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絮絮叨叨地说着宫里头的事儿,李鸿章侧耳听着,时不时插上一句话,如此过了一会,一个小太监跑了进来,“安公公,六爷他们跪安了,杨总管催着这位大人去呢!”

“知道了。”安德海连忙站起来,戴起帽子,“大人请吧。”如此就正了脸色,带着李鸿章到了养心殿的前头,奏事处的太监叫“李鸿章!”安德海就连忙将李鸿章引入殿内。

李鸿章跨步进了殿内,跪下磕头,“臣,署理江苏巡抚李鸿章恭请皇太后圣安!”,随即站了起来,趋步上前,跪到原本预备好的厚毡上,听皇太后发话。

明黄色纱帘之后的皇太后身姿若隐若现,“李鸿章,说起来本宫与你是旧相识,却又是第一次见面。”

“是,微臣寒鸦之姿,承蒙皇太后不弃,在版牍之中,亲自简拔,于微末起青云,如今侥幸得此官位,全赖太后娘娘青眼有加,微臣感激涕零,非粉身碎骨不能报答皇太后圣德。”李鸿章连忙说道。

奉承话总是能让人心情愉悦,无论是否真心,就是在珠帘之后看不见脸色的皇太后也是毫不例外,虽然未笑出声,语气里总是一股喜悦的意思儿,慈禧太后点点头,说道:“不是本宫青眼有加,而是你李鸿章人才难得,岂不闻‘脱颖而出’吗?若是庸人,那就算给他三分助力,也飞不到天上去,而你李鸿章确是抓住了机会,这不是人才又是什么?”

“太后谬赞,微臣实不敢当。”太后看着丹陛之下的李鸿章恭敬地垂着头,于是也就不再说这些话,“如今你的兵在哪里?”

“在德州。”

“离着运河不远。”

“是,大概有三十多里路。”

“你有着多少兵?”

“大约在九千人之数。”

“好,你招兵去,军饷除地方供给之外,兵部会全额给你。”慈禧太后点点头,“南边的战事如火如荼,本宫却叫你北上抗击洋人,可惜肃顺作梗,这样的功劳至今未赏,倒是让你白白耽误了日子,更是损了不少好兵。”

“为国效忠,不敢自称辛苦。”

“你说的极是,为国尽忠,自然责无旁贷,但是国朝也不能亏待了功臣,你收拾行囊,准备北下,太平军未除,本宫总是寝食难安。”

“微臣不敢问太后,招兵多少为额?”

太后笑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你李鸿章自然也是韩信一般,许你多多益善,国朝不怕忠臣孝子,你跪安吧,晚些时候有旨意下来。”

李鸿章谢恩退出,皇太后眯着眼睛养了回神,杨庆喜又来禀告:“六爷递牌子求见。”

“宣。”皇太后睁开了眼,“去东暖阁吧,那里热乎点,正殿真是空旷的紧,一点都不暖和。”

“母后皇太后,军机处和兵部拟好了咸丰十年水僧格林沁、胜保、李鸿章等人的功劳犒赏,请太后定夺。”

“请坐下,小安子,给六爷奉茶,六爷慢慢说。”

恭亲王谢恩坐下,这才慢慢奏道:“军机处商议了一番,僧王的亲王爵位自然是恢复,臣的意思是给伯彦讷谟祜一个郡王的头衔。如今他在御前当差,也是激励他衷心为主的意思。”这是惠而不费的一个奖赏,慈禧太后心领神会,僧格林沁的科尔沁亲王是世袭罔替的,伯彦讷谟祜迟早要承袭亲王爵位,如今的这郡王头衔不过是变相给个荣耀,每年多些俸禄银子罢了。

“郡王头衔太简薄了些,不足以犒劳僧王打败洋人的辛劳,伯彦讷谟祜可有子嗣了?”

“有一个儿子了。”

“就封多罗贝勒吧,这个许他择一子世袭。”多罗贝勒,原为满族贵族称号,即金代“勃极烈”的异译。清建国后,成为宗室封爵名,全称为多罗贝勒。皇太后说道,“僧王加理藩院尚书,内务府再赐些金银,这也就够了。”

“是,胜保加兵部侍郎衔,封爵二等轻车都尉,仍然领原军务,钦差大臣依然给他。”

“武云迪原是署理健锐营都统,去掉署理就是,再加散秩大臣,再请太后给他一个好的将军封号就是。”

太后微微思索,“就封奋威将军吧,他的夫人也封诰命。”

“太后圣明。”恭亲王说道,然后在袖子里头拿出来一本册子,交给杨庆喜,“这是全庆拟好的名单,军机拟了处置的意思,请太后过目。”

“恩。”慈禧接过了那个册子,摊开一看,不由得愠怒,“都是罚俸?太轻了!”

“是,是轻了些,可奴才以为皇上新登大宝,根基未稳,人言可畏,这些人背后不知道有多少瓜葛,估摸着都能归到那个大学士的门下,奴才也不瞒着太后,实在是有些人,也和奴才有些关联。”

“罚俸实在是轻了些。”慈禧太后摇头,“当日,本宫都在,他们反而,哎,实在可恶!就先摆着,等妥当的时候再和军机议处吧。”

“是。”

“六爷。”慈禧太后突然出了会神,然后叫恭亲王,恭亲王连忙称是,“六爷,你以为,当前最紧要的是咱们该做什么?你也只管说实话,本宫虽然是妇人,但也很是知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

慈禧虽然有着后世的灵魂,但是自己当了家,成了一把手,才知道治国远远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也不同往日帮着咸丰皇帝批改奏折,以前自己只要提出建议,是否采纳在于皇帝,可如今大小事都要自己一意裁决,这才发现,千头万绪,似乎件件都是极重要的,似乎件件都是头等大事,如何让自己后世得到的那些经验来指导现在这个步履蹒跚的古老帝国?皇太后急切地需要一个指导性的意见。

“奴才以为,自然是要先料理好洪逆,正如太后所言,太平逆匪在江南锦绣之地肆虐,致使江南的税收不上来,漕运也是损失极大,固内政之第一件事儿,就是要平定发逆!”

“这是自然,如今倾全国之力,务必要平定太平军,这确实是首要之事,可洪逆已然困坐金陵城中,覆灭已成定局。”慈禧信心满满,这个时空里的太平军已经被自己限制得死死了,只能为患苏浙一带,如今更是金陵城百里外都不敢出没了,这样要是还平定不了,谈什么逆转乾坤,谈什么再世为人。“那之后呢?”

恭亲王思索了一番,今个君臣诏对,不同往日,要细细斟酌,“奴才以为,先要整顿吏治,孟子说苛政猛于虎,而朝廷从上到下,从军机到地方督抚,再到各府各乡均是由官员去执行法令,世宗皇帝曾言‘治国即治吏’,奴才以为,如今颟顸无用者居多,是应该整顿吏治了,吏治清明,民心自然有所偏向,也不会出现发逆举旗高呼,从者甚多的局面了。”

“这是自然,军机处的几位我自然是熟悉的,老练为国,办事勤勉,六爷回去想地妥当些,再上条陈吧。吏治之外,该是什么?”母后皇太后虚心纳谏,继续垂问道。

“江南被洪杨肆虐之后,官员减少,更有许多乃是湘军将领担任地方官员,这有利有弊,权责一统,凝聚人心抗击发逆,这是利,弊也是来自此地,将领不顾地方生计,一味压榨,只求军饷支援大军,这乃是竭泽而渔,不可再三的,此外京中冗官甚多。”恭亲王苦笑了起来,“奴才实在是支撑不过来了,国库空的连老鼠都要饿死,江南的税收和厘金都被曾国藩就地征用,不再解入京中户部,江南发逆,中原捻贼,山东水患,广东、直隶又被洋人肆虐,天下几个富庶的地方都是这番光景,石达开又杀了个回马枪,重新入桂,八旗丁饷、军饷、百官俸禄这几块都是少不了的,沈兆霖和宝鉴在户部已经愁白了头发,奴才也技穷了。”

这么说说又转到了财计之事上,慈禧若有所思,“这些钱都是省不了的,哪里要是扣一点,就是要出大事儿的。”

“是,所幸抄了郑怡两位的府邸,这才把百官年节的赏赐糊弄过去了。”恭亲王愁眉不展,直到了自己秉政的时候,才知道这议政王,不是那么好当的!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啊。”慈禧感叹一声,“那只能先省着些了,宫中自我以下,全部减膳吧,用度也先减一半,能省一点是一点,就皇帝那里不许减了,皇帝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吃穿用度都不能省。”这话对着恭亲王说不算找错了人,恭亲王如今正是领着内务府大臣的差事,恭亲王说道,“这如何使得?太后的用度决不能节省!”

“无妨的,宫中就这么些人,横竖皇帝还小,没有嫔妃,先帝留下来的太嫔太妃也不算多,大家用不了多少,况且这也是暂时的,本宫自然会向她们说清楚,日后国用宽松些了,自然也会恢复起来,还有检索一下宫中和各处行宫园子的太监宫女,太监年纪大的,出宫有人照顾的,开恩出宫,宫女年纪到了的,也一并遣出,让他们嫁人。”慈禧有些唏嘘,“如今不同咸丰朝了,那时候她们或许能飞上枝头呢。”

恭亲王微微有些尴尬,却也不多说什么,“太后仁慈。”慈禧回过神,“如此也能省些嚼用,出宫之前,叫人用字典一个个教练过来,必定要识的几个字,出宫不至于是个睁眼瞎,以后嫁人也能当家。”

“端华载垣家抄了多少家产?”

“共计千万有余,些许字画古玩尚未估算。”

“这么多?”太后惊讶极了,随即喃喃自语,“若是何事再这样发几千万的财就好了。”抬起头,瞧见恭亲王脸都僵硬了,随即醒悟,“本宫只是玩笑话,如今尘埃落定,自然不会做抄家的事儿了。”

第251章 天京天京(一)

一个穿着黄色布衣,带着红色帽子的,肩上披着长发的年轻男子静静得站在江南纵横交错的官道上,江南自从归属天国之后,原本清妖的两江总督每年会拨下位数不菲的修路款没了着落,所以,官道也日渐破旧,原本可以供马车疾驰的砂石路面变得坑坑洼洼,江南潮湿阴雨的冬季天气让路面变得更加泥泞,索性这年轻男子,以及身后的那些侍从们,都是骑着在江宁一代极为少见的马匹,那些马匹在泥泞之中站着,除了有些微微焦躁之外,也没有别的大问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