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间偏方大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
【辨证】湿邪犯表,内阻脾胃。
【治法】芳香化湿,发汗解表,理气健脾,调整胃肠。。
【方名】藿朴三仁汤。
【组成】藿香8克,厚朴6克,法夏6克,茯苓9克,杏仁6克,苡仁12克,白蔻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孙克勤方。
(六)
【辨证】外感风寒。
【治法】辛温解表。
【方名】荆防排毒汤加减。
【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桑叶9克,豆豉12克,羌独活各10克,前胡6克,陈皮6克,薄荷6克(后下),鲜姜2片,杏仁10克,苏叶9克,焦枳壳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闻鸡方。肝硬化腹水 其他 中医方剂 肝硬化腹水
(一)
【辨证】肝郁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化瘀,清热通腑。
【方名】理气化瘀消肿汤。
【组成】瞿麦30克,防己9克,椒目5克,葶苈子15克,制军9克,莪术5克,枳壳5克,失笑散15克,桃仁5克,丹参15克,川朴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文亮方。
(二)
【辨证】气滞血瘀,水湿内停。
【治法】活血化瘀,益气健脾,利水消肿。
【方名】活肝汤。
【组成】金钱草30克,车前子30克,茯苓皮30克,炮甲10克,泽兰10克,大腹皮12克,丹参15克,山药15克,泽泻15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姚公树方。
(三)
【辨证】肝肾阴虚。
【治法】养阴利水,佐以化瘀。
【方名】养阴利水汤。
【组成】龟板25克,鳖甲15克,生地15克,寸冬15克,腹皮25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茅根15克,阿胶10克,泽兰15克,白芍15克,枇杷叶10克,翠衣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李文亮方。
(四)
【辨证】脾肾阳虚,血瘀气滞,水湿内停。
【治法】健脾温肾,化瘀行水。
【方名】桂附理中汤加减。
【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附子10克,肉桂3克(分冲),丹参15克,鸡血藤20克,当归10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地胆草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戴锦成方。风湿性心脏病 其他 中医方剂 风湿性心脏病
(一)
【辨证】湿阻血瘀。
【治法】利湿除痰,活血化瘀。
【方名】利湿化瘀汤。
【组成】制半夏9克,枳实9克,茯苓30克,丹参15克,川芎9克,赤芍9克,沙参15克,麦冬9克,五味子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每日2剂,30剂为1疗程。
【出处】袁宝庭方。
(二)
【辨证】心气不足,血脉瘀滞。
【治法】益气活血,助阳通脉。
【方名】益气活血养心汤。
【组成】炙黄芪60克,淮小麦30克,毛冬青30克,丹参30克,益母草30克,全当归9克,川芎9克,桃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苏树荣方。风湿性关节炎 其他 中医方剂 风湿性关节炎
(一)
【辨证】实热痹阻。
【治法】清热解毒,社湿宣痹。
【方名】退热通络汤1号。
【组成】双花45克,公英45克,生石膏45克,龙胆草30克,土茯苓30克,虎杖30克,生地15克,木通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蝉蜕15克,炙水蛭15克,乌梅10克,甘草10克,以嫩桑枝或鲜芦根适量煮汤代水。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张爱国方。
(二)
【辨证】寒湿风邪阻于筋骨。
【治法】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方名】加减风灵汤。
【组成】海风藤15克,威灵仙9克,吊子风12克,苡仁15克,防风12克,豹皮樟9克,布渣叶15克,山楂肉12克,淮山药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江世英方。
(三)
【辨证】风寒湿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失畅。
【治法】活血祛风,散寒除湿。
【方名】三痹汤。
【组成】防风9克,羌活9克,秦艽9克,苡米30克,当归12克,制川草乌各4。5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保朝方。
(四)
【辨证】寒湿之邪侵袭,流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治法】祛风行湿,清化郁热。
【方名】加味桂枝芍药知母汤。
【组成】桂枝9克,麻黄9克,防风9克,附片9克,白术15克,苍术15克,甘草15克,生姜15克,白芍30克,知母30克,石膏30克,黄柏30克,薏米6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唐祖宣方。肺气肿 其他 中医方剂 肺气肿
【辨证】痰涎壅盛。
【治法】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方名】三子养亲汤加味。
【组成】苏子10克,白芥子10克,莱菔子10克,生山药60克,元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长天方。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其他 中医方剂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辨证】脾虚肾亏,气虚不固。
【治法】健脾补肾,益气固脱,敛溃愈疡。
【方名】敛溃愈疡汤。
【组成】黄芪30克,白术20克,菟丝子30克,柴胡10克,白芨12克,三七粉3克(吞服),木香12克(面煨),白矾1。5克(吞服),乌贼骨30克,赤石脂24克(其中一半入汤剂,一半研粉吞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田继胜方。房性早搏 其他 中医方剂 房性早搏
【辨证】气阴两虚,心血瘀滞。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脉。
【方名】生脉活血汤。
【组成】太子参15克,寸麦冬10克,五味子6克,全当归15克,炒赤芍12克,紫丹参20克,茯苓12克,柏子仁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炙甘草6克(早搏频发时倍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吴震西方。胆囊炎 其他 中医方剂 胆囊炎
【辨证】肝胆气滞,湿热蕴结。
【治法】疏肝利胆,理气除湿。
【方名】疏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2克,白芍20克,枳壳10克,木香10克,元胡12克,川楝子15克,茵陈30克,大黄6克(后下),金钱草30克,麦芽3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日服2次。
【出处】卜用方。大叶性肺炎 其他 中医方剂 大叶性肺炎
【辨证】风温犯肺,瘀热内蕴,肺失宣降。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痰止咳。
【方名】蓟菜汤。
【组成】鸭跖草60克,小蓟30克,虎杖30克,蒲公英30克,平地木30克,黄芩24克,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祥泉方。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其他 中医方剂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辨证】寒凝血瘀。
【治法】温通心阳,散瘀通痹。
【方名】温阳通脉汤。
【组成】生麻黄6…12克,熟附块12…24克(先煎),细辛12克,全瓜蒌12…30克,枳壳9克,汉防己9克,红花6克,川芎10克,虎杖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有2次。
【出处】陈湘君方。病毒性脑炎 其他 中医方剂 病毒性脑炎
【辨证】湿热内蕴,痰热互结,蒙蔽心窍。
【治法】清热利湿,化痰开窍。
【方名】宣清解郁汤。
【组成】藿香12克,佩兰12克,法半夏12克,瓜蒌壳18克,黄连9克,黄芩12克,栀子12克,天竺黄10克,郁金12克,菖蒲9克,竹茹12克,六一散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处】焦认南方。慢性结肠炎 其他 中医方剂 慢性结肠炎
(一)
【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
【治法】补中益气止泻。
【方名】益气汤。
【组成】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施今墨方。
(二)
【辨证】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
【治法】健脾温中,清肠化湿。
【方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柴国剑方。
(三)
【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治法】温阳益气,涩肠止泻。
【方名】赤石脂汤。
【组成】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四)
【辨证】湿热邪毒壅滞胃肠。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和胃。
【方名】解毒清肠汤。
【组成】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涂家云方。慢性活动性肝炎 其他 中医方剂 慢性活动性肝炎
【辨证】血瘀。
【治法】软坚散洁,活血化瘀。
【方名】化肝煎。
【组成】鳖甲2克,穿山甲2克,大黄6克,桃仁1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丹参15克,赤芍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殷义才方。慢性肝炎 其他 中医方剂 慢性肝炎
(一)
【辨证】肝脾不和。
【治法】健脾疏肝。
【方名】健脾疏肝汤。
【组成】党参10克,白术5克,茯苓10克,米仁5克,柴胡15克,郁金10克,丹参12克,白芍1。5克,川楝15克,鸡内金15克,谷芽10克,延胡索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徐兆祥方。
(二)
【辨证】脾虚湿阻。
【治法】健脾化湿,理气降浊。
【方名】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