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未删的文档:卫西谛电影随笔-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醒之后,我将愿意原谅自己。当然,也原谅和我一样的人,男人和女人。

    去巴士底区喝杯咖啡:人人寻找一只猫,1996 
    日常气氛在流行电影中越来越难寻觅到了,似乎我们都生活在了光魔时代,情感成了夹杂在飞行器、枪支和变形怪物之间,成为一种廉价的添加剂。如今在银幕上,我们只能看到一类〃伟大的爱人〃,却看不到那些〃低下的深情〃而实际上我们身边发生的永远是卑贱的爱和恨,一些琐碎的烦恼和快乐。谁的摄影机取景器里会出现这些?塞德里克·克拉皮奇(CédricKlapisch)——一个1990年代以来最受法国人欢迎的导演。他的喜剧或许在习惯了好莱坞视觉大片的观众眼里不算是喜剧,或许被视作闷片也未可知,但总在最后一刻他的作品总能让人会心一笑。比如这部《人人寻找一只猫》(chacuncherchesonchat)。 
    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子要外出旅行,可是没有人愿意代为照看她的黑猫,最后她拐弯抹角的找到一个专门照顾猫的老太太那里。可是当她回来时,老太太却把猫弄丢了。那些原先不愿为她照看猫的邻居们纷纷动员起来,为她贴启事,找动物协会的熟人,甚至走上街头挨个询问……寻猫的过程平淡却温暖,整个地区的人见到丢猫的女子都会好心地问上一句。在这部电影里,我们看到的是巴黎和巴黎人的真实面貌,不是光鲜亮丽的时尚之都,也不是《天使艾米丽》中那个经过过滤、充满历史想象的怀旧城市。这里人种复杂,街上充满拉丁风味的乐声,嘈杂、混乱,满街都是涂鸦。这里是巴黎的巴士底区(Bastille)。 
    在《人人寻找一只猫》中,巴士底区是都会小市民寄居的所在。这里的露天广场将乡村的集市搬到了都市的快车道中央,被称作〃社会面和实质面的建构〃,人们在这里排队、购物、寻找自己的目标。电影的女主人公的身影也时时出现在人群中,穿梭流连。这些简陋的市场建筑物让我们看到生活的一面,据说这里的摊位大都是世代相传,全赖商家和顾客的活力与诙谐才经营下去。实际上,这种〃活力与诙谐〃被原封不动得渗透到这部电影中去。所以当这部电影在法国以外的地方上映后,竟然有许多游客来到这个〃气氛高涨的〃街区的露天咖啡座小坐,感受巴黎的日常气氛。好玩的是,影片里的老太太精明地介绍说,〃那家的咖啡太贵了,要10法郎一杯,拐角那家只要4法郎,味道却是一样的。〃 
    导演克拉皮奇赋予了这部影片奇特的生命力,那样平凡却生动。女主角和一只猫,以及一个同性恋男生住在一起,她始终没有遇到合适的男友,化妆师助手的工作就是任人摆布,如此不如人意,而且如此孤寂。影片的最后,一个画家邻居要搬走了,所有人都去帮忙,街边的酒馆里传出送行的歌声,高唱〃巴黎,是世界的皇后;巴黎;是金发女郎;巴黎有着仰起的鼻子,略带嘲弄……〃实际上,这个巴黎不在具有任何美化的意义,只是他们生活的地方,包含着种种不快,隔壁楼上恼人的鼓声,街边尘土飞扬的拆迁行动,到处可见的涂鸦和流浪汉……我们的女主角在最后一刻才笑了,在巴士底区的街道上飞奔起来。生活如此愁苦,却总洋溢着一种幸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