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二三炮击金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器数量极其有限” 、 “中共对台用兵势必后院起火”……便知,这是一本站在台湾角度、将“最好的考量”推向极致,劝慰人们继续照吃照喝高枕无忧的书。作者翔实的论据严谨的论证使生活在台湾的人们顿觉自己的“高大孔武”和“中共的绣花枕头”“重新寻回了原本就不该丢失的自信和勇气”但也有人如此评价:“将中共说成外强中干,贬得样样不灵,与吹口哨走夜路无异。”
    1995年台海到底如何,实践给出的谜底是:大陆军演。
    于是,《闰八月》的支持者们说:测得好准,中共果然蠢意欲动,准备着武力犯台了。
    于是,《无战事》的支持者们说:测得不准,中共不过演习而已,哪里敢真地武力犯台。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辩论尚未有穷期。台海会否兵燹重燃,两岸会否终有一战,已经成为经久不衰难以降温的热门话题。
    这不奇怪,本来,1979年元旦徐向前元帅宣布的仅是单方面采取的“停止炮击”而不是双方面签订的“和平协定”
    ※      ※      ※      ※      ※
    1997年金秋时节,王教授第二次造访北京,友朋远来,不亦悦乎,我尽地主之谊,陪同教授赴八达岭,爬上长城作一回好汉,凭栏远眺,饱览河山。中午,择一荫凉静悄之所,席地而坐,取出自带啤酒熟食野餐,观美景以浅酌,沐秋风兮神侃,别有一番情趣。
    蓦然,发现不远处草丛中,两群蚂蚁正在为争夺一只美丽蝴蝶的尸体而战。一对童心未泯成年人的目光被吸引了去。王教授观摩专注,认真地摇头:同类相煎,可悲可叹。我点头:是否有些像我们人类。王教授还是摇头:准确讲是人类像它。
    我们谈兴更浓,由自然界的血腥杀伐说开去,战争的起源,战争的积极与负面作用,战争能否最终消失,一直说到台海会否大战,于不知不觉中回到了不是我们这个层次能够解决的命题:中国统一之前途。
    王教授爱国情重,铁杆反“独”其对于“台独”的深恶痛绝严辞批判,比之大陆人士还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然老头也固执倔强, 爱认死理,极难融通,对“一国两制”成见深深,决不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统一方案。
    我非常愿意同王教授这样的台湾人士交流对谈,因为我们毕竟是站在共同的基础之上去面对我们的分歧。
    王教授说:“台独”数典忘祖,不是东西,两岸应及早联手,遏制刈除,不可使其猖獗泛滥。又说:然而,你们那个“统一”和我们这个“统一”却尿不到一壶去,统不到一起来,难哉难哉,咋办咋办?
    我答:两岸间矛盾若是“统独之争”只有打;若是“统统之争”可以谈。
    谈,总比打好。
    我俩长城一夕谈,坦诚、友善、有益,摘录于此,以供参考。
    王:1958年,毛先生“炮打金门”我不赞成,如果解放军越海而来,我大概可以做到慷慨赴死,为保卫台湾流尽最后一滴血。然而,1995年大陆“军演”我虽不能说拥护,但却表示理解。登辉先生多年来纵容“台独”挑战大陆,麻烦很大程度上确是台湾自己招惹来的,怨不得别人。
    沈:大陆方面两次重大军事行动,宣示的其实是同一个决心:台湾不可独立,外人不可染指台海,我们将不惜一切确保中国领土完整和最终统一。
    王:我赞成统一,因为我是中国人,血管里流动着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液和情感。但不等于我赞成大陆方面开列的统一条件,因为我同时还是台湾人,不可能撇开台湾人的想法和利益。我很自信,我的这个看法,反映了目前台湾的绝大多数。
    沈:您所中意的统一模式?
    王:自由、民主、均富。
    沈:那您一定是台湾《国统纲领》的衷心拥戴者了。请问:何谓“自由”是否您每次来大陆都有人干涉约束了您的行动?何谓“民主”是否大陆的“人大”、“政协”开会亦应发生类似台北“国会”的打斗群殴事件? 何谓“均富” ,是否大陆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或6000或8000美金才有资格来谈统一?标准太过抽象便如水中月般可望而不可及,其结果,我现在就可以说:我们已经做到了;而你永远都可以说:你们还未达到哩。凭直觉,“三前提”是台湾方面攻可为矛守可为盾、欲将统一无限期搁置、拖延的托词。
    王:我承认,大陆方面的“一国两制”确实可摸可触具体立体。但有一个事实讲出来,沈先生千万不要过于悲伤,台湾民众百分之九十五不接受“一国两制”实际数字只会比这多不会比这少。对大陆方面而言,是否有些血淋淋的残酷?
    沈:“一国三制”、“一国四制”怎么样?噢,您也觉得过于滑稽不可思议了。“一国一制”呢?是的,这又回到蒋先生“反攻大陆”和毛先生“解放台湾”的思路上去了,最后,用谁家的那“一制”去统一国土呢,唯有重新祭起战争的法宝,想必您也不会同意。那么,舍此“一国两制”
    难道还有什么灵丹妙药来疗救中华之分裂吗?实在是难找了。双方谁也不吃掉谁不统治谁不改变谁,在一个国家的屋檐下面各行各制和睦相处,如果如此宽松的条件还是不行,我才真地感到悲伤,为中国人绞尽脑汁,聪明智慧已走到尽头而仍然没有善果。
    王:大陆方面恐太相信自家政策了,却没有很好了解体会别人的感受。
    中共的“一国两制”完全以“中央”自居,台湾只是“地方”中共居高临下,漠视目前海峡两岸存有两个“对等政治实体”的事实。台湾的肉食者们怎能接受,台湾的布衣族们又怎能心服。
    沈:依我看,双方分歧焦点集中在“对等”二字上面。“政治实体”政府也,台湾所要求的,实际是一个分裂国家两个政府间的“对等”说得更直白一点,“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等”不知解读对否?
    王:沈先生所言不差。台湾争的就是一个平等相处,而不能被人为矮化,不能中共当老子台湾做孙子,否则,在法理上先被套牢,头上戴上紧箍咒,台湾的地位尊严河在,利益安全又如何保障?
    沈:亦如宇宙间日月星辰各得其所,两岸关系之定位乃客观使然,而非谁人能够主观臆定随便变更。我常想,当年如果国共划河(黄河)而治或划江(长江)而治,各有江山半壁,日后双方或许能够互相承认个“对等” , 如前东西德国和现南北朝鲜一般,共进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得到“双重承认”什么的。但划峡而治便不可能了。此时的两岸,不仅仅是地域、人口、综合实力上的不对等,更是国家历史、政制沿革、法理传承、主权代表上的不对等,这也应该就是国际社会为何不按对待东西德国和南北朝鲜原则对待分裂之中国的原因。总而言之,台湾谋求与大陆在两个政府意义上的“对等”不合中国传统,没有道理依据。台北若与北京政治地位“对等”了,理论上有朝一日广州、南京、拉萨、乌鲁木齐、海口等等各省会也可以提出相类要求,中国岂不四分五裂国将不国?
    王:虚拟假设不能决定政策,承认现实方能解决问题。现实就是如此,“中华民国”自打国父中山先生创建之日起,已经活生生地存在了八十六年,它的有效治理虽然已不及于大陆地区,它的法统却仍在中国的一部分国土上得以保留和继承, 怎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在大陆方的心态上,“中华民国”是一个被打败被消灭被取缔的政权。但在台湾人民的认知上,“中华民国”即中国、即国家,不是“前朝”无日不见高高飘扬着的青天白日旗具有代表国家的威权意义。大陆方面如果继续无视和蔑视“中华民国”的存在,不承认台湾“对等政治实体”的地位,实不相瞒,任何统一方案都很难获得台湾人民的支持,事情搞不好会长期麻烦下去。我并不是在制造危言耸听哟。
    沈: 问题的症结恰在于此, 既然讲“承认现实”有一个最基本的“现实”是无法回避的:中国的大陆部分构成了中国的主体,海岛台湾则无论从地理、历史、行政和法理哪个角度讲,都仅是中国的一部分。可以试想,有人指着地图上的中国大陆说“这就是中国”大概不会引出异议,而指着台湾说:“这就是中国”大概便贻笑大方了。所以,“主体”方能代表国家,“部分”不具备这样的资格。所以,当着中国大陆发生了政权更迭的事件,新政府便顺其自然理所当然取代旧政府获得了国家的代表权。此时,虽然旧政府的法统仍在台湾得以存续,但并不能改变台湾的政府仅为中国一个地方自治政权的性质。历史无情,台湾方面应该承认和正视半个世纪前发生的一直延续到今天中国的事实。
    王:我对大陆方面的立场很了解,说千道万,台湾必须自贬一格、由“国”降为“省”大家才能坐下来谈统一。只怕台湾的百姓大众不情愿不接受。我所接触的朋友,没有一个愿意尚未谈判,身份先由“国民”降为“省民”的。
    沈:今日中国之分裂乃国共两党内战造成,基于此,大陆方面曾想通过国共谈判、第三次合作的方式达成统一,如此思路的前提便是承认“对等”很遗憾,不为台湾所采纳。如今岛内政治生态变异,“党对党”谈判更难实现。但我们能否循着原来思路,找到既避开“政府层面”的难题,又能够体现“对等”原则的解决办法呢?是的,台湾已经提出来了,名曰“对等政治实体”我想请教,是否谈判时一方就叫作“大陆政治实体”
    一方称为“台湾政治实体”噢,您也觉得这样不伦不类不成体统了,实际“对等”的还是两个都有主权的政府。那么,“对等”的“中华民国”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它们所要谈论的是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呢,还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国际问题?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