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他胸前挂满各种勋章回到伊辛顿磨房养老时,排列得像士兵队形一样的花木仿佛在列队接受他的检阅,使他随时能进入美好的往事回忆之中,给他以很惬意的心灵感觉。

  返老还童 自得其乐

  随着年龄的老化,蒙哥马利愈来愈变得像个孩子,一个对什么都好奇的孩子,一个顽皮而会耍小聪明的孩子。

  在他退休前后,他几乎成了一个青年问题专家和体育评论员。他在青少年俱乐部发表演说,担任青年野营活动组织“康科迪亚”的主席,带头慷慨解囊为青少年活动集资。他对体育运动有浓厚的兴趣,不仅常去看足球比赛,而且发表了关于滑雪、板球、划船等运动的评论,呼吁举办开放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他与拉德利划船队的小伙子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坐在船上与小伙子们一起练习,比赛时到现场加油,并到终点迎接,给予鼓励。甚至在到国外访问时,他还不忘给他们写信,寄来外国礼物。一个10岁的男孩给他写信说想当海军陆战队队员,他亲自给这位孩子回信勉励一番。在国外访问时,他也愿抽空和孩子们玩一会儿。加拿大的孩子太胖,他为此发表了一番评论。

  蒙哥马利永不服老,但他毕竟是老了。1968年,国会进行了隆重的开幕典礼。已81岁的蒙哥马利提了一个令人吃惊的要求,他要带国剑参加开幕仪式。按他的功劳,他是少数几位可以带国剑的军官之一。带国剑是英国给功勋卓著的军官的一种崇高而特殊的荣誉。但按礼宾规定,带国剑有一套苛刻的要求。国剑长而且笨,必须举着它从皇家画廊走到上议院。在女王讲话时,要将它笔直地举起并不可有丝毫晃动。这个活儿即使是皇家卫队的小伙子们也感到怵头,何况一个81岁的老元帅呢!但蒙哥马利不听劝阻,硬要在这庄重的大典上一试自己的体力。在女王开始讲话后,蒙哥马利手中的剑就不由自主地晃动了一下,紧接着晃得一发不可收拾,他自己也跟着晃动起来,眼看就要跌倒在地。见此情景,女王不得不暂时停顿自己的讲话,王室司库飞也似的冲上前去,从蒙哥马利手中接过国剑,将他扶到一把椅子上坐下。他坐了一会儿,不等典礼结束,便悄悄地一个人独自走了。英雄一世的蒙哥马利本想显示一下英雄本色,可惜当众出了一个大大的洋相,但我们也许用不着感到惊讶和惋惜。

  仔细分析一下蒙哥马利的一生,就会发现他是一个颇爱出洋相的人,并且跟这次带国剑参加大典一样,并非有意,而是无意,是下意识的。在他的天性中,有一种潜在的孩子式的喜欢恶作剧的本能。这种恶作剧和黑色幽默有时让人觉得十分可爱,有时又叫人哭笑不得,尴尬不堪。

  小偷让他得教训

  也许正因为他像个孩子,他的晚年才那么惬意。他没有当首相当大臣的野心,不过是爱表现一下而已,既然如此,当权者何不顺其自然呢?倒是一个大胆的小偷让他吸取了一点教训。

  1967年11月17日,他80大寿,正好是个星期六。在他外出赴生日晚宴时,小偷潜入了他的伊辛顿磨房,将所有值钱的金、银、钻石几乎席卷一空,其中包括陆军元帅的权杖和一些价值连城的勋章,如丹麦的大象勋章和苏联的胜利勋章,后者是用红宝石和钻石镶成的五角星。但这位小偷只爱财,未将蒙哥马利最看重的一件东西偷走,那就是在吕纳堡荒原德军向他签署的投降书。这体现了他光辉的战绩和独特的性格。

  1945年5月,蒙哥马利趁莱茵河战役之余勇,越过易北河,直抵波罗的海,封锁了丹麦半岛。此时,希特勒已在柏林死去,德军无心再战,陆军元帅凯特尔于5月3日派了一个代表团到吕纳堡荒原蒙哥马利的总部谈判投降。谈了一天之后,蒙哥马利不耐烦了,威胁说,如果你们还讨价还价,我将命令部队继续进攻。他自己起草了一份德军的投降书,迫使德军谈判代表参加了一个简短的受降仪式,然后像点名一样,一个一个地叫着德军谈判代表的名字,让他们在投降书上签字。他们是德国海军总司令、海军上将汉斯·弗里德堡,陆军布施元帅的参谋长金策尔将军,海军少将瓦格纳,陆军参谋军官波莱克上校,海军参谋军官弗里德尔少校。这份名曰《荷兰、包括一切岛屿在内的德国西北部以及丹麦境内全体德国武装部队的投降书》规定,上述地区所有德国部队包括海军舰只立即放下武器,向蒙哥马利的第21集团军无条件投降,必须服从他的任何命令,不得有任何争辩和评论,否则将以战时习惯法论处。在上述5人签字后,蒙哥马利也签上了自己的大名。不过在写日期时,他将5月4日写成了5月5日,于是又将“5”划掉,注上其名字的缩写,重新写上一个“4”字。签字后不久,德军签字者中两位军衔最高者自杀:弗里德堡海军上将服毒,金策尔将军向自己开枪,以死来洗却投降的耻辱。

  这份标志着英国对德作战胜利结束的《投降书》无疑有着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盟军最高统帅部(艾森豪威尔为最高统帅)下令蒙哥马利将原件呈上,乃理所当然之事,但是蒙哥马利的孩子脾气上来了,他把原件留下自己保存,以做纪念,只将原件的照片上送了事。碰到这号不讲理的下级,艾森豪威尔也只有长叹一声。

  蒙哥马利自己保管这份降书的原件,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英国上议院曾为此展开辩论,试图以舆论压力迫其交出,然而他老人家硬是岿然不动。事情就这么怪,上级命令不顶事,国会敦促他不管,一个小偷却多少让他吸取了教训,在他风烛残年时终于将这件宝贝献了出来,送给了大英帝国军事博物馆。

  你瞧!他多么像个爱耍性子的孩童。□

 

Number : 9454 

Title :“疯子”黄侃

作者 :居闲

出处《读者》 : 总第 184期

Provenance :知识窗

Date :1996。8

Nation :

Translator :

  

    黄侃,湖北蕲春人,师事国学大师章太炎,擅长音韵训诂,兼通文学,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昌高等师范、金陵大学等校教授。他与因性格落拓不羁、被黄兴骂为“害了神经病”而得“章疯子”之名的章太炎,以及因经常不修边幅、衣履不整、不洗脸、不理发、活像一个疯子的刘师培,被时人称为“三疯子”。

  三不来教授

  黄侃在武昌高师任教时,元配夫人王氏去世,黄绍兰女士继配。二人虽经山盟海誓而结合,但因小事而反目,以至分居。武昌高师学生黄菊英和他大女儿同级,常到他家来玩,以父师之礼事黄侃,黄侃对这个女学生也很好。日子一久,竟生爱恋,不数月,二人突然宣布结婚。朋友们都以“人言可畏”劝他,他坦然地说:“这怕什么?”婚后不多时,他转到南京中央大学任教,在九华村自己建了一所房子,题曰“量守庐”,藏书满屋,怡然自乐。他和校方有下雨不来、降雪不来、刮风不来之约,因此人称他为“三不来教授”。

  千里舆梓

  黄侃事母至孝,不管他母亲是从北京回老家蕲春,还是由蕲春来到北京,他都要陪伴同行。而他母亲又离不开一具寿材,他便不厌其烦地千里迢迢带着寿材旅行了。真是奇闻!难道偌大一个北京城还买不到一口寿材?当然不是。那具寿材上有他父亲黄云鹄老先生亲笔写的铭文,黄侃来回旅行随身必带寿材,实为使然。后来,他母亲死了,他悲痛欲绝,按照古礼服丧,才了结此事。

  随后,黄侃又请苏曼殊给他画了一幅《梦谒母坟图》,他自己写了记,请章太炎写了题跋。这幅画也成了他的随身宝物,片刻不离。

  相骂相识

  黄侃20岁时留学日本,恰与章太炎同住一寓,他住楼上,章太炎住楼下。一天夜晚,黄侃内急,来不及去厕所,便忙不迭地从楼窗口往外撒尿。这时,楼下的章太炎夜读正酣,蓦地一股腥臊的尿水像瀑布般往下飞溅,禁不住怒骂起来。黄侃不但不认错,还不甘示弱,也报之以骂。他是贵公子出身,年轻性躁,盛气凌人。章生性好骂人,两人本都有疯子之称,真是章疯子遇到黄疯子,一场好骂,而且越骂越起劲。然而“不骂不相识”,通名报姓之后,话锋转到学问上面,一谈之下,才知道章太炎是国学大师,黄侃便折节称弟子。

  章太炎生平清高孤傲,对黄侃却颇多嘉许,他劝黄侃著书。黄却谓须待50岁后再从事纸笔。1935年,黄侃50岁生日,章太炎亲赠他一副对联云:

  韦编三绝今知命,

  黄绢初成好著书。

  对联内无意中藏了“绝命书”3字,黄侃愕然。当年10月8日,黄侃因饮酒过量,吐血而死。章太炎因联句竟成谶语,悔痛不已。

  调侃胡适

  黄侃曾与胡适同在北大讲学。在一次宴会上,胡适偶尔谈及墨学,滔滔不绝。黄侃骂道:“现在讲墨学的人,都是些混帐王八!”

  胡适赧然。

  过了一会儿,黄侃又骂道:“便是适之的尊翁,也是混帐王八。”

  胡适大怒。

  黄侃却大笑道:“且息怒,我在试试你。墨子兼爱,是无父也。你今有父,何足以谈论墨学?我不是骂你,不过聊试之耳!”

  举座哗然大笑。

  黄侃反对胡适提倡白话文。有一次,他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举例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用文言则仅需‘妻丧速归’4字即可,只电报费就可省三分之二。”

  胡适著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仅成上半部,全书久未完成。黄侃曾在中央大学课堂上说:“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著作监矣。”学生们不解,问其原因?黄侃道:“监者,太监也。太监者,下面没有了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