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甲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白甲军帅帐中,徐皓月向众将引见了鲜于冰,众将纷纷前见礼,众将虽然面客气,但徐皓月还是看出自己手下这些悍将还是对新附的将领不怎么待见。

此刻战事紧急,徐皓月也不及处理此事,当下便下达将令道:“如今蔚州已经攻下,我军也该分军多路进军,刘逸轩带领逸、云、超、青、年五营兵马为西路,向西攻取朔、寰、应、云等州。我自领剩余几营兵马往东策应朱凌峰兵马合力攻取岐沟关,攻取涿州,进逼幽州,蔚州交由鲜于冰镇守。”

诸将起身轰然领命,徐皓月看着刘逸轩说道:“西路朔、寰、应、云等州辽军不多,而且多是汉兵,应多以招降怀柔为主,兵威相压为辅,以各州粮草接济应该不愁粮草,若实在粮草有困难,取下寰州和雁门关后,便可以和大周李筠部取得联系,可向李筠部要粮。”刘逸轩躬身领命。

接着徐皓月又交代鲜于冰道:“你镇守蔚州和飞狐口,保障我军粮道畅通即可,亦须警惕北面新州辽军动向,若有新州辽军有异动,你马飞报我,我亲率兵马回师救援。”鲜于冰躬身应了。

曹云皱眉道:“大帅,我等粮道被一个新附之人掌控,只怕不好。”

鲜于冰闻言涨红了脸,愤愤不平的看着曹云,徐皓月淡淡的说道:“本帅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鲜于兄弟此刻已经是白甲军的将军,我便信任他。”

鲜于冰站起身来甚是激动的抱拳拜倒道:“大帅,末将一定誓死效命!”

徐皓月将他扶起缓缓说道:“记着辽军若来,谨守城池,飞报于我即可,守到我军回师相救。”鲜于冰大声领命。

吩咐完军事之后,徐皓月便命各将下去准备,将张从颜和李逸两人留了下来。

待众将离去后,徐皓月对张从颜和李逸说道:“蔚州已下,过了新州、武州便可到辽国大漠,就有劳从颜和李逸你们两人深入辽境去祖州见耶律李胡,定要游说耶律李胡起兵叛乱,便于我军在燕云用兵。”

张从颜躬身说道:“大帅放心,在下一定游说耶律李胡和耶律喜隐反叛辽国,假若能见到辽国东丹王耶律娄国,在下也定会说服他一同起兵的。”

徐皓月点点头说道:“从颜的才智我是放心的,只是深入辽境大漠多有凶险,李逸,你在月字营挑选三百武艺最好的骑兵跟随,扮作耶律云述的护卫,你们都要换契丹人的服饰,这样才能进入辽境。从颜会契丹语,路一切都要听从从颜的话,一定要平平安安的回来。”

李逸重重的点点头道:“大帅你放心,我一定把张参军保护得妥妥当当的。”

徐皓月最后长叹一声道:“你们此去,深入辽境,若是遇到凶险,是不会有人来救你们的,一切只能靠你们随机应变了。”说完紧紧的握住张从颜和李逸的手,双目含泪却不知道再说什么好了。



第一卷武王山庄第207章周主御轻军

更新时间:20128721:21:08本章字数:4428

第二百零七章周主御轻军

后周显德六年五月初,白甲军在奔袭飞狐口之后,连下易州、蔚州,斩辽国易州刺史李在钦、蔚州刺史安明续,继而分兵东西对进,西路直驱朔、寰、应、云等州,东路则由白甲军统帅徐皓月亲自率领攻和易州朱凌峰部夹攻岐沟关,威逼涿州。

与西路接连恶战不同,大周东路军进展异乎寻常的顺利。四月,韩通从沧州修治水道进入契丹国境,直通瀛州、莫州,柴荣到达沧州后,当日即率领殿前军精锐八万人从沧州出发,直奔契丹国境。

柴荣大军到达乾宁军后,辽国宁州刺使王洪率城投降,周军兵不血刃取下宁州。柴荣继而乘坐龙船沿着水流北,船只头尾相接长达数十里,到达独流口后,又沿水道向西。四月底到达益津关下,契丹守将终廷辉率城投降。

之后从益津关往西,水路逐渐狭窄,无法通行大船,于是柴荣命令全军弃船。前部先锋赵匡胤部先到达瓦桥关,契丹守将姚内斌率城投降,赵匡胤迎接柴荣銮驾进入瓦桥关。

之后赵匡胤兵马驱莫州、瀛洲,契丹莫州刺史刘楚信率城投降,契丹瀛州刺史高彦晖率城投降,几日之后於口关守将也投降大周,从此瓦桥关以南州县全部平定。

自后周大军兵出大梁以来,一个月之间,东路军连下三关三州,竟然未发一箭一矢。到达瓦桥关后,柴荣大宴诸将,商议攻取幽州之事。

宴席间柴荣又得到西路军战报,柴荣亲览之后,将战报传视诸将,哈哈大笑着说道:“西路徐皓月也连下飞狐口、易州和蔚州,如今兵马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取朔、寰、应、云等州,东路取岐沟关、涿州,然后与我东路军会师幽州城下。想不到徐皓月进兵也是如此迅捷,朕还道他会比东路军要慢呢。”

闻言赵匡胤手下殿前军将领皆是面色不豫,东路军虽然取下三关三州,但竟然没有发一箭一矢,东路军好像就是在进行武装大游行一般,坐了船北接着又下船走陆路,沿途州县都是望风而降,一场战都打过,东路军将领自韩通、赵匡胤以下都觉得很是郁闷。此刻听柴荣褒奖西路军,众将更是不服气起来。

殿前军大将韩令坤起身抱拳说道:“陛下,如今我十万大军进抵瓦桥关,当迅疾北直扑幽州,料想幽州的萧思温定然不是吾军敌手。”

白延遇也站起身说道:“陛下,吾军未发一箭一矢而得三关三州之地,此刻大军锐气正盛,正宜用兵。”

司超等诸将也纷纷起身请求立刻进兵,柴荣笑着微微颔首,对韩通和赵匡胤道:“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韩通和赵匡胤对望一眼,早先柴荣就已经和两人私下商议过进兵之事,但连日来北方探子不断回报,契丹大部骑兵正在幽州北面集结,如今涿州未下,假若东路军冒进攻打幽州,随时有被辽军切断粮道的危险。但柴荣似乎被眼前的大好形势冲昏了头脑,听不进二人的劝谏,执意要进兵,所以才有这场大宴诸将商议进兵之事。

此刻诸将被西路军的战果刺激,纷纷请战,让韩通和赵匡胤都有苦说不出,柴荣问起,赵匡胤只得站起身来说道:“陛下若强要进兵,末将愿带领本部兵马为先锋先到幽州城下寨,陛下和韩将军领大军在瓦桥关等候末将消息,若是西路军攻下涿州,陛下再领大军北如何?”

柴荣哼了一声不置可否,看着韩通问道:“韩卿以为如何?”

韩通面色呆板,不苟言笑的说道:“陛下,进兵一事先前已经说过了,末将还是秉持先前之言,我军在瓦桥关按兵不动,静候西路军攻克涿州,再行北,现下实在不宜孤军冒进!”

柴荣也知道韩通刻板,但想不到刻板到如斯地步,听他口气这事再商议也是无用,他韩通就是茅厕里的石头,软硬不吃,也不像赵匡胤那样还提了各折中的法子。

闻言柴荣大怒起来,嚯的一声站起身怒道:“你们不敢进兵,朕自带侍卫亲军北与辽军周旋!”说罢转身离席拂袖而去。

一时间大帐内鸦雀无声,众将都看着韩通和赵匡胤两人,不知该如何是好。赵匡胤轻轻摇摇头,低声对韩通说道:“还是准备出兵北,难道真要让陛下下不了台么?”

韩通皱眉道:“行军打仗、国之生死之事,岂是可以当作台阶下的?”

赵匡胤沉声说道:“难道你想让陛下独自领军北么?”

韩通看了看赵匡胤,又看了看帐中面面相觑的诸将,过了半晌才无奈的说道:“也罢,也罢,君辱臣死,我等就随陛下进兵便了,大不了全都战死幽州城下好了!”

柴荣怒气冲冲的回到自己的黄帐内,范质、王溥和孙庭运正在品茶,见柴荣回来都站起身见礼。看到柴荣面色不善,范质小心翼翼的问道:“陛下,军事商议得如何?”

柴荣重重的哼了一声,坐到主位,怒气冲冲的说道:“粮道、粮道,老是怕粮道被断,难道要等辽军大军齐至才攻打幽州么?”

孙庭运清咳一声前说道:“陛下,戒怒戒躁,您忘了老道的话了么?”

柴荣听了孙庭运的话,这才深吸一口气,缓缓吐了出来,孙庭运笑道:“这就对了,陛下身系万民福祉,这身体该为万民保重的。”

柴荣转怒为喜笑道:“要不是道长这些天教朕吐纳调理之法,朕只怕早就病倒了,道长的调理之法朕很受用,朕一定照做。”

孙庭运微微一笑退到一旁不再说话,王溥前说道:“陛下,韩通和赵匡胤二人是会否畏难避战?”

柴荣静下心来缓缓说道:“这到不会,朕知道我军长驱而进的确会有粮道被断的危险,但相比之下,我军若能抢在辽国大军南下之前,攻克幽州,据险而守,后面的战会好打许多,朕这是先难后易,就和朕决定先打辽国再平定江南是一样。”

范质躬身说道:“陛下,既然以兵事委于韩通、赵匡胤二位将军,陛下就该给二位将军军前临断之权,如今我军才到瓦桥关,宜做稍许休整,而且三州新降,还须稳妥交割,后路安定我军才能进兵无忧,所以在此等候些时日也是无妨的。”

柴荣沉吟片刻后,还是缓缓摇头坚定的说道:“辽军骑兵众多,等到他们集齐大军,想要攻破幽州更是难加难,为后世子孙计,这个险朕一定要冒,就算朕兵败身死也不会有丝毫怨言!”

范质、王溥对望一眼也不再说话,孙庭运眉头微皱,只觉得柴荣这般说太不吉利,但见柴荣面色凝重,知道再劝也是无益,便也不再说什么了。

当夜孙庭运修一封命人送往西路白甲军徐皓月手中,信中孙庭运将柴荣的近况说了,自从跟随柴荣北征以来,孙庭运每隔十日左右便会给徐皓月通通消息,告知他柴荣的近况。柴荣的身子经过这段时间的调理,的确已经大大改观,孙庭运发现柴荣易怒而且常年劳累积下了不少隐疾,在他的调理下已经逐渐康复,同时信中也说了柴荣执意孤军北的原因。

信函送出之后,第三日柴荣便命赵匡胤为前部先锋,大驱大周殿前军精锐北,浩浩荡荡的往幽州城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