之用!一个个的皮丛翻滚过来,进击剿杀,在最短的时间内就杀光了前进道路上的二十五个骑兵!

第一层最中央的一个点,被突破了!

“破!破!破!破!”

这是嘶吼,也是报捷!

上京城头,耶律德光望见之后,下令擂鼓!

鼓声传遍整个战场,腹心部万骑士气大振!

但与此同时,天策中军那支长长的槊又再次竖起!

杨易发出了命令!

一道烟花冲天而起,石坚的龙骧铁铠,郭漳的五千骑射同时出发!

“钝其锋芒,折其两翼!”

腹心部锋芒正盛,而大唐的两支预备部队,已向其两翼进发!

欠章补上了

欠下的章节终于补上了,舒了一口气。

顺便求一下月票吧。

第二七零章上京会战之五

从朔方到敕勒,正在形成一条新的白银航运通道。

秦西与河东之间,本来可以走关中平原,渡过黄河转向东北,但这时候关中分裂为东西两块,虽然商队可以进入石晋国内,但那毕竟是民间行走,军事运输就没法到达。而如今天策唐军正对东北用兵,一条从甘陇前往敕勒川的通道势在必行。

当初薛复北上,走的是陆路,这条道路虽然直接,但陆路运输注定了成本较大,薛复是带着数十万牛马北上的,所以能这么做。但往后再要靠牛马或者挑夫来纵跨从秦西到敕勒川的千里道路,成本却是太高,幸而甘陇到敕勒川之间,有一条天然水道的存在——黄河!

黄河在位于朔方的青铜峡(今宁夏境内)以上段,河道狭窄,落差巨大,一些地方简直就是瀑布,因此不大利于进行航运,但一过青铜峡,那便进入冲积平原带,整整接近两千里的河段,河床宽广,水流平缓,正可行船。随便扎个木筏顺水漂流,也能运上几千斤的货物,对商旅来说,有什么比不费畜力人力而行千里更划算的?

这样一条航道,如果放在经济发达地区那是典型的黄金水道,但黄河的这一段,起点的朔方(今宁夏一带)半农半牧,终点的阴山南麓又是著名牧场,属于商业极度不发达地区,因此这条航道一直未能产生什么经济效益。这条河道落在游牧民族手里时自不用说,在汉唐全盛对北用兵时,中原调遣物资从比朔方富裕十倍的河东调集自然方便得多,因此在历史上也从来不是什么重要的军事运输路线。

但现在却是一个特殊时期,河东还在石晋手里,张迈要从秦西前往晋北。考虑到运输成本,自然走这条黄河航道最是划算。

十营的陌刀战斧新阵从秦西骑马出发,杨光远抽调二千轻骑随行,五千人沿着葫芦川,行军半个月,便越过了青铜峡。在这里有一个新建的码头——如今已经形成一个市集,就叫峡北集。

张迈到了这里以后便下令伐木为筏,半个月时间就造了大量的木筏,这段时间,从河湟、剑北和秦西各地抽调的五营番骑兵、五营汉步兵、十营远程射击队伍以及一千辅兵,也都陆续到达。

从人数来讲,这支军队只有一万二千人,数量不多,从各地到峡北集又是境内的中途行军。这笔费用郑渭还负担得起。

更何况以郑渭的个性,不会只算军事账。当初耶律屋质南下、北上的两次属于临时行动,此后又有商家通过他们走过的这条路形成商道,但都未作为固定的路线,这次张迈选择了这条行军路线,如果一切顺利,则能将这条运输线转为定例,并趁机健全沿岸各地的补给据点。到时候,东南则秦西、西南则凉兰。商路将汇聚于此,通过黄河抵达敕勒川,然后再沿着陆路进入晋北,甚至将随着天策唐军势力的扩张向燕云、东北、漠北迈进,并将之纳入整条丝绸之路。

天策自接收了朔方以后,在这里重点发展的是农牧业。但随着晋北商路的开通,峡北集的商业因素便活跃了起来,如今甘陇地区商人和军队之间关系良好,天策唐军在很多时候都已经成了境内行商的保护伞,天策唐军军律严明——更不用说有张迈坐镇。这也是唐军和其它军队区别开来的重要特征,若换了那些劫掠成性的大军行走,只怕商人们都要躲得远远的免得被其掠夺,但西北的商人,却很喜欢跟着张迈的大军出发,因为在大军附近,治安会非常好。盗匪绝迹,胡儿顺服,甚至连天气似乎也都变得更加晴朗。

——————————

峡北的商人听说张迈要来,凑钱将三艘大河船,改造成了三艘对内河航行来说已算巨大的楼船献给张迈作为坐舟——士兵们可以将就,元帅也坐木筏就未免寒酸了。

张迈也不推辞,在峡北集阅兵之后,便率领大军登上舟船木筏,万余大军便顺着和缓的水流向北行进。西北地区的人不习惯乘船,尽管无风无浪,但许多士兵一踏上船就全身摇晃,一些将领甚至要求上岸随行,哪怕这一段的黄河水平缓无波,在他们却宁可坐在马背上颠簸也不愿意坐船。

但张迈却拒绝了所有人的要求,勒令全军都上船出发。这还是内陆河流而已,但已经有士兵不停呕吐,但吐了几百里之后便习惯了。虽然可以坐在船上一动不动,许多将领却觉得这比马上颠簸对士兵体力的消耗更大。

其实以木筏为主体的船队走得很慢,一个时辰不到二十里——这个速度比人快步行走也快不了多少了,张迈的楼船也不能脱离大部队,习惯了后世轮船速度的他实在难以想象长途水上行军会慢到这个程度!然而张迈仍然坚持坐船,并拒绝了将兵们上岸行军的请求,只准许两支各五百人的骑兵部队轮流在两岸巡行。

第一天五更从峡北集出发,中午靠岸做饭,让士兵上岸休息活动半个时辰,然后继续行船,夏初日长于夜,到黄昏才又上岸安营。一天走五个多时辰,接近二百里路。算算并不比轻骑行走来得快,但一来几乎不用考虑辎重对畜力的损害,二来若不是士兵不习惯,这样的行军几乎不用耗费士兵的体力。

从峡北到敕勒川登陆地河口镇,张迈预计会走十五天时间,中途可能会花点时间,扫荡几个据说有盗匪盘踞的据点,为这条航道今后的安全奠定基础。郑渭非常有信心:只要张迈走了这一趟,加上年初郑家在晋北获利的消息传回甘陇秦西,这条水上商路将会有飞跃性的发展。

不过对于这些张迈并不很放在心上,他人在黄河上,心却已经飞到临潢府——上京城外的战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