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商河-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言罢,秦桧叩头应诺,赵构却良久才道:“秦卿看座吧,年纪也大了,地面又冷,莫伤了手足。”
    秦桧入座时,凉意满身,再没有对赵构掌握在手心地感觉。
    细一思量,才恍然发觉,说了这半天,赵构竟然一直没有给杨再兴定罪!所提到的事情,却像是在给杨再兴开脱!如此说来,杨再兴在信中所提之事,必然重大到赵构都不得不有所顾忌,却不能宣之于口,那自然该由自己出面了。
    “陛下,这杨再兴虽然擅自出京师,却是为家小牵挂,情有可原,且又探得如此案情,倒为我朝立下大功,虽有不合律法处,却是无亏大节,以臣愚见,也无可落罪处,倒不如就委他一职,追查柔福郡主下落,也好将功补过。还请陛下圣栽。”秦桧一边说,一边偷觑赵构面色,后者由冷转和,嘴角上翘,才让秦桧放松下来。
    “秦卿处置得当,朕复有何话说,便拟札子下信州至岭表一路州府吧。”赵构轻描淡写地补充道:“闻说岳府颇粗陋,岳飞之罪虽昭彰,但其治家尚有古人之风,倒不可一概而论,便由中枢拟旨,着人修葺以为我大宋朝太学,也好养育人才,不可荒废了。”
    秦桧深深一躬,知道此事已了,不必再继续受赵构欺负了,小心翼翼地退了出来。走出垂拱殿,如同搬开一块大石,呼吸都轻松了不少。但手足俱僵,却在回味赵构旨意:岳飞有罪
    家有古人之风?那即是说,不得对岳家人下手了!知州府?那岂不是说,赵构已经知道杨再兴护送岳家人之事?
    细细想来,秦桧大为意沮,此番布置,眼看就要成空了。
    “不好!快快到中枢,发急递,让建州之将不得妄动!”秦桧突然念及前几日发给建州将军的一个札子,汗水冒出,忙命轿夫奔往中枢。
    信州地界上,果然义民众多。
    临安城中接到地数十万河北难民,朝廷大力发往江南诸州府,而信州则为重要的通道,十余年来,滞留此间的河北宋人着实不少,远过于原来的本地人口,岳家军事迹在此广为人知,众民都指望岳家军能够挥师北上,恢复故土。岂知大宋朝无敌统帅,却死在大理寺狱卒手中,宁不哀哉!
    —
    岳家车驾才入信州地面,沿途百姓广为传扬,早有人在路边迎候,输送食物饮水,连雄武营官兵也沾光不少,岳府家人哪里用得了这许多,白便宜了官兵们。侠义社好汉自然主持一路事务,甚至个别村镇还明目张胆地为岳飞父子及张宪设祭,岳李氏为民心所感,一路泣下,往往只要有路边设祭者,必令岳雷上前去跪叩其父灵位,并向前来祭拜的宋民谢礼。
    杨再兴与侠义社人手哪里敢掉以轻心,自然于路小心,饮食俱再三验过,才让岳家人进食,雄武营莽汉们却不以为意,放心大嚼。
    数日之后,堪堪将要出信州地界,前方却有数骑赶到,神色惊惶。林落云只到信州地界便被莫雨劝回,信州一切事务皆由莫雨负责,此刻见到来人神色不对,忙率诸人迎了上去。
    “莫爷!建州府地面去不得!”来人未及下马,在马背上即拱手禀报。
    “如何去不得?!”莫雨大惊道。
    “建州将军率部四千余,于路驱赶迎岳府车驾的宋民,且欲尽捕除了雄武营之外地其余随行人手,建州侠义社眼下十余位兄弟落入军卒手中,稍有大意,便是举州哗变之局,侠义社众人不敢定夺,辄让小的回报高爷、莫爷,且看如何处置。”来人急急细报。
    高林听罢,举棋不定,望向杨再兴。
    杨再兴思忖移时,才道:“建州府偌大动静,不过是秦桧安排罢了,某家书信必已到临安,只是秦桧还未吩咐建州府应变,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如将岳家人交到建州军将手里,却无大碍,小小建州府还不敢对岳家人下手,此举明明白白是对着某家来的,或者侠义社英雄也颇妨其大计。”
    岳雷驱马近前,刚好听到后两句,拱手道:“杨叔叔!一路辛苦至此,既然官兵欲不利叔叔,且信侄儿这回,侄儿倒要看看那建州将军敢对我岳家如何!叔叔不如暂避,或者径回临安,岳府满门,便担在侄儿身上!”
    莫雨闻言大急:“二公子说哪里话来,江南一带,侠义社人手不下数万,稍迟走几日,上万兄弟还召集得起来,我便看那建州将军要如何!”
    岳雷一听:这不明明白白是要造反吗?
    “莫兄高义,岳家心领,只是此事却万万做不得!父相在日,每以国难为忧,此刻为岳家妇孺,却与朝廷作对,岂是家父舍身之意?岳雷虽年少,不明事理,也知兵戈一起,万民受苦,若为金贼所乘,更失家父所望!杨叔叔久在军中,必明白侄儿意思!”
    杨再兴听了,心中喟叹:“这岂不是又一个小小岳飞?!”
    左思右想,要保岳家满门,又不得杀官兵,又不能随行过建州,还不得伤损侠义社人手,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违了岳飞本意兴兵作反!
    如此为难,如何是好!
    “罢了,杨某且与嫂嫂相商!”杨再兴蓦地想起秦桧所遣贼人身上的小笺,以及雄武营余统领所得军令,想到一计,却是不知岳李氏同意否。
    “叔叔有何妙策,可告诉侄儿么?”未到岳李氏车驾前,岳雷贴近杨再兴,低声问道。
    杨再兴直视岳雷:“若要不与官兵相斗,又要保满门家小一人不损,着实为难,但为叔有一法子,或可办到,却要你以身相舍,你肯么?”
    岳雷勒马大骇!
战太行 第一百二十四章 若策万全,须舍却岳雷!
    第一百二十四章若策万全,须舍却岳雷!
    若能救得家中老小,且不妨岳门忠义,不伤众位英雄此身!”
    岳雷虽不明杨再兴所指何意,也不晓得为何自己有如此魔力,但这位大宋神枪,却如父相所言,绝非莽夫一个,所言必不虚,但计将安出?
    杨再兴哈哈大笑后,点头认可,有子如此,岳相可以放心了!
    “嫂嫂,杨某有一事为难,须听嫂嫂一言以决。”杨再兴至岳李氏车前躬身拱手道。
    “叔叔莫多礼,只管说来,只怕女流之辈,出不得什么主意。”岳李氏这些天来,深知杨再兴与侠义社英雄们辛苦,见杨再兴还如此多礼,哪里愿意。
    “好教嫂嫂得知,前方建州地界内,建州将军率数千兵马,欲为难某家与侠义社英雄,此去若不随行,则某家不放心,若是随行,却不免与建州兵马冲撞,且秦桧早在建州安排人手,欲不利于岳家,建州官府虽不好动手,若无人随行,却难保平安,此事两难,还请嫂嫂定夺。”
    岳李氏一路上来,已经见过多次袭击,心知秦桧还不肯放过自家老小,便是到了岭南,也非平安之所,早已经存了死生由天的想法,此刻听杨再兴说道建州凶险,哪里不信!何况适才见侠义社探子如飞报讯,早料到与前方道路有关,秦桧与建州治府官员间有何默契,当不意外。
    “此事有何难哉!”岳李氏缓缓道:“岳家满门老小,未随先夫以殉,便有何意外。不过死得晚了些。倒好随先夫于地下,一家子团聚,叔叔身负殿前司军兵都统重责。有关国家安危,何必以身涉险,顾忌岳家老小?不如且留有用之身,为国效力,日后多杀几个金贼,也不枉叔叔建节时。先夫当日嘉叹,道杨门之后,终为大宋柱石之臣矣!”
    杨再兴摇头道:“嫂嫂忠义不下须眉,此是岳门家风,杨某还有何话说!只是岳家若有不测,恐怕天下英雄不服,大宋江南河山有难。某家有一计,不违大岳遗训。也不负大哥生前以家小相托之意,不伤众位英雄,也不伤岳门老小,却只要岳雷一人。不知嫂嫂可舍得?”
    岳李氏一怔,作声不得。
    虽然说起来若是举家遭难。必要慷慨赴义,何惜一子。可是眼下若真有计,可让众人平安,却须付出岳雷为代价,为人母者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舍得!但如要众英雄舍命相护,陷杨再兴于不义,却又良非岳李氏所愿。
    “母亲,若如杨叔叔所言,孩儿何惜此身!母亲不必犹豫了!”岳雷在一旁听见,怕母亲不允,抢上前去跪下。
    岳李氏沉吟良久,双眼垂泪:“叔叔有何妙策,且让我母子听听,试看可行否。”
    杨再兴道:“嫂嫂以为,秦桧此举,所为何来?”
    岳李氏道:“还能为何,不过怕我岳府老小不肯伏冤,迟早与他算账罢了,此谓斩草除根,好不狠毒!”
    杨再兴道:“若是斩之不尽,留一根在外不可斩,让秦老贼略略有些顾忌,是否多一线生机?”
    岳李氏思之再三,方沉吟道:“叔叔的意思,雷儿不须殒命,只是与家小分开,让秦桧多一分忌讳,不好下手,可是如此?只是江南地面上,除西川之外,所有州县官员,皆秦桧门生,却到哪里可以避祸?”
    杨再兴暗赞岳李氏胸襟,稍明计较,便已经开始算计地头了,当下也不避讳,道:“嫂嫂说得正是,若在江南地面上,难免为其所害,只有一个去处,便秦桧也无计可施。”
    “侠义社!”岳家母子同时失声叫道。
    “不错,秦桧令某家杀嫂嫂以报,眼下杨某家小俱已送到太行山上,若侄儿能够避于太行,则秦桧必不敢轻举妄动,天下民心向背,非是贼子所能左右,侄儿平安,则满门平安,若众老小赴难,也为大哥留一血脉,杨某方可立于世间,若这点都做不到,枉为七尺男儿!”杨再兴跪了下去。
    “快扶你杨叔叔起来!”岳李氏忙叫道。
    岳雷去扶杨再兴,却扶不动,岳雷转头看着母亲,岳李氏浑身如被抽去主心骨,一下软倒,倚在车壁上,泪湿双颊:“岳家累叔叔不少,如此高义,怎么报得,只是——只是雷儿——”
    杨再兴不用多说,起身离开,留岳家母子在那里相倚痛哭,自己却将那余统领叫到身边:“余将军可会写书信?”
    那统领上次见杨再兴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