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乃内针,针与气俱内,以开其门,如利其户,针与气俱出,精气不伤,邪气乃下,外门不闭,以出其疾,摇大 
其道,如利其路,是谓大泻。必切而出,大气乃屈。问曰∶补虚奈何?对曰∶持针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内针, 
气出针入,针空四塞,精无从去,方实而疾出针,气入针出,热不得还,闭塞其门,邪气布散,精气乃得存, 
动气候时,近气不失,远气乃来,是谓追之。(调经论) 
〔《素》〕帝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 
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 
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吸则内针无令气忤, 
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故,候呼引针,针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离合真邪论) 
补法,左手掐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捻针入透于腠理,后令病患呼气一口,随呼针至分 
寸,待针沉紧时转针头向病所,以手循扪经络,觉气至却因针头向下,觉针沉紧,令病患吸气一口,急出其针, 
急闭其穴,虚羸气弱痒麻者补之。 
泻法,先以左手掐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捻针入于腠理,复令病患吸气一口,随吸气入 
针至分寸,觉针沉紧,转针头向病所,若觉气退便转针头向下,以手循取经络,觉针沉闷,令病患吹气一口, 
徐出其针,不闭其穴,命之曰泻,丰肥坚硬疼痛者泻之。 
上以病患气之呼吸,医人针之出纳,分补泻。令病患吸气而入针,气与针同入为补。令呼气出针,针与 
气同出为泻。呼气气出而入针为泻,吸气气入而出针为补也。 
〔《难》〕何谓补泻?当补之时,何所取气?当泻之时,何所置气?然,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 
从荣置气。其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当先补其阳而后泻其阴。阴气不足,阳气有余,当先补其阴而后泻其阳。 
荣卫通行,此其要也。(七十六难) 
针有补泻,何谓也?然,补泻之法,非必呼吸出内针也。然知其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 
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其所,针荣 之处,弹而努之,抓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得 
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不得气,乃与男外女内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也。(七十难) 
上以针之推内动伸分补泻也。从卫取气者,谓浅内针,待卫气至,渐渐推内进至深也。从荣置气者,谓 
深内针,待荣气至,却渐动伸退至浅也。盖补者针入腠理,得气后渐渐作三次推内,进至分寸,经所谓徐 
内疾出,世所谓一退三飞,热气荣荣者是也。泻者宜针入分寸,得气后渐渐作三次动伸,退出腠理,经所 
谓疾内徐出,世所谓一飞三退,冷气沉沉者是也。 
经言能知迎随之气,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何谓也?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 
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调气必在阴阳者,知其内外表里,随其阴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 
必在阴阳。(七十贰难) 
上以迎随分补泻也。然迎随之法有三,此法以针头迎随经脉之往来,一也。又泻子为迎而夺之,补母为 
随而济之,贰也。又随前法呼吸出纳针,亦名迎随,三也。又针头之随者,调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也。迎者以针头斜迎三阴 
三阳之来处针去也,随者以针头斜随三阴三阳之往处针去也。 
夫行针者,当刺之时,口温针暖,先以左手揣按其所针荥俞之气,弹而努之,抓而下之,扪而循之,通而 
取之,随病患咳嗽一声,右手持针而刺之,春夏贰十四息,秋冬三十六息,徐出徐入,气来如动脉之状。补者 
随经脉推而内之,左手闭针孔,徐出针而疾按之。泻者迎经脉动而伸之,左手闭针孔,疾出针而徐按之。随而 
济之,是谓补。迎而夺之,是谓泻。 
上合迎随推内动静贰法言补泻也。 
〔《灵》〕补须一方实,深取之,稀按其 ,以极出其邪气。一方虚,浅刺之,以养其脉,疾按其 ,毋使 
邪气得入。脉实者深刺之,以泄其气。脉虚者浅刺之,使精气无得出,以养其脉,独出其邪气。(终始篇) 
上以浅深分补泻,浅为补,深为泻也。 
〔窦〕凡补泻非必呼吸出内,而在乎手指,何谓也?故动摇进退搓盘弹捻指循扪摄按抓切者是也。动者, 
如气不行,将针伸提而已。退者,为补泻欲出针时,各先退一头许,然后却留针,方可出之,此谓之退也。搓 
者,凡令病患觉热外向卧,针似搓线之状,勿转太紧,治寒向里卧,根据前转法,以为搓也。进者,凡不得气, 
男外女内者,及春夏秋冬各有进退之理,此谓之进也。盘者,为如针腹部,于穴内轻盘摇而已,此谓之盘也。 
摇者,凡泻时欲出针,必须动摇而出者是也。弹者,凡补时用大指甲轻弹针,使气疾行,如泻不可用也。捻者, 
以手捻针也,务要记左右,左为外,右为内也。循者,凡下针于所部分经络之处,用手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 
经云∶推之则行,引之则止。扪者,凡补者出针时,用手扪闭其穴是也。摄者,下针时如气涩滞,随经络上用 
大指甲上下切,其气血自得通行也。按者,以手按针,无得进退,如按切之状也。抓者,凡下针用手指作力, 
置针有准也。切者,凡欲下针,必先用大指甲左右于穴切之,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是不伤荣卫故也。 
问∶穴各有两,如补泻,只刺病所耶?两穴俱刺耶?曰∶不然,随病左右而补泻之,左则左补,右则右补。 
问∶《针经》云∶灸几壮,针讫而后灸,何也?曰∶针则针,灸则灸,若针而弗灸,若灸而弗针。 
〔《难》〕言有见如入,有见如出者,何谓也?曰∶谓左手见气来至乃内针,针入见气尽乃出针,是谓有见 
加入,有见如出也。(王注谓此法取有其经者未然。见八十难) 
〔《灵》〕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 
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大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 
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终始篇) 
〔《素》〕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针解云∶刺实须其虚者,为针阴气隆至针下寒,乃去针也。 
刺虚须其实者,为针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王注云∶要以气至而有效也。) 
〔《灵》〕三脉动于足大指之间,必审其实虚。虚而泻之,是谓重虚,重虚者病益甚。凡刺此者,以指按之, 
脉动而实且疾者,疾泻之,虚而徐者,则补之,反此者病益甚。其动也,阳明在上。(冲阳脉也。)厥阴在中。 
(太冲脉也。)少阴在下。(太溪脉也。) 
〔《难》〕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 
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者肝也, 
则知肝实。西方者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 
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 
也。(七十五难“金不得平木”,“不”字衍文。) 
〔《素》〕上实下虚,切而从之,索其经络脉,刺出其血以见通。 
〔《灵》〕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邪之所 
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胸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瞑。中气不足,溲便为之 
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俯,补足外踝下留之。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 
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甲》〕内伤不足,三阳络主之。 
〔《灵》〕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终始篇) 
〔《难》〕言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何谓也?曰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之, 
然后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生病,不中他邪也,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也。(六十九难) 
上自篇首分阴阳脏腑虚实而施补泻法者,皆谓阴阳相移,虚实相倾,而血气所离之经为虚,所并之经为 
实,故一实一虚,而用针补虚泻实矣。若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则血气未离,并无虚经,无实经,但 
取本经自病,不于他经补泻也。 
〔《灵》〕帝曰∶经脉十贰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 
相顺则治,相逆则乱。帝曰∶何谓相顺?对曰∶经脉十贰者,以应十贰月。十贰月者,分为四时。四时者,秋 
冬春夏。其气各异,荣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帝曰∶何谓逆而乱?对曰∶清气在 
阴,浊气在阳,荣气顺脉,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为大 。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俯首静伏。 
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乱于肠胃,则为霍乱。乱于臂胫,则为四厥。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帝曰∶五乱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气在于心者,取之手少阴心主之输。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 
足少阴输。气在于肠胃者,取之足太阴阳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气在于头者,取之天柱、大抒。不知,取足 
太阳荥输。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取其阳明、少阳之荥输。帝曰∶补泻奈何?对曰∶徐入徐出,谓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