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40-轩推拿广意-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为末。炼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三四丸。金银薄荷汤下。 
散风丹 治小儿风痫。先用此药。 
牛胆南星(二钱) 羌活 独活 防风 天麻 人参 川芎 荆芥穗 细辛(各一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丸。用薄荷紫苏汤。不拘时送下。 
独活汤 治小儿风痫。解表通里。 
独活 麻黄(去节) 川芎(各一钱) 大黄 甘草(炒各五分) 
上锉碎。每服二钱。用水一钟。生姜二片。煎至四分。不拘时温服。 
牛黄丸 治小儿风痫迷闷。抽掣涎潮。 
牛胆南星 全蝎(焙去毒) 蝉壳(各二钱五分) 防风 牛黄 白附子(生) 直僵蚕(炒去丝 
嘴) 天麻(各一钱五分) 麝香(五分) 
上为末。以煮枣去皮复选肉。和水银半钱。研极细。次入药末。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四丸。用荆芥生姜煎汤 
送下。不拘时服。 
七宝镇心丸 治小儿惊痫心热。 
远志(去心姜制炒) 雄黄 铁粉 琥珀(各二钱) 朱砂(一钱) 金银箔(四片)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煮枣取肉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丸。煎去心麦冬汤化下。不拘时服。 
清心丸 治小儿躁闷。项背强直。腰背反张。时发时醒。大人中风。小儿惊风。 
牛黄(一两二钱研) 麝香(研) 龙脑(另研) 羚羊角(末各一两) 当归(去芦) 防风(去芦) 
黄芩 麦门冬(去心) 白芍药 白术(各一两半) 柴胡(去苗) 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另研) 
桔梗 白茯苓(去皮) 芎 (各一两二钱半) 阿胶(锉碎末蛤粉炒) 肉桂(去粗皮) 大豆卷(碎炒各一 
两七钱半) 蒲黄(炒) 人参(去芦) 神曲(炒各二两半) 甘草(炒五钱) 雄黄(八钱飞另研) 
白蔹 干姜(各七钱半) 金箔(一千二百片留四百片为衣) 犀角末(二两) 干山楂(十两) 大枣(一百 
枚蒸熟去皮核烂研成膏入药) 
上除枣杏仁及牛黄麝香雄黄龙脑四味。另为细末。入前药和匀。炼蜜与枣膏为丸。每两作十丸。用金箔为 
衣。每服一丸。温白汤化下。食后服。小儿惊痫即酌度多少。以竹叶煎汤。温温化下。 

卷下附方
咳嗽门
属性:苏陈九宝饮 治小儿咳嗽声重。自汗头疼。 
苏叶 杏仁 半夏 桑白皮 陈皮 前胡(各一钱) 甘草 大腹皮 薄荷 桂枝(各七分) 渴加花粉。汗多。 
去紫苏。姜葱水煎服。 
加味二陈汤 咳嗽有痰。气急而喘。 
陈皮(五分) 半夏 胆星 枳实 杏仁(各七分) 栝蒌仁(三分) 麻黄 甘草(各二分) 石膏(八分) 火 
盛。加芩连。有汗。去麻黄。水二钟。姜一片。煎服。 
利痰方 
南星 玄明粉(各一两) 郁金 硼砂(各三钱) 白矾(五钱) 
上为末。腊月黑牯牛胆拌套阴干。量病轻重。淡姜汤下。 
陈孟昭先生白杏汤 定喘止嗽。 
款冬(七分) 杏仁(去皮尖五粒) 桑皮(蜜炙七分) 苏子(炒七分) 陈皮(七分) 
北五味(三分) 麻黄(五分) 甘草(三分) 白果肉(七枚捣碎) 加姜枣煎服。 
泻白散 治小儿肺实咳嗽。闷乱喘促。渴饮水浆。 
桑白皮(蜜水炒一两) 地骨皮(二两) 甘草(五钱)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钟。粳米一撮。同煎五分。食远服。 
阿胶丸 肺虚而咳嗽。嗽动汗出。大便不固。此方敛之。 
阿胶(蛤粉炒) 百合(各一两) 五味子 甘草(炙) 款冬花(蜜水炙) 乌梅肉 
(炙五钱) 粟壳(蜜炙三钱) 
上为末。炼蜜丸芡实大。每服一丸。五更白汤下。 
贝母散 治火嗽痰嗽。多日不愈。 
贝母(去心一钱) 桑白皮(一钱) 五味子(十粒) 甘草(五分) 知母(二分) 
款冬花(一钱五分) 杏仁(一钱去皮尖) 
上锉一剂。姜一片。水煎服。 

卷下附方
肿胀门
属性:塌气丸 治饮水过多。停积于脾。故四肢浮肿。宜服此以消之。 
萝卜子 赤小豆 陈皮(各一钱) 木香(二分) 甘草(五分) 黑丑(一钱) 
上为末。糊丸如绿豆大。三岁者服三十丸。米饮汤下。 
推气丸 
陈皮 槟榔 枳实 黄芩 黑丑 蓬术 青皮(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姜汤下。 
补中行湿汤 治诸般虚肿。小水不利者。 
陈皮 甘草 苍术 浓朴 白术 人参 茯苓 猪苓 泽泻 肉桂 
水一钟。姜三片。灯心十二根。煎五分。不拘时服。 
匀气散 治脾肺气逆。喘嗽面浮。小便不利。 
桑白皮 桔梗 赤茯苓 熟半夏 陈皮 甘草 木通 泽泻 藿香 
水一钟。姜一片。灯心二十根。煎五分。不拘时服。 
荣卫饮子 治小儿气血俱虚。四肢头面俱浮。以至喘急者服之。 
川当归 熟干地黄 川芎 白芍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枳壳 黄 陈皮 
水二钟。煎五分。不拘时服。 

卷下附方
杂症门
属性:眼痛者火盛也。小儿患眼肿痛。不可妄投寒凉之药。宜拔毒膏主之。 
拔毒膏 
用淮地黄一两。新汲水浸透。捣烂贴脚心涌泉穴。布包佳效。 
通天散 治小儿风火赤眼。痛痒肿胀。 
牙硝(五钱) 雄黄(三钱水飞) 
共为细末。每用少许吹鼻中。流出清水。双目流泪即效。 
丹瘤者流也。片片如脂。游走而不定之谓也。始于胎毒。后因烘衣受热而得。故从心腹而发于四肢者易治。从 
四肢而入心腹者难治。入心入腹入囊。作胀作泻。舌干神乱者。则不可救矣。 
黄连法 
牛肉切成薄片晒半干。用黄连煎浓汁。将牛肉片投入黄连汁内。泡片时。以牛肉贴丹瘤上。干再换易。数次即效。 
白玉散 
寒水石 滑石 等分为末。鸡子清调敷患处。 
又方 
绿豆粉(二钱) 伏龙肝(五钱) 水粉(五钱) 共为末。鸡蛋清调敷。 
消毒散 
金银花 当归 赤芍 生地 牛蒡子 连翘 防风 天花粉 羌活 犀角屑 
上用水一钟。灯心二十根。煎五分。不拘时服。上身者加川芎桔梗。下体者加木通黄柏。 
脓耳者。少阳风热炽盛而上升也。小儿耳中出脓臭烂。或作疼痛。日久不愈。令儿耳聋。治宜疏热散风。外以黄 
连散主之。 
黄连散 
枯白矾 龙骨( ) 黄丹(水飞) 胭脂 海螵蛸(水泔浸) 
上为细末。加麝香少许。再研。先以纸条捻干脓水。后以药吹入。切要避风。 
口舌生疮者。心脾蓄热也。舌本乎心。口属乎脾。二经郁热。则口舌生疮。各宜推类而治之。其脉左寸洪数。心经 
实热。右关沉实。脾经实热。治宜清凉之剂。脾虚中气不足。口疮服凉药不愈者。内以理中汤。外以阴阳散主之。 
冰硼散 治口舌生疮破烂。重舌木舌。 
硼砂(五钱) 辰砂(一钱) 冰片(一分) 
共为末。搽口内。 
大连翘饮 五福化毒丹(俱见胎热门) 理中汤(见泄泻门) 
阴阳散 
川黄连 干姜 各等分。为末敷之。 
加味甘桔汤 治小儿咽喉肿痛。风热等毒。 
桔梗(一钱) 防风 荆芥 薄荷叶 甘草 黄芩(各五分) 
上锉剂。水煎食后服。 
碧雪散 治心肺积热。上攻咽喉。肿痛闭塞。水浆不下。 
真青黛 硼砂 焰硝 蒲黄 甘草 各等分。吹入咽喉。吐去涎痰即效。 
黄水疮多生小儿头面。或耳或眉目。或口鼻黄水流至即生。以蛤粉散敷之。效甚。 
蛤粉散 
蛤粉 石膏 黄柏末(各一钱) 轻粉(五分) 
上为末。以麻油调搽二三次。即愈。 
治小儿 头疖。脓血不止。挤去一泡。复起一泡。 
松香(四两) 铜绿(八钱) 杏仁(七十五粒去皮尖) 木鳖子(五个去壳) 乳香(五钱) 
没药(五钱) 血竭(一钱) 轻粉(一钱) 蓖麻子(去壳取仁一钱) 同捣千余下。成膏贴之。 
治小儿头上白秃疮 
寒水石( 过) 少加枯矾花椒松花蛤粉共为末。麻油调敷。即效。 
治小儿脱肛 
先以葱汤薰。或以陈壁土薰洗。后用五倍子烧灰存性托上。 
治小儿诸骨 喉 
灯心以竹筒填满。烧灰用米汤化开调灌下。勿犯牙即效。又方以象牙末吹之妙。 
治小儿遗尿 
破故纸盐水炒为末。每用一钱。滚汤调下。 
治小儿痰核 
五倍子煎化滤去渣。加入牛皮胶同熬成膏。敷上纸盖之。 
瘰 方 
肥皂子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二钱。好酒调下。 
又方 
马鞭草不拘多少。日日煎酒饮之。或煎汤随意饮之。 
治癣方 
芦荟 甘草 枯矾 飞丹 
共为末。米醋调敷。 
治小儿冻瘃方 
白芷 肉桂 狗骨 
共为末。烛油调敷。 
治漆疮方 
用螃蟹一个。捣碎。搽敷神效。内服通圣散。 
治蛇虫蛟毒。才作服之。 
青黛 雄黄 各等分研细。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 
治蜘蛛咬成疮 
雄黄(一钱) 麝香(半分) 
上为末。用蓝靛汁和涂疮上。如无靛汁。以青黛五分。入水内和涂之即效。 
治烫火伤 
用槐角子烧灰为末。香油调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