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最后又将原勋官中不过四品的开鼻仪同三司拿出来,放在了散官的第一位,仅次王公。不但如此,新的散官将不再有官即授散官,而是有大功者才能授予。

开府本即是汉室时三公的权利,即可开设幕府,自招幕僚。三司,即汉三公时的司徒、司马、司空。开府仪同三司在汉时,是代表着和三公一样可以开设幕府、同等使用仪仗,汉末时的董卓就曾经得过这个封号。

不过到了晋后,这个称号渐渐和三公一样成了虚衔没有实权。隋开朝之时,这个称号级别很低,现在杨广又重新定在了散官第一位,从一品,专门授给朝中德高望重,功勋着著的大臣。陈克复是散勋合并之后,第一个获得这个官职的大臣。

不过真正让大臣们震惊的并不是这个,开府仪同三司再尊荣,也不过和三公一样,是个空头名号,一点实权也没有。皇帝接下来的地个辽东留守的权利已经十分大了,基本上辽东郡以后就是有太守,也还将是陈克复说的算。但在后面又加一个兼知辽东七郡诸军事,却又等于将刚刚除掉的辽东元帅一职,又变相的还给了他。有了兼知辽东七郡诸军事,就等于辽东以后的所有兵马调动都在他的权利之内。当然,正常情况下,调兵依然还要是通过兵部的。但是如此一来,陈克复却已经成了辽东最高的长官了,而且还是文职。

杨广给这个职务,考虑的更多的是辽西诸部族,担心辽东诸部族会趁隋朝新定辽东,会趁此机会来攻伐。给了陈克复这个职务,就是要仪仗他的统兵能力,让他防范好辽西诸部。

真正让满殿大臣惊讶震惊的是,陈克复居然拜相了。出将入相,

大隋朝也就是一个杨素曾经做到了。杨素生前的风光,是所有人看在眼中的,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门下省依制设两位主官纳言,而按制,三省主官皆为宰相,尚书省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门下省纳言,内史省内史令,一共六个职务皆为宰相。不过实际上,尚书令除了杨素曾经担任过外,从不轻授于人。所有大隋朝的宰相最多有五个。

两真三假,左仆射最高。但是到了杨广这里,现在的朝中宰相制度已经差不多名存实亡。五个宰相位置,如今只有苏威担任了一个纳言的假宰相位置,现在还被发配去了辽东。所以如果陈克复只是加封为纳言,那么也没有太多实际的意义,最多只是个荣誉罢了。

但是宣旨官宣示圣旨的最后一句,却让众人无法平静下来。参掌朝政,短短的四个字,却绝对是最具份量的。大业以来,宰相名存实亡,朝中大事除了杨广一言而决之外,却还是交给了几位近臣掌握。

纳言苏威、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黄门shì郎裴矩、御史大夫裴蕴、

内史shì郎虞世基五人共同参掌朝政,这五人也被人称为五贵,实际上就是杨广的五位宰相。因为他们虽然职务各不同,但是每人后面都加有一个参掌朝政的名号。有了这个名号,才是真正实至名归的宰相。

谁也没午想到,陈克复在辽东立下此番大功后,不但没有让靠帝猜忌,削权。反而是青云直上,一步到了顶级。出外挂帅,入朝拜相!震惊、妒忌、羡慕、

各种各样的神情在每位大臣的脸上显现。没有一人,能被这个消息击中之后,还能安然泰若。

就连刚刚在顺华阁议事的几人,也同样是震惊不已。宇文述站在那里,脑中转动不停。陈克复过去是他的部下,是他手中的棋子。但是现在陈克复越来越强,甚至已经和自己平起平坐,宇文述虽然心底有点酸酸的感觉。

但是能在朝堂之中,多年荣耀而不倒,他的本事也是十分的强。

如今的陈克复已经不可能再屈居于他宇文阀的门下,如果他不能转变观念,那今后肯定会和陈克复冲突,这是划不来的。他已经老了,陈克复还年轻。如果他放低些姿态,将和陈克复的关系定位为盟友,那么却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皇帝的心思他隐隐的猜到一点,现在谁也不知道陈克复会不会有二心。杨广也不可能因猜忌,就将如今朝中唯一一位用兵如神的大将给怎么了。虽然辽东已经平定,但是天下依然还在大乱。如今先给陈克复厚重的封赏,让他先安心在辽东驻守。等到明年春暖之后,朝中调兵入辽,到时就可以将陈克复调回朝。

升了相,也是为今后调其回朝做准备。到时不管是让陈克复真的入朝为相,还是让他继续带兵去平定中原各地盗匪,这对杨广来说都是极为合适的。至于现在,陈克复远在辽东,就算加了参掌朝政的权利,却也根本无法参预朝政。一个宰相的名头,换来一位大将的安心,在他看来,这绝对是合适的。而且皇帝对于陈克复也不是没有掣肘之策,分散辽东兵马,调派文官入辽,并且将齐王改封辽王,坐镇辽东,又有一个老臣苏威在辽,势力快速澎胀起来的陈克复也掀不起风浪来。

对于这个消息最震惊和不安的是裴阆,裴蕴裴世矩二人虽然同是参掌朝政,但二人的官职一直不高,属于天子近臣,却又非朝中重臣。裴蕴是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大夫,正三品。而裴世矩如今更是陈克复的直接下属,他是门下省次官黄门shì郎正四品,陈克复却是门下省主官纳言。

自陈克复凭空出现以来,裴阀就没有停止过压制打击,可是现在陈克复却一步三跳,彻底的到了他们的头上了。不论是品级职务还是爵位,陈克复都比他们高。特别是裴世矩,对于陈克复现在真是又恨又妒。

纳言这个职位是他梦寐以求的,他一直就希望有一天能再升一步,成为门下省的纳言。如此一来,他就能名正言顺的成为宰相了,宰相,是所有朝中官员们的追求。

可是这么多年了,他虽然有参掌朝政的权利,但是皇帝却从没有打算将纳言这个职位给他。可是现在,那个曾经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伙长的陈克复,却轻而易举的将这个一直被当成了自己相位,给收进了。袋。

大殿之中众臣的反应都被杨广一一看在眼中,杨广淡淡的道“朕从不吝惜赏赐,但前提是,你们能为朕的大业添功建业。陈克复灭一国,朕给他挂帅拜相。如果他将来能立下更大的功绩,能让我大隋的威德咸加手四海,那么朕,即便是给他封王又如何?”底下的大臣们都有些麻木了,封王?陈克复姓的可是陈而不是杨,如果封王,哪怕是一个郡王,那也是异xìng为王啊。大隋开朝以来,哪怕是位高权重,最大的权臣杨素也不过是从越国公升级成了楚国公。其它的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从不曾有过这样的异xìng为王的先例。杨广吝惜官位,这是朝中不争的事实。可是如今却突然说出,不吝惜封王的话,众人无不震惊,羡慕。

唯有虞世基几人却轻轻的笑了,杨广对官职的吝惜到了一个十分变态的程度。但凡有个空缺,必定就从此空着。今日能给陈克复这么厚的赏赐就已经是破天荒了,居然还许诺封王,要是相信皇帝的话,那真是见鬼了。以几人对皇帝的了解,皇帝如今对杨广的封赏越重,许诺越高,那就越表示,杨广对陈克复已经越发的忌惮了。

:开卷的这些太难写了,会有些铺垫,接下来就将要进入一个大。。。哎,纠结啊,求票了,最后两天,把兜兜清空,票票全甩出来吧!(!。

第268章尽诛李氏

大业九年的一页在呼呼北风之中翻过,这一年,杨广三征高句丽。

即将大功造成之际,杨玄感在黎阳造反,让杨广征辽功败垂成,不得不撤军回中原。不过也正是因为杨广撤退回中原,陈破军却如横空出世,在辽东搅起血雨腥风,最后凭一已之力,夺下辽东。

辽东既已平定,朝中上下都松了一口气。杨广高兴之余,那在辽东当着天下四海各国国王、使臣大败两次的难堪也终于少了些。这个时候,他不由得再次开始在心中燃起了往日被压制下来的雄心壮志。

伊吾国灭了、吐谷浑国灭了、琉球灭了、林邑打服了,高句丽如今也被灭了。下一个目标又将指向哪里?是重新调头回因东征高句丽而放弃的西域,还是准备再教训一下,最近已经开始有些不太老实的东突厥?杨广站在宫殿中那幅巨大的羊皮拼接地图上,手拿权杖,一会指指东,又一会指指西。

心中早已经沉浸到了整个天下四方之中,他要让普天之下,莫非无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他要让大隋的名号传遍宇内,让他杨广的名字威加四海。

杨广一人沉醉在自己的大业之中,却早已经忘记了,虽然辽东平定了,但是此时的中原却更加的乱了。

王薄领导的长白山叛乱,屡败却屡战。刘霸道利用豆子卤亢历朝多“盗”的条件,在那里竖起旗帜,其众达十多万,号“阿舅贼”

漳南人孙安祖,自号将军,领数人,入高鸡泊树旗造反。张金称,聚众河曲起兵。高士达,自称东海公,聚众清河起兵。扶风人唐弼,推立李弘为天子,自称唐王。延安人刘迦论,自称皇王。离石胡人刘苗王,自称天子。鄱阳人操师乞,自称元兴王。

济yīn人孟海公,大业九年占据周桥,进而攻克曹、戴两州,自称“录事1”盛时有众三万人。

齐郡人孟让,大业九年揭竿。曾会合王薄长白山军,旋即转向江淮地区展,有众十多万。

东海人李子通,出于长白山军,已经自立旗号。沧州阳信人高开道,曾参加豆子卤亢军,已经单干。

北海郭方预、平原郝孝德、河间格谦、勃海孙宣雅再次招兵买马。

灵武人白瑜娑劫掠牧马,北连突厥,陇右多被其患,谓之“奴贼”

济yīn孟海公起为盗,保据周桥,众至数万,见人称引书史,辄杀之。

彭孝才起为盗,有众数万。

扶风桑门向海明亦自称弥勒出世,人有归心者,众至数万。杜伏威与辅公裙江淮军。翟让的瓦岗军。上谷人王须拔自称漫天王,国号燕。涿郡人卢明月被张须陀大败后,又一次死灰复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