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勋章。普多夫金正是要通过这种镜头说明帝俄的将军们都是一些没有头脑的草包,同时还暗示了这种空虚的威严很快就会趋于崩溃。《瓦伦纳之夜》也采取了类似的处理。
希区柯克的影片《疑影》(1943年,,约瑟夫·柯顿和戴莱莎:瑞特主演)中,他用一个逐渐推进的特写镜头表现了角色病态心理的变化。由约瑟夫·柯顿扮演的表面上和蔼可亲的查利叔叔,在全家人围坐一起闲谈家常的时候,第一次显露出他憎恨女人的病态心理,他的声音稍稍变得有点刺耳,脸上出现了一丝古怪的表情;这是个信号,表明他的阴险变态开始了。可是他的行为举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引起观众注意的是摄影机的一个动作:摄影机渐渐向前推进,主光也随之移到离柯顿的脸近得多的地方,于是他的五官自然就变成一 片刺眼的灰白,构图也起着破坏宁静的作用,大特写把柯顿的前额和下巴都切掉了。镜头停住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张脸的一部分,由于灯光和镜头变形,已经没有完整的人的面貌的感觉,只是一团灰白色的正在说话的肌肉,还突出显露出肌肉上的斑点和缺陷。这时演员根本不必做任何可恶的事和可憎的表情,他已经让人看了就感到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