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祖纲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见之。真示以道要。金大起疑情。二三年间。寝食为废。偶携筐随真。撷蔬于园。忽凝坐不动。历三时方窹。真曰。尔入定耶。金曰。然。曰汝何所见。金曰。有所悟尔。曰汝苐言之。金举筐示真。真非之。金置筐于地。拱手而立。真又非之。金厉声一喝。真奋前揕其胸。使速言。金筑真胸仆之。真犹未之许。笑曰。尘劳暂息。定力未能深也。必使心路绝祖关透。然后大法可明耳。金闻之。愈精进不懈。遂出参诸方。憩蛾眉山。誓不复粒食。日采松柏啖之。胁不沾席者又三年。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独立。物我皆如。自是入定。或累日不起。尝趺坐大树下。溪水横逸。人意。金已溺死。越七日水退。竞往视之。金燕坐如平时。惟衣湿耳。一日听伐木声。通身汗下如雨。叹曰。妙喜大悟十有八。小悟无算。岂欺我哉。未生前事。吾今日方知其真耳。急往求证于真。反覆相辨诘甚力。至于拽倾禅榻而出。真曰。是则是矣。翼日重勘之。至期。真于地上。画一圆相。金以袖拂去。真复画一圆相。金于中增一画。又拂去之。真再画如前。金又增一画。成十字。又拂去之。真视之不语。复画如前。金于十字加四隅。成卍文。又拂去之。真乃总画三十圆相。金一一具答。真曰。汝今方知佛法宏胜如此也。百余年间。参学有悟者。世岂无之。能明大机用者。宁复几人。无用和尚有云。座下当出三虎一彪。一彪者。岂非尔耶。尔宜往朔方。其道当大行也。无用。盖真之师云。先是。金在定中。见一山甚秀丽。重楼杰阁。金碧绚烂。诸佛五十二菩萨。行道其中。有招金谓曰。此五台山秘魔岩也。尔前身修道其中。灵骨犹在。何乃忘之。既窹。遂游五台。道逢蓬首女子。身被五彩弊衣。赤足徐行。一黑獒随其后。金问何之。曰入山中尔。曰将何为。曰一切不为。良久乃没。叩之同行者皆不见。或谓文殊化身云。金乃就山建灵鹫庵。四方闻之。不远千里。日负糇粮来献。金悉储之。以食游学之僧。多至千余人。至正戊子冬。元顺帝召至燕都。慰劳甚至。天竺僧指空。久留燕。相传能前知。号为三百岁。金往与叩击。空瞪视不答。及出。空叹曰。此真有道者也。冬夕大雪。有红光。自金室中起。上接霄汉。帝惊叹。

  (己丑)世愚禅师还乌石山

  世愚。住广德凡三年。乌石之众。念愚久去。乡里力迎其还。愚尝示五台善讲主曰。假饶文殊放金色光。与汝摩顶。师子被你骑来。观音现千手眼。鹦哥被你捉得。皆是逐色随声。于你自己。有何利益。要明己躬大事。透脱生死牢关。先须截断一切圣凡虚妄见解。十二时中。回光返照。但看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是个甚么。切莫向外边寻讨。设有一毫佛法神通圣解。如粟米粒大。皆为自欺。总是谤佛谤法。直须参到脱体无依。纤毫不立处。著得只眼。便见青州布衫。镇州萝卜。皆是自家所用之物。更不必别求神通圣解也○怀信。住天童。己丑冬十月。迁住金陵龙翔。或谓。龙翔初政。稍示威严。以惩骄慢之习。信笑而不答。

  (庚寅)守贵禅师住天龙

  守贵。字无用。号水庵。浦江甄氏子。其家业耕樵。每使之行馌田间。贵志弗乐。乃同乡童子。从师传读书。年十八剃染。二十游方。至龙华。参元长。长授以向上一著。贵冥参默究。恍若有契。邻院天龙。有大道平者。挽长主之。丁卯春正月。笑隐。言长行业于行宣政院。将俾出世住大禅坊。长竟遁逃。不见使者。夜渡涛江。走伏龙山。贵与之俱。山有废刹。曰圣寿。长为一新之。命贵领其徒。贵尝往参断崖义。梁山宽。反覆叩答。不异见长时。乃太息曰。千江虽殊。而明月则一。吾今而后无疑矣。戊子夏。退居嘉兴建庵为佚老计。庚寅秋七月十日。梦大道平来。别曰。吾已弃人间世矣。贵大惊。急拏舟往视之。平果已告寂。自是复住天龙○守贵。住天龙。通嗣书于元长。长答书略曰。无用。既为一方主人。便与前来独居时不同。何以故。古之参禅办道之士。或独居。或处众。单单以生死两个事为急务。如救头然。打破漆桶之后。日夕磨砺身心。一如荡然。无纤毫过患。久久不可掩其光明。自然败露。不得已被人掇在座子上坐地。以其得处稳密。用处谛当。一动一静。一语一默。皆可与人作个样子。故有住持之说。夫住持者。住于不可住之地。持其不可持之法。利济一切。传之无穷。岂小根劣器之所能。真世出世间大力量大丈夫大善知识。所以有眼者见。有耳者闻。犹国之有君。家之有父。君圣而臣贤。父慈而子孝。众人以一人为之主。一人以众人为之宾。宾主历然。风行草偃。不言而治。盖本于斯。况顶'寧*頁'具大眼目。辨龙蛇。别虎兕。启大罏鞴。运大钳锤。镕凡圣。烹佛祖。向千个万个中。点一个出来。作灵山正传。为少林种草。如灯照灯。如水与水。故有法嗣之说。岂有今之纷纷者。以势利相倾。人我相胜。诈伪相欺。狼戾相夺。甚至词讼相加。毒害相杀。往往白衣面前。摇尾乞怜。铁面活阎罗王手中乞命。如斯之辈。似粟如麻。作地狱业。名地狱查。唤作住持得么。唤作法嗣得么。苦哉屈哉。百丈临济一宗。扫地尽矣。

  (辛卯)明德禅师住松江东禅

  明德。号孤峰。明州朱氏子。父与补陀僧玠公交。玠闻鸡声入道。凡说法。必鼓翅为鸡号。玠亡已久。母梦玠来托宿。觉而有娠。历十四月而生。童幼不好嬉弄。每结跏端坐不动。藏主慧明。诃曰。童子不知诵诗读书。痴坐将焉求。德曰。欲学坐禅求作佛尔。明奇之。挟至鄞县金鹅院。俾给洒扫之役。时年十二。越五载得度受具。慨然有求道之志。杖锡而出。首谒竺西坦于天童。坦曰。汝从何方来。曰金鹅来。曰金鹅山高多少。曰不见其顶。坦斥之。德益自策励。以必证为期。坦一日升座。举世尊拈花公案。德于众中闻之。忽若有解。遽造偈呈坦。坦颔之。德犹弗自是也。复如净慈。见晦机熙。熙见德至。问曰。什么人恁么来。德曰。胡张三黑李四。又问。从朝至暮。著衣吃饭。还认自己否。德又曰。胡张三黑李四。熙拈棒欲打。德拂袖竟出。抵双林。见明极俊。会日本迎俊为国师。德送至海滨。而竺田霖。亦自雪窦至。见德气貌不凡。延归山中。居第一座。霖上堂。举隐山泥牛入海公案。谆谆诱掖。德不觉庆快。群疑顿释。因以偈呈霖。霖叹曰。人天眼目。俨然犹在。自是。邀仲方伦。结庵桃花坞。相与激扬。暇则翻阅华严。足不逾户限。名称日闻。行宣政院。请住松江东禅寺○明叟昌。至伏龙参元长。长悯其求道恳切。示偈曰。峰顶高寒雪未开。上人忍冻为何来。齐腰不用庭前立。待得天晴暖自回。昌遵行。忽然有省。长印可之。

  (壬辰)兰室馨禅师住清隐

  兰室馨。得法元长。至正壬辰。与同袍古道猷。游方至金华清隐。初城西三里所。有郡人刘主簿峤。隐居于此。峤。字子渊。事亲极孝。家虽贫。力学聚徒以养。非道义锱铢不取。风节行义。为邦人所称。后一百七十年。而馨猷至。遂于此地建立丛林。即名之曰清隐○德然。尝谒清珙。珙告之曰。子去我。而求憩息之所。其必松江之华亭乎。华亭民富而趋善。富则乐于施与。趋善则可化以吾佛之道。其必有以处子矣。书松隐二字。授之以行。至华亭郭汇之阳。忽忆悬记。遂结茅而居其中。创建功成。取石屋所书。名之曰松隐○清珙。隐居天湖。至正壬辰七月日。示微疾。越二日。中夜与众诀。其徒请曰。和尚后事如何。遂索笔书偈曰。青山不著臭尸骸。死了何须掘土埋。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掷笔而逝。茶毗。舍利五色。璨然不知其数。寿八十一。腊五十四○时蔚。字万峰。乐清金氏子。母梦沙门入其寝。觉而生。适有光烛室。母惧欲弗举。其姑育之。襁褓中。见僧辄笑。作合掌态。出家受具。参止岩成。成曰。因甚参禅人不悟真性。逐日区区。打哄过了。或三五成群。说长老如何。或三五成群。说丛林好丑。一向不在己躬下做工夫。若要了悟上乘。切要真参实学。就示以南泉三不是公案令参。蔚乃别入明州达蓬山。究竟成语。至忘寝食。一日寺主举似沩山踢倒净瓶话。触发疑情。不觉'囗@力'地一声。即说偈曰。颠颠倒倒老南泉。累我工夫却半年。当下若能亲荐得。如何不进劈胸拳。遂往华顶。访无见睹。睹问。从何处来。曰杭州来。曰曾见何人。曰止岩和尚。曰有何指示。曰南泉三不是。曰我这里南泉三不是即不问。如何是万法归一。曰从生至死皆无一。曰如何是一归何处。蔚近前叉手曰。不审。又问如何是道。曰道无可道。曰不道有不道个甚么。曰正要和尚疑著。曰疑著即错。曰不疑亦错。睹便喝。蔚亦喝。睹又喝。蔚亦喝。拂袖而行。睹曰。你虽悟得真性。年纪小在。未可印证。你且居山十年二十年。我自令人来取你。时年二十六。复返达蓬。独处者十年。忽闻止岩圆寂。遂往扫塔。偶宿灵隐。一僧举元长颂。有两轮日月如梳过。一合乾坤似磨忙。寄语诸方参学者。莫教蹉过好时光之句。蔚闻。便同本僧。直造伏龙见长。长问。将甚么与老僧相见。蔚竖拳头曰。这里与和尚相见。曰死了烧了。向何处安身立命。曰沤生沤灭水还在。风息波平月映潭。曰莫要请益受戒么。蔚即掩耳而出。一日佛诞。长上堂。今日有三种好事。一者世尊降诞。二者天道晴明。三者有人施主设斋。若向此三种好事上。识得老僧舌头落处。日消万两黄金。蔚从西过东。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曰。天中天天中天。释迦弥勒谁后先。长曰。大师子吼过了也。还有小师子么。又一日上堂。举无风荷叶动。必定有鱼行。蔚出众。震声一喝。拂袖而行。长示偈曰。郁郁黄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