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间偏方大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具有良好的前景、独特的优势,但中西医结合,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既用西药又用中药。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观念,主要是吸收中医和西医治疗中的特点和优势,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各取所长,从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取得优于单一疗法的更好效果。现将其基本思路与方法介绍如下:
辨病和辨证治疗相结合
糖尿病的现代医学治疗,有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注射等多种方法。有相当数量的病人,应用上述疗法后,高血糖得到控制,但临床症状,如口干口苦、精神疲倦、四肢乏力等未能得到改善。按中医理论来分析病情的类型,找出病因,确定是属于“燥热伤阴”或“气阴两虚”等证型,给予辨证施治,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在临床治疗上,对于病情复杂,血糖难以控制的糖尿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加中医辨证施治,也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对于早期发现的糖尿病,单用中药辨证治疗,配合饮食、运动治疗,疗效也很好。中西医结合疗法给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祛邪和扶正治疗相结合“祛邪”即祛除病邪,“扶正”指调节人体内环境、改善体质、提高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等。
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发生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已成为Ⅱ型糖尿病治疗上的难题之一。在磺脲类降糖药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分别给予中药辨证治疗(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等),可明显提高疗效。
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不外乎改善症状和降低血糖两个方面,中药辨证治疗,改善症状效果良好,同时有些中药又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这样既能减少西药的用量,又能避免口服降糖药的副作用。
中药辨证治疗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临床观察,也取得初步成效。
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也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之一,中医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采用中药辨证治疗+中药熏洗+穴位注射。
局部与整体治疗相结合
医学上常说的“代谢综合征”,包括中心性肥胖、糖耐量低减或Ⅱ型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等,这些都有共同的发病机制。临床上常见Ⅱ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这时既要控制糖尿病的高血糖,同时又要调治血脂、治疗高血压等疾病。从中医学的角度,这属于气机郁滞、痰热内郁、脏腑虚损所致,用中药辨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近期疗效与长期调摄相结合
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延长,综合治疗过程中虽可控制病情,但往往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衰竭、胰岛素分泌减少的现象,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并发症。临床研究发现,合用中药辨证治疗,可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
医生名片
杨叔禹厦门市中医院院长、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对于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等病有较为丰富的经验。主持的“中西医糖尿病电脑专家诊疗系统”等3个研究项目获省级科技成果奖,主编了《糖尿病精剂选议》等多部医学专著。中西药结合使用也存在禁区 
其他 中医常识 
近年来,国外对中草药毒副作用的报道不断增多。除了针对中药广防己、关木通及马兜铃等造成肾功能损害的报道外,国外药学家还对一些常见植物药(包括中草药)与合成药联合使用是否会有不良反应作了调查。结果发现:合成药与草药的确存在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提高或降低其中一种药物的疗效或毒性。
合理装备家庭药箱(图)
下面是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医学博士阿德莱恩根据权威的医学文献库(1994—1999年)检索出的一些草药可能与某些西药发生的不良作用情况:
▲银杏、大蒜、当归、丹参与华法林(抗凝药)同用可导致出血倾向的增加。
▲银杏与扑热息痛、麦角胺合用可导致双侧硬膜血肿(单独使用银杏导致此症也有报道)。
▲银杏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可导致高血压。
▲银杏与阿司匹林合用可导致眼前房出血,因为银杏内酯是PAF的强抑制剂。
▲贯叶金丝桃与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如曲唑酮、舍曲林、奈法唑酮等)合用可引起轻度5-羟色胺综合征。
▲贯叶金丝桃与茶碱、环孢菌素、地高辛、苯丙香豆素合用可降低它们的生物利用度。
▲贯叶金丝桃与抗抑郁药帕罗西汀合用可导致昏睡和语无伦次。
▲贯叶金丝桃与口服避孕药(如炔雌醇、去氧孕烯)合用可导致生殖器官破溃出血。
▲贯叶金丝桃与HIV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合用,会导致茚地那韦药浓度大幅度下降,不仅失去治疗作用,还可使HIV产生耐药性。
▲人参与抗抑郁药(如苯乙肼)合用可引起头痛、震颤和狂躁。
▲槟榔与精神安定(如氟哌噻吨、环丙定、氟奋乃静)合用可导致锥体束外症状的加剧。
▲槟榔与强地松龙或沙丁胺醇合用可使气喘不能完全控制。这是因为槟榔碱能引起支气管收缩并呈剂量关系。
▲尖叶番泻叶和药鼠李等含蒽类物质的草药及卵叶车前等含可溶性纤维素的草药可减少某些合成药,如二甲双胍、格列本脲和苯氧乙青霉素的吸收。
用药常识:缓释胶囊是什么意思如何阅读药品说明书
阿德莱恩认为,草药与合成药合用发生不良作用的,还远远不止这些,随着人们对这方面的关注和研究,还会有更多的发现。阿德莱恩强调,临床医生应了解患者使用草药的情况,并对一些有可靠根据的事实向患者说明。比如应告诫:患凝血性疾病者,等待手术者和接受抗凝治疗者不要使用银杏、丹参、当归、番木瓜和大蒜,因为这些中草药可能使抗凝药失效,从而造成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疾病 
其他 中医常识 
近日,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期规范临床行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中西医临床专家指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势在必行,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感染性疾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治疗感染性疾病中西药异曲同工
在北京友谊医院感染科的医生办公室,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张淑文教授正在为一位重症肺炎患者开中药方。张淑文介绍:“这位患者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口干、咳嗽等症状,加一些滋阴润怖的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已在北京友谊医院感染科从事了20余年急性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的张淑文教授,获得了这样一条经验:对于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冶疗措施应该是中西医并用。她指出,由于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增加以及耐药菌株的出现,在临床治疗中会出现病程延长、治疗无效等问题。他们目前的实验研究发现,中药抗感染的作用机制不是直接抑菌杀菌,而主要是提高血中嗜中性粒细胞体外吞噬指数及血清总补体水平,从而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机体防御和抗感染能力,从而减轻因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也就是“消炎”。张淑文认为,抗菌药物抑菌杀菌作用强,中药无法与之媲美,但中药在治疗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上的作用独特。可以说,中西药是通过不同的治疗途径,起到了相同的抗感染作用。如重症细菌性痢疾,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关键是泄热、祛毒、扩容、纠酸,而这些措施又是防治休克的重要环节。其中清利湿热、菌毒兼治、尽快除热祛毒是单用抗菌药物不易奏效的,但应用中药却能发挥其特长。
《感染性疾病中成药应用手册》主编之一,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管处处长景录先主任医师认为,中成药对多种感染性疾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治疗更多是通过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解毒消肿等方法达到调节人体自身免疫功能,增强人体的抗感染能力的目的。因此,当病情不是特别严重时,可以适当选择某些中成药,.加上合理的休息与饮食,有些疾病可以很快康复。这样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避免因随意使用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和耐药菌群的产生。为确保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发挥最佳疗效,应遵循中医辨证论冶的指导原则,在治疗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合理使用中医药。
合理使用中西药 临床事半功倍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疾病可提高临床疗效“是王宝恩、张淑文等领导的课题组在上个世纪70年代时就已经研究得出的结论。当时张淑文教授和科研人员“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对成人急性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了观察。其中中西药组(中药与抗生素合用)与西药组(单独使用抗生素)各100例,对比两组临床观察结果,发现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及炎症吸收时间,中西药组较单纯抗生素治疗均有缩短。
张淑文说,因为感染科都是重症患者,因此他们还是要依据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与此同时,要重视细菌产生的毒素以及机体对侵入病菌和毒素所产生的全身性中毒反应,根据不同时间的临床症状,综合运用中药进行冶疗,以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如在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治疗时,可在针对致病菌选择抗菌药的同时,运用以泻下为主的方药如单用大黄或大黄、芒硝、元参、甘草合用进行治疗。实践证明,这样的冶疗可以解热降温,提高机体防御功能,拮抗内毒素以及清除肠内积滞和有毒物质,有利于控制感染的发展及防治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的三大症候(高热、昏迷、休克)。
张淑文指出,从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在临床应用抗菌药的同时,进行中医药辨证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目前,需要加强科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