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_文本文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答:“我在煮染法衣。”主人打开染料的锅看时,发现里面煮的是肉,他自己也看到了(锅里的法衣变成了)肉。主人把他带去交给国王,呈禀:“这位比丘偷了我的牛犊,请国王惩治。”国王(不问青红皂白)便将其关入监牢。几天后主人的母牛自己找到了牛犊,主人又到国王面前呈禀:“那位比丘没有偷牛犊,请求国王您释放他。”但因国王事务繁忙,在六个月期间没有释放他。后来他的许多获得神变的弟子们从空中飞行而来,到国王的面前禀告:“这位比丘确实没有犯罪,请求国王释放他。”国王亲自去释放比丘时,看到他疲惫不堪的样子,非常后悔地对他说:“我延误了这么久才释放您,造了很大罪业。”比丘说:“您没有错,是我自己的业力所感。”国王问:“您曾造了什么罪业?”他说:“我往昔转生为一盗贼,当时,因偷了一头牛犊被主人追赶,到了林间我就将牛犊扔在一位正在入定的独觉面前便逃跑了。因此独觉被逮捕关进监狱六天,以此业的异熟果,(我于)许多世中感受恶趣的痛苦,今生也感受这样的痛苦,不过这是最后的异熟果报。”
  此外,印度乐行国王的太子,他的母后送给他一件五彩锦缎的无缝衣81,太子说:“我现在还不穿,等继承王位时再穿。”“你没有得到王位的机会,本来国王驾崩后应由太子继承王位,但是因为你的父王和龙树阿阇黎的生命是一体的,所以龙树没有圆寂,你的父王是不会去世的,而且龙树已获得寿命自在,没有圆寂的时候,因此你的许多兄长都没能继承王位就已经死去了。”太子问:“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获得王位呢?”“龙树阿阇黎是菩萨,如果索要他的头,他会布施的,此外别无他法。”于是太子到龙树菩萨面前去索要他的头。龙树菩萨说:“你自己砍断带走吧。”太子用宝剑无论如何砍他的颈部,但都好象在虚空中挥舞一样,无法砍断。龙树菩萨说:“我五百世前已完全清净了兵器砍割的异熟果报,所以用兵器无法砍断我的头,但是我曾经在割吉祥草时杀害小虫的异熟果报还未清净,所以用吉祥草可以砍断我的头。”太子割了一根吉祥草,用它来砍龙树菩萨的颈部时,头便落到了地上。龙树菩萨说:“我今往生极乐刹,将来亦入此身体82。”之后便趋入寂灭(涅槃)。意思是说:象龙树菩萨那样的圣者补特迦罗也需要感受这种业力的异熟果报,何况我们这些人从无始以来漂泊在此轮回中,造了不计其数的恶业,而且现在仍然在造恶业,不知何时才能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即使是从恶趣中解脱也是很困难的。
  所以我们随时随地(都应谨慎取舍善恶业),哪怕是细微的罪业也要尽力禁忌,微小的善业也要尽力成办。如果没有这样精进修持,仅仅是一刹那造恶业也要在恶趣中住许多劫。所以,哪怕是很微小的罪业也不应认为此是轻罪无所谓而轻视。寂天菩萨说:“刹那造罪业,数劫住无间,况无始轮回,积罪失善趣。”《贤愚经》云:“虽诸微小罪,莫想无害轻,火星虽微小,能焚如山草。”
  同样微不足道的善业也能产生很大的果报,所以不要认为只这么一点点而轻视。我乳轮王往昔变成一贫人时,(一天)拿着一把豌豆去看一位新娘,途中遇见德护如来去城中,他生起了极大的信心,将一把豌豆撒向佛陀。其中四粒落入佛的钵中,两粒接触到佛的胸口,以此异熟果转生为南瞻部洲的转轮王,以四粒豆落入佛钵中的果报,而统治四大洲的国政八万年,两粒豆接触到佛的胸口,其中一粒的果报成为四大天王的主尊八万年,另一粒的果报在三十三天第三十七代帝释王朝与帝释天平起平坐,执掌国政。
  如果我们以佛作为所缘境,甚至向空中抛撒一朵花作供养的善果,获得帝释和转轮王的果报也难以到达其边际。如《贤愚经》云:“诸善虽微小,莫想无益轻,水滴若积聚,渐次满大器。”《功德藏》亦云:“无忧树种如芥子,每年果实成熟时,一枝亦增一由旬,善恶果增不可喻。”无忧树的种子比芥子还小,树木成长过程中,每年(果实成熟时)它的树枝都增长到一由旬许,但是这也无法比喻善恶果报的增长。
  另外,虽然违犯细微的学处,也会产生很大罪果。从前,翳罗叶龙王以转轮王的身相来到世尊面前。世尊说:“你不仅破坏了迦叶佛教法,难道还要破坏我之教法吗?你当以自己本来身相来听法。”翳罗叶龙王说:“有很多众生损害我,所以我不能现出自己的身相来。”世尊便让金刚手菩萨保护它。于是它就立即显出一条遍布数由旬的巨蛇:头上长着一棵翳罗大树重重地压着,并且树根上弥漫了许多小虫(啃食它),所以感受着巨大的痛苦。弟子们请问世尊:“这是什么原因?”世尊回答:“往昔,在迦叶佛教法中他曾是一位比丘,有一次在途中,一棵翳罗大树刮了他的法衣,他非常愤怒,轻毁学处,砍了那棵树,(律藏中规定比丘不能砍树),以此果报今生变成龙王。”
  如此一切善恶业中,辨别是黑业、是白业或是轻业、是重业等唯有看他的心善不善为主。例如:如果一棵大树的根是药,那么它的树干和叶子肯定是药,如果树根是毒,那么叶子和树干也是毒,毒根不可能生出妙药的枝叶等。同样,以贪心、嗔心而引起的意乐不清净,表面上行的是善业,实际上变成了不善业,如果意乐清净,虽然表面上好象是造恶业,但实际上已是善业。《功德藏》云:“树根为药芽亦药,根为毒芽何用说,唯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像大小。”因此,如果根本没有牵涉私欲,意乐清净,那么对于佛子菩萨身语七种不善业也有直接开许的时候。例如,大悲商主杀害短矛黑人、以及星宿婆罗门子对婆罗门女行不净行等(有许多类似的公案)。
  从前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曾经转生为大悲商主时,和五百位商人一起去大海(取宝)的途中,一个名为短矛黑人的凶残强盗企图杀害五百商人。大悲商主想:这五百商人全部是不退转菩萨,如果这个人杀害了他们,他将会在地狱中住无量劫(感受痛苦),实在可怜,若我杀了这个人,他就不会堕入地狱,我自己堕地狱也是没办法的。这样想了之后,大悲商主以非凡的勇气杀了那个强盗,(以此业大悲商主不但未堕入恶趣中,而且)圆满了七万劫的资粮。此公案表面上看,大悲商主是造了恶业,因为他是菩萨亲自杀了一个人,实际上是善业,因为他没有牵涉私欲,暂时保护了五百商人的生命,并且究竟把短矛黑人从地狱的痛苦中解救出来,所以是极大的善业。
  同样,星宿婆罗门的儿子,许多年中在林中持梵净行。一次他到城中去化缘时,一位婆罗门女对他生起贪心,欲绝身亡。星宿婆罗门子对她生起大悲心,与她结成夫妻,(以此业而)圆满了四万劫的资粮。诸如此类的杀生及破梵净行也是开许的。但是,唯以私欲的贪嗔痴所引起的行为,对何人也没有开许。
  不与取也是同样,对于根本无私欲并具非凡勇气的菩萨,为了供养三宝、布施乞丐等而盗窃富贵者、吝啬者的财产是开许的。
  妄语也是同样,如果是为了保护接近被宰杀的生命,或者为保护三宝财产等说妄语是开许的。但为了私欲欺骗他人说妄语是不开许的。
  说离间语(也是同样)。例如,一个行善法的人和一个喜欢造业的人相互为友,造罪业的人力量很大,因担心行善法者转入罪恶邪道,而说离间语使他们分开是开许的,使志同道合的两人分开,说离间语是不开许的。
  恶语(也是如此),对于以温和的方式不能调伏的士夫,(必须)以粗暴的方便恶语使他们趋入正法。或者(上师等)宣讲教言揭露他们的罪恶等,说这种恶语是开许的。阿底峡尊者说:“殊胜上师为揭露罪恶,殊胜窍诀为击中要害。”而轻视对方说恶语是不开许的。
  说绮语(也是一样),对于喜欢讲话的一些人,以禁语的方式不能使他们趋入正法,(必须)以各种方便法才能令他们进入佛门,说这种绮语是开许的,而说令自己和他人散乱的绮语是不开许的。
  意罪业三种(贪、嗔、邪见),不能转成善法,因生起一个恶分别念,就成了不善业,所以任何时候对任何人也没有开许。
  这样的善不善业的作者唯一是自己的心,虽然身语没有表露出来,但是心的分别念也有很多会导致严重的善不善业的果报。所以,我们应当经常观察自己的心,如果为善心应生欢喜并使善业增上,如果处于恶念中应立即忏悔,并且自己思维:我这个人如此恶劣,虽然听闻了那么多正法,现在还生起这样的恶分别念,实在惭愧。从今以后应当努力使自相续中不生起这样的分别念。凡是做一件善事之时,首先也要善加观察自己的心,如果是善心就去做那件善事,如果是为了与别人竞争或者装模作样、贪图名誉等心态,应当认真改正恶心,以菩提心摄持,如果竭尽全力也无法转成善心,那么舍弃做那件善事为好。
  从前,有一次许多施主去拜见奔贡嘉格西,那天上午他在三宝所依前摆设供品,装饰得非常善妙。当时,他观察自己的发心,发现是为了在施主们的面前表现很庄严的形象而做。认识到这是不清净的发心。所以他向三宝所依和供品上撒了一把灰,自言自语说:“你这个比丘不要那么虚伪。”帕单巴尊者知道这件事后说:“西藏的所有供品中,奔贡嘉的一把灰尘最好。”
  因此我们应随时随地善加观察自相续,如果造罪业应马上意识到,并立即忏悔,发誓不再造恶业,使自相续不能与恶业同流合污。但是在此凡夫地中,相续中不生起恶分别念的意乐加行是不可能的。如从前,奔贡嘉格西到一位施主家里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