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悍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阮大铖脑子不满,急忙笑道:“蓟国公是要把这些财产都公布出去,让大家知道东林党贪婪的正面目?”

马士英也笑道:“上次老弟干掉钱谦益的时候。就把他的财产公布出来了,我看这个办法不错,马上就着手去办。”

“没错,不过这只是第一步,我建议将这些田产分出去,交给老百姓,让他们知道。究竟是谁在与民争利,究竟是谁真正的为百姓着想。”

马士英和阮大铖互相看了一眼,然后就笑道:“老弟。你这是要在江浙推行屯田啊?”

“有这么点意思,不过江浙的屯田和前线不一样,前线是为了耕战结合,而这里则是要安定社会秩序。”

“老弟。你快讲讲。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这些农田和桑田没有人能一口吃下去,我们不妨定一个期限,可以是十年二十年,让百姓分期赎买。当然也可以让其他的绅商加入,一手交银子,一手拿田地。要是都没人买,就建立田庄。江南土地奇缺,我们放出了这些土地之后。不论是绅商,还是百姓。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土地,也不会说东林党的好话,釜底抽薪,限制东林党在舆论上的影响。”

“妙啊!”阮大铖一拍大腿,笑着说道:“蓟国公这个办法太好了,我们自己没法和东林党抗衡,就多拉一些盟友,反正也没有一口吞下,分润出去未尝不可!”

马士英却皱着眉头,摆了摆手:“不是这么简单的,如此多的田地,怎么分,有怎么赎买,这都要详细的规章,要是有了疏漏,搞不好惠民政策,反而变得害了老百姓,到那时候,只怕骂声会更大!”

阮大铖的脑袋也凉快了一些:“没错,眼下关键就是人才,本来朝廷官员就不够,又把东林党的拿下了,办事的人就更少了,想要干完这么大的事情,怕是要拖延几年啊!”

“哈哈哈,这就是下一步计划了!”顾振华笑道:“东林书院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魅力,简言之,就是他们给读书人提供了一条路子。只要得到了东林士子的认可,名声鹊起,在科举考试之中,考中的机会就极大的增加。我们既然需要管理田庄的人才,何不开特科取士。”

马士英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老弟,这行吗,科举取士可是国家的抡才大典,三年一次,要是随便开考,只怕会招来反对之声啊。”

“元辅,我们不是科举的正式考试,而是临时特科,也不排名次,录取之后也没有什么状元榜眼。所有人都从九品屯田官做起,专门负责田庄,只要干满了三年,愿意去考科举也不拦着,在这三年之中,干出了成绩,可以提拔为知县等职。东林党不是能控制士子吗,我们也能给读书人官做,就看谁能争过谁!”

马士英和阮大铖顿时都眼前一亮,这个主意或许真不错啊!

马士英笑道:“老弟,你上次就和我说过,要建书院,以毒攻毒,可是政事缠身,也没有落实下去。不过要是接着这个机会,大量的招收士子,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笼络人心的手段。老弟可真是有一颗玲珑心肠啊!”

“国公爷,元辅,九品官是不是太小了啊,我怕士子们不愿意啊?”

“不小,一点都不小!而且小有小的好处,小就代表着数量多,机会多,再小不也是一个官吗!”

其实很多研究科举的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录取率!明末的人口比明初多两倍左右,读书人也多,但是科举录取的人数却几乎不变,这就是造成了大量读书人,苦读一辈子,却屡试不第,别说进士,就连秀才举人都考不上,像范进一样的,已经算是天大的运气了。

东林党打着砥砺学问,交流八股经验的旗号,说白了有点像后世的考试辅导班的加强版,因此才能吸引那么多的读书人加入。

而且就算考中了进士,也不是一步登天,还要忍受清苦,等待机会。顾振华这个设想却是给了所有读书人一个机会。

九品官虽然比芝麻还小,但是好歹是公务员的编制!而且还有升迁的机会,又不耽搁正常的科举考试,怎么算都是赚大了。

马士英想透了其中的关键之后,拉着顾振华的手,眉开眼笑。

“老弟,你真有诸葛之才啊,这个主意太高了,不光是解决了这些田产,分明是挖了东林党的祖坟啊!只要读书人都想着靠着咱们升官,就不会在舆论上支持东林党!”

阮大铖也笑道:“没了舆论支持,东林党都是没毛的野鸡,一点也不可怕了!”

顾振华出了这么一个主意,也不光是为了对付东林党,更是为了自己的屯田田庄,他已经看到了大量的人才都进入自己的帐下,充实着安**的实力!

一连经过了两天的清理,就在洪武门外,从东林书院,复社,各个东林高官查抄出来的财产,全都写成了告示,贴了出来。

“王八蛋,这帮孙子这么有钱啊,还装什么清官!”顿时人群就沸腾起来,破口大骂,毫不留情。

第一百三十九章趋之若鹜

煌煌东林党,何等庞大的一股势力,竟然在一夕之间,被干掉了,不只是在朝的核心人物,就连暂时蛰伏的吕大器等人也没有跑了,全都被抓了起来。

东厂和锦衣卫的人昼夜不停的清点他们的家产,说实话东林党的人良莠不齐,有不少清廉自守的人,当然也有更多的贪鄙之徒,而且他们的贪婪毫无底线,雁过拔毛,吃人不吐骨头。

有好金银的,有爱文玩的,有喜欢古董的,有囤积田地的,甚至有喜欢西洋稀奇古怪的东西的,更有收藏美人为乐的。

这些东西没有直接搜上来,而是装在了箱子里头,沿着大街进行展示,某某人有多少财产,看得一清二楚。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不会说假话,你把自己当成了忠良,可是贪墨了数以万计的银子,难道是凭着俸禄得来的吗!

谁心里都有一本账,当这些东西公布出来之后,南京的百姓就沸腾了,所有人都指指点点,痛骂东林党,更有不少被东林党剥夺过的士绅联合起来,向马士英上书,请求严惩东林邪党。

总而言之,一粒火星引爆了全城的舆论风潮,所有人都在议论纷纷。

就在一间茶馆之中,靠着窗户的座位上坐着三个书生,坐在中间的二十出头,右边是一个三十多的,左边的十七八岁的样子。

坐在中间的书生眉清目秀,长了一张笑脸。人见人喜的模样,他抓了几粒花生,搓掉了皮子。一粒一粒的扔进了嘴里,嘎嘣嘎嘣的嚼着。

“吴兄,你怎么还这么悠闲啊,东林党人都被抓了,咱们可该怎么办啊?”

“朱兄,没事你操什么大学士的心,人家抓人家的。该咱们什么事?”

三十出头的“朱兄”眉毛都拧在了一起,叹气说道:“咱们半年前才到了东林书院,本来还想着受受熏陶。也好能考上个举人,这不白费功夫了吗?”

“哈哈哈,朱兄,自从李闯打进了北京。我就熄了科举的念头。这是乱世,八股时文做得再好,也没有用。”

“没用归没用,可总归是条出路,现在连路子都没有,我啊,想好了,一会儿出去。我就跳长江!”

那个年纪最小的忍不住笑道:“朱兄,你的水性那么好。别说跳长江了,就算跳大海也死不了!”

正在说话之间,茶馆外面脚步声音,又走进了几个年轻的士子。找了一圈,并没有空座,结果目光就落在了靠窗户的一桌。他们互相都认识,坐着的三个人都是福建士子,中间的是吴凯杰,左边最年轻的是他的堂弟,叫做吴焕举,年纪最大的是朱成海。

“吴兄,真巧,你们也在这里喝茶啊。”

“原来是秦兄,好长时间没有看到你的大作了,简直是吃饭都不香了!”

“哈哈哈,吴兄真是客气,你的学问才是真正的第一流的呢。”他们寒暄了几句,互相坐好。

那个“秦兄”先开口说道:“想我秦时孝在东林书院学习两年,备受师长关怀,如今东林书院被封,忠臣被冤下狱,实在是让人心寒!几位仁兄都是东林出身,不知道愿不愿意和我们一同上书朝廷,为东林的君子作保?”

吴焕举有些不爱听了,忍不住说道:“秦兄,诸位东林高官,他们的家产都公布了,少则三五万两,多则几十万两,要算上田地,都有几百万两的巨贪,这算什么忠良啊?”

“这话不对啊,有钱不一定是贪污啊,多少前辈都是耕读传家,世代的望族,有点钱算什么。再说了难道就没有可能是诬陷吗,总而言之,我是不相信东林的君子会是表里不一的人。”

吴凯杰顿时笑道:“秦兄说的有理,只是我们人微言轻,万一触怒了上头,可是要掉脑袋的啊,咱们还是喝茶吧,莫谈国事,莫谈国事!”

就在这时候,有两个士兵从外面走了进来。吴焕举急忙一拍秦时孝,“快看,抓你的来了!”

“哪呢?”吓得秦时孝差点摔在了地上,这时候两个士兵已经将一张告示贴在了茶馆的柱子上面,然后转身就走。

“你竟敢耍我,我和你拼了!”

“秦兄,别发怒,先看看上面写的什么。”朱成海说着,就走到了柱子前面,伸长了脖子,往里面看着。

第一眼看过去,朱成海没有什么感觉,可是越看他的眼睛睁得越大,渐渐的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到了最后,更是把拳头攥得咯蹦蹦直响。

“朱兄,你干什么呢,几个字的告示至于看这么长时间吗?”秦时孝不耐烦的说道。

这时候朱成海终于回过了神,急忙跑到了桌子前面,冲着吴凯杰一拱手,说道:“吴兄,咱们有空再聊,我要先去温书了。”

“温书?”吴凯杰笑道:“科举还早着呢,书院也管了,你找什么急啊?”

“不能不着急啊,考试就要开始了?”

“什么考试,科举么,难道皇帝要开恩科?”秦时孝忍不住问道。

“不是,告示上说了,是临时特科,主要招募经世济用的人才,负责江浙以及河南等地的屯田事宜。”

“这算什么考试啊?”吴凯杰也吃了一惊,忍不住问道。

“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