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清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啥仪式啊?我可听不懂,出来这些日子,实在是不踏实。”那个老妇人进了德胜门,看着往来官道上的男女,衣着华贵,瞧着自己一行人面露鄙夷之色,低头不安的抹了抹身上的粗布衣服,老妇人念叨着,被自己的三儿子扶着朝内走去,“官府啥时候性子这么好了,还让咱们这么一路白吃白住来……”

那那个被叫做三儿的年轻男子满不在乎,听到自家母亲的絮叨,忍不住瞪直了眼睛,口气也有些不好听,“咋不能了!咱们家跟着曾大帅打长毛贼,这快七年了吧?爹爹和大哥一起去的,那天是九月初三,我记得清清楚楚,重阳节都没过,就去曾大帅的营里投军了,这么一去就是毫无音讯六七年,直到。”三儿的声音哽咽了,回想往事,老妇人也忍不住抽泣起来,“回来就是讣告了!爹爹和大哥死在了芜湖。”三儿的眼睛通红,“尸首掉进了长江,找都找不到了!我们家一下子就没了两个男丁,爹爹和大哥是最疼我的,没想到连我婆姨的酒都没喝上,这么大的功劳,咱们就是白吃白住,怎么当不起,娘,咱们当得起!”

“哎,话是这么说的。”那老妇人抹了抹眼角,“咱们也去芜湖祭拜过了,虽然也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但是这心里就是舒坦,若不是这些官爷带着咱们,咱们怕是这辈子都出不了湘潭府,三儿你有了小子,媳妇也乖觉,你老子哥哥的抚恤金拿来,都交给我藏着,如今就盼着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吧,哎,若是你老子还瞧见,那可该多好啊……”老妇人泫然欲泣,那三儿子连忙扶住母亲宽慰,绕过街角就不见了。

一个穿着青衣短打的半大小子好奇得看着伤心的母子二人远去,手里还牵着一匹马,他已经在这个破旧的门口等了一会子了,自家的主人还没出来,那小子有些不耐烦了,突然挂着白色对联的院子里传来了一声清脆的响声。接连出来的就是怒吼声。

“不要再给我提那个不孝子!”一个红面的老者愤怒地扭曲了脸,长袍马褂一丝不苟地穿在身子,胡子也是修理的整整齐齐,虽然家中简陋的很,可一花一树,一桌一椅摆放的极佳,可见主人家修养,可这时候这男子涨红了脸,地上一摊水迹,瓷片无数,“不要再给我提那个不孝子。”中年男子怒喝道,“往日里遛狗斗鸡,寻花问柳我都顺着他。”边上一个旗装妇女在悄悄抹泪,“这倒是好,听了上头的怂恿,居然壮着胆子,去找什么洋人,想着光宗耀祖,咱们旗人,横竖有着铁杆庄稼,虽然丁银是少了些,可毕竟是够一家子嚼用的,要他这么一个吊儿郎当,半桶水乡下把式的兔崽子出什么风头,拿什么赏银!”

“好么,把命白白送在通州了!”那个老者一脸悔恨,后悔莫及,“老大你是在旗学里头当差的,我想着老二去学点功夫能打熬打熬筋骨,没想到倒是成了他的催命符!饶是知道如此,就算在面前让我活活打死,我也不愿意他烧成灰回来。”那个中年妇人痛哭出声,“什么劳什子的云骑尉,咱不稀罕!”

“阿玛。”那个叉手恭敬站在庭中的男子连忙扶住自己的母亲,让她坐下,转过头对着父亲宽言劝慰,“阿玛息怒,老二虽然过世,可到底是为国争光了。”那个老者冷哼一声,不置可否。

“太后娘娘也体恤咱们家,叫吏部给了我一个官身,在总理衙门当差,差事不多,清闲的很,如今我在跟前尽孝,二弟九泉之下有知,知道他轰轰烈烈的事儿传遍了四九城。”那个男子眼角沁出了泪花,他也很想念那个活蹦乱跳做事高调的二弟,“他一定也会含笑的。”

那那个老者呆坐不语,良久才说道,“哼,和洋鬼子打交道的衙门是人呆的吗。”

大他的儿子连忙收了戚容,“这事儿是礼部和兵部、宗人府一同下了文,这倒是不稀奇,可是儿子的一个同僚的亲戚在宫里头当侍卫,隐隐约约听说议政王要同去的,咱们也不是要那个体面,若是万一,万一二弟的名号挂在那,咱们瞧见了高兴,二弟不也是高兴极了?”

那那个老者长叹一声,满脸萧索,“罢了,罢了,既然是官面上的事儿,咱们就去一趟,不然你以后当差难当,哎,横竖清明到了,你二弟坟头也要去祭奠,就赶在一块吧。”

三月三日,清明节,淳郡王代皇帝祭奠文宗皇帝停灵处。

三月四日,初春的香山远没有秋日的热闹,前几日下的细雨让满山草木青葱无比,满山云雾如同仙境一般,原本是极为寂寥的时候,却因谕旨一下变得热闹无比。

从山脚的旗帜迎风招展,烈烈起舞,衣着整洁,铠甲鲜亮的八旗士兵耀武扬威地站在宽阔的汉白玉台阶两旁,一个灰衣小太监提着衣服的下摆利索地往着香山上走着,穿过三个汉白玉的牌坊,朝着候在牌坊下头的一个太监拍拍手,“来了来了。”

那那个太监连忙转身走过牌坊,又走了一射之路,到了静宜园的宫门前头,哪里头已经是乌泱泱的一堆人,那太监绕过人群,到了静宜园宫门口的台阶上,跪下打千,“七王爷,母后皇太后和皇上的圣驾马上就到了。”

太那太监嗓音尖利,传的老远老远的,霎时间,犹如在平静的湖水上投入一个巨石,掀起了千层浪,原本肃穆不出声的人群嗡的一声,大家瞠目结舌,随即交头接耳的议论开了。

那那个湘潭县来的老妇人不敢置信的紧紧抓住别上的儿子,两个人都穿了自己最好的衣服,这衣服还是自己个十几年前四十整寿的时候,老头子卖了一只羊扯回来的布做的,一直没舍得穿,今个才上身,老妇人是小脚,站了半个早上早就腿脚酸软了,没想到听到那个太监的声音,隐隐约约听说是皇太后和皇上要来,在湖南乡下只是见过里长的妇人顿时心跳的快极了,“三儿啊,那个官老爷说的啥?皇太后要来?”

那那个三儿伸长了脖子,死命地朝着大道的来处看去,边扶住自己的母亲,“如今这已经有位王爷在了,皇太后和皇上怎么会来这里见咱们这些泥腿子?”三儿猛地转过头,看着台阶上的那个年轻王爷,那个王爷点点头,又朝着边上一个胸前绣着什么鸡的官老爷说了几句话,那个官老爷点头哈腰,转过身子,对着台阶下的一干人等,高声呵道:“众人肃静!谨记礼仪,在御前失仪,可不是闹着玩的!”

站列在班首的一个面容憔悴,全幅诰命服制妇人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沉稳地看了看自己的裙角衣袖冠冕有没有问题,随即悄悄地对着站着自己边上的那个面容恬然的女孩子,“大姐儿,待会可是跟着我一起行礼就是,明白吗?”

那那个女孩子脸上有些许愁容,宛如玉色之中带着些许阴霾,鬓边戴着一朵白色的珠花,听到妇人的话,点点头,“是,女儿知道了。”

远远处传来锣声,已经是晌午时节,初春的太阳和煦地照耀在满山青翠之间,一对一对的八旗护军营的士兵执着龙旗大步而来,随即身后一对对的太监手持拂尘、香炉、如意、玉盆等事物走到,之后才是皇太后十六人抬的金凤大轿,等到锣声再次响起,站在平地上的淳郡王连忙甩袖子跪下,那个礼部官员也高声喝道:“跪,拜!”

在大宫门前分成两班的人影连忙跪下,起此彼伏的声音响起,“恭请皇太后金安、皇上万安。”

一一个容貌俊秀,趾高气扬的红衣太监越出队伍,环视众人,“奉皇太后慈谕,免跪拜礼,起!”

淳醇郡王站了起来,卷起袖子,候在门前,金凤轿停下,安德海连忙卷开轿帘,皇太后深吸一口气,抬脚出了轿子。

淳醇郡王看了一眼皇太后,只见今个皇太后穿了一件藏青色的五龙团补服,头戴冠冕,头顶撑着一顶黄罗伞,后头跟着同治皇帝也下了轿子,上前扶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摆摆手,反手拉住皇帝的手,“走,咱们进去。”

原原先伺候在两边的人里头,知道礼数的官宦人家,低着头不敢多看,一些老人家知道天威所在,也是不敢多看,有些年轻人倒是兴奋极了,低着头,又抬头连忙偷看一眼,好日后夸耀一番。

礼礼部的小吏们险些魂飞魄散,一个个地在人群边上连连悄声警告,慈禧太后也不以为忤,微笑环视众人,见到淳郡王并礼部尚书全庆、兵部尚书陈孚恩迎了上来,军机一个都没来,太后微微皱眉,随即苏展,“议政王如何没到?”

“俄罗斯大使入朝,言语有些不痛快,六哥便困在通州了。”

慈慈禧太后不置可否,走到了静宜园正门口,抬头瞧见原本写着静宜园的牌匾被红色的绸布遮盖起来,神色肃穆了起来,对着同样穿着藏青色朝服的同治皇帝说道,“皇帝,颁旨吧。”

“是,皇额娘。”同治皇帝转过身子,吩咐全庆,“全庆你来宣读旨意。”

“是。”全庆从军机章京的手中接过一道黄布,对着广场上的众人喝道,“有旨意!”

“跪!”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伏唯国朝定鼎,圣圣相继,赖全将士之功,百姓之劳,前有长毛逆贼,后有洋人肆虐,危害中国,涂炭生灵,朕心伤焉,幸有义士无数,将士用命,百姓援助,才得金瓯无恙,先帝在时,晓谕再三,英魂不灭,英灵不远,必定祭祀之,以全中国之魂,万古不灭之意,奉皇太后慈谕,建忠烈祠以示祭奠忠魂,钦此。”

第257章 英烈长存(二)

“谢恩!”

“万岁!”场内一片嗡嗡声,不少人脸上露出了又激动又感伤的神色,有个壮汉眼圈都红了,那个湖南乡下来的老妇人听不懂这些话,那个儿子也是懵懂的很,这时候却也不敢多问,只见奇怪地见得身边的有些人忍不住悄无声息地哭了出来。

园内礼乐声悠扬响起,原本写着“静宜园”被红绸布遮住的牌匾刷的一声露出了真容。“敕建忠烈祠”左下角一个方方的印玺,“慈禧皇太后之宝”,原来是皇太后御笔,左右两边侧门上挂“千秋”、“万古”四字,亦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