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25章 顾命大臣(一)

皇后在御花园赏今年新进的碗莲,神色却是有些恹恹的,安德海除了变着法子让皇后开心之外,也是无计可施,幸好这一日,西亭乡君冯婉贞进宫朝见,安德海就怂恿着冯婉贞展露武艺。

“主子,我在外头就听说了乡君的武艺极好,手刃了好几个洋鬼子,如今恰好乡君在宫里,不如让乡君露一手,也好让我们见见世面。”

杏贞看着宛如玉树一般婷婷站立的冯婉贞,只见她穿着旗装也是英气勃勃的样子,不由点头笑着道:“这是自然的,乡君,你意如何?”

冯婉贞爽快应下,不多会换了短打衣服,就在御花园滴翠亭边上站住,冯婉贞左手一掐剑诀,右手挥舞了木剑,从自己的右上方斜斜劈下去,便演了一路剑术来,只见冯婉贞身姿婉若游龙,翩若惊鸿,木剑被她舞动地虎虎生威,似有风雷之声,杏贞看的目眩神迷,不由得拍手叫好,等到冯婉贞一声娇喝,原本飘逸的身影瞬间定格,一个金鸡独立,冯婉贞剑指半空,安德海等一帮伺候的宫人也连忙喝彩,冯婉贞气不喘汗不流,一抱拳,“娘娘,臣妾献丑了。”

“那里的话。”皇后点头,笑眯眯地说道,又挥手,让宫女拿上毛巾给冯婉贞擦脸,“你的武艺确实出众。”

“臣妾这些只是小巧的功夫。”冯婉贞谦虚地说道,“比不过堂堂正正之兵,就单单说洋人的火器吧,就算武艺再高再强,遇到了火枪火炮。”冯婉贞想到之前被洋人追击时候的情景,心有余悸,“那血肉之躯也敌不过铁枪铁炮的!”

“这是自然。”杏贞点点头,“可预见将来热兵器,哦,就是火枪火炮,将会成为主流作战手法了,你也瞧见了,若不是李鸿章的火器营顶住,洋人早就打进北京城了。”

皇后觉得两个女人在风景如画的御花园谈军事有些煞风景,于是就把话题转了一下,“乡君都在家中做些什么?”

“回娘娘的话,臣妾原本是通州人士,在外头野惯了。”冯婉贞有些不好意思,“在这京城里头觉得闷的慌,臣妾的父亲又要叫臣妾学些针线活,学着管家,不要老是舞刀弄枪的,天天在我耳边念叨,比嬷嬷还要碎嘴,哎哟,真是烦的不得了!”冯婉贞夸张地说道,皇后不由得一笑,边上伺候的宫女太监也无不捂嘴窃笑。

“京城之中确实是闷了些,本宫以前也是觉得闷,不过还是要自己找乐子,偷的浮生半日闲就极好,不过你若是平日里得空了,就递牌子进宫陪陪本宫说话,这紫禁城虽然规矩不少,但是本宫是最喜欢自在的,你进来,本宫定然不会拘了你。”皇后接过了唐五福奉上的茶,“等皇上回銮,本宫就带你去圆明园里头玩,那里才热闹呢。”

“那就多谢娘娘了。”冯婉贞天真烂漫心直口快,皇后最喜欢这样性格的人,两个人说说笑笑,不多会,就到了晚间,皇后留冯婉贞用了饭,宫门马上要下钥,冯婉贞起身拜别,皇后点点头,“你去吧,得空了就进宫来。”

冯婉贞低头称是,转身走出储秀门的时候,一个腰间系着白布的太监连滚带爬地跑进正殿,冯婉贞转过头,只听见正殿里面响起了呵斥声和叫喊声,不多会,深沉夜色笼罩下的巍峨宫阙里响起了低不可闻,却又连忙起伏的哭声。

“当~~”钟声响了起来,冯婉贞看到所有的太监宫女脸上都露出了惊恐的表情,这是?

……

恭亲王流着泪换下了身上的锦袍,把麻质的白布披在了身上,北京城内外道观寺庙的钟连绵不断地敲响,夜色下分外凄厉,管家指挥者佣人把喜庆颜色的物件全部换成颜色惨淡的,恭亲王府内外支起了白色的灯笼,头上已经戴白花的福晋瓜尔佳氏,上前帮着恭亲王整理衣服,恭亲王木然呆立,由着瓜尔佳氏伺候着,脸上的泪水却是如同断了线的珍珠,滚滚而下。

是啊,几乎就是一母同胞了,二十多年来的往事,霎时间涌上心头,两人都养在孝静皇后的膝下,一同上学,一同骑射,自己爱玩贪睡,每天四更要起来上学的,自己却总是赖床不起,但是只要保姆说一句,“四阿哥要走了。”自己就会连忙爬起来,顾不得洗脸,就要做皇帝的跟屁虫去。

这些日子再也不在了,兄弟二人居然生死永隔,临时之前居然都见不到最后一面,恭亲王想到这里,忍不住颓然坐下,撕心裂肺地痛哭了起来。

……

“皇上驾崩了!”

杏贞觉得耳边轰的一声,殿内别的声音都听不见了,只是觉得一阵茫然,等回过神来,见到那个太监跪在地上,才想起自己刚刚听到的话,不由得微笑道:“你说的是什么混账话,前些日子万寿节皇上还亲自给本宫赐了礼物呢,皇上在热河好好的呢,再乱胡吣,小心你的脑袋!”

那个太监在地下不敢多说话,安德海肝胆俱裂,连忙喝道:“可是真的?什么时候的事儿?~!”

“是昨个晚上亥时三刻的事儿,昨个龙驭上宾,宫车晏驾的。”那个太监战战兢兢地说道。

储秀宫外响起了连绵不断的哭声,听着声音,大概是留在紫禁城里头的嫔妃们哭着赶了过来,景阳宫的钟声当当当地响起,安德海脸上带着凄色,对着皇后跪了下来,唐五福等人都跪了下来,“娘娘,节哀啊!”

“皇后娘娘!”外头响起了嫔妃的哭喊声,钟声和哭声终于钻进皇后的脑子里,皇后不敢置信地看着跪了一地的宫女太监,又听到外头响起的钟声,皇后突然明白了,那个太监不是在讲胡话,自己的丈夫,大清国的皇帝真的驾崩了!想到这里,皇后再也支撑不住,胸口一痛,哇的一下猛然吐出一口鲜血,整个身子软软地倒在地上。

残月犹在,各处宫殿,有人住的地方,都点起了灯烛,烟波致爽殿和毗连的敬诚殿,更是灯火通明。王公大臣的哭声已经停止,顾命八大臣尤其需要节哀来办大事,他们就在烟波致爽殿的后面找了一间空房子,暂时作为中枢,特别是顾命大臣的发号施令之地。

内务府的司员,敬事房及各重要处所的首领太监,包括小安子在内,几乎都赶到了,静悄悄地在廊下待命,或是打探消息,遥遥望去,只见肃顺一个人在那里指手画脚地发号施令。

第一件差使派了景寿,“六额驸!”肃顺说,“请你护送皇太子,不,不,如今是皇上了!扈从圣驾,去见皇太妃等人。把大行皇帝升天的时刻,奏告太妃们,大丧礼仪,等商量定了,后行陈奏。”

哭肿了双眼的景寿,点一点头,一言不发地站起身来,管自己办事去了。

“敬事房的首领太监呢?”

肃顺这一问,立刻便有人递相传呼:“肃中堂传陈胜文!”

“陈胜文在!”他高声答应着,掀帘进屋,先请一个安,垂手肃立,望着肃顺。

“马上传各处摘缨子!”

凡遇国丧,第一件事就是把披拂在大帽子上的红缨子摘掉,陈胜文答道:“回肃中堂,已经传了。”

“好!”肃顺接着又说,“从今天起,皇太子称皇上,皇后称皇太后。”

交代了陈胜文,随即又传内务府的司员,预备初步的丧仪,宫内“应变”的措施告一段落,顾命八大臣又移地军机直庐去开会。在这里所商议的,就不是宫廷私事,而是要布告“天下臣民”的国家头等大事了。

首先提出来的是“皇帝”即位的时刻和仪典。

当时由载垣首先发言:“常言道得好,‘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该怎么办?咱们得快拿个主意!”兹事体大,一时都不肯轻率献议。肃顺不耐烦了,指着穆荫说:“挨着个儿来,你先说吧!”

穆荫清一清嗓子,慢条斯理地陈述他的见解:“自古以来,太子都是枢前即位。不过本朝有本朝的制度,咱们最好按着成例来办,免得有人说闲话。”

“要说成例,那得按着康熙爷的例子来办。”端华抹了一手指头的鼻烟,一面把鼻子吸得嗤嗤作响,一面大摇其头:“年代这么久了,一时那儿去找当年的成例?”

“我倒记得。”匡源接口说道:“世祖章皇帝宾天,圣祖仁皇帝八龄践阼,那时是先成服,后颁遗诏,再下一天,在太和殿即位,颁诏改元。”

“不错!”载垣点点头说,“列朝的皇上,都是在太和殿即的位。”

“还不错呢!我看简直就不通!”肃顺嚷着。载垣虽然袭封了怡亲王,而且年龄最长,但论辈份是肃顺的侄子,所以他驳他的话,很不客气:“照你这么说,一天不回京,国家就一天不能有皇上?”

“你别气急。”载垣的修养倒是很好,“原是在商量着办,你再问问继园,也许他有好主意。”

杜翰早已把这件大事研究过了,成竹在胸,不慌不忙地说道:“列公的话都不错,‘国不可一日无君’,皇太子应该‘柩前即位’,可也得按照本朝的家法,在太和殿行大典,颁诏改元。”

这番话面面俱到,谁也不得罪,但嫌空洞,而且也似乎有些矛盾,肚子里黑漆一团的端华,却偏偏听出来了,赶紧问道:“继园,你的话是怎么说?又说‘柩前即位’,又说‘在太和殿行大典’,难道即两次位吗?”

“回王爷的话。”杜翰答道:“柩前即位是皇太子接掌大位,太和殿行大典是行登极大典,原是两回事儿!”

“啊,啊!”端华颇为嘉许:“说得有理!”

这一下杜翰越发侃侃而谈了:“说要按成例办,现成有个例子,四十一年前,也是七月,七月二十五,仁宗睿皇帝在这儿驾崩,王公大臣遵照朱谕,请宣宗成皇帝即了位,当天恭奉梓宫回京,八月二十七在太和殿行登极大典。如今也可以这么办,先请幼主即位,名位一正,其余的就都从容了!”

这个办法完全符合肃顺的心意,幼主不即位,顾命大臣就不能用“上谕”来号令全国,且若是要回京登基,那这几日可是国无君了,再者,肃顺也怕回京,受到皇后的干涉,顾命的权柄削弱了那可就不妙了,有些事还是要早点形成事例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