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中论自释+法尊法师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复更精进。经说:“彼时即入究竟涅槃”。故知此地已离三界欲,若未离欲定不能得究竟涅槃故。若此地菩萨已离三界欲,则生死永灭,如何圆满一切佛法耶!颂曰:
  灭生而得十自在 能于三有普现身
  此地虽已灭除生死,然由证得十种自在,由此之力受意生身,能现种种身,故此菩萨圆满一切资粮都不相违。十种自在,如经云:“得寿自在,于不可说不可说劫加持寿量故。得心自在,已于无量无数等持智观入故。得财自在,以能示现一切世界无量庄严具,庄饰加持故。得业自在,应时能现业果加持故。得生自在,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生故。得愿自在,于随所欲佛刹时分,示现成佛故。得胜解自在,已能示现一切世界佛充满故。得神通自在,诸佛刹中皆能示现神通游戏故。得智自在,已能示现佛力、无畏、不共佛法、相好、正等觉故。得法自在,已能示现无边无中法门明故”。

  第九菩提心善慧地
  已说发第八心,今说第九发心。颂曰:
  第九圆净一切力 亦得净德无碍解
  第九地菩萨,力波罗蜜多,最极清净,亦得四无碍解清净功德。谓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无碍解,此中以法无碍解、了知一切诸法自相。以义无碍解,了知一切诸法差别。以词无碍解,善能无杂演说诸法。以辩无碍解,能知诸法次第相续无间断性。

  第十菩提心法云地
  已说发第九心,今说第十发心。颂曰:
  十地从于十方佛 得妙灌顶智增上 佛子任运澎法雨 生长众善如大云
  又此菩萨住十地时,获得十方诸佛灌顶。如经云:“又此菩萨证得百万阿僧祇三摩地已,最后名一切智智灌顶大三摩地而现在前。此三摩地才现前已,有大宝王莲花出现,其花量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广说乃至“以满百万三千大千世界极微尘数莲花而为眷属,菩萨身量与其莲花正等相称。此三摩地现在前故,示坐宝王莲花座上,彼适坐已,十方一切佛刹诸佛众会,皆从眉间白毫相中,出大光明,入此菩萨而为灌顶”。又此菩萨智波罗蜜多最极清净,为欲生长世间善根稼穑故,任运降澎甘露法雨,犹如大云。
  已说发第十心,今说从第一菩提心起所得功德之数。颂曰:
  菩萨时能见百佛 得佛加持亦能知 此时住寿经百劫 亦能证入前后际
  智能起入百三昧 能动能照百世界 神通教化百有情 复能住游百佛土
  能正思择百法门 佛子自身现百身 一一身有百菩萨 庄严围绕为眷属
  如经云:“既出家已,一刹那顷、瞬息、须臾,能证菩萨百三摩地,见百如来,彼佛加持皆能了知。能动百世界,能往百刹土,能照百世界,成熟百有情,能住寿百劫。于前后际各能入百劫,于百法门能正思择,示现百身,身身皆能现百菩萨眷属围绕”。颂曰:
  如极喜地诸功德 如是住于无垢地 当得功德各千种
  如发第一菩提心菩萨,所得功德皆是百数。即彼功德,发第二菩提心之菩萨,各得千数。又彼功德,于第三菩提心等五地时。颂曰:
  余五菩萨得百千 得百俱胝千俱胝 次得百千俱胝量 后得俱胝那由他 百转千转诸功德
  此中发第三菩提心之菩萨,当得百千所说功德。发第四心菩萨,当得百俱胝功德。发第五心菩萨,当得千俱胝功德。发第六心菩萨,当得百千俱胝功德。发第七心菩萨,当得百千俱胝那由他功德。以上功德,计算俱穷,当以微尘而数。颂曰:
  住不动地无分别 证得量等百千转 三千大千佛世界 极微尘数诸功德
  菩萨发第八心,如所说功德,当得百千三千大千世界极微尘数。颂曰:
  菩萨住于善慧地 证得前说诸功德 量等百万阿僧祇 大千世界微尘数
  发第九心菩萨,所说功德,与百万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量相等。颂曰:
  且说于此第十地 所得一切诸功德 量等超过言说境 非言说境微尘数
  菩萨发第十心,如上述功德,当得不可说不可说转佛刹微尘数。言且说者,显说功德之次序,谓犹不止此数。又此菩萨,颂曰:
  一一毛孔皆能现 无量诸佛与菩萨 如是刹那刹那顷 亦现天人阿修罗
  发第十心菩萨,能无分别,于自身中一一毛孔,示现无量诸佛,各有无数菩萨而为眷属。刹那刹那,各现异相,又能于身一一毛孔,刹那刹那示现五趣有情,人等各异不相紊乱。亦字摄未说者,谓于应以帝释、大梵、护世、人王、声闻、独觉、如来等身而教化之有情,即能任运示现帝释等身而为说法。此诸功德差别,广如经说。
  已说菩萨地功德,下略说佛地功德,由称颂门,赞佛世尊。颂曰:
  如净虚空月光照 生十力地复勤行 于色界顶证静位 众德究竟无与等
  譬如明月于净虚空中,能照耀一切众生。如是已得第十发心,净治能障佛法之黑暗,了知自身能得佛法,为得佛地故复更精进修行。由此精勤故,诸佛世尊唯于色究竟天得无上智,此地一切功德皆到究竟,以诸功德至此为极,最殊胜故。亦是无等,以无与此相等者故,更无过上者故。世尊于彼成正等觉时,一刹那顷即得一切智智。颂曰:
  如器有异空无别 诸法虽别性无差 是故正知同一味 妙智刹那达所知
  如瓶盘等器虽有差别,然彼上之虚空毫无差别,同无碍故。如是色受等法虽有差别,然彼上之真实义,无生为相,亦无差别。是故当知此真实义唯是一味,此复唯以一刹那智周遍了知。故佛世尊,唯以一刹那智而得一切智智也。
  外问,颂曰:
  若静是实慧不转 不转而知亦非理 不知宁知成相违 无知者谁为他说
  既安立无生为色等诸法之真实义。又安立彼为可知。若时安立寂静为真实义,则于彼义,应许智慧毕竟不转。以若于不生为性之真实义,智慧转者,为以何行相转。由无行相,故于真实义,智慧应不转,若慧不转,则说决定所知,不应道理,云何可说遍了知此耶?若谓不知即是遍知真实义,亦不应理。何以故?若不遍知,宁是能知,应成相违。说不知为知互相矛盾,故不遍知,如何是知。若无有心,则亦无知者,汝等谁复为他宣说,云我知真实义。如是行相,而令他了知耶?是故此说不应道理。答彼颂曰:
  不生是实慧离生 此缘彼相证实义 如心有相知彼境 依名言谛说为知
  此中若识随取彼相,即说此识了知彼境。如识生时带青行相,即说知青。如是此智生时,随取真实义之行相,即安立为知真实义。为显此智随取彼相,故曰:“不生是实慧离生,此缘彼相证实义”。即依缘彼行相而立。言“如心有相”等,是取共许之喻,如前已说。故由假名立为达真实义,实无少法能知少法,能知所知俱不生故。
  又汝说云:若无知者,谁复为他宣说真实义如是行相耶?今当解释,此智虽是不生,然于世间亦非不能显示真实。颂曰:
  百福所感受用身 化身虚空及余物 彼力发音说法性 世间由彼亦了真
  诸佛如来,住何色身现证法界,此身是由百福所感,具足不可思议种种身相,是诸菩萨受用法乐之因,即于现在仍说法要。如云:“曼殊室利!当知不生不灭,即是如来增语”。由此百福所感色身,发出如来加持音声,世间堪闻如是行相正法器者,便能无倒了解真实。不但百福所感色身,即此加持之化身,发出显示诸法真实义之声音,世间由此亦能了解真实义。又非但化身,即如虚空,及余草木岩壁等物,虽无心心所,然由彼力,亦能发出声音,世间由此了解真实。诸无心心所法,现在既无分别作用,云何能为说法之因耶?当举外喻以明斯义。颂曰:
  如具强力诸陶师 经久极力转机轮 现前虽无功用力 旋转仍为瓶等因
  如是佛住法性身 现前虽然无功用 由众生善与愿力 事业恒转不思议
  由何力故,虽无分别,而能称其所化机宜,饶益无边诸有情界,谓诸菩萨昔发大愿,如佛世尊现无分别,犹摩尼宝及如意树,随其所宜饶益众生,安住法界刹那不动,教化众生而不失时。愿我亦能如是。由此愿力,与诸众生堪闻是法善业成熟,故有如是事业差别。由是当知,现前虽无功用,而能宣说法真实义,饶益有情。
  今当说佛法身。颂曰:
  尽焚所知如干薪 诸佛法身最寂灭 尔时不生亦不灭 由心灭故唯身证
  智慧自性身,尽焚一切如同干薪之所知。所知既不生,其具不生行相之智,即是诸佛法身。是故经云:“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尔时法身不生不灭,依此故云:“曼殊室利!当知不生不灭,即是如来增语”。由于此智真实义境,诸心心所毕竟不转。故依世俗,立为唯由身证。颂曰:
  此寂灭身无分别 如如意树摩尼珠 众生未空常利世 离戏论者始能见
  若身现证此真实义,即说彼身为寂灭性,由其永离心心所故,性虽寂灭,然能饶益有情。故云:“无分别,如如意树摩尼珠”。义谓此身虽无分别,如如意树及摩尼珠,亦为成满所欲之因。此身为利世间故,尽未来际,常住于世。言常者,表久远住。是故当知,生死未空,虚空未尽,诸佛恒以此相饶益有情安住世间。又此百福相好庄严之身,唯诸菩萨已离戏论,久修福智二种资粮,证得无垢净慧镜者,始能现见;有戏论者,则莫能见。
  余等流身,或从法身起,或由色身之力而起。唯以调伏众生因缘而起,为显此身威力差别亦不可思议。颂曰:
  能仁于一等流身 同时现诸本生事 自生虽已久迁灭 明了无杂现一切
  未得一切智智之前,无始以来自本生事,虽皆久已迁灭。然为显示彼一切故,便能同时,于一等流身中,明了无杂任运示现,一切本事,如明镜中现众色相。
  又佛往昔行菩萨行,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