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亚里斯多德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顿、拉瓦锡、达尔文等都在思想方法与实际研究中越出了前 
人的藩篱,发现了更新鲜的花草,或是爬上了更高的峰峦,因 
而望见了更远的地平线。 亚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权 
威似乎可以在十七世纪以后加以结束,让他的著作保留为世 
界学术发展史上丰富而且可贵的材料。 
可是亚氏许多名词、术语、观念已深入西方各门学术与 
人生和宇宙思想之中。十八世纪,不少抱残守阙的人相信这 
些古典仍然有启发人类思绪的作用。近代日耳曼哲学家,写 
出了不少巨著,其中可见到亚氏名学哲学的影响仍然重大。  
文艺界原来保持着对 “ 修辞学 ” 的尊敬, “ 诗学 ” 残篇于这一 
世纪又特别风行。 “ 哲学 ” 1053a页5 — 14行言及天体运动均 
匀而有规律,那么组成运动的时间与距离之单位,就该在天 
体运动上觅取。 十九世纪许多的科学家在实践这样一句陈 
言,做了长久辛勤的努力;我们现用的标准时间与标准度量 
就是根据近代天文记录与地球经线测量来制订的。在生物学 
方面,亚氏虽用 “ 目的论 ” 否定恩培多克勒的 “ 进化论 ” ,但 
在解剖、分类、胚胎学上,他实际是进化论的先导。所以达 
尔文(1809 — 1882)自述生平时,尝谓居维叶(G.L.C.E. 
D.Cuvier,1769 — 1832)与林耐(Linnaeus,1707 — 1778)各 
有成就,对于他仿佛是两位神祇,可是这两人比之亚里士多 
德老先生则犹学童而已。 
(6)十九世纪,亚学研究又重新展开。 柏林研究院 
1830 — 70年间用四十年功夫校印了希腊文 “ 亚氏全集 ” (贝刻 
尔本 —— 参看附录三)供应了各国近代翻译的底本。 1882 — 
1909年间,又以二十八年功夫编印了希腊拉丁诠疏及拉丁译 
文。 法国第杜本也在1847 — 74年间校印完成。其它各国学 
者也时常出版各专篇的校订本与新译本。 “ 亚氏全书 ” 英文译 
本在1908 — 30年间陆续完成。革命前的俄国已出版 “ 修辞 
学 ” 、 “ 伦理学 ” 、 “ 政治学 ” 及 “ 名学 ” 一部分的俄文译本。  
1927年以后又先后译出了 “ 名学 ” 一部分, “ 诗学 ” 、 “ 形而上 
学 ” (哲学)以及生物、物理方面的重要著作。 
(7)中国直至明末,知识分子才接触到古希腊的学术著 
作。徐光启、李之藻等在翻译西方天算书籍之后,已对亚氏 
著作进行诵习,并准备做大规模介绍西学工作。 但清初的 
读书人又回到中国的故纸堆中。西方学术介绍工作没有人后 
继。亚氏崇尚理想而又切务实物,这种精神原可能对中国传 
统文化早作一番针砭。 明清间人倘读得这些书籍,这比我 
们现代中国人应更有实益,现在我们将是主要地作为文化史 
上最重要的学案来考核这些译文。亚氏曾论及古代神话不免 
荒诞,而千年相承,当无数诗文皆已湮没,而此类卷帙独存 
于时代淘汰之余,彼视之为荒谷遗珍(1074b13);我们于亚 
氏的遗书也怀着同样的心情。 
  
贰 希腊各家之说与亚氏思想体系 
(一)各家之说 
  (8)亚氏在 “ 形而上学 ” (哲学)卷A中历叙了希腊诸 
先哲思想概要,予以综合和各别的评议。 其它各卷也随处 
夹入有对各家的批判。拉丁学者素以卷A及本书为希腊哲学 
思想的总结。正象亚氏所说古代哲学方当年青,尚在发言嗫 
嚅的时代,诸先哲用词造语每简率而浑朴,或夸张过当;后 
世读者要明了他们的辞旨,颇费功夫。 因此我们在这里将 
各学派的源流与其要旨作一番介绍;我们明白了这些先哲的 
持论,也就容易省识亚氏行文的脉络,而了解本书所用学术 
名词的来历与其真义。 
(9)自然哲学家各派。 公元前第六世纪间希腊伊雄尼 
亚(Ionia)沿海诸城市发展了地中海的贸易,文化知识也跟 
着商业而兴盛起来。 米利都人泰勒斯(约640 — 550)开始 
了对全自然的探索。古希腊人本用神话来解释宇宙与万物的 
原始,在朦胧中透露着智慧的曙光:宇宙起于 “ 混沌 ” 
( J α HI ),万物皆生于 “ 土 ” (η)。泰勒斯说出了神话的隐蔽, 
直从物质方面寻求这 “ 原始 ” (αρ J η),他说宇宙始于 “ 水 ” 
( K δωρ),万物都是水变成的;大地浮于水上。一个海洋居民发 
生这样的想法是很自然的。 这里应注意到泰勒斯的水,包 
括一切润湿而可变形的液体。这 “ 原始 ” ,或 “ 万物的起点 ” , 
就是以后哲学上的 “ 原理 ” ,而原理与 “ 原因 ” (αι G ι HF )当初 
是可相通用的名词。 他的继承者阿那克西曼德改变古哲以 
韵文叙事的习惯,用散文来说理,发展了泰勒斯的新思想。他 
认为万物原始当有某一 “ 未定物 ” ( GHH π E ρ HF )为之基先;这 
未定物,无定形,无定限,不生不灭。 这 “ 未定物 ” ,因暖 
冷为燥湿之变,就分化为世间诸有定物,而水为最先出现的 
一物。第三传是阿那克西米尼,他贯通了前两代的思想,认 
为 “ 气 ” (α E ρ)就是这原始的 “ 未定物 ” 。他说 “ 气 ” ,因冷暖 
或紧缩或弥散而为疏密之变,就产生云、雨、水、土以及万 
物:这气包括空气、蒸气等一切气体。米利都学派是西方天 
文物理等实学的初创者,后世就称他们为 “ 自然学家 ” 
(ψ K σ E ω I )以别于 “ 神话学家 ” (μ K θι J ω I )。 
(10)伊雄学派。米利都城于494年毁于兵燹。 自然哲 
学的研究传播到伊雄尼亚其它城市。 爱非斯的赫拉克利特 
(约530 — 470)于万物互变思想又进展了一步。他认取冷暖燥 
湿之为相对反变化者,亦正在相生相成;宇宙万有莫不涵蕴 
有对反两仪,其间消长未有已时,而无不求归于平衡。 他 
悬想这些互变的物原应是 “ 火 ” (π K ρ);有热,能动,善变。这 
样的 “ 火 ” 有两类命意,一是实指所见的火,另一是非目见 
而能致万物生灭以至全宇宙生灭的一种动力。赫氏物原是抽 
象也是实物,是宇宙的组成材料,也是宇宙演变的基因。赫 
氏于万物演变观念发展为 “ 一切消逝 ” (πα KG αρ E ι)之说: “ 人 
不能两度涉足同一河流 ” 就是他的名言。 这样赫氏的 
“ 火 ” 还是米利都自然哲学物原唯一论的传统;而在万物常 
“ 动 ” 这一点上他却开辟了一个新的思想途径,引出埃利亚学 
派的相反辩证。当时抽象名词既十分贫乏,赫氏用当代语法 
与实例表达他复杂的思想,常失之隐晦,因此当时大家称他 
为 “ 暧昧学派 ” (σ JHGE ι F );后世则别称之为 “ 杂说派 ” 或 “ 折 
衷派 ” ( EJMEJGJHI )。 
(11)埃利亚学派。相反于伊雄学派的动变论,埃利亚学 
派建立了不变的 “ 实是 ” ( GHHF )。亚里士多德谓一元论始出于 
哥罗封的曲艺家齐诺芳尼,他虽以歌泳为业而能作名学辩析, 
于宇宙原理主静主一,讥讪当代多神习俗,主张归于一神 
(θ EHI )。 埃利亚的巴门尼德(盛年约公元前485)习知自然 
哲学与数论,绍述了齐氏的名学辩证。他想到人们苟有所思, 
必有实指的事物存在于思想之中, “ 无是物 ” 就无可认识,无 
可思索;所以宇宙间应无 “ 非是 ” (μη HF ),而万物之各是其 
是者必归于一 是 。 巴氏摆脱了古希腊的神秘情调,也越出 
了自然学派的物质世界,他勘落爱非斯学派的动变观念,也 
否定某些多元思想,主张宇宙常住(永恒),常静(不动),有 
限。 万物本于 “ 元一 ” ( EF [ J αιπα F ]),始于一,终于一;万 
象幻化非世界实义。这些就是巴门尼德教谕诗篇中所释的 
“ 真道 ” ( MH  HI )。巴氏虽在哲学思想上引向于非物质境界,他 
对自然间实物的叙述,还是承认感性世界的分歧与万物的众 
多的。他的门弟子芝诺就独重抽象思考,轻薄事物,专务纯 
理论,在空实、动静、无限有限、时间、运动等观念论题上 
作出细致的分析;芝诺确乎可称为辩证家(δ EMEJG ι JHI )。一元 
论派自齐氏之一于 “ 神 ” ,巴氏之一于 “ 名 ” (道),至芝诺而 
一于 “ 实 ” (π MEHF ),凡三传而所一者三变。这三变与自然学 
家于物质上所一的水气火之三变相似。 
(12)恩培多克勒。 阿格里根的恩培多克勒(约500 — 
430)稍后于巴氏,别创了新说,他以世界为地、水、气、火 
四种 “ 物根 ” (ρι I ωμα G α)的一个动变集体,而爱憎(ψι MHG η I , 
FE ι JHI )为动变的主因。他认为宇宙是完整的球体(σψαιρ HI ), 
这就是埃利亚的元一或神,却又承认物原有四种之多,这也 
可算是一个调和折中的学派。他说万物分离,起于憎斗;其 
合成则由于友爱。宇宙既爱憎并在,故万物此消彼长,或一 
或多,循环不息。这与赫拉克利特的两仪平衡原理相似,而 
恩氏更清楚的表白了 “ 物 ” 与 “ 力 ” 在宇宙间的两项基本作 
用。恩氏称地、水、气、火四者为 “ 物根 ” ,同性匀整,不生, 
不灭,不变。这四种创造万物的素材,以后被称为 “ 元素 ” 
(σ GHJE ια)。作为一个化学分析家, “ 四大 ” 之说未免武断,作 
为一个理论家,这 “ 元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