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亚里斯多德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有一个名称但并不结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的事物。例如, 
人是动物,是两足动物,而且是驯化了的动物,这些都可以 
溶进同一事物;相反,“白的”、“人”、“散步”就不能溶进同一 
事物。即使我们用这三者述说同一主体,或用它们肯定某个 
单一的谓项,所构成的命题,除了在语言学意义上可称之为 
单一的命题外,都不能算是单一的命题。 
因此,如若辩证的问题需要回答,即承认一个前提,或 
者承认两个矛盾命题中的一个(这样的前提本身即是矛盾命 
题中的一个),那么,对这种包含有前面所提到谓项的问题 
的回答,就不可能是个单一命题。即使所寻求的回答是真实 
的,这问题也不是单一的。关于这一点我已在《论题篇》 
中作过解释。“它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不是辩证问题,因为很 
显然,辩证问题必须让人有机会在两个矛盾命题中选择他所 
愿意选择的那个命题,必须使得问题更具体。例如,人是有 
还是没有某种明确的性质。 
在某些谓项的结合中可以看到,一些孤立的谓项自身可 
以结合为单一的谓项,但在其他情况下则不能结合。我们要 
问,这种区别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一方面可以用两个命题 
来说,第一,“人是动物”,第二,“人是有两足的东西”;我们 
在另一方面也可以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变成一个命题,说 
“人是两足动物”。所以,我们也可以同样把独立的“人”和 
“白的”结合成一个单一的谓项。但是,对于独立的“鞋匠”和 
“好的”就不能这样,虽然一个人可能既是鞋匠又是好的,我 
们也不能据此说他就是一个“好鞋匠”。因为如果以为两个独 
立的谓项真正属于一个主项,便可以得出这两者结合的谓项 
也真正属于这一主项,那么便会产生许多荒谬的结论。例 
如,一个人既是人,又是白的,所以他将是一个白人。如若 
他是白的,那便可以推论出,结合而成的事物也是白的。这 
样我们就会得到“一个白的白人”的结论,而且我们还可以照 
此无穷尽地推论下去。再如,“有教养的”、“散步”、“白的”, 
我们也可以把它们多次结合。而且,我们也可以说,苏格拉 
底说“他是苏格拉底”,他是人,所以“他是苏格拉底这个 
人”,我们还可以说他是人,并且是两足的,所以“他是两足 
的动物”。 
坚持认为谓项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结合起来,不可避免 
地要导致许多荒谬的结论。下面我们说说正确的情况。 
某些谓项,如若只是偶然属于某一主词,或者主谓之间 
只是偶性的关系,那么这些谓项就不能结合成单一的谓项。 
我们可以说,“人是有教养的、白的”。但“有教养的”和“白 
的”并不能结合为单一的谓项。因为这两者只是偶然地同属 
某一主项。即使所有白的东西都可以确切地被说成是有教养 
的,“有教养的”和“白的”也不能形成一个统一体,因为有教 
养的东西只是偶然是白的而已。所以,有教养的东西和白的 
不能结合成单一的谓项。如若一个人既是鞋匠又是好的,那 
么我们也不能把这两者结合起来,说他是一个“好鞋匠”。但 
是我们可以把“动物”和“两足的”结合起来,称人是“两足的 
动物”,因为这两个词的关系不是偶然的。 
其次,如若一个谓项蕴涵在另一个谓项之中,这样的谓 
项也不能结合成单一的谓项。所以我们不能反复将“白的”和 
已经包含了“白的”的东西结合起来,或者将人叫做“动物人” 
或“两足的人”,因为“动物”和“两足的”两个概念都已经包含 
了“人”这个概念。但我们可以用单一的谓项来称谓单一的事 
实,如说某一个别的人是人,某一个别的白人是人。但并非 
在任何情况都是这样。如若在所增加的词中包含了某种可以 
引起矛盾的对立因素,如若这时再用单一的谓词来指称单一 
的事实就不是真实的,而是虚假的,比如说一个死人是人就 
是虚假的;但是,当它不包含对立因素时则是真实的。准确 
他说,当包含了对立因素时,就永远不可能是真实的,当不 
包含对立因素时就并非总是真实的;例如,“荷马是某物”, 
如“诗人”,那么,这是否能推论出他存在,还是不能推出他 
存在呢?在这里,这个“是”只是偶然地被用来述说荷马。因 
为我们只陈述“他是个诗人”,“是”在这里并不是以荷马的真 
实存在这一意义来述说他。 
所以,在那些自身不包含矛盾的述说中,如若名词没有 
被定义所取代,而且其宾词并不是偶然地、而是本质地属于 
那些事物,那么个别的东西也将是那些单一命题的主词, 
不存在的东西因为被人们所思维便说它也存在,那是不真实 
的,因为在人们的思维中,并不是它存在,而是它不存在。 
【12】作了前面这些区分之后,我们必须证明这一些 
关系,即关于断言或否认可能性、不可能性、偶然性、必然 
性的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个问题解决起 
来有些因难。我们先暂且承认,包含了“是”与“不是”的复合 
表述是相互矛盾的,试以“人是”为例,“人不是”与其相矛 
盾,而“非人是”则与它不矛盾,再如,“人是白的”与“人不是 
白的”相矛盾,但与“人是不白的”并不矛盾。如果不是这 
样,那么,对于任何主词,其肯定命题或否定命题便都是真 
实的,甚至“一块木头是一个不白的人”也可以被证明是真实 
的了。 
这一些我们都可以承认,但大量并不包含“是”与“不是” 
而是用其他动词来代替它们的句子,其情况又怎样呢?如若 
我们刚才所说的观点正确,那后一种情况也会同样如此。“人 
散步”的矛盾命题是“人没有散步”,而不是“非人散步”,因 
为“人散步”与“人正在散步”这两个命题是同一回事情。如若 
情况始终如此,那这也会适用于“它可能存在”这样的表述, 
因此,与这个命题相矛盾的并不是“它不可能存在”,而是 
“它可能不存在”。 
但同一事物看起来似乎既可能存在又可能不存在。例 
如,可能散步或可能被切割的东西,也可能并不散步或不被 
切割。其原因就在于,以可能性方式存在的事物并不在任何 
时候都现实地存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肯定命题 
还是否定命题都是真实的。因此,可能散步或可能被看见的 
东西,也可能并不散步或并不被人看见。 
但是,既然矛盾命题不可能对于同一主项同时为真,那 
么我们便可以推论出“它可能存在”的否定命题不是“它可能 
不存在”,这样的话,我们便可以从以上所说的推论出,我 
们可以在同时对于同一主项,断言或否认同一谓项;或者, 
肯定命题或否定命题并不是由于增加了“是”或“不是”而形 
成。所以,如若前面的观点不可能成立,我们就必须选择后 
一种观点。 
所以,“它可能存在”的否定命题应当是“它不可能存 
在”,这对于“它偶然存在”的情况也同样适用,它的矛盾命 
题是“它并非偶然存在”,对于其他类似的命题,如“它必然 
存在”、“它不可能存在”等等,也是如此。就如在前面的例子 
中,“是”与“不是”和主项放在一起,即“白的”与“人”,在这 
里,“是”与”不是”则成了基准,而“可能”、“偶然”则作为 
附加词和基准放在一起,附加的词项表明某物是可能的还是 
不可能的。正如在前面的例子中,“是”与“不是”表明某物是 
真的还是不是真的一样。 
“它可能不存在”的矛盾命题不是“它不可能存在”,而是 
“它不可能不存在”。“它可能存在”的矛盾命题不是“它可能不 
存在”,而是“它不可能存在”。据此看来,“它可能存在”包含 
了“它可能不存在”,而“它可能不存在”也同样包含了“它可 
能存在”,因为“它可能存在”与“它可能不存在”乃是同一回 
事,两者并无矛盾。但是,因为“它可能存在”与“它不可能 
存在”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所以它们不可能相对于同一主 
项同时真实,“它可能不存在”与“它不可能不存在”对于同一 
主项也不可能同时真实。 
同样,“它必然存在”的矛盾命题并非“它必然不存在”, 
而是“它并非必然存在”;“它必然不存在”的矛盾命题是“它并 
非必然不存在”。“它不可能存在”的矛盾命题并非“它不可能 
不存在”,而是“它不是不可能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的矛 
盾命题是“它并非不可能不存在”。 
一般而论,正如我们述说的,必须把“是”与“不是”当作 
基准,而其他词则作为附加词与“是”和“不是”放在一起,从 
而形成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我们必须把以下五对表述看作 
是五对矛盾表述: 
它可能存在——它不可能存在; 
它偶然存在——它并非偶然存在; 
它不可能存在——它并非不可能存在; 
它必然存在——它并非必然存在; 
它真实——它不真实。 
【13】从以上面方式形成的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可 
以推出: 
原命题  蕴涵的命题 
它偶然存在 
1。它可能存在  它并非不可能存在 
它并非必然存在 
  
2.它偶然存在  2.它可能存在 
3.它可能不存在  3.它并非必然不存在 
它偶然不存在  它并非不可能不存在 
4.它不可能存在  4.它必然不存在 
(它并非偶然存在)  (它不可能存在) 
5.它不可能不存在  5。它必然存在 
(它并非偶然不存在)  它不可能不存在 
让我们根据所附加的这张表,更详细地讨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