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仓有兵三千,守将二人,一个是霍弋,一个是廖化。

霍弋是奉丞相诸葛亮之命,率兵两千增援陈仓的。廖化原本不带兵,他是扶风太守,驻在雍县,负责汧水两岸的屯田事宜。曹植来了,马岱又意外的大败于夏侯霸之手,就凭他那点屯田兵根本守不住雍县,所以诸葛亮就命令他放弃了雍县,带着三百多屯田兵和所有的粮食撤到了陈仓,配合霍弋守城。

此刻,霍弋和廖化并肩站在城墙上,看着城外正在列阵的魏军,看着那些高大的霹雳车,廖化皱了皱眉:“马钧难道也在军中?”

霍弋沉默着,他不知道廖化说得对不对。从魏军正在部署的军械来看,这些军械的水平都不差,比起蜀汉军不遑多让,这难免让人会联想到魏国那个能和魏霸媲美的机械奇才马钧。

“应该不是。”功曹马遵也站在城墙上,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想起了那一年的上邽之战。不过现在颠倒了过来,他是蜀汉人,而攻城的却是魏国人。马钧是他的同宗,他对马钧的情况比较熟悉,听到廖化怀疑自己的族人可能在城外,他连忙出言解释。

“马钧在潼关以东,魏帝……曹睿下令,他不可参与任何军事行动。”马遵有些尴尬的看看霍弋和廖化:“曹植孤军深入,显然是自寻死路,这样必死的行动,他不可能带上马钧。”

“这么说,你的这位族人还是蛮受魏国皇帝的重用嘛。”

马遵勉强的笑笑:“匠人嘛,在这种时候当然更吃香一些。说起来,这也是因为魏霸,如果不是他在襄阳的大捷,大概也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他在洛阳的时候,也就是做一些小玩意取悦贵人罢了。”

霍弋的眼角抽了抽,他忽然想起一句从不同渠道转述过来的话,据说是魏霸诸多的奇谈怪论之一。

魏霸曾经对人说,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在经过各种因素的层层叠加之后,也有可能产生一个难以想像的后果。成都的一只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就有可能引起东海的涛天巨浪。

他大概没想到,他现在就成了那只蝴蝶。马遵这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他在襄阳,因为改装战船的技术异军突起,以一艘楼船连夺魏军十余艘楼船,几乎是白手起家的重建了汉中水师,这对魏吴双方的冲击都非常明显,魏国重用马钧,吴国重用张奋,都和他有莫大的关系。

而影响最大的还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对技术改造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亲自负责军械的设计制造,蜀汉的装备质量之高,在三国之中是当仁不让的魁首。

“魏国只有一个马钧,可是我们大汉却不仅有魏霸。”霍弋轻声笑了笑,拍拍身边的大弩:“丞相设计的这些守城弩,今天要尝尝血肉的滋味了。”

马遵打量着那具杀气腾腾的守城弩,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曹植是亡命之徒,一旦攻城开始,必然是雷霆一击。霍弋和廖化都没有打过仗,他们能守住陈仓吗?按理说,如果诸葛亮的主力赶来支援,曹植别说攻城,不死就算不错了。他想不通现在为什么还没看到援军的影子,是诸葛亮对霍弋、廖化有信心,还是因为他想放弃陈仓,以确保张郃不能进入关中?

马遵惴惴不安。

就在马遵提心吊胆的时候,诸葛亮也面临着不少人的质疑。他们想不通诸葛亮为什么不立刻赶往陈仓,他们的兵力是曹植的两倍,完全有实力击杀曹植,去除这个心头之患,而不应该让陈仓置于曹植的威胁之下。一旦陈仓失守,后果可能比马岱战败的后果还要严重。

诸葛亮对此无动于衷,他每天都工作到深夜,有时候甚至是彻夜不眠。斥候像穿花的蝴蝶一样,曰夜不停的出没于大营,他们像一根根丝,编成了一张大网,而诸葛亮就是盘踞在网中央的那只蜘蛛,正静静的等候着猎物的上网。

关兴忍不住了,他主动求见诸葛亮,要求领兵支援陈仓。不料,他还没开口,诸葛亮从案上抬起头,一张疲惫憔悴的脸上,一双眼睛却目光灼人。

“定国,你来得正好,我正要派人去找你呢。”

“找我?”关兴一下子愣住了,随即觉得后背发凉:“丞相有任务给我?”

“是的。”诸葛亮笑着点点头:“有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危险的任务,我觉得非定国难以胜负。”

“丞相……”关兴糊涂了,下意识的认为诸葛亮这是拿他开心。什么时候丞相对我这么重视了?不错,以前丞相夸过他,可那也只是嘴上说说罢了,这么多年,诸葛亮可没把他当成亲信。在襄阳,他和魏霸成为朋友之后,丞相对他就更疏远了,关凤率领部曲出成都,暗中帮助魏霸取武陵,那更等于是和丞相决裂,关家和诸葛亮之间的那层布已经彻底的撕破了。

也正因为如此,关兴对眼前的境遇才没有太多的怨言,这才是正常的,而丞相今天的表现则有些不正常。

感受了关兴的狐疑,诸葛亮将一份军报递了过来。关兴接在手中,更加不敢相信。诸葛亮会将这么重要的军报给他看?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啊。这种待遇以前只有马谡,现在只有姜维能够享受到,向他这样的人知道这样的消息时,大多是已经最后一批了。

“快点看看,我还需要你的建议呢。”诸葛亮对关兴的诧异报以宽容的微笑,温和的催促道。







第617章夹击

陇关,赵广看着乌泱泱的魏军,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漫山遍野的人,塞满了关前的山谷,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这些人大多髡头,也没多少盔甲,但是一个个神情剽悍,一看就知道不是魏军的正规军,而是羌人。

这么多的羌人突然聚集到陇关前,当然不是什么好事,动静当然也不会小。在此之前几天,赵广就收到了斥候的消息,有不少羌人正在往这边聚集。天气转暖后,羌人会从山里走出来,赶着羊群逐水草而居,或者找合适的地方种地,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但现在是战时,赵广对任何情况都不敢掉以轻心,看到羌人往这边集结,特别是不少羌人还带着武器,他就把消息报告给了诸葛亮。

但那只是警惕心使然,他并没有想到羌人会真的聚集起来攻打陇关。他没有肯定说羌人会有不利的形为,生怕干扰诸葛亮的战略部署。现在看到这么多的羌人,赵广觉得自己之前的报告太轻描淡写了,完全可以称得上贻误战机。

很显然,这些羌人来者不善,他们是有组织的军事行动,而不是仅仅是游牧。

赵广的猜测一点也不错,这些羌人是来攻打陇关的,率领他们的将领是魏平西将军夏侯儒,而下达命令的则是征西车骑将军张郃。

张郃有这个计划,还远在曹植进入关中之前。

去年那场大雪打断了双方的激战,却没有阻碍张郃对诸葛亮的认识。在六盘山下的战斗虽然持续的时间并不长,也算不上多么激烈,却让张郃看到了蜀汉军战斗能力的提升。特别是蜀汉军的装备、军械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管连弩车还是霹雳车,抑或是普通战士的甲胄、武器,都超出了张郃的估计,比起上一次和蜀汉军作战时的质量要好了很多。偶尔缴获的蜀汉军铠甲也成了士卒们争相抢夺的宝贝,比起魏军的制式甲骨,蜀汉军的甲胄从外观上看并没什么区别,只是防护范围大一些罢了,可是坚固程度却超出不止一筹,每一具普通士卒用的甲胄都几乎能和魏军的高级将领用的甲胄防护能力相当。

张郃意识到,要想从正面突破诸葛亮的战阵几乎是不可能的,而指望田复等人再从云阳旧道进入关中的风险也非常大,在庄稼成熟之前,骑兵就是突入关中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他等不起那个时间。

从那时候起,张郃就准备了另一套方案,征发羌人,从陇山方向攻击关中,让诸葛亮两面受敌,以降低正面突破的难度。这件事一直在进行,只是羌人们分散在山里,要召集起来实在不易,这才一直拖到现在。

张郃率领主力在六盘山下迟迟没有发动攻击,就是在等羌人先发动。而曹植的意外入关,更增加了张郃的信心。他相信,以诸葛亮现有的兵力,要想把三个方向都守得严严实实是做不到的,他必然会在某一面露出破绽。至于究竟是哪一面,他猜不到,但是他对陇山这一面抱有更大的希望,毕竟这一路是隐秘的,而其他两路都已经露面明处。

张郃的猜测没有错,羌人的出现的确让赵广吓了一跳。陇关原有五千多人,诸葛亮移师汧县之后,马岱就率领千余骑兵转归诸葛亮麾下,曹植入关,诸葛亮又调走了两千人,现在陇关守军不足两千。

而他要面对的却是成千上万,甚至可能是几万羌人。

赵广知道要守住陇关很难,可是他同样清楚放弃陇关更不可取。如果让这些羌人进入关中,关中就完了。

赵广一面派人向诸葛亮紧急求援,一面准备作战。

夏侯儒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立刻发动了攻击。他和张郃相距两三百里,中间又隔着六盘山,联络非常不方便,只能按照预先约定的时间发动攻击。

羌人漫山遍野的呼啸而来,他们没有多少大型攻型器械,只有简单的云梯,只能做最原始的蚁附登城,他们也没有大型的弓弩,甚至没有正式的武器,有的人举着一块木板,拿着弯刀,有的干脆举着锅盖,拿着割草用的镰刀,可是他们行动矫健,凶猛剽悍,特别是爬山爬得非常利索,对依山而建的陇关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在羌人的全面攻击下,陇关的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如果不是赵广和他的部下镇守陇关已经三年,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熟悉,训练也很严格,他们很可能在羌人的攻击下迅速陷落。

纵使如此,赵广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羌人太多了,杀死一个,冲上来两个,杀死两个,冲上来五个,就像杀不完似的,将士们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只是不停的举着刀砍刀。赵广的喉咙都喊哑了,带着亲卫营在城墙上来回冲突,将那些冲上城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