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杉原又发两次电报给东京,尽管他反复强调犹太人危急的处境,并解释犹太人只在日本逗留30天等等,但他得到的答复依旧是“不准”。很明显,杉原必须做出抉择:服从政府命令,或是听命良心行事。

  二

  早年,杉原在国内时,有一天看到一则启事,外务省招揽有意去国外攻读、然后晋身为外交官的年轻人。已经从早稻田大学英文系毕业的杉原又一次参加考试,及格的人寥寥无几,但杉原考上了,被派到中国哈尔滨大学攻读俄文。

  他以优等成绩毕业,在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政府工作。后来升为外务部次官,还差一点当上满洲国的外长。可他看到日本人对中国人手段非常残忍,于是辞职抗议,在1934年回国。

  他这时是日本政府里俄语说得最好的官员,东京当局在1939年派他去立陶宛开设一个领事馆。6个月后,战事爆发,苏联并吞了立陶宛,所有外国领事馆都要关闭,聚集在日本领事馆大门外的犹太人,一小时比一小时多。

  最后,杉原决定走他要走的路。“我可能要违抗政府的命令了,”他对幸子说,“我的事业也许就此断送,然而不那么做,我就是违抗上帝。”

  三

  杉原走到领事馆门外,对聚集的犹太人说:“凡想领过境签证的,我都会签发给你们。”一时鸦雀无声,然后是一片欢腾,许多人流着泪祈祷。

  这时签发的日本签证只属过境性质,因此,签证持有人要填写最终目的地。瓦哈夫提希拿到一份声明,说进入加勒比海的荷兰殖民地库拉索是无须签证的,于是提议填库拉索为最终目的地。

  杉原在8月1日上午开始签证。初时,他对申请人问些例行的问题:是否有从日本到别地的船票或机票?有无足够的旅费?但不久杉原便省略了这些询问,因为大部分难民逃出时都只带了很少的随身物品。

  办理一份签证约需15分钟。杉原不吃午饭,尽量多发签证。虽然如此,第一天过去了,等待签证的人数却完全没有减少。

  杉原夜以继日地签发签证。印刷的正式表格用完后,他就用手画表格。日子一天天过去,杉原体力开始不支。由于缺少睡眠,他双眼通红。“我不知道现在应不应该停止。”有天晚上他疲惫地对幸子说。”我们尽量多救些人吧。”妻子温柔地说。

  到了8月的第三个星期,杉原接到电报,命令他停止发签证。大批难民抵达横滨、神户这两个日本港口,情况很混乱。但杉原没有理会这些命令。

  8月底,苏联当局要求关闭日本领事馆。东京方面指示杉原到柏林去。然而,看到犹太人群中一张张可怜的脸,杉原实在于心不忍。“我们将在这里的旅馆过夜,”杉原宣布,“在我们离开以前,我能发多少张就发多少张。”

  成群的犹太人跟着杉原一家到旅馆去,杉原在那里继续不停地写。第二天早上,跟着杉原一家去火车站的人更多,杉原在火车上继续挥笔拼命地写,无奈他没办法发出足够的签证给每一个人。于是他开始在空白纸上签名,希望犹太人自己会把余下的部分填写好。火车开动时,他仍把签了名的纸一张张递出窗外。

  “杉原千亩,”有人站在路轨边上喊道,“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

  四

  难民紧执着宝贵的签证东行。等他们安然上了驶往日本的船时,许多犹太人甚至产生杉原潦草书写的那张纸是有神保佑的想法。

  17岁的神学院学生柯恩肯定是这样想的。他们那批人登上开往神户的船时,一个苏联官员把一位犹太人拉比推到两名检查签证的日本官员面前。拉比打开自己的护照,忽然一阵风把签证吹向海面。“我们都傻了,”柯恩说,“谁料那纸竟转个圈飘回船上,恰恰落在拉比脚下。”

  在日本,犹太人完全没有受到歧视。过境签证期满,他们获准去中国的上海,在那里等待战事结束。至于南美的库拉索,他们去不成了,因为那里不让他们入境。战后,有些犹太人在日本定居,其余的大都去了美国、南美洲或后来出现的以色列。

  杉原估计自己签发了3500份签证,但有人说至少有6000份。

  战争期间,杉原主持捷克、罗马尼亚和德国领事馆,日本政府从来没提签证的事,他以为别人已经忘记了他违命的事。

  1945年,杉原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主持日本领事馆,苏军把他和家人逮捕,解入俘虏营,21个月后,他们一家回到日本。

  回东京后,杉原希望政府会派他任大使,谁知道外务省次官反而要求他辞职,而且不给他惯常的推荐信。杉原这才明白,他们并没有忘记他在立陶宛的作为。

  为了养家,这位职业外交家最初是挨家挨户推销灯泡。后来他到莫斯科去替一家贸易公司主持在那里的分公司,家人留在日本。这样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

  五

  得到杉原救命的犹太人从没有忘记他。许多人设法寻找他的下落;他们到日本外务省去查询,但毫无结果。1967年某日,杉原的儿子弘树接到信息,说驻东京的以色列大使馆有位官员要见他。这位官员名叫耶和修·尼西里,他根据外务省同仁名录找到了杉原的下落。

  “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你父亲,”尼西里对弘树说,“我永远忘不了我的救命恩人。”弘树说他父亲在莫斯科工作。“请转告他,以色列政府要嘉奖他。”弘树从父亲那里得到的答复是:“工作太忙,无暇接受官方的谢忱。”但3个月后,尼西里终于说服了杉原。

  在特拉维夫,杉原受到英雄般的欢迎。他曾经救过的人纷纷设宴款待他,有些人已是以色列的风云人物。那个叫瓦哈夫提希的律师,便是那时期以色列的宗都教部长。

  “我一直想知道,你当时为什么那么做?”瓦哈夫提希问杉原。

  杉原说:“我看到有人受苦,而我能帮他们,那我为什么不那么做呢?”

  1984年,以色列将“国际正义之士”的荣衔授予杉原,那年他已85岁了。杉原在美国也获得多项荣誉。最近,一所名为密里尔·耶西的宗教学校在纽约举行50周年校庆,这所学校原设于波兰米尔城,全校师生当年有300多人都受过杉原的救命之恩。他们设立了杉原千亩教育基金,作为校庆的一项重要内容。

  杉原1986年在日本去世时,当地许多人并不知道他。出殡之日,大批犹太人到他家去吊丧,他的邻居才知道他们曾与一位英雄毗邻而居。

  许多年之后,日本政府终于在1991年为当年把杉原免职一事向他家人做出书面道歉。拿过杉原签证的犹太人至今仍满怀感激地写信给杉原太太和儿子。有人估计如果把杉原所救之人的子孙计算在内,世界各地有好几万人的性命都是这位勇敢的外交官所赐。

 

Number : 8022 

Title :看不见的爱

作者 :赵宇宁

出处《读者》 : 总第 156期

Provenance :《石河子报》

Date :1993。7。23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妇女。那孩子正用一只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石子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里,打出去,然后再接过一颗。从那妇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亲。

  那孩子很认真,屏住气,瞄很久,才打出一弹。但我站在旁边都可以看出他这一弹一定打不中,可是他还在不停地打。

  我走上前去,对那母亲说:

  “让我教他怎样打好吗?”

  男孩停住了,但还是看着瓶子的方向。

  他母亲对我笑了一笑。“谢谢,不用!”她顿了一下,望着那孩子,轻轻地说,“他看不见。”

  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说:“噢……对不起!但为什么?”

  “别的孩子都这么玩儿。”

  “呃……”我说,“可是他……怎么能打中呢?”

  “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关键是他做了没有。”

  我沉默了。

  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

  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我慢慢发现,这孩子打得很有规律,他打一弹,向一边移一点,打一弹,再转点,然后再慢慢移回来。

  他只知道大致方向啊!

  夜风轻轻袭来,蛐蛐在草丛中轻唱起来,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条发出的“噼啪”声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声仍在单调地重复着。对于那孩子来说,黑夜和白天并没有什么区别。

  又过了很久,夜色笼罩下来,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轮廓了。

  “看来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犹豫了一下,对他们说声“再见”,便转身向回走去。

  走出不远,身后传来一声清脆的瓶子的碎裂声。

 

Number : 8023 

Title :人生小酌

作者 :蒋金镛

出处《读者》 : 总第 156期

Provenance :《文汇报》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大凡说服了、感动了、征服了自己的人,就有力量征服一切挫折、痛苦和不幸。

  受挫一次,对生活的理解加深一层;失误一次,对人生的醒悟增添一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