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商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泉间的山路之上,一行人却无心驻足欣赏这美丽的风景,而是急急赶路。为首的老者年逾六旬,葛衣芒鞋,扶杖而行,头发花白,在这乱世之中已经算得高寿,随行的却多是妇孺,老妻大约已经亡故了,不见随行,身边却有数名黄口小儿,不解辛苦,嬉笑跳闹,前后搅扰,长者不过十来岁,小者却才三岁。数名姑嫂小心照应,在山路上渐次下来。
    “爷爷——”终于,六七岁的一个小孙子玩得累了,开始抚着双腿,苦着脸在前面停下来:“槐儿腿疼,走不动了!”
    老叟柱杖一笑,四下招呼道:“那便歇歇!那便歇歇!”
    这一大家子十来口人便在路边席地而坐,老叟轻轻揭衣拭汗,身侧的小女儿递过葫芦来,让老叟饮口山泉解渴:“爹爹,山上住得好好地,却往汾州做甚?这一去数百里,金兵又多,盗匪出没,不怕出事么?槐儿他们还小,何不再等两年,等汾州安定了些,再返乡也不晚?”
    老叟饮水歇息片刻,才憨憨地一笑,喟然道:“槐儿他爹带口信来,只说汾州已定,没甚金人作乱了,岳家军取汾州后,哪里还有小贼敢惹祸事?孙儿辈在山上日久,只怕耽误了进学,闻说汾州府内设了官学,不收束之费。山上哪里比得?”
    小女儿一撅嘴:“爹爹骗人!明白想去看娘亲!”
    老叟一声长吁:“小孩子懂得甚么?为父年老了,只怕一时风寒不起,这把骨头便扔在了紫团山上,不能与汝母同穴——这老婆子命倒好,金贼没来便过世了,老夫还道。再不能生还汾州,天幸岳二公子收复汾州——
    说话间,坡上林中人声渐起,呼儿喊娘声此起彼伏,过得片刻,数十人渐渐行至面前,却是多家同路。结伴而行。彼此照应,好不热闹。
    “石伯!——”走在前面的青年早早就招呼这老叟:“晚了半日上路,谁想还能赶上石伯!如何在此歇脚?若是歇好了,与咱同行如何?”
    老叟笑呵呵起身,笑骂道:“这愣崽子!欺负你伯伯老了,不能比脚力?若不是孙儿们拖着,只怕还走过老夫!”
    那青年一伸舌:“石伯当日守过太原府的人,哪敢跟石伯比脚力?小子这番便去入岳家军,过得几年,说不得。便可有一比了!”
    老叟一伸拇指:“嗯!有出息!只是过得几年。石伯都入土喽,黄泉路上走得更快,却不敢与后生比试!”
    两下已经走得近了,数十人在这山道上寒喧,欢声振林,稍移时,山上又是数队宋民下来。一时间。道旁有如市肆,皆是赶往河东诸州县地宋民。
    “娘的!都扒掉了!”牛皋眼下正在汾州城中。面对才来投奔的一伙义军,满头的大汗:“看看!看看!穿成甚么模样!”
    这伙新晋“岳家军”彼此一看,都不好意思:眼前的岳家军营中,来来往往的士卒们个个身着整齐地棉布军服,盛夏之际,有的骑军仍身着轻甲,看上去威武精神,雄纠纠气昂昂。再看看自家,东拼一块,西补一条,穿麻的穿麻,穿葛的穿葛,手中兵器更是破败不堪,与面前的岳家军一比,有如叫花子一般,也难怪牛皋看着不爽。
    “军爷——”为首的大汉看上去颇为高大,褴褛的麻衣下却是瘦骨支离,说话都大声不起来:“不是咱不穿好地,山上所产有限,实在是连吃地都没有,哪能穿甚么东西?”
    牛皋听得一滞,随即大骂:“还立着干甚么?这便带去伙头营,先吃顿饱的,再换过衣甲兵器!”
    营中一时间尘土飞扬,牛皋看得目瞪口呆:“奶奶滴,这般跑法,骑军都追不上!”
    汾州城东门处,百余岳家军守得严严实实,凡要进城的宋民,皆须经过仔细搜检,但太行宋民几乎都不用看了,金人再怎么辛苦,也不致于像下山的宋民那么惨,差些的个个不似人形,好点的也身无长物。眼下城外排了数百宋民,缓缓前移,等着岳家军检查,却无人有半点怨言。
    不但汾州如此,太原府更有过之,南至解州,西至渭州、庆阳,数十州县都不断有宋民下山来投,不过渭州、庆阳地界多是崆峒山上下来的宋民罢了。自河东战事安定下来,两个月间,河东增加了四十余万宋民,太行诸寨为之一空,只有极少数老成胆小的,还在山间看风色如何,只怕岳雷此战一过,便被金人反攻,照旧没有容身之地。
    晋城,泽州府衙内,杨再兴一身棉单衣,端坐后苑,轻扣手中茶杯,身后立着柔福、秋香、阿蛮及一众侍婢,苑中平整处,呼呼风响,一根白蜡杆挑、打、戳、截、刺,翻翻滚滚,舞动不休,久久方才停下,现出一个小小身影来,向杨再兴笑道:“爹爹,今日孩儿如何?”
    杨再兴轻轻鼓掌,身后秋香满面红光,只听杨再兴道:“致远,这一路枪法,已经略有意思了,不错,不错!只是枪法是用来上阵杀敌的,不是好看的,举手投足,不仅要形似,更要有杀意,杆上虽无刃,仍要记得,刃在何处,如何破敌兵甲,力往何处使,眼往何处看,枪到之处,便须眼到、心到、意到、力到!枪势一发,须有轻、重、缓、急、快、慢,有蓄势,有暴发,此节孩儿还须用功,眼下这般犹可,将来要上阵时,却不够用,好在致远还小,有地是光阴,勤练便好!”
    杨致远听罢,面色一凛:“孩儿谢爹爹教诲!”
    杨再兴呵呵一笑,转头对秋香道:“这孩子,须得多谢洪老夫子,教得不错,晓得礼节,晚些着人送份桂花到先生府上去!”
    秋香还没开口,柔福搭讪道:“妹子何必去管?着阿蛮去做就好!”
    杨再兴却起身轻抚阿蛮小腹:“这个使不得——这腹中不晓得是儿是女,才三四个月,小心些好,让下人去便好,不可劳动阿蛮。”
    阿蛮满脸通红,众人都嘻嘻而笑,却听得旁边一个清脆地童声笑道:“姑姑定要生个女儿,怀南要个小妹妹!”
    杨再兴哈哈大笑。
    此时的燕京城外,还有一个人比他更开心,便坐在“龙辇”中的赵桓!
    燕京城南三十里,官道上车马稀疏,偶有大队的人马,多是晋城商号往来货行,除此外便是金军往返,眼下这一队却很是突兀:四千余骑女真精锐为主,斥候数百骑,散布前后十余里往来哨探,队伍最中间却是一辆大车,饰以金国文字,画有简陋的龙形,罩以杂金流苏,车前黄旗上大书一“宋”字,格外打眼。
    前后金骑皆是剃发垂辫,垂环文身之辈,虽着衣甲,仍是粗鲁之徒,但车驾四周却是宋人服饰,中间十余侍者身着宫装,外围却是数十名汉臣,多是上京简拔到开封听候赵桓使用的文官,按完颜亮吩咐,朝中诸部、尚书省、枢密院等首长官员已经全数自金庭中拔齐,往往一个汉人书吏,便时来运转,任赵桓御下侍郎之职。赵桓此时犹如在梦里,连车驾上两名陪侍的上京汉家女子,也不敢去摸一摸,只晓得一个是“韩妃”,一个是“张妃”,都是裴满皇后赏给自己地,人才倒也秀丽,却激不起赵桓久已消逝地“色胆”来。
    “燕京!已经过了燕京了!这是河北!这是河北!”赵桓有如从梦中醒来,这才喃喃自语。
    出上京前,赵桓大着胆子,要求两名嫔妃随行南下,却被金人一口拒却:“不劳陛下费心,已经为陛下安排两位新妃,远胜旧时美色!”
    这般一来,赵桓更加噤若寒蝉,哪里还敢提其他要求?是以自上京至燕京,赵桓一路上几乎就没有主动开过口,往往只在孛迭出声相询时,才答应一声,其余时候,一律当哑巴。
    眼下终于过了燕京!
    48岁的赵桓,在被掳北上之前,只当了十四个月地皇帝,但这里去却已经是当年曾在自己治下的“皇土”,说得过份一点,这可以算得已经回到了赵桓的“地盘”。再过得一个时辰,天已近午,前面率队的孛迭举手止住行伍,吩咐众军就地歇息,准备用餐,自家却皱着眉策马至辇前,车门前侍者知机地挑开门帘,露出惊惶不安的赵桓来,孛迭耐着性子问道:“陛下,这便下车,用些酒肉再走罢!”
    赵桓骇然道:“不敢!赵桓不敢!大帅吩咐便是!”
    孛迭见这“大宋金德帝”如此,老大没趣,扬声道:“某家虽非陛下之臣,却不可失了礼数,陛下何必如此见外?”
    赵桓心道:“老子信你才怪!”
战太行 第二百三十六章 泽州论大义,江南争去留。畏途!
    “金人在河北立了大宋旧主为金德帝!”
    这消息远在赵桓过燕京之前就已经飞到了泽州府。杨再兴手持鸽书,头大如斗,此招本在意料之中,兀术遗表中就曾献过此策,但这招本来是用于对付江南赵构为首的君臣将帅,却在河东之乱后,让完颜亮与裴满皇后想到了用于对付河东义军!
    但该来迟早要来,想躲也是躲不掉的。
    “先生以为,此事如何措置?旧主重掌河北,此后金人矫金德帝之诏,号令河北,实则挟天子以治宋民,泽州府当如何处置?”杨再兴在战阵之上,视千军万马如无物,也晓得金人此举,不过立了个宋代溥仪,傀儡而已。但宋人是史上难得的儒学兴盛时代,文人地位从来没有这么高过,儒教中于名份之事,看得比此前历代都还要更重一些。若是赵桓一纸帛书下来,只怕河北义民难得不从吧?
    洪皓在上京之时,见金人舍赵桓而不诛,且小心豢养,便知端地,晓得迟早用于防范赵构,但一直以来,赵构在江南做得稳稳的皇帝,再不敢北上寻衅,哪想到金人仍然用出这招?
    迟疑许久,洪皓轻轻揭起鸽书:“大人,若金德帝下诏,令金人接过泽州城防,大人让是不让?”
    杨再兴狠狠咬牙:“人为刀俎,吾为鱼肉,大丈夫岂能任人宰割?当此时,便犯上也顾不得了!”
    洪皓白须一颤:“若下旨的是临安的圣上呢?”
    杨再兴面上肃然,不敢轻易置答。在书房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