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姜各三钱,谓肾主寒, 
是膀胱受病也。 
以上五症,皆表之表也,谓在皮者急汗而发之,皆腑受病也。表之里者,下之当缓,谓随脏表症外显, 
尺寸脉俱浮而复有里症,谓发热饮水,便利赤色,或泄下赤水,其脉浮,按之内实或痛,麻黄汤方去麻黄、 
杏仁,随脏元加药同煎,分作五服。每下一症,初一服加大黄五分。如邪未尽,又加大黄一钱。未尽,再 
加大黄一钱半。直候邪尽则止。此先缓而后急,是表之里,宜下之当缓也。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见下少阴但欲寐条。) 
假令得肝脉,其内症满闷,淋溲便难,转筋,其尺寸脉俱沉而弦,里和恶寒,肝经受病,麻黄附子细辛汤 
内加羌活、防风各三钱。假令得心脉,其内症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哕,其尺寸脉俱沉洪,里和恶寒,心经受 
病,于前汤内加黄芩、石膏各三钱。假令得脾脉,其内症腹满胀,食不消,怠惰嗜卧,其尺寸脉俱沉缓,里和 
恶寒,脾经受病,加白术、防已各三钱。假令得肺脉,其内症喘嗽、洒淅寒热、其尺寸脉俱沉涩,里和恶寒,肺 
经受病,加生姜、桂枝各三钱。假令得肾脉,其内症泄泻、下重、足胫寒而逆,其尺寸脉俱沉,里和恶寒,此 
肾经受病,加姜、附各三钱。 
以上五症,里之表也,宜渍形以为汗,皆脏受病也。里之里者,下之当急,谓随脏内症已显,尺寸脉俱 
沉而复有里症,谓小便赤,大便秘涩,或泻下赤水,或泻或咳,不能饮食,不恶风寒,发热引饮,其脉 
俱沉,按之内实而痛,此谓里实,宜速下之。麻黄附子细辛汤内去麻黄,随脏元加药同煎,分作三服。每 
下一症,初一服加大黄三钱,邪尽即止。加邪未尽,第贰服加大黄贰钱。又未尽,第三服加大黄一钱。此 
先急而后缓,是里之里也,宜速下之。 
〔云〕太阳症,非头痛项强,不可发汗。非身热恶寒,不可发汗。非脉浮,不可发汗。 
〔《活》〕其脉微弱,或尺脉迟者,不可表。其人当汗而衄血者,不可表。坏病者,不可表。妇人经水适来 
者,不可表。风温者,不可表。湿温者,不可表。虚烦者,不可表。病患腹间左右上下有筑触动气者,不可表。 
曾经发汗,若吐若下,若温病仍不解者,为坏病。脉尺寸俱浮,头痛身热,常自汗体重,其息必喘,其形 
不仁,默默但欲眠者,为风温。两胫逆冷,胸腹满,头目痛苦,妄言,必多汗者,为湿温。与伤寒症相似,但 
不恶寒,身不疼痛,脉不紧者,为虚烦。脐上下左右有动气,按之牢若痛者,为动气。 
太阳咽干,鼻衄淋漓,小便不利,皆不当汗。已经发汗,不得重发。如无以上忌症,虽经发汗,邪气未尽, 
亦当重发之。当汗不汗则生黄,其症为风寒所伤,阳气下陷入内,而与寒水上行于经络之间,本当发汗以彻其 
邪,医失汗之,故生黄也,脾主肌肉,四肢寒湿,与内热相合,故生黄也。不当汗而汗,为蓄血之症,燥火也, 
当益津液为上,而反汗以亡之,其毒扰阳之极则侵阴也,故燥血蓄于胸中也。当汗而发汗过多,腠理开泄,汗 
漏不止,故四肢急,难以屈伸也。 
〔《云》〕非阳明之本病,不可下。阳明本病,胃家实故也。非痞满燥实,不可下。非潮热发渴,不可下。非 
骂詈亲疏,不可下。非脉沉数,不可下。非弃衣而走,登高而歌,如见鬼状,不可下。 
〔活〕脉浮者,不可下。脉虚者,不可下。恶寒者,不可下。呕吐者,不可下。不转矢气者,不可下。 
(转矢气者,下泄也。)小便清者,不可下。大便坚,小便数,不可用承气汤攻之。(乃脾约丸症也。)大便硬, 
小便少者,未可攻。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不可下。(宜用蜜煎导之。) 
〔云〕非往来寒热者,不可和。非胁肋急痛者,不可和。非胸满而呕者,不可和。 
〔海〕太阳传阳明,其中或有下症,阳明症反退而无热,与不渴,却显少阳症,是知可解也。太阳症知可 
解者,为头不痛,项不强,肢节不痛,则知表易解也。阳明症知可解者,为无发热恶热,则知里易解也。少阳 
知可解者,寒热日不移时而作,邪未退也,若用柴胡而移其时,早移之于晏,晏移之于早,气移之于血,血移 
之于气,是邪无可容之地,知可解也。可解之脉浮而虚,不可解之脉浮而实。浮而虚者只在表,浮而实者知已 
在里也。汗多不解者,转属阳明也。伤寒不头痛,知邪不在经。若头痛,知邪在经也。 
六经传足传手经则愈。阳中之阴,水,太阳是也。为三阳之首,能巡经传,亦能越经传。阳中之阳,土, 
阳明是也。阳明为中州之主,主纳而不出,如太阳传至此名曰巡经传也。阳中之阳,木,少阳是也。上传阳明, 
下传太阴,如太阳传至此为越经传。阴中之阴,土,太阴是也。上传少阳为顺,下传少阴为逆,如传少阴为上 
下传也,如太阳传太阴为误下传也。阴中之阳,火,少阴是也。上传太阴为顺,下传厥阴为逆。如太阳至此, 
乃表传里也。阴中之阴,木,厥阴是也。上传少阴为实,再传太阴为自安。 
太阳六传太阳者,巨阳也,为诸阳之首,膀胱经病。若渴者,自入于本也,名曰传本。太阳传阳明胃土者, 
名曰巡经传。为发汗不尽,利小便,余邪不尽,透入于里也。太阳传少阳胆木者,名曰越经传也。为元受病, 
脉浮自汗,宜用麻黄汤而不用故也。太阳传太阴脾土者,名曰误下传。为元受病,脉缓有汗,当用桂枝而反下 
之所致也,当病腹痛,四肢沉重。太阳传少阴肾水,名曰表传里。为病急当下,而反不攻不发,所以传里也。 
太阳传厥阴肝木者,为阴不至于首,惟厥阴与督脉上行太阳相接,名巡经得度传。 
〔《本》〕有人病伤寒无汗,恶风,项既屈而且强。予曰∶项强KT KT ,葛根汤症。或问曰∶何谓KT KT ? 
予曰∶KT KT 者,如KT 疾屈而强也。谢复古谓病患羸弱,须凭KT 而起误也。盖仲景论中极有难晓处, 
振振欲擗地,心中懊 ,外气怫郁,郁冒不仁,膈内拒痛,如此之类甚多。(成无己云∶KT ,音殊,KT 为 
短羽鸟不能飞腾,动先伸引其头项。背强者,动亦如之。非若KT 案之KT 而可偃屈也。甚得仲景之旨。) 

卷之三十·伤寒部
太阳病
属性: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为中风。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头痛发 
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病 
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x桂枝汤方x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甘草(贰两) 大枣(十贰枚)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去渣温服,须臾 热稀粥一盏,以助药力,令一时许,遍身 微汗者佳,不 
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便得汗,勿再服。或无汗,或小便数,手足冷者,不可服。《活人》云∶桂枝、麻黄, 
若夏月用,加黄芩、知母、石膏,总不如陶尚文用羌活冲和汤为最稳。 
上桂枝汤。许学士云∶有人病发热恶寒,自汗,脉微弱而浮,三服汤而愈。此方在仲景一百十三方内独 
冠其首,今人全不用,何也?仲景云∶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云云至翕翕发热,宜桂枝汤。此脉 
与症,仲景说得甚明,后人看不透,所以不敢用也。 
假令寸口脉微,名曰阳不足,阴气上入阳中,则洒淅恶寒也。尺脉弱,名曰阴不足,阳气下陷入阴中,则 
发热也。此谓元气受病而然也。又曰∶阳微则恶寒,阴微则发热。医既汗之,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 
弱,此谓医所使也。大抵阴不足阳往从之,故内陷而发热,阳不足阴往乘之,故阴上入阳中则恶寒,举此贰端, 
明白易晓,何惮而不用桂枝汤哉。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x麻黄汤x主之。 
麻黄(去节,先煮去汗,焙,三两) 桂枝(贰两)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甘草(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温服,覆取微汗,不须 粥。有汗者,勿服。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 
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 ,此为逆也。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症者,大青龙汤发之。 
x大青龙汤方x 
麻黄(去节,炮,去汗,三两) 桂枝(去皮) 石膏(碎) 甘草(炙。各一两) 生姜(切,一两半) 
大枣(六枚) 杏仁(贰十个,去皮尖) 
上 咀,每服五钱,水煎温服,取汗为度。若汗周身润,止后服。未汗可停,待相次服尽,不欲汗多,恐 
亡阳故也。若汗不止,用温粉扑之。 
x温粉方x 
白术 本 川芎 白芷(各等分) 
上研为细末,每末一两,入米粉三两,和匀,扑周身止汗。若汗过多,恐亡阳,遂厥逆恶风,烦躁 
不得眠,故宜以此粉止之。 
上中风脉当浮缓,今反浮紧缓者,大青龙症也。 
〔《活》〕发热恶风,烦躁,手足温,为中风候;脉浮紧,为伤寒脉,是中风见寒脉也。寒多热少,不烦躁, 
手足微厥,为伤寒候;脉浮缓为中风脉,是伤寒见风脉也。盖脉似桂枝反无汗,病似麻黄反烦躁是也。 
许学士云∶仲景治伤寒,一则桂枝,贰则麻黄,三则青龙。桂枝治中风,麻黄治伤寒,青龙治中风见寒脉, 
伤寒见风脉,三者如鼎立,人皆能言之,而不晓前人处方用药之意,故医遂多不用,无足怪也。且脉缓而浮者, 
中风也,故啬啬恶风,淅淅恶寒,翕翕发热,仲景以桂枝对之。脉浮紧而涩者,伤寒也.故头痛发热,身疼腰 
痛,骨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