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间偏方大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实热型
手法:推法,掐法,捏法,揉法。
取穴及部位:关元穴、六腑穴、天河水穴、一窝风穴、外劳宫穴、四横纹穴。
操作方法及要求:
①分推腕阴阳穴:一百下至三百下。
②推三关穴:约三百下。
③推六腑穴:约九百下。
清天河水穴:一百下至二百下。
④掐揉一窝风穴:每侧掐揉数十下。
⑤揉外劳宫穴:用指揉法,致十下或数百下。
⑥推四横纹穴:使患儿掌心向上,医者以一指作推法,依次分别用推法治疗第二掌指关节的掌面横纹、第三掌指关节的掌面横纹、第四掌指关节的掌面横纹及第五掌指关节的掌面修纹处;在上述的每一个掌指关节处,依次各推数十下。
⑦捏脊:使患儿取俯卧位,其头应略为抬起,或由患儿的家长以手托住患儿的额部,使其头略抬起。患儿的背部朝向医者的面部和胸部。医者的食指与中指并拢,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两手食指的挠侧靠近,同时以指的远端掌面捏住患儿龟尾穴的肌肤,两拇指朝背深部方向挤,两手的食指及中指离背深部方向轻挤,如捻物状,双手捏住患儿的肌肤,逐渐地不断地向患儿的顶端移动,至大椎穴止。作6~10次。刮痧治疗发热 
其他 针灸推拿 取位:坐位或伏卧位。
操作步骤:术者取光滑平整的汤勺蘸取少许食油或清水,沿患者脊背两侧、颈部、胸部肋间、肩肘、肘窝及腘窝等处轻轻刮动,刮至皮肤微红发紫为度。轻者,每天l次;重者,每天2次。刮痧后最好饮温开水,以助发汗。小儿保健按摩 
其他 针灸推拿 健脾法
处方:补脾、摩腹各5分钟,揉足三里100次,捏脊3…5次。
操作方法:
1、补脾:脾穴在拇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自指尖推至指根为补脾。
2、摩腹:以掌心或四指并拢;按顺时针方向;揉摩整个腹部。
3、揉足三里: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处。以拇指指腹揉之。
4、捏脊:患儿俯卧,医者用双手拇指指腹与食、中二指捏紧脊柱皮肤,边捏拿边向前推进,自长强穴损坏至大椎穴为1遍;每次3~5遍。为了加强刺激;每捏3次向上提拿1次。
保肺法
处方:清肺、平肝、补脾、清天河水各5分钟。
操作方法:
1、清肺:肺穴在无名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为清肺。
2、平肝:肝穴在食指掌面。自指根推向指尖为清肝,亦称平肝。
3、清天河水:天河水穴在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医者食中二指并拢,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称清天河水。用力要均匀,向前推动,不可歪斜。
安神法
处方:平肝、清天河水各5分钟,捣小天心50次,揉摩两手十指面2分钟。
操作方法:
揉摩两手十指面、用拇指指腹在小儿十指指腹面,按顺时针方向揉之。然后将儿抱起,俯在大人肩部,用食、中、无名三指并拢,轻轻而有节奏地叩拍督脉,自大椎向下经心俞、膈俞、肝俞直至尾骶部,拍2…3分钟,在相当于心肺部位,可改用空掌拍之。
益智法
处方:揉二马穴30分钟至1小时。
操作方法:
二马穴在手背无名指与小指掌骨头之间的凹陷中。揉二马是将患儿小指屈曲于掌心;医者以拇指或中指指腹左右揉之。慢性咽炎家庭自疗 其他 针灸推拿 1。按摩:
①用拇指跟食、中指揉咽喉部两侧20~30次。
②用拇指、食指捏揪咽喉部皮肤20~30次;使局部发红;咽喉发热为佳。按压翳风、天突、合谷穴;每穴1分钟。每日上晚各1次。
2。灸法:取合谷、曲池、外关、任选一穴;用温和灸法或指压法;每次5~20分钟;每当症状发作时施治。
3。刺血疗法:取耳背上部静脉;先用手轻揉患侧耳部;使其局部充血;再于耳后寻找其静脉;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毫针于耳后静脉点刺;挤出血液3~5滴;即用酒精棉球压按针孔。每日一次。第二次在患侧耳背施术部位下方点刺。第三次仍在第一次部位。此法于小儿尤佳。也可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内道及耳背的脉络;及血数滴;每日一次。推拿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 
其他 针灸推拿 
肩胛肋骨综合征也称“肩胛—肋型综合征”。本病发病缓慢,临床主要表现为肩胛部酸痛和放射痛。初起为肩胛部有沉重感、刺痛,肩部负重则加重。病程较长,疼痛加重者,则伴有放射痛。放射痛在同侧头部的枕部、头顶或在同侧上臂后侧、腕和手。此外,因疼痛剧烈可影响同侧肩及上肢的活动;胸壁症状主要是环绕胸壁相当于同侧第四、五肋间神经的走行部位的疼痛和放射痛。本病多发于中年人。凡不良姿势、不良习惯均能出现本综合征。
推拿治疗
一、手法:滚、按、揉、拿、掐、抹、搓、擦、热敷。
二、取穴:肩井、肩外俞、肩贞、肺俞、心俞、辄筋、渊液。
三、操作要求:
1、病人取坐势,双手扶在膝部,医者立其后,用摄法抱于肩脾骨周围,即冈上部、肩胛骨内上角、菱形肌、斜方肌颈端;背阔肌,用指揉法施于患侧的4、5肋间。
2、患者仍坐位,医者立其患侧,一手托握患侧手腕部,使其肩膀外展,一手用揉法于上肢部,即从肩部起到前臂中端,包括三角肌、肱二头肌、前臂肌群。
四、注意事项:
1、触发点是诊断本病最重要的体征,可作为重点治疗部位。
2、本病的放射痛的部位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组合的。
3、本病的疼痛程度,因病人而异,可从轻微疼痛到异常剧烈疼痛。
4、让病人取俯卧位治疗本病同样是可以的。
5、嘱病人加强自我功能锻炼。天灸新用 其他 针灸推拿 
天灸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的治疗方法。因其不用艾火而局部皮肤有类似艾灸的反应,并且作用也非常相似,故名为天灸,又称自灸、敷灸。天灸既具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可通过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近年来,这种治疗方法被广泛重视,现在兴起的经皮给药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天灸的种类很多,临床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蒜泥灸将大蒜(以紫皮蒜为优)捣烂如泥,取3~5g涂敷于穴位上,敷灸时间为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变红起泡为度。如敷灸涌泉穴可治疗咯血、衄血;敷灸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敷灸鱼际穴可治喉痹等。
二、斑蝥灸取斑蝥适量研为细末。使用时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中,上面再贴胶布固定,以局部发痒、变红、起泡为度,然后去除胶布与药粉;也可用适量斑蝥粉,以甘油调和外敷;或将斑蝥浸于醋或95%酒精中,10天后擦涂患处。适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黄疸、胃痛等病症。
三、白芥子灸将白芥子研末,醋调为糊膏状,取5~10g敷贴穴位上,用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或将白芥子末1g,放置于5cm直径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敷贴在穴位上,敷灸时间为2~4小时,以局部充血、潮红或皮肤起泡为度。适用于风寒湿痹痛、肺结核、哮喘、口眼歪斜等病症。
四、其他如甘遂粉敷贴中极治尿潴留;马钱子粉敷贴颊车、地仓穴治面神经麻痹;吴茱萸粉用醋调后敷贴于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口腔溃疡、小儿水肿等;葱白捣烂敷贴患处治急性乳腺炎;五倍子、何首乌各等份研末用醋调成膏状,每晚睡前敷于脐中,次日晨取下,治小儿遗尿症;砂仁30g,白糖50g,明矾10g,青背鲫鱼1条,混合一起捣烂成膏状分成3份,每次1份,分别敷贴于神阙、至阳穴上,盖纱布,以胶布固定,一日换药1次,治黄疸的阳黄,若阴黄可用胡椒(每岁1粒)、麝香1g、雄鲫鱼1条,混合捣烂成膏,敷贴神阙、肝俞、脾俞穴等。
天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老年家庭保健按摩 其他 针灸推拿 
保健按摩是用自己的双手在身体某些部位或穴位上进行揉搓、提拿、拍打,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消化功能,强壮筋骨,提高抗病能力。这种按摩简单易学,使用方便,适合于家庭保健。老年人如能每天做几回,可达到预防感冒、防治腰腿痛的目的。
下面介绍几种按摩方法:
1、干洗脸:两手掌心相搓,搓热后像洗脸那样反复摩擦脸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直至脸部发热。
2、梳抓头:两手五指分开放在头两侧,像梳头那样从前向后,从外向内梳抓头皮。
3、揉擦眼眶:两手拇指放在两侧太阳穴上,食指放在眼眶上,由内向外,先上后下,反复擦揉眼眶。
4、揉太阳穴:两手拇指放在两侧太阳穴上,反复按揉,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5、揉擦鼻根:两手拇指或食指放在鼻根两侧上下反复揉擦。
6、揉风池穴:两手拇指放在枕后风池穴处,其余四指自然分开放在头两侧,反复按揉。
7、擦颈项:两手掌心搓热后,放在颈后部来回揉擦,直至颈项部皮肤发热。
8、捏拿肩:一手放在对侧肩部,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反复揉捏、提拿肩部肌肉。两侧交替进行。
9、揉捏臂:一手放在对侧臂上,上下反复揉捏,先内侧后外侧,两侧交替进行。
10、按揉腹部:两手重叠放在腹部,反复按揉,范围由小到大,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11、捶打腰:两手分别放在同侧腰部,由上而下反复搓揉。然后,变掌为拳,反复捶打腰部。
12、捏小腿: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两手拇指向内,四肢向外,上下反复揉捏,两侧交替进行。
13、摇动踝: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一手放在跟腱上,反复揉捏;另一手抓住足的前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转动踝关节。两侧交替进行。
14、揉捏足:一侧小腿放在对侧大腿上,一手托住足跟,另一手反复揉捏足底,两侧交替进行。
注意事项: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