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祖纲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印肃。隐居南岩。楚人丁骥刘汝明。因夜立望。见南岩上毫光烛天。曰此必师所居也。于是次日相与披荆棘扪藤萝。讨路至肃处。但见龙吟虎啸。向震崖谷。二人及从者。皆惊怖。肃叱。畜生且化身来。休惊檀越。俄有二童侍侧。二人固请还寺教化众生。肃遂还慈化。

  (丙戌)道昌禅师住净慈

  道昌。住灵隐。丙戌净慈虚席。孝宗诏昌主之。

  (丁亥)德光禅师住天宁

  德光。自受心印。名称奕奕。乾道三年。李浩分符天台。与光论道相契。遂延住鸿福。及迁天宁。衲子云集。

  (己丑)普庵印肃禅师示寂(牧庵忠法嗣临济十二世)

  印肃。住慈化。随宜说法。至于广津梁。崇塔庙。伐怪木。毁淫祠。鬼神莫测其变化。或问。修何行业而得此。肃当空画曰。还会么。曰不会。曰止止不须说。又尝自赞曰。苍天苍天。悟无生法。谈不说禅。开两片皮。括地该天。如何是佛。十万八千。乾道五年七月日。书偈于方丈西壁云。乍雨乍晴宝象明。东西南北乱云深。失珠无限人遭劫。幻应权机为汝清。书毕。跏趺而逝。

  (庚寅)尼无著妙总禅师入寂(大慧杲法嗣临济十三世)

  隆兴改元。舍人张安国守吴门。适资寿虚席。迎请妙总住持。总受请。大唱妙喜宗风。乾道六年七月十四日。集众说偈毕。撼之则已去矣。葬全身于无锡军将山之东。后迁平江虎丘○钟离松。绍兴中进士。乾道庚寅。奉祠吴门。立宝积精舍。画九品莲台图。同会者百人。记曰。光阴电掣。因果影随。勿肆情而造愆。勿倚壮而废日。瞻兹简易法门。能即回光返照。则不离当处。超脱苦轮○喻良能。义乌人。官太常寺丞。所著有诸经讲义。香山等集。尝赋莲社诗云。远公结社事清修。永睿宗雷并俊游。千古空余旧名字。白莲零落不胜秋。前身我是比丘身。处处名山有宿因。何日尘缘都扫尽。重为香火社中人。

  (辛卯)慧远禅师说法王宫

  慧远。住灵隐。辛卯正月二十日。孝宗召对于宣德殿赐坐。问如何免得生死。曰不悟大乘道。终不能免。曰如何得悟。曰本有之性。以岁月磨之。无不悟者。曰悟后如何。曰悟了。始知陛下所问。与臣所奏。悉皆不是。曰一切处不是如何。曰脱体现前。了无毫发可见之相。上大悦。远复曰。古德道。无所是是菩提。曰即心即佛如何。曰目前无法。陛下唤什么作心。曰如何是心。远正身叉手而立曰。只这是。上又问德山临济机缘。远一一陈之。复曰。悟后。千句万句。乃至一大藏教。只是一句。曰是那一句。曰好语不出门。曰不与万法为侣可参乎。曰老庞致此一问。惊天动地。驱山塞海。超古今脱是非。离言说绝依倚。如陛下至尊至贵。大道本然。曰得道者谁。曰觉道之人。随其器量浅深。验在意表。得底人。他亦自知时节。学佛者众。机缘亦广。恐劳圣听。不敢具奏。遂谢恩下殿○可观。字宜翁。华亭戚氏子。出家受具。依车溪讲席。一日闻举般若寂寥。言下大悟曰。如服一杯降气汤。又见慧觉。读指要。至若不谓实铁床非苦变易非迁。叹曰。世间文字语言。皆糠秕耳。出世主嘉禾寿圣。迁当湖德藏。又迁祥符。两载。以疾复反当湖。一室萧然。人不堪之。观曰。松风山月。此我无尽衣钵也。乾道七年秋。丞相魏杞。出镇姑苏。请住北禅天台寺。入院指法座曰。胸中一寸灰已冷。头上千茎雪未消。老步只宜平地去。不知何事又登高。杞击节不已○魏杞。字南夫。寿春人。累官参知政事。笃信佛法。每发愿祈来世为僧。一日命丹青写为僧相。揭之高堂。请德光禅师作赞。光赞曰。身从果位中来。位冠百僚之上。只因熟处难忘。故现比丘真相。后杞将卒。命诸子曰。吾已去。当为我削发著袈裟。以僧相殓之。诸子遵命。以三衣一钵投棺中。

  (癸巳)龙舒居士王日休往生净土

  乾道癸巳正月十日。王日休。往访赵省干。借净室云。道业办去时好。乃书日课念佛积计九百十二万五百于壁。又遍嘱诸人。勉进道业。有此后不复再见之语。夜来读书罢。如常礼念。至三鼓。忽厉声称阿弥陀佛号数声云。佛来迎我。言讫。屹然立化。邦人有梦二青衣引休向西行者。自是家家供事云。

  (丙申)佛海慧远禅师入寂(佛果勤法嗣临济十二世)

  慧远。住灵隐。乙未秋。示众曰。淳熙二年闰季秋九月旦。闹处莫出头。冷地著眼看。明暗不相干。彼此分一半。一种作贵人。教谁卖柴炭。向你道。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没崖岸。相唤相呼归去来。上元定是正月半。都下喧传而疑之。丙申。忽示微疾。果以上元挥偈。安坐而化。偈曰。拗折秤锤。掀翻露布。突出机先。鸦飞不渡。留七日。颜色如生。诏德光。补住灵隐○东山全庵齐己。邛州谢氏子。法嗣慧远。莲社道友请上堂。云。渐渐鸡皮鹤发。父少而子老。看看行步龙钟。疑杀木上座。直饶金玉满堂。照顾白拈贼。岂免衰残老病。正好著精彩。任汝千般快乐。渠侬合自繇。无常终是到来。归堂吃茶去。惟有径路修行。依旧打之绕。但念阿弥陀佛。念得不济事。复曰。恶。这条活路。已被善导和尚直截指出了也。是你诸人。朝夕在径路中往来。因甚么当面蹉过阿弥陀佛。这里荐得。便可除迷倒障。拔犹豫箭。截疑惑网。断痴爱河。伐心稠林。浣心垢浊。正心謟曲。绝心生死。然后转入那边。抬起脚。向佛祖履践不到处进一步。开却口。向佛祖言诠不到处说一句。唤回善导和尚。别求径路修行。其或准前舍父逃走。流落他乡。撞东磕西。苦哉阿弥陀佛○觉阿。日本国滕氏子。得度受具。习大小乘有声。属商者自中都回。极言禅宗之盛。阿即奋然。航海而来。袖香至灵隐。拜慧远。远问其来。阿辄书而对。复书曰。我国无禅宗。惟讲五宗经论。国主无姓氏。号金轮王。以嘉应改元。舍位出家。名行真。年四十四。王子七岁。令受位。今已五载。某等仰服禅师之名。特诣丈室礼拜。愿传心印。以度迷津。且如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离相离言。假言显之。禅师如何开示。远曰。众生虚妄见。见佛见世界。阿书曰。无明因何而有。远便打。明年秋。辞游金陵。抵长芦江岸。闻鼓声忽大悟。旋灵隐。述五偈辞远曰。航海来探教外传。要离知见脱蹄筌。诸方参遍草鞋破。水在澄潭月在天。扫尽葛藤与知见。信手拈来全体现。脑后圆光彻太虚。千机万机一时转。妙处如何说向人。倒地便起自分明。蓦然踏着故田地。倒褁幞头孤路行。求真灭妄元非妙。即妄明真都是错。堪笑灵山老古锥。当阳抛下破木杓。竖拳下喝少卖弄。说是说非入泥水。截断千差休指注。一声归笛啰啰哩。远称善。归住睿山。通嗣法书○行机。号简堂。台州杨氏子。年二十五。弃妻孥出家。晚参景元。密有契证。出应莞山。刀耕火种单丁者十七年。尝有偈云。地炉无火客囊空。雪似杨花落岁穷。拾得断麻穿坏衲。不知身在寂寥中。每谓人曰。某犹未稳在。一日看斫树倒地。忽大悟。平昔碍膺之物。泮然冰释。未几。住江州圆通。升座云。圆通不开生药铺。单单只卖死猫头。不知那个无思算。吃著通身冷汗流。淳熙丙申冬。归住平田○淳熙三年冬。孝宗召德光。入对选德殿。问佛法大意。留禁中观堂五宿。赐号佛照。问释迦入山修道六年而成。所成何事。光曰。将谓陛下忘却。

  (丁酉)松窗居士钱端礼入寂

  钱端礼。字处和。号松窗。从景元。发明己事。丁酉秋。示微恙。修书召行机。及国清瑞岩主僧。有诀别之语。机与二僧诣榻次。礼起趺坐。言笑移时。即书曰。浮世虚幻。本无去来。四大五蕴。必归终尽。虽佛祖具大威德。亦不能免这一著子。天下老和尚。一切善知识。还有跳得过者无。盖为地水火风因缘和合。暂时凑泊。不可错认为己有。大丈夫磊磊落落。当用处把定立处皆真。顺风使帆。上下水皆可。因斋庆赞去留自在。此是上来诸圣。开大解脱一路涅槃门。本来清净空寂境界。无为之大道也。今吾如是。岂不快哉。尘劳外缘。一时扫尽。荷诸山垂顾。咸愿证明。伏惟珍重。置笔。顾机曰。某坐去好。卧去好。机曰。相公去便了。理会甚坐与卧耶。礼笑曰。法兄当为祖道自爱。遂敛目而逝。

  (庚子)德光禅师住阿育

  德光。住灵隐。淳熙七年。迁住阿育○楚明。嘉州李氏子。初谒克勤。勤问。从上诸圣。以何接人。明竖起拳。勤曰。此是老僧用底。作么生是从上诸圣用底。明以拳便打。勤亦举拳。相交笑而出。复谒宗杲。杲问。甚处来。曰西川。杲曰。未出剑门。与汝三十棒了也。曰不合起动和尚。杲深肯之。会勤归蜀。明依安民而大悟。出世住雪窦。淳熙七年。孝宗召明入对。问曰。三教圣人。本同此理。曰譬如虚空东西南北。初无二也。曰但圣人所立门户异耳。故孔子以中庸设教曰。非中庸。何以安立世间。法华云。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华严云。不坏世间相。而治出世间法。曰今时士大夫学孔子者多。只工文字语言。不见夫子之道。不识夫子之心。惟释氏不以文字教人。直指心源。顿令悟入。不乱于死生之际。此为殊胜。曰非独后世学者。不见夫子之心。当时颜子。号为具体。尽平生力量。只道得个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如有所立卓尔。竟捉摸未着。而圣人分明八字打开。向诸弟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以此观之。当时弟子。尚不识夫子心。况今人乎。张商英曰。吾学佛。然后能知儒。此言实为至言。曰朕意亦谓如此。上又曰。老庄何如人。曰只是佛法中小乘声闻以下人。盖小乘。厌身如桎梏。弃智如杂毒。化火焚身。入无为界。正如庄子。形固可使如槁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