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八·二三炮击金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炮弹脱离炮口到命中目标,在空间划出一条弧形的弹道。实战中,正确的弹道只有一条。而影响弹道正确的因素却有几十个。在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将干扰因素逐一迅速排除,使弹道始终沿其唯一正确的方向延伸,要求高超的技艺,要求训练有素。
    当我借助《军事大辞典》一知半解地读懂了那份“战斗总结”时,我的面前仿佛矗立起一架运摆与天文同步的时钟,我赞叹它每一个部件以及部件与部件之间的精密,当然更赞叹能使它如此精密的人。  大炮本是一具投射爆炸物的机器,它是极其精密的,但倘若少了炮手的精密,仍只能得到距预期遥远且一点也不精密的结局。
    一、敌情和我方使用的兵力
    大金门金龟山反斜面山角下敌508、509两处155榴炮阵地(估计8门)系敌前沿火力骨干之一,位置比较遮蔽,且有坚固的永备工事,几年来对我阵地不断进行射击,因此决定给予该两阵地之敌炮兵以歼灭性的打击。
    参战炮兵计有152加榴炮一个营、155榴弹炮一个连。两个阵地的射向均与敌阵地正面接近直角,观目和炮目距离均1万1千公尺以上。另外,各有一个122榴炮营对两个目标进行覆盖射击。
    观察所至目标称观目距离,火炮至目标称炮目距离。试验证明,当两目距离均超出1万公尺时, 用同一门火炮,装定同一诸元,由同一组炮手用同一操作手法连续发射多发相同的炮弹,炸点也不能重合于一点。这种炸点围绕目标有规则散布的现象是正常的,炮弹最大散布间距可达50米。
    所以,炮兵打击远距离目标除计算准确外还必须按一定比例多打炮弹,在散布率中求命中率。多打炮弹可以是一门炮向一个目标发射若干发,也可以是多门火炮向同一个目标发射。 此役我对敌火炮达至3:1,既符合我军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传统战法,也是为了以“量”求“质”确保炸点与目标能够较精密地重合为一。
    二、对敌炮阵地侦察标定的方法
    金龟山敌炮兵阵地虽然位置比较遮蔽,但并非绝对不能观察,可以看到其发射烟的根部。
    首先将观察所的人员、器材进行了分工,营的主观和侧观均指定了专人负责标定敌炮。另外指定人员负责交会我炮弹的炸点。使得对敌炮的标定和我方炸点的修正互不干扰混淆,减少了错乱。
    除对目标进行精确的标定外,并对目标周围明显的易于观察的几个点也进行交会标定,以便作为研究判断敌炮位的依据。
    召集了连长、指挥排长,结合对目标附近地形情况的研究,判定目标的位置。如金龟山后边是流沙地,判断敌炮不可能配置在沙地上,同时由于能观察到敌炮发射烟的根部,所以判断敌炮位也不会在山脚下。另外敌炮的发射火光还看不到,说明敌炮阵地前边有一定高度的遮蔽物。因此可判断敌炮位在反斜面的中部。
    作战决心来自果断的判断,正确的判断离不开经验的累积。实用的经验还必须有对敌情详尽的了解做依据。李源河老人说:为了搞清金龟山后边的土质,我们先后找了不下十来个曾到过金门的老百姓了解,然后带着几个老乡在厦门到处转悠,直到他们在一架小山前很一致地说“金龟山的沙土同这里一模一样的”为止。经实地勘察,这样的土质确实不适宜炮兵构工,我们才敢断定,敌人的炮阵地是在金龟山反斜面的半山腰而不是山脚下。
    三、发射阵地的准备
    射击前炮手班进行了分工,为了减少射弹散布,提高射击精度,各炮把瞄准手、装填手固定起来,使其按照统一的手法装填和瞄准。
    每门火炮架尾都进行了加固,在驻锄与墙壁之间放置枕木,千斤底盘用木桩固定其四个角,炮前土地洒水打平夯实,使火炮在射击中始终保持平稳姿态。
    组织了技术保障组,战前对所有火炮进行了一次技术检查,对松动零件螺丝进行修复,各炮并进行了零位零线的水平检查校正。
    平日弹药供应的批号、弹重、等级不统一,这次射击前尽量也按批号、弹重、等级、射击先后次序进行了调整,做到了以一个排一门为单位统一批号。因而减少了射击中检验射的次数,保证了射击精度。
    在1万1千米的距离上,一门火炮若想击毁另外一门火炮,阵地射击准备是否合乎要求和射击操作是否统一精确,关系至大。
    火炮零部件特别是瞄准装置必须处于绝对完好状态,不能有丝毫松动,否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肉眼和手完全觉察不到的一根头发丝的空隙,将使弹着偏差数十米。
    瞄准的眼法和手法必须绝对一致,发发不变。试验证明,人与人观看瞄准水平汽泡居中位置会产生只有仪器才能检测出来的习惯性误差,因此,两个瞄准手轮流打一门炮,有时弹着竟可偏差百米以上。另外,炮弹装填的紧或松,拉火用力的猛或柔,都会影响射击精度,如拉火用力过猛,会使落弹偏离20——30米。因此,要求射击全过程中,瞄准手、装填手应各固定为一个人。
    火炮架设必须力求稳固,不能发射一发后便大幅蹦跳移位。最佳的状态是使炮身的后座力概略地置于两炮架中央。这就要求两助锄(大架)不但坚固,而且坚固程度一致,一边过坚一边过弛均会造成火炮后座受力不均而导致射弹散布过大。
    炮弹的批号、弹重、等级也应力求统一有序。检验表明,不同厂生产的同种类炮弹,或同厂不同年份生产的同种类炮弹,弹着均有误差。与注射不同批号的青霉素必须重作皮试的道理一样,炮弹的批号太乱,就得重作检验射。可想,战斗发起一边打一边作试验怎么得了。避免的办法唯有战前细致准备,将炮弹分类按批号摆放好。
    重有千斤,轻若游丝。大炮是威猛伟力的象征,伺弄它却是一件女人描眉画唇般的精细活。
    四、指挥所人员分工
    营长:亲自观察,以专用耳机接受上级口令。
    营参谋长:掌握侧方观察所观察之炸点偏差量。
    一连长(代参谋长)在各连轮换射击时用无线电向各连下达修正射击的口令。
    侦察参谋:专用一副炮队镜观察射击的方向偏差量。
    通信参谋:掌握各侧方观察所的通信联络。
    图板手(计算兵)一名记录一、二连射击修正口令,一名记录三连射击修正口令,一名机动。如射击过程中发现新目标,受领新的射击准备任务时,协同三连连长工作。
    侦察兵:班长交会作业;一名侦察兵位于观察所外负责全盘侦察,其余带望远镜到指定侦察区域实施侦察。
    有线电兵:对上、对下各一人,总机一人,对左右观一人。
    无线电兵:对上、对下各一人,对左右观各一人,收听云顶岩(侧观)报告之偏量一人。……
    指挥所被称作炮阵地的“发动机”
    上述文字表明:这大概算得上是一台各部件精密分工、各分工精密组合的能够产生大功率快转速高效率的“发动机”
    五、诸元准备和射击方法
    这次对敌炮兵的歼灭射击,多采用了精密法准备诸元。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能够修正的均进行了修正,因此这种方法基本上可以保证诸元精度。
    试射采用偏差法和夹叉法交替进行。据我们体会,远距离隔海作战,除对生动力量射击外,勿论采用何种方法,准备诸元最好都进行试射,后转为效力射较为适宜,特别我们现在很在很多情况下准备诸元条件不具备,试射更为重要。
    效力射是采用一个方向,一个距离,用急促射和等速射交替进行的。
    边打边修正。 152加榴炮在全号和一号装药情况下每分钟3——4发是适合的。
    《军事大辞典》解释,“精密法”即“以同一坐标系统的控制点为起始点,使用较精密的测地仪器进行测量,并用计算法整理成果的方法”
    “解释”绝对正确。但无疑等同白解释,尤其是对同我一般的“炮盲”们。
    请教多位“老炮兵”大体搞懂了用“精密法”决定诸元的步骤。首先,测绘分队于战前要依据国家公布的大地控制点对战区进行测绘计算,  建立精确的战区“坐标系统”说白了,凡金门岛上特征突出的物体,如某山峰上的大圆石、松树,某高耸烟囱,某灯塔塔尖,某建筑物上的旗杆等等,均被标定了准确的坐标,构成一张可覆盖整个金门的“坐标网”然后,发现一处军事目标,只要以“坐标网”
    中的某个“接近点”为依据,测出它们之间的方位距离等,便可求出目标坐标,将其准确标定。 此法在作业中精度甚高,坐标误差一般不会超出5米,因此,炮战中为双方所广为采用。
    理论上,有了精确的目标坐标,便可求出精确的射击诸元。再针对各种干扰因素将会造成的误差,在图上计算修正,把修正后的诸元赋与火炮,便可直接对目标进行效力射了。而其实不然,因为对有些干扰因素会造成的“误差量”实战中无法精确掌握,不可能在图上尽善尽美修正,所以为求得最佳诸元,运用“精密法”还须经过试射。
    “偏差法”试射很好理解,即对炸点根据其偏差量进行修正,直到交会的炸点和交会的目标点重合为止。“夹叉法”试射多用于遮蔽目标。两发试射弹对目标形成一发远弹一发近弹的现象称“夹叉”第三发试射打“夹叉”距离的中间位置,称“折半夹叉”如仍未命中目标,第四发再打“折半夹叉”的中间位置。即“折折半夹叉”这样,很像把一根绳子不断地对折下去,何时与目标点重合何时为止。
    试射,筛出了效力射诸元。按炮兵规则,实战中对这个诸元仍要前后左右作极小的适度微调。鉴于此役的作战距离已经过长,用绝对同一的诸元打仍会产生相距数十米的射弹散布,再调整,火力必然更加分散,效果显然不会很好。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