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沧狼行-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柳生雄霸告辞回房,而李沧行则开始在书桌上抄写起屠龙二十八式的招式口诀和运气法门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五回 卫所制度

李沧行奋笔疾书,一直从下午写到了晚上亥时左右,连饭都没顾得上吃,一边抄书一边回味着这些招数的精华,时不时地还站起来比划几下,不知不觉,夜已深沉,而在这静谧的夜里,李沧行忽然听到窗后有一颗小石子击中窗棂的声音,紧接着一丝微风从窗后拂过,似是有人跃上了房顶。

李沧行心中一凛,他没想到在这丐帮的接客之所也会有夜行者来访,此人明显是冲着自己来的,但李沧行现在功力今非昔比,根本不象几年前在三清观时还用担心自己会对敌不过,他放下手头的笔,抓起床头的斩龙刀,用黑布一裹,再把紫电剑插进腰间,就跟着翻出了窗外,进而一下跃上了房梁。

十余丈外,有个全身黑衣,身形中等,体形有些臃肿的人,双目精光四射,看了李沧行一眼,转头就无声无息地向远处飘去,身形之快,让人目不暇接。

李沧行心中豪气顿生,紧跟着就奔了出去,现在他的功力大涨,体内真气运行的速度也大大提高,顺带着增强了轻功。他紧紧地跟着来人,就在这镇江府的屋顶上来回追逐,李沧行也用了九成的功夫,却是始终不能把距离靠近半尺。

很快,前面那人奔上了城墙,向着城外奔去,李沧行也跟着追了过去,出城后他加快了脚步,功力提到十成,和那人的距离缩短了两三丈,跑了四五里后,进入了城西的一片密林,那人这才停了下来,转头一把拉下了脸上的黑巾,赫然正是钱广来。他笑道:“沧行,好久不见!”

李沧行刚才在追的时候就基本猜了个大概了,这回一看是胖子,也跟着笑道:“胖子,有什么事为何不能进屋好好说,而要把我引到这里呢?”

钱广来没有说话,一旁的树影中,公孙豪缓缓地走了出来,平静地说道:“因为我不想让柳生雄霸听到我们的话。”

李沧行也料到是这个原因,他叹了口气。说道:“帮主,其实您应该看出来,柳生他并不是奸恶之人,没必要这样防着他的。”

公孙豪摆了摆手,表情依然严肃:“我知道他不是坏人。但这是我们帮派内部的事情,并不想有外人知道。而且接下来送他的事情也需要合议。这些事当着他的面讨论并不是太好。”

李沧行也收起了笑容:“帮主,您前两天说是离开我们二人去处理帮里的事,是不是回到那个秘谷去收拾秘籍了呢?”

公孙豪的眉毛微微地抬了抬:“不错,这个秘籍就是本帮现在的头等大事,你和柳生雄霸在一起的时候我不太方便去察看,所以安顿下来你们的时候。我就是去了那山谷中,秘籍和兵书都在,现在我已经把它们安置好了。沧行,那个秘籍你一会儿回去后不用抄了。明天就可以启程上路。”

李沧行应了一声,说道:“帮主,那我这就回去通知一下柳生,然后就启程回武当,如何?”

公孙豪点了点头:“今天找你来,第一件事,就是先要跟你商量一下柳生雄霸回东洋的事,你可有什么办法,能让柳生雄霸回到东洋?”

李沧行这几天都在考虑这个问题,听公孙豪提起,便直言道:“最好的办法,自然是象上次把上泉信之移交给那个倭寇头子汪直那样,再次通过汪直的关系,把柳生送回东洋,不知道现在这条路是否可行。”

钱广来说道:“前几天刚接到帮主的传信后,我当时人正好在杭州,而上次跟我们一起作战的谭纶这会儿在浙直总督胡宗宪的军中当参军,而那个锦衣卫指挥沈鍊现在也是全权负责浙江和南直隶两省的锦衣卫,沧行,你可能有所不知,上次的那个上泉信之,就是陆炳亲自押解到汪直那里去的。”

李沧行想起这事就窝心,恨恨地说道:“物以类聚,蛇鼠一窝,这陆炳和身为严党的胡宗宪勾结在一起,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钱广来摇了摇头,正色道:“沧行,一年前我跟你的想法一样,都是极为不屑胡宗宪此人,但这一年来我没有少跟谭纶和沈鍊打交道,也见过胡宗宪本人,现在我的想法有所改变,胡宗宪并不是象严嵩那样的奸党,他还是想在江浙一带做出一番成绩,以保黎民苍生的。”

李沧行听到这话气就不打一处来:“保黎民苍生?就是象他这样把残杀我军民的倭寇头子送还给倭寇当人情?就是想跟倭寇重开贸易?胖子,你是不是生意做多了,也觉得这奸贼的做法是可以接受的?连我都能看出来,他要重开贸易,只不过是想借机中饱私囊罢了!”

钱广来叹了口气:“沧行,你对胡宗宪的成见太深了,当然,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他是通过严嵩的路子做到这个官,这是事实,但这不代表他就愿意出卖国家利益,去勾结匪类,哪个官员不希望在自己任内能做到风调雨顺,政绩突出呢?而且以我现在的看法,想要通过军事手段剿灭倭寇,现在基本上没有可能。”

李沧行冷笑道:“我大明带甲百万,就是这江浙两省,就不下十万卫所兵,胖子,你是不是以为我只是个江湖蠢夫,什么都不知道啊。十万大军都对倭寇无能为力,只能说明这姓胡的根本就不想剿灭倭乱!”

钱广来微微一笑:“沧行,你我那天在南京城头看得清楚,大明守卫陪都南京的卫所兵,已经是现在江浙两省最精锐的作战部队了,两千官兵出城而战,跟上泉信之的几十个倭寇对战,结果如何?”

李沧行想到那天南京城外的惨状,也是恨铁不成钢,但他仍然不接受这个说法,嘴角抽了抽,说道:“不,那只是个意外,倭寇突然来袭,南京城内一片慌乱,来不及调精兵猛将,仓促开城出战,致有此败,我大明的卫所兵不会都象那两千人那样不堪一击的。”

钱广来叹道:“沧行,我也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在卫所兵里,你看到的那两千人已经算是最能拿得出手的了,至少还能把人开出城支,换了其他不少地方的卫所,根本就是连人都没有,全是在吃空饷呢。”

“我大明自洪武皇帝开国以来,当时为了解决打天下时上百万将士的出路,并解决日后的兵源问题,就实行了这种军户卫所制度,让当兵的转成军户,不用交赋税,但子孙后代都要当兵。”

“后来靖难之役后,后世的皇帝觉得在江南和内地养着这么多不需要打仗的军人不合算 ,就让这些内地的军户自己屯田,自己养自己,并且要供应军需,这一百多年下来,内地的军户们多数也真的成了农民,只会种田,不会打仗了。现在只有北边防御蒙古人的边军还有战斗力,内地,尤其是江南这一带,卫所兵早已经不堪一战了。”

李沧行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说道:“既然这些卫所兵不堪一战,何不把他们就此解散,让他们成为普通百姓,然后再重新招募精兵呢?比如上次倭寇攻城,我们这些武林人士临时从军,不也把倭寇给消灭了吗?”

钱广来摇了摇头:“沧行,你想得太天真了,别的不说,就说你我,一时激于义愤,加上有谭纶临时招募,我们临时性地拿钱作战是可以的,但要是让你长年累月地呆在军营里,甚至子孙兵代都要继续从军,你受得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六回 宁波争贡事件

“再说了,那些卫所兵是军户,他们有着朝廷拨给他们的田,但这些人也世代被他们的长官,那些同样是世袭的军官,所控制和压迫,一百多年下来,那些军官就变身成了地主,而这些军户则成了佃户长工,由于军户屯田交的粮食比当普通百姓时上交的赋税要少了许多,若是朝廷下令让他们退耕还田做百姓,只怕会激起叛乱。”钱广来慢条斯理地分析着。

李沧行恨恨地说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身居高位的朝廷重臣们也不想想办法?就眼睁睁地看着沿海的百姓遭殃吗?”

公孙豪冷笑一声:“想办法?他们只会想办法给自己捞好处,现在夏言大人快要倒了,严嵩这样的奸党把持朝政,大肆地卖官售爵,即使有些象胡宗宪这样想做事的,可改变不了绝大多数只是刮地三尺,为自己谋私利的贪官污吏。”

“李兄弟,你当陆炳为什么这么起劲地要消灭江湖武人,平衡正邪势力?那是因为天下群情汹汹,一触即发,二十多年前宁王谋反,一个藩王振臂一呼,天下响应,两个月功夫就差点打下南京城,大明的江山早已经危机四伏了,连加入我们丐帮的人也都是年年增加,这还不是给那些狗官们给逼的!”

李沧行咬咬牙,说道:“先不说这朝堂之上有多黑暗,至少依帮主和胖子所说,那个胡宗宪还算是个好官,谭纶和沈鍊我也见过,应该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人,只限在这浙江,难道重赏之下,也招不来勇夫。先去平定倭寇吗?那陆炳不是以荣华富贵相诱,也引了许多江湖人士去当了锦衣卫吗?”

钱广来摇了摇头:“沧行,陆炳那里是锦衣卫,加入锦衣卫可是当武官,不是当大头兵,最差的锦衣卫也有个流外武职的,再有些江湖人士加入六扇门,当了公门捕快,往往也都是小吏,不是那些服徭役当衙役的平民。”

“招几百个军官容易。但要招几千上万的军队,那肯定多数人都是大头兵,难道十年习武,只是去为了当个兵吗?更不用说还要失去我等江湖武人最宝贵的自由。这种事,除非是走投无路。不然无人愿意的。所以胡总督现在确实也是在招兵练兵,但不可能招我江湖武人。只能从那些孔武有力的平民中招募。”

“沧行。现在胡部堂的意思,也只能先靠着一些临时征召的精锐之士,比如象沈鍊手下的锦衣卫,或者是谭纶上次征召的江湖武人,或者是南少林的僧兵,用这些人来对付小规模的倭寇登陆。用手上还可一战的卫所兵去对付规模大一些的,比如几千人规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