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咧,两碗面!”

  可是,当家人却将三把面扔进了汤锅。

  于是,母子三人轻柔的话语又在空气中传播开来。

  “昕儿,淳儿……今天妈妈要向你们兄弟二人道谢呢。”

  “道谢?……怎么回事呀?”

  “因为你们父亲而发生的交通事故,连累人家8个人受了伤,我们的全部保险金也不够赔偿的,所以,这些年来,每个月都要积攒些钱帮助受伤的人家。”

  “噢,是吗,妈妈?”

  “嗯,是这样,昕儿当送报员,淳儿又要买东西,又要准备晚饭,这样妈妈就可以放心地出去做工了。因为妈妈一直勤奋工作,今天从公司得到了一笔特别津贴,我们终于把所欠的钱都还清了。”

  “妈妈,哥哥,太棒了!放心吧,今后,晚饭仍包在我身上好了。”

  “我还继续当业余送报员!小淳,我们加油干哪!”

  “谢谢……妈妈实在感谢你们。”…

  这天,娘儿仨在一餐饭中说了很多话,哥哥进得了“坦白”:他怎样担心母亲请假误工,自己代母亲去出席弟弟学校家长座谈会,会上听小淳如何朗读他的作文《一碗清汤荞麦面》。这篇曾代表北海道参加了“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的作文写道,父亲因交通事故逝世后留下一大笔债务;妈妈怎样起早贪黑拼命干活;哥哥怎样当送报员;母子三人在除夕夜吃一碗清汤面,面怎样好吃;面馆的叔叔和阿姨每次向他们道谢,还祝福他们新年快乐。………

  小淳朗读的劲头,就好像在说;我们不泄气,不认输,坚持到底!弟弟在作文中还说,他长大以后,也要开一家面馆,也要对客人大声说:“加油干哪,祝你幸福。……”

  刚才还站在柜台里静听一家人讲话的当家人和女掌柜不见了。原来他们夫妇已躲在柜台后面,两人扯着条毛巾,好像拔河比赛各拉着一头,正在拚命擦拭满脸的泪水。……

  三

  又过去了一年。

  在北海亭面馆靠近暖气的第二张桌子上,9点一过就摆上了“预约席”的牌了,老板和老板娘等呵、等呵,始终也未见母子三人的影子。转过一年,又转过一年,母子三人再也没有出现。

  北海亭的生意越做越兴旺,店面进行了装修,桌椅也更新了,可是,靠暖气的第二张桌子,还是原封不动地摆在那儿。

  光阴荏苒,夫妻面馆北海亭在不断迎送食客的百忙中,又迎来了一个除夕之夜。

  手臂上搭着大衣,身着西装的两个青年走进北海亭面馆,望着坐无虚席、热闹非常的店堂,下意识地叹了口气。

  “真不凑巧,都坐满了……”

  女掌柜面带歉意,连忙解释说。

  这时,一位身着和服的妇人,谦恭地深深低着头走进来,站在两个青年中间。店内的客人一下子肃静下来,都注视着这几位不寻常的客人。只听见妇人轻柔地说:

  “那个……清汤面,要三份,可以吗?”

  一听这话,女掌柜猛然想起了那恍如隔世的往事在那年除夕夜,娘儿仨吃一碗面的情景。

  “我们是14年前在除夕夜,三口人吃一碗清汤面的母子三人。”妇人说道,“那时,承蒙贵店一碗清汤面的激励,母子三人携手努力生活过来了。”

  这时,模样像是兄长的青年接着介绍说:

  “此后我们随妈妈搬回外婆家住的滋贺县。今年我已通过国家医师考试,现在是京都医科大学医院的医生,明年就要转往札幌综合医院。之所以要回札幌,一是向当年抢救父亲和对因父亲而受伤的人进行治疗的医院表示敬意;再者是为父亲扫墓,向他报告我们是怎样奋斗的。我和没有开成面馆而在京都银行工作的弟弟商量,我们制订了有生以来最奢侈的计划在今年的除夕夜,我们陪母亲一起访问札幌的北海亭,再要上三份清汤面。”

  一直在静听说话的当家人和女掌柜,眼泪刷刷刷地流了下来。

  “欢迎,欢迎,……呵,快请。喂,当家的,你还愣在那儿干嘛?!2号桌,三碗清汤荞麦面!”

  当家人一把抹去泪水,欢悦地应道:

  “好咧,清汤荞麦面三碗!”

 

Number : 1003 

Title :绵长噩梦

作者 :彼得·米切莫尔

出处《读者》 : 总第 100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一

  1977年6月那晚,电话响时,只有47岁的露诗·芬雷一个人在堪萨斯州威切塔市的家里,她那担任建筑公司秘书兼司库的丈夫艾德前一天晚上因病进了医院,怀疑是心脏病猝发。两个已成年的儿子都不住在堪萨斯州。

  露诗拿电话吓了一跳,因为一个男子的声音在问:“你是以前住在堪萨斯州斯考特堡的露诗·斯莫克吗?”

  “嗯,我是,”她回答,心想可能是老家的一位旧友。

  “我发现一条剪报,”那人说下去,“是从1946年10月15日《考斯特堡论坛报》剪下的,标题是:《色魔用烙铁烙伤中学女生。》那个女生就是你,是不是?露诗,你要给我钱才替你保密。”

  露诗气极了,把电话挂上可是往事,顿时涌上心头。露诗·斯莫克家住密苏里州一个小农场上,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16岁时她迁居斯考特堡,一面进学校念书,一面当夜班电话接线生。有一天下午,露诗回到寄宿处,发现房间里有个擅自闯入的人,等她回来。他撕破她的衣服,企图强暴她,因为不得逞,便拿起他放在露诗的炉子上烧热了的烙铁,烙伤她左边的大腿。

  这场袭击好吓人,事后的满城风雨更令她难堪。不过这已是往事,艾德完全知道的。可是露诗发现自己站在电话前浑身发抖,心里充满大难临头的预感。

  两天后,艾德高高兴兴回家,他的胸口痛已诊断出是因一根肋骨裂了。露诗讲起那电话时,艾德叫她忘掉它。“只是个神经病在胡说八道,”他说。

  在以后几个月里,那个人又打了几次电话来。露诗要是只有一个人在家,她就立刻把电话挂上。如果是艾德接电话,对方便把电话挂断。

  后来在1978年7月一个下午,在威切塔市西南贝尔电话公司保安部工作的露诗走出公司后,一个男子走到她旁边,向她挨近。他大约50岁,瘦脸,戴金属框眼镜。她紧张地转身警告他说,她约了丈夫来接她。

  “我会跟你联络的,”那人走开时大声说。

  六星期后,那个人从一条巷子里向她扑去,揪住她的膀子。“你得跟我谈话,露诗,”他吼道。

  露诗挣脱,奔入一家百货公司,等她的心不再怦怦狂跳了才打电话要艾德去接她。

  他吓呆了。“你膀子上有抓伤痕!”他说,“简直是行凶!我去报警。”

  45岁的探员德鲁瓦兹基记下了芬雷夫妇过去18个月所受的骚扰。“没有什么可以进行侦查的,”他最后说,“不过我们会截听你家的电话。”

  两个月后,艾德又惊慌报警。他妻子上班时失踪了。警车出动搜索时,艾德又打电话给警方。“我刚得到她的消息,”他说,“她在双湖附近。她是在街上被掳走的,但是后来设法脱了身。”

  露诗镇定地讲出经过。原来下午小息时,那瘦脸汉子突然从一辆老雪佛兰车上跳下把她拖进车去。车子兜来兜去兜了4小时之久,后来才在一个公园里停下。露诗看到机会便从手袋里取出防盗喷露器朝那人脸上喷,跟着便逃脱了。

  以后五个星期,德鲁瓦兹基派人24小时监视露诗,可是掳她的歹徒没有露面。她后来开始收到邮寄的恫吓信,大多数是用诗句写出,但错字连篇。

  你脑里七上八下想躲开我,

  你心里却知我会如鬼附身

  警方在那些信纸上找不到指纹,从诗句里也找不到何以他们现在称为“诗人”的那个人对露诗如此死缠不休的线索。除了斯考特堡事件以外,例行的调查也查不出芬雷夫妇有什么蹊跷。“我真不明白,”德鲁瓦兹基对他手下的人说,“艾德和露诗是你所能希望见到的两个最好的人。”

  露诗是个纯洁妇人,温顺文静,她叫丈夫不必担心。然而,那些诗句与折磨却继续不断。

  思念如烟,萦绕你脑际,

  不,你不死不疯,我便不甘休。

  被掳事件发生9个月后,露诗有天晚上只身在购物商场,正要走上她的汽车。那瘦脸男子忽然走上来跟她说话。他和她纠缠时,她觉得背部有火烧般一阵灼痛。她挣扎脱身上了车开走,在车上用手往后面一摸,发现背部插了把刀,只剩刀柄露在外面。

  露诗居然能开车回到家。艾德不敢碰那凶器,立即接手把车开去医院。

  医生拔出来的是一把去骨刀,刀柄上缠着红色大手帕,接着把伤口缝合。

  虽然13厘米长的刀刃几乎戳到肾脏,幸而露诗并没有严重受损。

  谋杀未遂事件和搜捕“诗人”成为威切塔的头条新闻,警方把绘制的瘦脸汉子容貌拼图分发到市内外各地。他们也曾经盘问过好几百个面貌与拼图相似的人,没有一个是“诗人”

  露诗继续收到嘲骂性的俚诗。事件已弄到满城风雨,“诗人”竟有恃无恐地开始写信给警方、威切塔《鹰烽报》和当地电视台。

  威切塔警察局长拉门荣向负责办案的剽悍刑警大队长麦克·希尔施加压力。“现在有人要杀害一个女人,”拉门荣严厉地说,“你们做了些什么?”

  “局长,我们已经寸步不离她了,”大队长无可奈何地说。

  1979年圣诞前夕,一名探员来到芬雷家通宵值勤时,发现后院的电话线切断了。警方便在鸟屋装置一架摄程及于后院每个角落的遥控摄影机,然后把摄影机与芬雷家地窖里的一具显示终端机连接。探员在终端机屏幕上监察了3个月,除了雀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