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她死了。卢颖死于这次车祸。和她一起逝去的,还有另一位青年。

  她是那样年轻,仅二十三岁,是省电视台分来不久的大学生。

  我头一次见到她,是在一次开大会的时候,别人都在听会,或窃窃私语,她却捧了书在看。我无意中瞥见她一个陌生的姑娘,就被她宁静的气质吸引了,盯住她看了半天。从她身上,使人想到,我们也曾有过的大学时代,一般的无牵无挂,一般的纯真任性,一般的充满种种切实和不切实的幻想,以为将来的整个世界都属于自己。

  “一个文静的女孩。”我想。但她却不总是文静。那天中午,一个女孩子忽而爆发的大笑搅扰着我的安宁。我不无烦恼地寻到门口,推门一看,竟是她,和几个男孩子正兴致地说着什么,梳着披肩长发,穿着合体、修长的牛仔裤。我悄悄地退了回来,对她原有的好感打消了心理的烦恼。心想,这女孩子,也会大笑呢,笑起来长长的眼睛月牙似的弯着,也相当甜呢。她们毕竟洒脱、奔放得多。

  但是她死了。连同她的宁静,连同她的笑。她如果不死,还会看很多的书吧?她是学日语的,学得挺不错。她还会跑很多地方,去陪外宾,去拍片子吧?将来,她也许会有一番大作为,也许会成为许多勤恳、默默工作的人们中的一个。

  她会结婚,和一个相当不错的青年,对这一点,我是很以为是的。我曾动过想把她介绍给自己认识的什么人的念头。因为她的洒脱、她的文静和甜甜的笑,还有她那令人羡慕的职业,都是男孩子们喜欢的。

  她会成为好妻子好母亲。她会用女性的手安排他们的小窝,会有彩色的窗帘,“吱呀”的童车,还会有一个精致的小书架,书架上不但有日语书,还会有烹调、缝纫、卫生、旅游的书,还会有文学名著。

  她会有漂亮的小宝宝。她会尽心尽意地照顾他(她),把孩子带得结结实实,打扮得可心可意。

  以后,她也会成熟起来。会尝到生活给予的一切,她会为甜美而微笑,会为伤心而流泪,会为烦恼而烦恼,会为不屑而不屑,会为应得的利益而争吵,会为值得奉献的去奉献……

  只是她却死了。就在那一瞬间,一切都在她二十三岁凝固了。火化那天,是星期六,也正是她第二十三个生日。正是最美好的年龄,正是在一切都向她展示着眩目光彩的年龄,她跨入了另一个世界。

  她失去的太多太多。每念及此,心里总有些怅然。

  在她失去的一切面前,每个人生活的缺憾也都是能够忍耐的了。而只有更珍惜生活,更努力工作,也才能拭去心里那份怅然的吧我想。

Number:6520

Title:特殊讣告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7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1899年6月3日,维也纲公园里正在举行一场音乐会。当一曲终了时,有人上前对乐队指挥轻轻耳语了几句,指挥默然片刻,尔后对第一小提琴手吩咐了一下,再由他将信息传给整个乐队。乐师们更换了谱架上的乐谱,弦乐手们在乐器上加了弱音器。听众们等待着宣布下一个节目,可是指挥什么也没有说。很快,乐队就奏起了风靡世界的《蓝色多瑙河》……

  这首曲子,是奥地利作曲家施特劳斯所作,这位深受人们喜爱的音乐家在一个多小时前刚刚去世。临终前,他突然从床上坐起,痛苦地喘息着,轻轻地对妻子哼起了一支从未听他唱过的古老歌曲:“小朋友,我的小朋友,现在我们只得分手了……无论艳阳多么明媚,终也有下山的时候……”

  《蓝色多瑙河》在维也纳公园里奏响,可是,速度是那么徐缓,音量始终没有高出叹息的声音……听众们明白过来了,尔后又默默地散去。就这样,维也纳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

Number:6521

Title:孤独的旅客爱因斯坦

作者:林贤治

出处《读者》:总第127期

Provenance:《随笔》

Date:1991。5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在像我们这个令人焦虑和动荡不定的时代,难以在人性中和人类事务的进程中找到乐趣,在这个时候来想念起像开普勒那样高尚而淳朴的人物,就特别感到欣慰。”

  我理解爱因斯坦。

  两次世界大战从同一个枪口洞穿了这个德国人的一生。德国,这个盛产哲学头脑的民族,在一个夜里,竟然变成了一头疯狂的野兽!最可怕的,还不在于千千万万的人们对于权力者的意志的屈从,而是把一种兽道主义内化为每个人心中的道德律于是放火,杀戮,欣欣然仿佛干着世界上唯一正义的事业。他们收拾起同类,就像收拾街头的垃圾一样,自然而便当!

  整个祖国背叛了爱因斯坦。幸好,他有另一个祖国。

  他是把周围的知识分子集团当成自己的祖国的。这时,“精英”们如何呢?情况更糟!知识,非但没有为他们保持一点应有的操守,反而成了可供彻底叛卖的资本!在一个为军国主义者的暴行辩护的被称做《文明世界的宣言》上面,便有九十三个著名的科学家、艺术家和牧师,以属于他们的手,签署了他们尊贵的姓名!九十三个!九十三个赤裸裸地站出来向人类的良心挑战!而另一个反战宣言《告欧洲人书》,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签名的才一共只有四个人!

  那些知识分子多么卑鄙、无耻、自私啊!连海德格尔这样的人物,也一样跟着大棒走!在普鲁士科学院的会议厅里,爱因斯坦身边的两把椅子总是空着。没有人敢靠近他。其实,他不过是一个物理学家罢了,那时候,除了做实验,拨弄一些数字与逻辑,什么事情都还没有做出来。然而,作为一个危险分子,这已经足够了!

  不顺从就意味着反抗。在一个专制国度里,谁不敬畏权力呢?

  他没有了退路。

  他完完全全地被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抛弃了!

  但是,比起大批大批死于汽油与火的犹太人,爱因斯坦究竟是幸运的。无论怎样,后来,他总算可以站在自由女神的火炬底下自由地喘息了。

  爱因斯坦!你尽可以沉浸在天才的想象之中,而无须理会千万里外的战争的嚣骚;你可以静静地观察物理力的相互作用,而无须提防暴力的报复;可以进一步完善你的相对论,而无须担心绝对权力的威凌。让你结束那个关于“祖国”的恶梦,向未来世纪的子孙们讲说你眼中广袤、辉煌的宇宙天体,大自然的美与和谐吧!要是教堂的晚钟响过,你也已感觉疲倦,那么,就走出实验室,带着你心爱的小提琴,随同纷飞的鸽子到公园或是旷野里来!那里,有惠特曼抚摸过的柔和的草叶,有爱默生喜欢的岩石、松树和橡树,有林肯播种的紫罗兰的缠绕不息的芳香……

  我知道你是一个诗人,本来意义上的诗人,爱因斯坦!

  可是,这个刚刚逃脱了政治迫害的人,却把他全部的激情,献给了政治斗争。政治,在他看来,乃是全人类的事务,并不限于邪恶势力的墙垣之内的。他赞扬法国的物理学家朗之万说:“理性是他的信念这信念不仅带来了光明,也带来了解放。他为促进全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愿望,也许比他为纯粹的知识启蒙的热望还要强烈。正因为这样,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政治启蒙。”这不也是自我的深沉表白吗?

  当屠伯们开始了血的游戏,当无情的炮火摧毁了田园,当大地因无数妇孺惊恐的哭声和挣扎的呼喊而日夜战栗,难道还能在实验室的圆转椅里安坐吗?科学成就本身,到底能够从本质上减轻多少落在人们身上的灾难呢?这时候,他没有沉默。他根本不可能沉默。如果沉默,就等于犯了“同谋罪”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理解这样一道现实政治中的等式。所以,他全身心投入了各种公开和秘密的反战运动,没有一点犹豫。他成了不带枪的战士。他以榜样的力量,召唤着更多的为和平而战的人们。

  他那么紧张地注视着时局的发展,以科学家的精确,不断地校正自己的每一个行动。从呼吁拒服兵役到主张武装抵抗,他不惜严酷地涂改自己,以致睿智的罗曼·罗兰也不能理解他。是的,他渴望理解,一生都渴望理解;但是对他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倾听自己,倾听内心的神圣的声音。真理的声音。真理是简单自明的,但又丰富到没有极限,只有忠实于人类自由事业的奋斗者,才能从它那富于人性的启示中,获得独立支持的勇气。

  他一面从事反战运动,一面开辟“第二战场”:保卫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维护和加强这些自由,距眼下生死攸关的战争未免太远了;然而他认为,任何民族的健全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这个基础。当人们焦灼的心几乎全数为血火的战场所吸附时,他的目光,便已经探及使世界充满痛苦、叹息和辛酸的战争和各种压迫的根源了。呵,爱因斯坦,你四周的和平环境还不能令你感到满意吗?最初到来时,你是那般深情地礼赞这个自由民主之邦,怎么会诅咒起来的呢?难道你不怕陷于新的孤立?……这个大步跨出了科学圣殿而直面血与污秽的伟大的天才,他发现:科学和政治,个人和社会,都一样深深植根于脚下的多难的土地。这土地,原来便连成一片,并没有大陆和次大陆之分的。没有国界。他没有祖国,可又无处不是他的祖国!

  说到底,时代与他,谁也没有抛弃谁。

  如果说他离开德国,离开普鲁士科学院,离开属于科学工作者的纯粹的研究生涯也算是一种抛弃,不如说是一种拒绝。他拒绝了他所应拒绝的一切。

  他拒绝了一切,惟独保留作为一个世界公民的责任。人类是什么呢?作为类的概念,其实是哲学中的一个“无”,然而在他那里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