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卡罗腊部的首领。他们所代表的各部落彼此为兄弟部落,而对于对侧的三个部落则为儿辈部落。他们组合成第二个以部落为单元的胞族。因为鄂奈达部本是从摩霍克部分出来的,而卡尤加部本是从鄂农达加部或塞内卡部分出来的,所以前两部也是名副其实的晚辈都落。正由于这个缘故,它们之间才产生了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并沿用了胞族的原则。在大会上唱名时,依次最先提摩霍克部。摩霍克部的绰号是“盾牌部”(达…加…艾…鄂…达)。其次提鄂农达加部,他们的绰号是“命名部”(荷…德…桑…诺…盖…塔),因为那最早的五十名首领是由该部决定人选并授以名号的。①再其次则为塞内卡部,其绰号为“守门部”(荷…南…内…荷…昂特);他们世代看守长宫的西门。依次第四为鄂奈达部,其绰号为“大树部”(内…阿尔…德…昂…达尔…哥…瓦尔);第五为卡尤加部,其绰号为“大管部”(索…努斯…荷…瓜尔…托…瓦尔)。图斯卡罗腊部后加入联盟,名次列于最后,也没有标志自己的绰号。上述这些形式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比我们通常所想像的要大得多。
第三部分易洛魁人的联盟(6)
按照惯例,联盟外的部落派遣巫师和酋长组成代表团来出席联盟大会,他们亲自带着他们的建议向大会提出。当大会正式开幕和该代表团被介绍以后,即由一名首领简单致词,他在致词中首先感谢大神保全他们的生命,使他们得以聚会;然后,他向代表团报告,大会准备听取他们的提议,这次大会就是为此而召开的。代表团中的一员于是就按规定形式提出他们的提案,并尽其所能举出的理由来支持这项提案。参加大会的成员均聚精会神地倾听,以便清楚地了解他们所要着手处理的事件。当代表的话说完以后,代表团即退出大会,到一定距离以外去等待大会商量的结果。这时,首领们的责任就是商讨一个一致的答复,这要通过正规的辩论和协商等议程才能取得。既经作出决议以后,即指定一名发言人把大会的答案转告代表团,而代表团也被召回来听取答复。这个发言人通常都是从召开大会的那个部落里选出来的。按照惯例,发言人发表一篇正规的讲话,将全部问题重述一遍,在讲话中附带说明接受全部或一部分提案或拒绝提案的理由。如双方达成协议,即相互交换贝珠带作为订交的凭证。经过上述手续,大会便告结束。
“我的话都在这条贝珠带里了”,这是一个易洛魁酋长在大会上所说的一句例常话。他说完以后就献上一条贝珠带作为他的话的证据。在谈判过程中可送对方以若干条这样的贝珠带。对方对于每一项被接受的提案也都以一条贝珠带作为答赠。易洛魁人从经验中得知,如要履行一项涉及他们信誉的议案,则必须对该案有某种精确的记录,于是他们就发明了这个交换贝珠带的方法以免使议案的执行发生纠纷。
所有的公共问题必须得到全体首领的一致同意才能决定,每一项公共法令也只有得到全体首领的一致同意才能生效。这是联盟的一项基本法则。①他们采取了一种方法,用不着投票就可以确定大会成员的意见。此外,他们完全不知道会议活动中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他们在大会上是以部落为单位来表决的,在作出决议时,每一个部落的首领们必须代表一个统一的意见。联盟的创始人认识到一致同意是一个必要的原则,因而将每一个部落的首领们分成若干组,这是达成一致同意的一种方法。关于这一点可参看前文所列之表(原书第116页)。任何一位首领如要在大会上提出表决意见,必须事先将此意见同本组的其他首领进行协商取得同意,并经指定为本组发言人,否则是不允许这样做的。因此,塞内卡部的八名首领分为四组,只能代表四票意见;卡尤加部的十名首领也分为四组,也只能代表四票意见。②这样,每一组的首领们首先得在本组内取得一致同意。四组各指定一名发言人,然后这四个发言人进行交互磋商;待他们取得一致同意后,再由其中推出一人发言表达他们所决定的意见,这就是代表他们全部落的答复。当这几个部落的首领们都按照这种聪明的方法各自形成一种统一意见以后,只需要将这几种意见商榷一下就行了;如果他们取得一致同意,大会即作出决定。如果他们不能取得一致同意,议案即被否决,大会也就宣告结束。后文将会提到,在阿兹特克联盟中有所谓选侯六名;今按易洛魁联盟指定五人来表达五个部落的决定,或许即能对阿兹特克联盟那六名所谓选侯的任命与职责有所理解。
由于采取这样一种方法来取得一致同意,所以各部落的平等与独立得到承认,并得以保持。如果有某一位首领刚愎自用或不可理喻,那么,就会以压倒优势的感情对他施加影响,这是他很难抗拒的。因此,他们严格遵守这项规则,很少由此而遇到不方便或受害之处。倘若竭尽一切力量仍未能获得一致同意,那么整个这件事就搁置在一边,因为进一步的行动已经不可能了。
对于新首领的就职,一般人民极感兴趣,其兴趣之大不下于其他首领,那些首领对他们本团体之增加新成员是颇能左右其事的。组织大会的主要目的原本在于履行推举首领的仪式。这种大会当时即被称为哀悼会议(亨…嫩…多…努…塞),或者是后来才有此名称,总之是因为它具有双重目的,一是为了对已故首领之逝世表示哀悼,二是为了对继任者行授职礼。当一位首领去世时,遭遇此丧事的部落有权召开一次大会,开会的时间和地点也由该部落决定。他们派出一位使者,带着一条贝珠带,通常就是已故首领从前就职时所接受的那条官绅带,这条贝珠带传达了下面这个简单明白的使命———“以去世的首领的名号召集一次大会”。这条贝珠带同时也就宣布了大会的日期和地点。有些时候,一当死去的首领被埋葬后,立刻就把他的官绅带送到中央大会篝火(在鄂农达加部)之旁,作为这位首领的讣告,然后再来决定召开大会的时间。
易洛魁人对于哀悼会议、对于该会议中在新首领授职之后所举行的庆典,极感兴趣。他们满怀热诚地从各个非常遥远的地区成群结队赶来参加这种会议。哀悼会议的开幕和进行过程有许多仪式,该会通常为期五天。第一天专用于对死去的首领举行常规的哀悼仪式,因为这是一项宗教活动,所以在日出时开始。这时候,当事部落的首领们领着本部的人列队前进去正式迎接其他部落的首领和部人,那些部落先已到达,结营在一定距离之外,以等待这一天的到来。会合的各部落相互问候以后,即排成队伍从迎宾的地方走向开会的地方,沿途唱着哀歌,并有和唱。哀歌与和唱之词都是追念这位去世的首领的颂词,参加歌唱者不仅有他本氏族的人,而且还包括本部落和全联盟的人。我们料想不到一个野蛮民族竟会具有如此敬爱之情,然而,上述现象确实向我们提供了一个超乎我们想像的例证。这项仪式以及大会的开幕便结束了第一天的程序。第二天即开始举行授职典礼,这项典礼一般要延续到第四天。其仪式是这样的:各部落的首领们分成两组坐下,一如行政会议。如被推举的首领属于三个长辈部落之一,仪式则由晚辈部落的首领们来执行,而这位新首领以一位父辈的身份受职。反之亦然,如新首领属于三个晚辈部落之一,则仪式由长辈部落的首领们执行,而他以儿辈的身份受职。我之所以提到这些专门的细节,是为了显示出他们的社会政治生活的特色。这些仪式和比喻性的措词对于易洛魁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易洛魁人的联盟(7)
他们提出许多事物来教导新就职的首领,其中有一些古老的贝珠带,按照他们的说法,关于联盟的组织和原则已“传述给”这些贝珠带,因此便把这些贝珠带加以宣读或解释一番。一位巫师(不一定是首领中的一人)将这些贝珠带一条接着一条拿起来,在两组首领们之间来回踱着,同时宣读这些贝珠带上所记录的事迹。按照印第安人的观念,这些贝珠带通过一位讲解人就能把当年传述给它的章程、条规和事例原原本本复述出来,只有贝珠带是这些章程等等的惟一记录。他们把紫贝珠串和白贝珠串合股编成一条绳,或者用各种颜色不同的贝珠织成有图案的带子,其运用的原则就是把某一件特殊的事情同某一串特殊的贝珠或某一个特殊的图案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对事件作出有系统的排列,也能记得准确了。这种贝珠绳和贝珠带是易洛魁人惟一可以目睹的史册,但是,它们需要一些训练有素的讲解人,那些讲解人能够根据各串或各种图案将其所隐含的记录表白出来。鄂农达加部有一位首领(霍…诺…韦…纳…托)被任职为“贝珠带的守护者”,另外还给他推举了两名助手,这两人也需要同这位首领一样熟悉讲解贝珠记录。这位巫师在讲解这些贝珠带和贝珠绳的时候,就把联盟形成的历史原原本本地讲出来了。他把历史传说从头到尾全部复述一遍,遇到其中重要的部分就要引用这些贝珠带中所包含的记录来加以证实。因此,推举首领的会议也就成了一次教导民众的会议,它使联盟的组织、原则及其形成的历史在易洛魁人的心中保持常新的概念。会议在每天上午都专门从事于上述的活动,下午则从事于竞技和娱乐。每天傍晚,全体参加大会的人聚餐,备有羹汤和煮肉,烹调处即设在会议堂近侧,将食物直接由锅中盛于木碗、木盘和木勺之内。开宴以前致词祝谢神恩。祝谢时先由一人引声长咏,音调高亢,继而降低,至于寂绝,然后大众齐声和唱。夜间则从事于舞蹈。这些仪式连续举行几天,再伴随以宴飨娱乐,新首领从此便就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