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祖纲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恕存心乃可。王益敬焉。

  (癸卯)宗鍪禅师结庵佛顶

  宗鍪。自投机妙峰。后辞归。峰嘱曰。深山里结个茅庵去。淳祐癸卯。登东山佛顶峰。扪萝披榛。得修山主古寺基。扫虎狼狐兔之迹。以居焉。木食涧饭。夙夜危坐。或雪寒无宿火。啖昌歜数寸度日。口占偈曰。山僧有分住烟萝。无米无钱莫管他。水似琉璃山似玉。眼前尽有许来多。继是稍疏泉垦荒以自给。舂炊樵给皆躬为之。久之。学众日集。不数年矗然一丛席。因袭旧名。榜曰龙济清凉寺云。峰寄法衣。并自题肖像。以付鍪曰。妙峰孤顶草离离。横按竹篦三尺铁。只许佛顶龙济知。父子不传真秘诀。鍪尝书门。以俟来参。曰除却眼耳鼻舌身意。那个是你自己。若也道得。许你亲见龙济来。其或未然。且居门外○郑清之。字德源。四登相位。端平间。召用正人。多清之之力。尝作劝修净土文。谓今之学佛者。不过禅教律。究竟圆顿莫如禅。非利根上器。神领意解者。则未免堕顽空之失。研究三乘莫如教。非得鱼忘筌。因指见月者。未免钻故纸之病。护善遮恶莫如律。非身心清净。表里一如者。则未免自缠缚之苦。总而观之。论其所入。则禅教律。要其所归。则戒定慧。不繇禅教律。而得戒定慧者。其惟净土一门乎。方念佛时。口诵心维。诸恶莫作。岂非戒。系念净境。幻尘俱灭。岂非定。念实无念。心花湛然。岂非慧。人能屏除万虑。一意西方。则不施棒喝。而悟圆顿机。不阅大藏经。而得正法眼。不持四威仪中。而得大自在。不垢不净。无尘无脱。当是时也。孰为戒定慧。孰为禅教律。我心佛心。一无差别。此修净土之极致也○吴潜。字毅夫。号履斋。理宗朝拜相。尝谓僧曰。昔文殊告世尊曰。我初入不思议三昧。系心一缘。所谓系心一缘。如日观月观。眉间毫相。与鼻准白之类。事虽浅近。理实幽微。如赵州云。老僧十二时。惟粥饭二时。是杂用心。沩山问懒安云。汝十二时。当作何务。安云。牧牛。沩云。作么生牧。安云。一回入草去。蓦鼻拽将来。此皆系心一缘也。自后尊宿。又生巧妙方便。令学者看话头。如狗子佛性。麻三斤。干屎橛。青州布衫。庭前柏树之类。都是理路不通处。教人取次看一则。看来看去。疑来疑去。十二时中常不放舍。忽然鼻孔喷地一下。即是当人安身立命处。此皆系心一缘之证据也。潜于法门。得大自在。临终预知时至。语人曰。吾将逝矣。夜必雷雨。已而果然。作诗端坐而逝。

  (戊申)笑翁妙堪禅师入寂(无用全法嗣)

  妙堪。住育王。淳祐八年三月入寂。寿七十二。初道冲住天童。淳祐甲辰。有旨移住灵隐。居亡何。伐鼓辞众。归隐金陵。育王虚席。朝论以大觉故家。不轻畀付。特召冲于隐所。三返。卒不奉诏。

  (己酉)无准师范禅师入寂(破庵先法嗣临济十六世)

  师范。住径山。理宗尝召见。仍宣诣慈明殿升座。上垂帘而听。以所说法要。示参政陈贵谊。谊奏云。简明直截。有补圣治。乃赐佛鉴禅师号。先是。范去寺四十里。筑室数百楹。接待云水。赐额万年正续。又西数百武。结庵一区。为归藏所。淳祐戊申秋。筑室明月池上。榜曰退耕。乞老于朝。而旧疾适作。己酉三月旦日。升堂示众曰。山僧既老且病。无力得与诸人东语西话。今日勉强出来。从前所说不到底。尽情向诸人面前。抖擞去也。遂起身抖衣云。是多少。十五日。集两班画后事。亲书遗表。及遗书十数。言笑谐谑如平时。医者诊视次。范谓曰。你未识这一脉在。十八日黎明。索笔书偈曰。来时空索索。去也赤条条。更要问端的。天台有石桥。移顷而逝。葬全身于正续之侧。塔曰圆照。

  ○道冲禅师住径山

  道冲。隐居金陵。淳祐己酉。京兆尹赵公。请冲开山于吴之法华。冲将领事。而敕牒住径山之命继至。冲谓。不赴法华则不信。重违君命则不恭。失恭与信。何以为后学法。乃幡然而起。留法华。逾月即登径山。

  (庚戌)痴绝道冲禅师入寂(曹源生法嗣临济十□世)

  庚戌三月。道冲。手书龛纪并遗书。且曰。无准忌。在三月十八日。吾以十五日行。不能办香修供矣。说偈书赞。嬉笑言论如平时。侍僧以遗偈请。麾斥不顾。已而笑谓侍者曰。末后一句。无可商量。只要个人直下承当。即命笔书辞众。十四日上堂。语至夜分。起坐移顷而逝。寿八十二。腊六十一。茶毗。舍利五色者无数。

  (癸丑)祖钦禅师住龙兴

  祖钦。住潭州龙兴。自叙。五岁出家。见本师与宾客交谈。便知有此事。十六为僧。十八行脚。锐志要出来究明此事。在双林铁橛远会下。从朝至暮。不出户庭。纵入众寮。至后架袖手当胸。徐来徐往。更不左右顾。目前所视。不过三尺。初看狗子无佛性话。忽于念头起处。打一个返观这一念。当下冰冷。直是澄澄湛湛。不动不摇坐一日。如弹指顷。都不闻钟鼓之声。十九在灵隐挂搭。见妙峰善。善死。石田继席。颖东叟在客司。我在知客司。见处州来书记。说道。钦兄。你这工夫。是死水不济事。动静二相。打作两橛。参禅须是起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须是疑公案始得。他自不庵会下来。不庵。是松源之子。说话终是端正。我当下便改话头。提个干屎橛。一味东疑西疑。前面生涯都打失。从朝至暮。昏散交攻。顷刻净洁。也不能得。闻天目和尚。久侍松源。是松源的子。遂移单。过净慈挂搭。时与七个兄弟。结甲坐禅。两年不展被。胁不沾席。外有修上座。漳州人。每日在蒲团。如个铁橛子相似。地上行时。挺起脊梁。垂两臂。开两眼。亦如个铁橛子。我要与亲近说话。东来西去。西来东去。如是二年。更不可得。一日忽自思量。我办道又不得入手。身上衣裳又破碎。皮肉又消烁。不觉泪流。痛自鞭策曰。从古至今。悟道无数。岂我独无夙种乎。且请假归乡。自此一放都放了。两月后再来。参假。又从头整顿。一日在廊庑中经行。忽遇修。远望之。觉怡怡然自得。遂近前问曰。去年要与你说话。你只管避我如何。修曰。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更与你说话在。他遂问我做处如何。与他从头说一遍。且曰。即今昏散打并不去。修曰。有甚么难。自是你不猛烈。须是高著蒲团。竖起脊梁。教他节节相拄。尽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窍。并作一个无字。与么提起。更讨甚么昏散来。我便依他做工夫。不觉昏散两忘。身心一片。如银山铁壁。三昼夜不交睫。至第三日午后。在三门下。如坐而行。忽又遇修。问你在此作甚么。曰办道。修曰。你唤甚么作道。遂不能对。转加迷闷。即欲归堂坐禅。又见首座谓曰。你但大开了眼看。是甚么道理。我被提这一句。即便抽身归堂。才上蒲团。面前豁然一开。如地陷一般。呈似人不得。非世间一切相可喻。不胜欢喜。便下单寻修。修在经案上。才见我来。便合掌道。且喜且喜。遂握手。到门前柳堤上行一转。俯仰天地间。森罗万象。眼见耳闻。向来所厌所弃之物。与无明烦恼。昏沉散乱。元来都是自己妙明真性中流出。半月余动相不生。可惜不遇大手眼尊宿。与我打并。不合向这里坐住。谓之见地不脱。碍正知见。每于中夜睡著。泯无梦想时。打作两橛。古人有窹寐一如之语。又却透不得。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之说。又都错会了。公案有义路者。则理会得。无意味难于下口者。又却都会不得。虽在无准先师会下许多年。每遇入室升座。无一语打著心下事。经教语录上。亦无一句可解此病。如是碍。在胸中者又十年。一日在天目山佛殿前行。忽然抬眸。见一株古柏。触著向来所得。境界和底。一时飏下。碍膺之物。扑然而散。如闇室中出在白日。自此不疑生。不疑死。不疑佛。不疑祖。方始得见径山老人立地处。正好三十拄杖。何故。若是大力量大根器底人。那里有许多曲折。德山见龙潭。于吹灭纸烛处。便道。穷诸玄辨。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自此拈一条白棒。掀天掀地。那里有近傍处水潦和尚。被马祖一踏。便道。百千法门。无量妙义。尽向一毛头上。识得根源。高亭见德山。招手便乃横趋。你辈后生晚进。若欲咨参个事。步趋个事。须是有这个标格。具这个气概始得。若是我说底。都不得记一个元字脚。记著则误你平生。钦又尝拈临济三顿棒公案。至捋虎须后。乃云。临济被黄檗打三顿拄杖。尽大地风飒飒地。暨乎末后。向大愚肋下筑三拳。间不容发。所谓以器传器。以金博金。且道。与二祖立雪齐腰。末后礼达磨三拜。是同是别。若向这里定当得出。许你会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至于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两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当甚碗脱丘。后来白云和尚颂云。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趯趯翻鹦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且道。这一颂。落在黄檗边临济边。汝等诸人。于此缁素得出。许你明大法。其或未然。山僧也有一颂。东君有令不虚行。三顿乌滕太险生。龙得水时增意气。虎逢山色长威狞。

  (丁巳)海云印简禅师入寂(中和璋法嗣临济十六世)

  印简。住庆寿。丁巳闰四月日。说偈毕。谓众曰。汝等少喧。吾欲偃息。侍僧急呼主事人至。简吉祥泊然而逝。茶毗。获舍利无算。谥佛日圆明大师。

  (戊午)原妙立限学禅

  原妙。号高峰。吴江徐氏子。母梦僧乘舟投宿而孕。才离襁褓。喜趺坐。遇僧入门。辄爱恋欲从之游。年十五出家。剃染受具。习天台教。二十更衣入净慈。立三年死限学禅。一日父兄寻访。巍然不顾○元'癹…又+文'思八。土波国人。秘密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