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法总学+太虚大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更為向上增進而已。其修四禪八定,厭下地苦粗障欣上地靜妙離,厭穢土欣淨土,
厭生死欣涅槃,固皆為向上增進心,為修學佛法之基本,然雖有此向上增進心,尚不
必能出離生死,故必須了解三法印,乃生起出離流轉心也。
所謂流轉,謂觀六道三界九地皆同流轉,即上地靜妙離,無論如何增上,亦總在
流轉中。譬如生在人中,雖一生很好,如不修善,後世不免墮落。又如昇欲天,壽長
福大,雖較人更增上,然享樂盡仍可墮落流轉。經說有忉利天子,命終墮於豬胎。非
但欲天,即色無色諸天至非非想,壽經八萬大劫,後仍可墮於地獄。如佛在世時,有

某外道生非非想處,佛說其死後先墮畜生再墮地獄。因此、但有向上增進心,縱然增
進至非非想處天終當隨業受報,報盡還墮,至死壞時仍空無所獲。故在流轉中用盡功
力,而所修得之結果終是壞滅,等於無果。由是觀察,則當由了知三法印而決定發起
出離三界六道流轉心。以在三界六道流轉中,總未出苦,雖生天上而不免行苦遷流故
。若決定想出苦者,必須發出離流轉心。所謂出離流轉心,即平常所謂了生死之心。
了生死者、非是了知某年生某年死,是說把三界六道流轉生死完全了脫;有此心者,
乃為了生死心也,所以能生此心者,即由能了解三乘共法之三法印耳。
甲  諸行無常
一切法包括有為法無為法。諸行、雖總指一切有為法,而此處特重在三界業果無
常。若了此業果無常,則了三界之有漏、有為皆苦。所謂有為,謂有情有生老病死,
器界有成住壞空,皆由有所造作而成,故歸之壞滅也。──且觀此三界業果,剎那遷
流生滅不停,了知三界六道眾生業因果報之法,皆生滅無常。故諸行無常。即謂有為

業果皆無常性。──蓋此業果無常遷流,如輕葉隨水漂流非能自主。三界有情普遍如
此,故三界有情皆有行苦。行苦、就粗相上說是生老病死,就細相上說即剎那生滅。
如生非非想天者壽經八萬大劫,不唯八萬大劫終有罄盡,而在此八萬大劫中亦剎那遷
流不止。故能了知三界諸行無常,即見畢竟是苦,更不於三有果因生起貪愛,法華經
云:「 三界所生,貪欲為本」。對於三界之業果既不生貪愛,即成決定出離流轉心,
而可出離流轉矣。
乙  諸法無我
愛三界生死的貪愛中,有境界愛與自體愛。要先有自體愛然後方有境界愛。如云
我我所愛,自體愛即我愛,乃生死根本。故佛法中尤注重將所愛著之自我,諦觀之為
非有,因所愛著之自我,純由無明妄見為有而實非有也。如觀任何有情,五蘊中無我
,十二處中、十八界中亦皆無我;既內中皆無確實之自我,即無可愛著之自體,更何
有愛著其所受用之境界?──故觀察無我為遣除愛,以有自體愛則生境界愛而流轉生

死。──且此五蘊十二處等諸法皆是和合相續都無我體,亦無自在力。既無自在力。
故不能隨自意樂,而根本是苦,則斷除三界貪愛,生出離流轉心。亦由此引生我空慧
,真正證得我空真如,即出離三界六道流轉之生死也。
丙  涅槃寂靜
涅槃雖有多義,此處卻指擇滅。謂遍知諸行無常等。滅除無明妄見及所引解脫果
,故名涅槃(涅槃有滅靜妙離義)。寂靜、即永久安甯。如前在三界中皆無永久安甯
,雖生非非想天亦不過八萬大劫,而證涅槃後即得永久安甯矣。故此安甯者,即苦已
滅盡也。
此三法印攝苦、集、滅、道四諦: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苦諦,其生苦因即集諦
,涅槃寂靜即滅諦,其證滅因即道諦。
又發生此出離流轉心,有兩方面:1。知三界苦可滅;2。了知苦滅後得永久安甯:
由此乃發出離流轉心。──以上皆明三乘共法。

三  大乘法──普度成佛心
此依大乘法所發心,又迥勝前出離流轉心。以前心見三界苦,或唯自求出離。或
雖見三界眾生皆是苦,然不能發起普度眾生同出離之決心,故亦無須求成無上正遍覺
之佛。此大乘法中則發普度成佛心,以見三界眾生皆在苦中,為求共同出離之法,而
修共同出離之行,故名大乘。大乘者即大車。如人但為自己行路即不須造火車鐵路等
事,為便利大眾交通故造火車輪船等。大乘意義即如是,純為大眾非為自己。不獨為
拔除自己生死苦,普為大眾拔除生死苦,此為普度大眾究竟出離的道理。
在大乘法中之發心,即普度成佛心,亦即菩提心,──菩提應具云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義即無上正遍覺。──發起此心即為發成佛之志願,為欲普度一切眾生離一
切苦得究竟樂故求成佛也,若非為普度眾生則不須成佛,反之、若不成佛亦不能普度
眾生,故必成佛方能真正究竟普度眾生。此普度眾生心即大慈悲心,由見三界一切眾

生在生死苦中,為欲拔除,生同體悲憫。於是以種種善巧方便修積資糧,誓求成佛。
甲  一切法自性空義
此即三法印之究竟意義。蓋前講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諸行指有為法
,諸法指有為無為法,即此諸行諸法本來自性空寂,即是本來不生不滅涅槃寂靜。故
諸行諸法皆是因緣假現,都無自性。前之三法印徹底觀之,即此一切法自性空義。─
─謂見諸行畢竟無常,諸法畢竟無我,皆畢竟空無自體本來涅槃寂靜;雖諸法本來性
空而不撥因緣生,正以緣生故其性皆空,所謂緣生即空、空即緣生是也。此即大乘般
若,以了達此義,乃有大乘空慧。有此究竟智慧,則能叽筌嚻斩缺娚嗖灰娪
實眾生可度,以知一切皆無自性故。
乙  一切法唯識現義
由前義故,能令菩薩通達一切諸法平等皆自性空、涅槃寂靜,故能普度一切眾生
無自他分別心。今此唯識現義,即空中幻起之因緣有法,亦即因緣生法之究竟義,此

唯識現之現義有二:1 變現,2 顯現。變現者、如向來非爾今變為爾,或向來未有今
變為有。顯現者、為原來常如而體相未顯,今顯現之,如黑夜中不見桌等,由燈故見
,此桌非燈所生不過因燈而現耳。識證真如性亦如是。此中「識」通八識王所,今謂
一切因緣生之依他起有為法,皆是唯識變現;即此能變所變一切法中所顯本來如是的
真如性,即唯識顯現,故總謂一切皆唯識現也。能明一切法唯識現,即能不離自識而
發同體大悲心,廣修普度一切眾生行,轉識成智證見真如,即成無上菩提。
丙  一切法大總持義
「總持」即陀羅尼義。普通指陀羅尼為咒,是取狹義。然陀羅尼義實甚廣,如法
陀羅尼、義陀羅尼、忍陀羅尼等。此中所明一切法大陀羅尼,即指陀羅尼中之大陀羅
尼也。非但指密宗之咒,──密咒中有是大陀羅尼,亦有僅為一事一用之小陀羅尼。
一切法皆大總持義,如天台圓教一色一香皆法界義,賢首圓教事事無礙法界義,皆任
何一法包一切法,等於密教大陀羅尼。何以故?如云隨拈一法皆為法界,今拈一紙亦

即攝一切法;蓋任拈一法既皆法界,則一切法皆不能出此法界外也,又如事事無礙,
則任何一事物即一切事物,一切事物亦即一事物,即境即心,即身即佛。
此一切法大總持即大乘之妙用,融會前二而成就。前二為體與相,此即為用。又
所謂大總持,謂一眾生即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即一眾生,一剎那即無量劫,無量劫即
一剎那等。明此則更無空界時劫拘限,速疾圓成佛果,普度眾生之大用。
如是大乘法三義甚深甚廣,今為初學粗略而談,廣如性、相、台、賢、禪、密各
宗義中說。例如密宗,也不過發摚Т朔ǚń源罂偝种钣茫挥缣厥⒅澞^淫欲,
最重之惡莫過忿殺,──欲界魔所恃以害修行人的極兇工具亦莫過淫殺,而無上密宗
即以淫殺為大修行法,則魔失其恃而即魔成佛矣。最狠毒之鬼亦成近衛,最污穢之物
亦成上供,可謂極乎煩惱即菩提之能事;然亦實現此無法非大總持之功用耳。若知佛
是乾屎橛,道在屎溺,則更何足怪哉!

四  結論
又前三心乃展轉相依,由向上增進心方有出離流轉心,若無向上增進心即縱任懶
怠放逸墮落,何能立「出離流轉」決心!故須向上增進心為基本,乃可發起出離流轉
心、及大乘成佛心。若無出離流轉心,則不能有誓求究竟成佛決心,──常人雖亦談
平等博愛,然終不出人天因果,以未知三界皆苦決心出離故,非能普度眾生達究竟離
苦之果。──故能發成佛心,必先有出離流轉之心也。故此三心次第相依,若無前二
必無後心。常人所謂發大乘心,為眾生發心等,若果未了三界眾生生死之苦,決非究
竟成佛之菩提心也。
研究此佛理要略,可參考佛學概論。(碧松記)(原見海潮音月刊十八卷十一期)


佛法導言
──民國四年春作於普陀──

    一  緒言
    二  小乘
    三  大乘
    四  小乘與大乘之關係
    五  佛法與人世之關係
    六  佛法與中國之關係
    七  中國佛教之整建與發揚

一  緒言
皈佛!皈佛法!皈佛法僧!
論曰:今當略說佛法要義,引發信心,導歸覺海。
問曰:佛法要義如何?答曰:佛法二字亦不可得,竟無一義一句,欲名何為佛法

?然以因緣方便,佛法隨宜如理而說,轉緣多勢,開合無定,今略說為大乘、小乘。
有法能弑娚让摕o常苦空不淨,得至常樂真淨,故名曰乘。
二  小乘
問曰:其小乘法如何?答曰:了生死為因,離貪愛為根本,滅盡為究竟。
云何了生死為因?謂有生故則有老病死滅,有老死故則有憂悲苦惱。偏觀若一一
身、若一一塵、若內諸物、若外諸物、若諸有命、若諸無命、若諸有情、若諸無情、
若諸地水氣伲⑷糁T風水電力、若諸各別離相、若諸眾和合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