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所重用和依靠的这批新人,却没有功勋老臣那样的归属感、使命感,是一个很容易就会发生动摇的阶层。一旦局势有变,这些人便极有可能成为毁灭大隋王朝的定时炸弹!

而眼下,就是他继位以来不断打压老牌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及大力提拨新兴的贵族们的结果。关健时刻,老牌的贵族集团们也不愿意再死心维护着他杨家的天下了,不但杨玄感叛乱了,就是其它的一众贵族们也轻易的就降了叛贼。而那些新兴的贵族们,却更加的不可靠。

头一次,杨广感觉到了自己的大业有些危险了。当知道杨玄感叛乱时,他有的只是愤怒,被人背叛的愤怒。而眼下的四十多个就中贵族子弟的集体叛变,却让他感觉到了恐惧。

天下再多的农民造反他也不担心,一群农民能闹出什么事来?大业七年就不断有人造反,可到如今,又有哪个能弄出点什么明堂来?但是眼下一众贵族们如此的轻易的叛变,却让他心中恐惧起来。

杨家当年就是得了众多的贵族们的支持,轻松的篡夺了北周的江山。如今杨玄感只不过凭借着他父亲当年的一点威望造反,居然就有这么多的贵族向他投降,这就危险了。一个不好,他的大业,他的杨氏江山,都有可能不保。

和杨广一样,看完信的一众隋军大臣都脸sè苍白。

这其中有不少是和裴蕴一样,家族中有子弟投降了叛军的。也有不少的族中子弟并没有出战,所以倒没有人投降叛军。但他们一样的脸sè好不到哪去。按信中最后所说的,当日一战而败之后,樊子盖已经向辽东派了数十批的信使了,可是却没有一份得到了回应。

眼下的之份急报,已经不知道是第多少封了。而且杨玄感在首战胜利之后,打开了沿途的粮仓,向那些农民们发放粮食,短短的时间之内,杨玄感在他发这封信的时候,已经聚拢了五万大军云集洛阳城下,如果辽东的大军再不回援,那洛阳都危险了。

“你是什么时候从东都动身的?”杨广此时没有时间却清算那些大臣子弟叛变的事情,只一心关注着洛阳的情况。

信使道”“小的是半月前自东都城中夜里偷偷潜出城的,一出城,一路就一直顺着大运河北上,到了涿郡又换乘了快马赶来。到今日,刚好是半个月时间。”

信使没有说的是,当日出城时,东都留守一共派了十个信使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潜出城来,经过杨玄感的层层包围封锁,才最终到的这里。@。

第191章行军元帅(第三更)

半个月!

杨广一听这话,一颗心都已经沉到了底。

从东都洛阳到达东北的北平郡,一路何止千里,用了半个月的时间,算起来并不是太长。但是对于杨广来说,这东都发来的急报已经是半月前的事情了。

半个月前,杨玄感就已经聚集了五万叛军围攻洛阳,虽然洛阳城坚,但兵马却大多随他北上辽东了。眼下洛阳城中的兵马并不多,而且头一点战,就失了八千精兵,这不得不让杨广对于杨玄感重视起来。

半个月,能够发生的事情太多了。而他虽然已经于昨日派了宇文述、杨义臣、屈突通三位大将领兵十万,南下东都,但是十万兵马,再快,也最少得有十余天才能赶到。

那边已经过了半个月,眼下还要十多天,这前前后后等于,当宇文述的大军到达东都时,距离杨玄感围城已经过了差不多一个月了。

一个月,杨广心里不停的念着这个数字。杨玄感能在短时间内聚集五万兵马,谁知道在一个月内,他又能聚集到多少兵马,而且,杨广也不敢确定,到底还会有多少贵族世家大族,会倒向杨玄感的一边。

到时,如果东都城内也有人倒向了杨玄感,甚至都用不着他强攻,只要一个里应内合,就算是洛阳再城高墙坚又还有什么意义?

年纪早已经过了七十岁的老纳言苏威,走出来高声道“陛下,眼下洛阳危急,我等可不能坐视啊?东都为我大隋之京师重地,切不容有失,京师一失,那可就真的天下震动。到时杨逆,控三江掌四关,中原就危矣。我大军”当连夜起程赶往中原,只要陛下一到,到时自能震慑宵小,保我大隋江山安定,一扫群丑。”

此时的其余大臣,一个个哪里还管的了许多,不管从公从sī来讲,这东都都是不能丢的。东都天下中心”东都一失,天下也必然被分割成数块,南北东西不能有效的畅通。而且东都一失,运河也将失去,到时连关内的长安也都将粮饷困绝,就是那些四下里不断反叛的农民们”朝廷也无法快速的调兵〖镇〗压了。

而且每个大臣的家人财产也都在京师之中”要是东都一失,他们一样将是家人财产不保,没有人肯受这样的损失。

杨广此时的心中也已经有些乱了,恐惧了。对着众大臣们的提议点了点头同意,不过此时他的满腔都是怒火”却也是非发泄不可。

将军王仁恭,两次征忖高丽都立有军功”就因为侄子王仲伯参与叛乱,被免官除爵:文士王胄、虞绰曾是大业天子为藩王时的旧臣,在杨广当了皇帝后又成为亲信,时时与之吟诗唱和,就因为平时与杨玄感交善,一并被流放徙边:司农卿赵元淑在杨玄感起兵之前,sī自放走了自辽东潜逃南归的杨玄感之弟杨玄纵,杨广下令将其斩首并籍没其家:秦王杨浩也因为急报中说杨玄感有打算立其为君,被坐以诸侯交通内臣罪废黜。

兵部shì郎斛斯政与杨玄感共同谋逆,又投降了高句丽,被定了个满门抄斩。

水路军中的大将军李子雄,因与杨玄感交情十分莫逆,也被杨广下令半帅将其锁拿。

杨广一口气说出了对一堆大臣们的处决,又想了留守弘化郡的殿内少监元弘嗣,是任兵部shì郎的斛斯政的亲戚,一想到这么重要的位置被他掌握着,心中十分的不放心。扫视了一遍厅中的诸大臣们一眼,最后停留在了一旁的表哥李渊的身上。李渊七岁就袭封了父亲的唐国公爵位,后来又在各地担任刺史,可以说十分的不称职。

不过眼下,能力已经不是杨广最先考虑的了,他最先考虑的是对自己的忠心。李渊虽然能力不显,可却是他的表哥,而且还是他一个宠妃的舅舅。眼下这个时候,正是需要靠的住的人,帮他掌握局势,而能力不强者,一般也不会有太大的野心,这反而是杨广比较放心的一个地方。

一念及此,杨广对着李渊道“卫尉寺少卿、唐国公李渊听旨,朕命你即日起率兵五千赶往弘化将弘化留守元弘嗣逮捕,并令你暂代为留守,关右之天水、陇西、临洮等一十三郡皆受李渊节制。”

李渊愣了一下,没有想到,杨广居然将这么大的差事交给自己。

节制十三郡,这个权利可不小,天下也不过是一百九十几个郡,眼下他一人就节制了十三个郡,还是关陇这等重要的地方。

要是以往,李阀都会笑起来,不过眼下,他却没有太多的高兴。升官固然好,可是两个儿子一个女婿的命也重要啊。

“陛下,这辽东的陈破军怎么办?如果陛平放心,臣愿意先领兵马前往辽东接应陈破军回中原,再赶赴陇右。”

裴世矩忙站出来道”“唐国公,陛下安排你去接管陇右一十二郡,那是关系着眼前的大事。你怎么能如此轻重缓急不分,一心只顾念着自己的儿子女婿?唐国公,如此时候,当以国事为重!”

说完又对着杨广道”“陛下,如今东都告急,我大军事不宜迟,当连夜启程赶赴中原。辽东之事,不过是癣疥之疾,而东都洛阳如今可是心腹之患,一刻也耽误不得啊。而且上次陈破军将军的送来的信不是说,辽东城兵马不多,他要去攻打辽东城吗?看陈破军将军如今信心十足的样子,我看,辽东之事暂时可以先缓一缓,等我们平定了中原之杨逆,再派兵过辽水也急。”

“陛下,可是那陈破军却只有兵一万,这如果要到等到平定中原之乱,恐怕撑不到那个时候啊?那可是四十多万军民啊,陛下,请三思!”李渊那本来就满是皱玟的脸,一着急,皱玟更多了,真是应了当初杨广给他起的名号婆婆面。

杨广也有些犹豫不决,辽东事关他的大业,可是眼平的东都,却关系到他杨氏的江山。

李阀之中的李敏出声道”“陛下,眼下东都最为重要,至于辽东城,陈破军将军向来是战法出众,更兼得是百战百胜,至今未偿一败,实乃我大隋近年中难得一了的不世帅才。眼下虽然兵马不多,可却都是精锐,当初可是只以一千就能冲破乙支文德八万兵马的。而且又兼之拥有新城坚城可守,坚守几个月当不是什么问题。

“而且李将军如此勇武,兵马不多也当不是什么问题,陛下当初不是允他增加十个鹰扬府的兵马吗?臣觉得,辽东现在还有四十余万壮丁、辅兵,又有众多撤军时没有带走的器械铠甲,只要陛下一道圣旨,陈将军即可马上聚起十万兵马,到时以陈大将军之才,难道拥兵十万,坐拥坚城,还守不住半载一年的?”李渊还想说什么,可是杨广却已经不想再在这事上争论下去了。开口道”“李敏说的不错,陈破军乃我大隋难得的帅才,只要给他兵,又有坚城,当可练起一支精兵,坚守待援的。就依李卿所言,许陈克复按需招募兵丁,训练士卒,坚守待援吧。”

纳言苏威出声道”“陛下,师出则无名,现下陈破军任左屯卫大将军一职,可是部下却还是当初破军营的那些。如今要继续留守,那么就当有名号才行。依臣之见,不如陛下授命他组建辽东行军元帅府,命他为辽东行军元帅,许他全权,如此当能更好的便宜行事。就是招募兵马数量也得有个定数才行,该是多少就是多少。”

杨广此时已经没有心情计较这些了,一心只想着能早点赶回东都。

不耐烦的道”“那就依纳言所言,陈破军功勋着著,今朕命他继续坚守辽东,授权于其组建辽东行军元帅府,命其为辽东行军元帅,著升为从一品上柱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