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隶制城邦,各州之间为了争霸而相互战争或结盟,直到早王朝时代第一王
朝第五王登之后,特别是第二王朝时期,埃及才逐渐走向统一,迎来了城邦
时代的结束。这里,首先叙述的是古代埃及从城邦分立走向统一的涅伽达文
化Ⅱ和早王朝时代的政治发展史。
(1)涅伽达文化Ⅱ时代
①州的产生及州的联盟与争霸。古代埃及社会历史发展到涅伽达文化Ⅰ
时代,即阿姆拉文化时代,在埃及中部的经济中心涅伽达附近已经有了称为
“南城”的城堡建筑;坟墓规模也有了大小之别,反映了居民贫富分化和社
会地位的高低。这时,处在原始社会解体阶段的军事民主制时期的埃及已经
达到了文明门槛的边缘,亦即国家产生的前夕。
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古代埃及社会历史进入涅伽达文化Ⅱ时期
(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即格尔塞文化时期。这是古代埃及开始迈
入阶级社会与文明的时代,埃及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州从此产生。从考古
材料看,最早的国家可能出现在埃及南方即上埃及的涅伽达城,在涅伽达出
土的王冠图案和王衔符号就是很好的证据。除了涅伽达之外,在它南面约百
余公里的希拉康波里是前王朝时代最重要的一个城市。这一时期,沿尼罗河
两岸陆续形成了一些以一个城镇或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家,这种以地域关系为
基础形成的城市国家,亦即城邦,代替了原始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由氏
族公社组成的部落和部落联盟,是古代埃及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当时的国家都是小邦,不论是最早出现的涅伽达还是最重要的希拉康波
里,都是小国寡民,其中希拉康波里面积大约只有50800平方米,人口约为
①
4700—10000人 。列宁曾指出:“当时的社会和国家比现在小得多,交通极
不发达,没有现代交通工具。当时山河海洋所造成的障碍比现在大得多,所
②
以国家是在比现在狭小得多的地理范围内形成起来的。”这些城邦——州是
为适应水利灌溉事业的需要而在沿尼罗河两岸首先由一些地域性的农村公社
以城市为中心结合而成的。古代埃及人称之
希腊文读为“诺姆”,中译为“州”。
州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土地面积,有自己的州名、首城、政权和
军队,并有自己的方言和宗教信仰。原来的氏族图腾都变成了州的保护神,
例如鹰神、狼神、公牛神和鳄鱼神等。
州首先产生于上埃及,到涅伽达文化后期,上、下埃及都有了很多州,
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三角洲。各个州之间地位都是平等的,为了争夺土地、
水源、奴隶和财富,州与州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在战争中,州与州之间经常
① K ·W·葡切尔:《古埃及考古学和地质学》,《科学》第132 卷 (1960),第1617 页。
② 列宁:《论国家》,《列宁选集》第4 卷,第48 页。
… Page 30…
彼此结成联盟,与其它州联盟进行对抗,争夺霸权。考古学家发现的“战场
调色板”和“蝎王权标头”就是反映这一时期情况的绝好资料,图画生动地
揭示了此时各州联盟之间的争霸战争。在战争中失败一方或被杀戮,或被捆
绑为战俘,在“战场调色板”上战俘以人像表示,在“蝎王权标头”上则以
田凫和悬弓表示。战胜的一方拥有霸权,并能分到战俘。直到前王朝末“蝎
王”统率希拉康波里为中心的各州联盟时,古埃及仍是城邦分立,战争不断
的局面。这期间,虽然有时间长短不同的州联盟,有取得暂时联盟中霸主地
位的州,如取代涅伽达作为霸主的希拉康波里,但却没有形成上、下埃及两
个统一的王国,更没有形成统一全埃及的中央集权帝国。
②州的阶级关系。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在州的形成及各州之间的联盟与
争霸过程中,阶级矛盾与斗争也非常明显。在州的内部,由国王(州长)为
首的上层分子构成特权阶级,其中,国王完全拥有行政、军事、司法、祭祀
等大权;由平民和奴隶构成下层贫困阶级,他们处于无权地位。从考古学家
发现的第一个希拉康波里知名国王“蝎王”的王权标头上,可以看出当时的
阶级关系。王权标头上刻划的图画中,蝎王头戴白冠,后有两名侍者为他执
扇,显示了国王的威严。在蝎王脚下一栏有几名奴隶在尼罗河的河心岛上劳
动,有以田凫为代表的平民和以悬弓为代表的被征服外族人,画中还有其他
王公贵族阶级,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各城邦内奴隶主与奴隶、贵族与平民之
间的阶级关系,至少反映了希拉康波里一带城邦内阶级关系地真实情况。其
时,伴随着州与州之间的霸权斗争,阶级之间的尖锐斗争也从未停止过。
(2)早王朝时代
①第一王朝的扩张与发展。早王朝时代大约从公元前3100年开始。早王
朝又称提斯王朝,包括古埃及僧侣历史学家马涅托所划分的第一、二王朝。
根据近代埃及年代学研究的结果,第一王朝时间大约在公元前3100—前2890
①
年,第二王朝大约在公元前2890—前2686年 。根据马涅托的记载,第一王
②
朝共有八个国王,第二王朝共有十个国王 。
早王朝时代还未形成真正统一全埃及的中央集权王国,但它却是古代埃
及由分立各州逐渐走向统一王国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州与州之间的争霸
与联盟仍然存在,但已有了统一的趋势。
一般认为,蝎王是前王朝时期希拉康波里的最后一位国王,而他的继位
者那尔迈 (又称美尼斯)就是第一王朝的第一个王。古典作家在提到那尔迈
的功绩时,虽说到他是“第一位国王”,建立了“白城”和“进行了对外征
③
服”, ,却没有说他已统一埃及。从希拉康波里“大宝藏”中的文物“那尔
迈调色板”可以发现:调色板正面图画表现了那尔迈头戴白冠,率师北征,
击敌获胜的情景,调色板背面刻的是那尔迈头戴红冠,领导盟邦举行凯旋仪
式庆功的情景。显然,那尔迈虽取得了远征北方的胜利,加快了埃及统一的
趋势,但他却并未实现全埃及的统一。调色板上的图画表明,他只是领导各
盟邦对抗共同敌人的一个州的领导者,并不是后来具有无限权力的专制君
主。他领导下的各州都是独立平等地存在于联盟中,他并没有将它们变为中
央政府统辖下完全服从于君主统治的州。
① 《剑桥古代史》第1 卷,第2 分册 (1971 年),第994 页。
② 马涅托,断片6—10,《罗叶布古典丛书》(Manetho,fr6—10,TheLoeb Clas…sical Library )。
③ 希罗多德:《历史》Ⅱ,4、99,马涅托,断片7a,7b。
… Page 31…
尽管如此,那尔迈的远征却迈出了古埃及最终实现统一的具有决定意义
的一步,在此以后的提斯王朝的统治者都全心致力于统一全埃及的事业。那
尔迈的继承者叫阿哈,意为“斗士”,他积极对外扩张,南征北战,继续其
前任所进行的埃及统一大业,功绩绝不亚于那尔迈。但是,尽管阿哈的扩张
硕果累累,他却仍未实现统一的目标,埃及的分立趋势仍很强烈,并逐渐形
成两个相互抗衡的势力中心:北方以孟斐斯和萨卡拉一带为中心,南方以阿
卑多斯至希拉康波里一带为中心。此外,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也还处于势力分
散的敌对状态。
到第一王朝第五王登统治时,埃及统一趋势进一步加强。登是一个有雄
心壮志也很有能力的国王,他大力发展经济和国家行政机构,在位时间约有
五六十年,是早王朝时期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国王。登王同样继承其先辈们
实现埃及统一的事业,他是第一个采用双冠的国王,双冠意为“两个权力的
合一”。虽然当时的埃及实际上仍未真正统一,权力之间的争斗还一直存在;
但是,登王第一次采用双冠却显然可以说明,第一王朝经过一代代国王的征
服扩张,到登王时已势力雄厚,称霸四方。他统治时间那么长,表明他的政
权稳定,埃及有了进一步统一的趋势。到第二王朝末的哈谢姆威时代,埃及
才终于得以最后统一。
②第二王朝与城邦时代的结束。第二王朝的第一王是海特普塞海姆威,
意为“两个权力在和平状态中”,可能表示埃及两个中心的斗争暂时停息,
上、下埃及又由分而合,暂时实现了国内和平与南北统一。其后几王的情况,
因文物缺乏而不清楚。到最后三王时,其中一王伯里布森竞抛弃希拉康波里
世系以荷鲁斯为王权之神的传统,不再崇拜荷鲁斯神并不再采用荷鲁斯式王
名,转而尊奉荷鲁斯神的对手下埃及的塞特神,自称塞特王。与此同时,另
有一王却仍专奉荷鲁斯为王权之神,他就是哈谢海姆王,从此可以看出当时
埃及可能由伯里布森和哈谢海姆分而治之,伯里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