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849年3月,婚后第三年,女诗人刚过了她的43岁生日,给小家庭增添了说不尽的欢乐气氛和一名男丁。

小“贝尼尼”很聪明,具有艺术禀赋。母亲教他英语、法语、意大利语,父亲每天给他上两小时音乐课(白朗宁有很深厚的音乐修养),他八九岁就能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了。后来他成为一个艺术家。

1851年,白朗宁夫妇带着两岁的孩子,经过瑞士、法国,访问了阔别5载的英国,但是白朗宁夫人永远也不能再踏进自己的老家,让老父亲看一眼他那么可爱的小外孙而原谅跪在他脚下的女儿。她永远没能再见她父亲一面,温波尔街50号的大门永远向她关上了。这个老头儿把女儿恭恭敬敬写去的信,连同以前的去信,原封不动地一起退了回来,至死都没有宽恕她。

白朗宁夫妇一起度过了15年幸福的生活,在这15年中,从不知道有一天的分离。1861年6月29日,白朗宁夫人永别了她的罗伯特。临终之前,她并没多大病痛(不过患支气管炎罢了),也没有预感,只是觉得倦。那是在一个晚上,她正和白朗宁商量消夏的计划。“她和他谈心说笑,用最温存的话表示她的爱情,后来她感到倦,就偎依在白朗宁的胸前睡去了。她这样地瞌睡了几分钟,她的头忽然垂了下来。他以为她是一时的昏晕,但是她去了,再不回来了。”她在她丈夫的怀抱中瞑了目,她的容貌,像少女一般,微笑、快乐。

耗闻传来,7月1日早晨,“吉第居”所在的那一个市区的商店都自动停止营业,表示他们的哀思。

佛罗伦萨的人民感谢白朗宁夫人对于意大利民族独立运动的深厚同情,以市政府的名义,在她生前所住的“吉第居”的墙上安置了一方铜铸的纪念牌,上面用意大利文刻着:

在这儿,E·B·B生活过、写作过。她把学者的智慧、诗人的性灵和一颗妇女的心融合在一起。她用她的诗歌铸成了黄金的链环,把意大利和英国联结在一起。

怀着感激的佛罗伦萨谨志

1861

(摘自《白朗宁夫人十四行诗集》本刊有删节)

Number:2169

Title:米开朗琪罗的性格

作者:司汤达

出处《读者》:总第21期

Provenance:世界美术

Date:

Nation:法国

Translator:许庆道

在他年轻时代,酷爱学习使他陷入了绝对的孤独。在旁人眼里,他孤芳自赏,生性乖僻,疯疯癫癫。不论何时,社交活动总使他感到腻烦。他没有朋友,只和几位严肃的人士来往。他生平只爱过一个女人著名的德·贝斯凯尔侯爵夫人维多利阿·柯罗娜,但那也无非是种柏拉图式的恋爱。

确实,他自己就善于把人的形象理想化,而毋须借用别人的理想。能证实这一点的是:这个人虽然很少作过仅仅是赏心悦目的美术作品,可是不论在什么地方见到了这种美,他都会对之倾注满腔的热情。一头美丽的山羊,一片美丽的风景,一座美丽的山,一片美丽的树林,一条好看的狗,无不引得他出神入迷。就像以前人们诽谤苏格拉底的爱情一样,人们对他爱美的天性也散布了不少流言蜚语。

他慷慨大度,他分赠掉了大量自己的作品。他说过:“不管我多么有钱,我的生活始终过得如同贫人一样。”他从来不想那一切构成一个庸人生活涵义的东西。他吝惜的唯有他的精力。

在进行重大的创作期间,他常常和衣而睡,免得花去被衣束带的时间。他睡眠很少,而且经常半夜起床,抓起雕刀或铅笔记下他的构思。每逢那种时日,他的一日三餐仅是几片面包而已。清晨他把面包揣在怀里,以后在梯子上一边工作,一边啃面包充饥。只要有一个旁人在场,就能完全扰乱他的情绪。他必须有一种与世隔绝之感,方能得心应手地工作。为身边琐事而忙碌,对于他来说简直是种折磨。尽管在认为值得耗费精力的大事上,他果断而有魄力,可是在小事上,他却羞赧不前,例如他就从来不愿出面举行一次晚宴。

在他塑造的成千上万的人物形象之间,没有一个被他遗忘过。他说,不经预先回忆一下,他是否已经用过这个形象,他是绝对不动手勾画草图的。

因此,在他笔下,从不见重复。尽管在生活的一切方面他是那样地温善、随和,可是在艺术上他是难以想象的多疑和苛求。他亲手为自己制造锯子、雕刀,不论什么细微末节,他都不信托别人。

一当他在一件雕像中发现有错,他就放弃整个作品,转而另雕一块石头。由于他往往不能把自己的宏伟构思付之实现,甚至在他的天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他所完成的雕像还是为数不多的。

有一次,一刹那之间他失去了耐心,竟把一座几乎峻工的巨大群像打得粉碎,这是一座《哀悼基督》的雕像。

一天,红衣主教法尔耐兹在斗兽场附近碰见了这位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在雪地里行走,主教停下车子,问道:“在这样的鬼天气,这样的高龄,你还出门上哪里去?”“上学院去。”他回答说,“想再努一把力,学点东西。”

米开朗琪罗的门徒,骑士利翁纳曾把他的肖像刻在一块纪念碑上,当他征询米开朗琪罗的意见,问他想在阴面刻上什么的时候,米开朗琪罗请他刻上一个由一条狗引路的盲人,并加上如下的题辞:我将以你的道路去启示有罪之人,于是不贞洁的心灵都将皈依于你。

米开朗琪罗(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

Number:2170

Title:爱因斯坦的草稿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21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南兰



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26岁了。他居住和工作在瑞士。

这一年里,爱因斯坦向一个科学报编辑部送交了一份薄薄的、蓝色的小册子只有36页。这就是他的论文“运动物体中产生的电动力学”,在这篇论文中他第一次阐述了他那著名的相对论的最主要的原理。



从这篇论文发表以来过去了30年,爱因斯坦已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了。1933年他就开始流亡国外,因为他在德国的故乡被法西斯控制着。这时他迁居在美国的一个小城市里。

1936年,正是在西班牙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年代。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不是一名战士,他只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明白法西斯意味着什么……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都想去援助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战争。在美国,人们组织了一支部队想尽快地开赴西班牙前线,但没有足够的经费。这时,其中的一个人说:“我们去找爱因斯坦吧,他一定会帮助我们的。”他的战友都赞同这个意见,于是这个年轻的反法西斯战士就去见那位名闻全球的科学家。

在一间简朴的工作室里他和那位睿智的、平静的老人面对面坐着。

谈话是简短的。“我们有人,但是没有钱。”

爱因斯坦沉默着,抽着烟。

“而钱就意味着飞机、炸弹、汽车、汽油和战士的衣装,而这一切又意味着:西班牙的自由。”

“好吧,”爱因斯坦说,“我把我所有的财产都给你们,但是这并不多。”他站了起来。

“不,”年轻人也站了起来,“我们不想要您的钱。把您的论文给我们,就是那篇‘运动物体中产生的电动力学’。”

爱因斯坦注视着年轻人,他弄不懂,那篇过去的论文对西班牙战争会有什么用处。

“把那篇论文的原始草稿给我们吧。”年轻人要求说。

爱因斯坦明白了。反法西斯战士想把这篇草稿卖钱。“好主意!”爱因斯坦说,“遗憾的是不可能,原始草稿不在这儿,它留在了德国……也许你们拿另外一篇去?”

“不,我们只要这一篇,为此我们可以得到400万美元。”年轻人回答,“400万,真的。”

爱因斯坦缄默良久,终于他说:“两天以后您再来吧。”



年轻的反法西斯战士走了以后,爱因斯坦立即坐在桌前,开始从杂志上把那篇论文抄下来。这是一件枯燥的工作,但是爱因斯坦干起来却高兴得像个孩子。他时常叫道:“又是一颗炸弹。”或者“这简直是一整架飞机!”

两天以后反法西斯战士得到了爱因斯坦的草稿。很快就传来了他们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战场上战斗的消息。

Number:2171

Title:横杆前的自信

作者:彭瑞高

出处《读者》:总第21期

Provenance:《新体育》

Date:1983。1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对于年轻健将朱建华来说,印度新德里是一个陌生的都市,尼赫鲁体育场是一个陌生的竞技场所。

甚至,连大会提供的一日三餐,也是陌生的。朱建华只觉得每个热菜都散发着羊膻气。他的食欲不好,每餐只能吃些面包和方便面。

更糟糕的是:他到达新德里的时间,与亚运会比赛日期相隔太远了。前者是11月14日,后者是12月1日,隔开竟有17天!行家认为:为了习惯时差和气候,运动员提前到达比赛地点,应以1星期为宜。现在,朱建华要在饮食、休息都很不适应的异乡熬过17天!

教练不让他过多地去看比赛,以免他过度兴奋。除了训练以外,让他打扑克、散步、看电视,变着法儿使朱建华轻松愉快地度过这段日子。然而年轻人太想比赛了,不论干什么,眼前总浮现出横杆和高度牌。他向教练提出,要去尼赫鲁体育场熟悉一下比赛环境。到了体育场,朱建华心里有底了。他环视宏大的主体体育场,默默地、更有力地握紧了拳头,就像临战的将士,站在高地上雄心勃勃地俯视他的战场一样……

在众多的“陌生”当中,朱建华也有一样是熟悉的,这就是对手,来自东瀛之国的强劲对手。坂本孝男和片丰隆,分别具有跳过2米26和2米25的实力。容易兴奋的日本人,完全可能在比赛时超水平发挥。任何一种低估他们的观点,都是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