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间偏方大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服5—8瓣,日3次。
本方理气燥湿化痰,适用于痰多咳嗽之犯肺证。
'方十六'
黄芩、鲜生地各30克,粳米50克。
将二药加水适量煎煮1小时,捞去药渣,再加淘清的大米适量,煮烂成粥,1日内分顿连续食用。
本方清火补阴,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七'
山栀子9克,杏仁10克,桑白皮12克,猪肺200克。先将猪肺切成片状,用挤洗去猪肺气管中的泡沫,与山栀、杏仁、桑白皮一起放入瓦堡内加水堡煮,饮汤食肺。
本方清肝火,补肺阴,可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八'
法半夏、旋复花、海蛤壳、淡竹茹、陈皮、代赭石、川黄连、桑叶、茯苓、海石粉、炙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
本方取自清代老中医张千里医案,功能泻肝平肺,降气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十九'
柴胡、半夏、人参、生姜、鳖甲、橘梗、枳实、槟榔、吴萸各15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出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功能疏肝解郁,下气止咳,适用于肝郁所致之咳喘。
'方二十'
玄参、麦冬各60克,乌梅24克,橘梗30克,甘草15克。上药拣去杂质,干研后共研,
混匀,分装,每代18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服1代,日2次。
本方清肺化痰,适用于燥咳痰少。
'方二十一'
梨、生姜、白蜜各适量。梨、姜分别取汁后混合,加白蜜调服。本方润肺清热,适用于肺燥咳嗽。
'方二十二'
猪肺1具,猪肚1个,肥公鸭1只,北沙参、白术、冬虫草各30克,肉桂3克,生姜60克。将猪肺、猪肚冲洗干净,公鸭去毛及内脏,洗净,诸药调匀,分别塞入猪肚、猪肺管和鸭腹内,三物同时下锅,加水,烧沸,文火炖4个小时,至烂熟将三味分别盛人碗内,慢慢食用。
本方适用于脾肺俱虚之咳嗽。
'方二十三'
红萝卜200克,红枣12克,加水3碗,煮取1碗,1日,1剂,随意饮用。
本方理脾肺之气而止咳。
'方二十四'
落花生45克(不去红衣),怀山药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花生、山药捣碎,后与粳米相和煮粥,候熟,人冰糖调匀,佐餐食。
本方适用于脾肺皆虚之久咳。
'方二十五'
甜杏仁100粒,核桃肉、猪板油、饴糖、蜂蜜、生姜汁各120克,鲜梨汁250克。
前二味共研细末,猪板油切块,下锅炸油,去渣留油,下杏仁、核桃肉末炸炒,至油被吸尽,放人梨汁、姜汁,炒匀,人饴糖、蜂蜜,炒至水汽末全尽,起糖泡,香气四溢。每服1汤匙,日1次,白开水调下温服。
本方益肾补肺,适用于肺肾双虚之咳。
'方二十六'
杏仁、胡桃肉各15克,粳米50克。先捣杏仁,水磨滤汁,取汁和胡桃肉、粳米同煮粥。
本方补肾舒肺,适用于肺肾不足的咳喘气喘。
'方二十七'
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茉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人参、胡桃肉、生姜。水煎眼,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益肺补肾,纳气止咳,适用于肺肾气虚所致咳嗽。
'方二十八'
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各70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脾胃论》补中益气汤,功能健脾补肺,理气化痰,适用于脾肺俱虚所致之咳嗽。
'方二十九'
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各4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为《温病条辨》中的沙参麦冬汤,功能养阴清肺,化痰止咳,适用于肺阴亏耗所致的咳嗽。
'方三十'
黄芩、山栀、橘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各60克。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清肝泻火,润肺化痰,适用于肝火犯肺之咳嗽。
'方三十一'
清炙麻黄6-9克,生石膏20-30克,杏仁、甘草、黄芩、浙贝各6-9克,鱼腥草20-30克,细辛、玉桂(后人)、紫菀、款冬花、炙把叶各6-9克。先用净水浸湿,水高于药面1寸,1小时后煎药。石膏先煎半小时,后人群药,玉桂最后放人5分钟后即停煎,取药汁1碗,温服。隔6小时再煎,亦取药汁1碗温服。药量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酌情加减。每日1剂。
本方为上海著名中医顾铭浩验方,功能宜肺化痰止咳。
用于外感初起,邪人肺经,痰阻气道,清肃失灵,咳嗽剧发,痰稠色黄,早晚发作更甚,看似痰热阻肺,实则寒气内伏之证。
'方三十二'
干丝瓜花10克,蜂蜜适量。丝瓜花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温浸10分钟,再调入蜂蜜。趁热顿服,每日3次。
适合用治肺热咽痛、咳吐黄痰、喘息、胸痛等症。
丝瓜花甘苦寒,清肺热为长,兼清热解毒。临床适用于急慢性咽炎、鼻窦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症。
'方三十三'
四角蛤500克,火腿肉片、清水笋片各50克,盐、酒、麻油、肉汤。四角蛤洗净后,置面盆内,以开水冲过,剥壳取肉,去杂洗净。将蛤肉、火腿、笋片同时人油锅中煸炒几下,烹入料酒,注人肉汤,加盐,煮至蛤肉熟烂淋上麻油即成。
此汤以咸寒滋阴、利尿、化痰、软坚散结的蛤肉配竹笋调制而成。竹笋,《本草纲目》称之有“消渴、利水、益气、化热、消痰,爽胃”的功效。故此汤常可作为瘰疬(淋巴结核)、瘿瘤、消渴、痰咳以及等病的食疗菜谱。 
白及冰糖燕窝 内科 呼吸类 【来源】民间方
【原料】燕窝10克白及15克
【制作】燕窝制如食法,与白及同放瓦锅内,加水适量,隔水蒸炖至极烂,滤去滓,加冰糖适量,再炖片刻即成。
【用法】每日服1~2次。
【功效】补肺养阴,止嗽止血。适用于咯血、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1、哮喘。
 止咳妙方 内科 呼吸类 
向大家推荐一个非常有效的咳嗽秘方,方法很简单。把一杯或半杯的黑松沙士加热到温温热热的状态,然后加进生的蛋黄打散后喝下很好喝喔!
这个秘方是一位常用喉咙的小学老师告诉我的起先我也半信半疑,但这次流行性感冒我中标以后,喝下去居然马上就不咳了,让原本咳得半死的我决心要推荐给正在感冒中的人。
 贝母甲鱼 内科 呼吸类 【来源】民间方
【原料】甲鱼1只川贝母5克鸡清汤1000克料酒盐花椒生姜葱各适量。
【制作】将甲鱼切块放入蒸钵中,加入鸡汤、川贝母、盐、料酒、花椒、姜、葱,上蒸笼蒸1小时即成。
【用法】佐餐,趁热食。
【功效】滋阴补肺。适用于阴虚咳嗽、喘、低热、盗汗等症。健康1人食用更能防病强身。
 巧用生姜疗咳嗽 内科 呼吸类 
天气变冷,老年人正气不足,最容易患伤风感冒及咳嗽。这些虽然看起来是小毛病,治愈却较难,而且小毛病背后还可能有隐患。这里介绍一则小验方,治疗感冒后咳嗽有良效。
取生姜一块,洗净,去皮切片,随身携带,咳嗽时往口里搁一片,嚼含均可,即感到口里、嗓子里、胸腔里又辣又热,咳嗽即止。嗓子痒时,再嚼一片姜。姜性辛温,归肺、脾经,发表驱寒,止咳化痰。民间有“每日三片姜,免得医生开药方”,“一杯清茶一片姜,御寒健胃是良方”等谚语。早晨嚼片姜,还可增进食欲,增加抗寒能力。
 热水袋敷背止咳 内科 呼吸类 
一到冬季稍受风寒,我就咳嗽不止。后经朋友介绍,用热水袋灌满热水,外用薄毛巾包好,敷于背部肺的位置,这样可以加速驱寒,能很快止住咳嗽。此法对伤风感冒早期出现的咳嗽尤其灵验。经亲身尝试,果然如此。
 咳嗽效验方…1 内科 呼吸类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芜荽汤平伤风咳嗽
芜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
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芜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
发汗透表。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
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5。羊蜜膏治虚劳咳嗽肺痿
熟羊脂250克;熟羊髓250克;白沙蜜250克;生姜汁100毫升;生地黄汁500毫升。
羊脂煎;令沸;次下羊髓;又令沸;次下蜜;地黄;生姜汁;不住手搅;微火熬数沸成膏。每日空腹温酒调1匙;或做姜汤或做粥食亦可。
补虚润肺;祛风化毒。治阴虚发热;骨蒸劳热;虚劳瘦弱;咳嗽肺痿;还有润肺润肤的功效。冲鸡蛋治咳嗽 内科 呼吸类 鱼腥草水冲鸡蛋
鱼腥草30克、鸡蛋1个。将鱼腥草浓煎取汁,用滚沸的药汁冲鸡蛋1个,1次服下,1日1次。有清热、养阴、解毒之功效,可以治疗胸痛和肺热咳嗽。
蜂蜜水冲鸡蛋蜂蜜35克、鸡蛋1个。先将蜂蜜加水300毫升煮沸,打入鸡蛋。1次服下,早晚空腹服。有润肺止咳之功效,可以治疗肺燥干咳、久咳。 
油炸姜片治咳嗽 内科 呼吸类 
用适量生姜切片放入锅中,用少量油把姜片炸黄续上半碗水,煮十几分钟,放上糖,一次喝完。再多喝点温白开水。咳嗽患者,不妨一试。秋梨膏治疗什么样咳嗽 内科 呼吸类 
秋梨膏也叫雪梨膏,是以白梨(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生津、润肺药物,如生地、葛根、萝卜、麦冬、藕节、姜汗、贝母、蜂蜜等中药加工熬制而成的膏剂。秋梨味酸甜、性寒凉,能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利肠解毒。对热病伤津所致的烦渴、胸中热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