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陈冲腥风血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事端,妄图扭转斗争大方向。你听明白了吗?〃
  〃你的意思是不是攻楼是为了抢回被抢走的外调材料?〃
  〃我们根本不打算攻楼!不过,〃林峙梢稍停顿了一下,〃如果是'联总'派你当说客的,你可以转告'联总',只要交出外调材料,赔礼道歉,我们马上撤围。〃
  〃你心里很清楚,根本不存在你们说的那个外调材料……〃
  〃你跟'联总'一模一样的腔调!〃
  〃请你不要误会,我决不想介入你们两派之间的斗争。你撤不撤围我不管,我只是请求你不要攻楼!我不愿意看见我的学生流血,不管他是哪派观点的!这就是我打这个电话的惟一目的,希望你能正确地理解。〃
  〃正确理解?按你说的理解,是吗?你是一片好心,一片诚意,是出于一个老革命老党员的良心?不愿意同学们流血,让'文化大革命'顺顺当当地进行下去,毫无个人的打算是这样吗?
  〃是这样。〃
  〃那好吧,如果真是这样,你在一小时之内到我这儿来投案,接受革命群众的批判,我保证不攻楼。怎么样?〃
  〃这个……〃话筒里始终从容不迫,不卑不亢的语调,第一次显出了迟疑。
  〃是不是还要跟'联总'商量商量?〃
  〃不,〃谌浩很快恢复了原来的语气,还增加了几分果断,〃我决定接受你的条件。只要能避免无辜青年的流血,我个人的生死安危早已置之度外!〃
  〃我保证你的生命安全。〃
  〃我相信党的政策,相信'红司'派中的大多数群众。〃
  〃那你就来吧。我等你一小时。〃
  〃一小时太紧。我得准备点衣物……〃
  〃我只能给你一小时!〃
  〃两小时行不行?我恐怕……〃
  〃我说了一小时,就是一小时!〃
  〃是不是一小时以后你们就要攻楼?〃
  〃反正我只能给你一小时,至于你怎么理解,那是你的事。我说过我根本没打算攻楼,你爱信不信!就这样!如果你耍什么花招,一切后果由你全部承担!〃
  不等谌浩再开口,林峙决断地放下了话筒。他手扶话机默想了片刻,对于自己在通话过程中的表现感到满意,对于下一步的几种可能性也有了基本的估计和应对的原则,便朝蔡红招了招手,等她走近些,压低了声音吩咐道:
  〃刚才的电话,别让任何人知道!〃
  〃是。〃蔡红答应。
  林峙放弃了提前去现场指挥所的计划,重又回到里间办公室,坐进他那把皮转椅。他得把这个电话和与此有关的种种细想想。
  头一点很明确:这件事至少现在不必通知马俊。这就是说攻楼的准备照常进行。他不再考虑提前开始攻楼了,但如果谌浩不来,攻楼当然还要按原计划十点开始。
  如果谌浩真地按时来投案了,攻楼取消不取消?他原则上倾向于不取消。今晚不攻,明天就攻不成了。攻下电机楼,就可以从组织摧垮〃联总〃,这个好处,是谌浩投案的好处代替不了的。在政治斗争中,只有有利的时候信义才有价值,而任何时候它都不应成为约束。〃联总〃讲过信义吗?没有。谌浩讲过信义吗?也没有。运动初期,与林峙合写那张大字报的贺翔明,也被囚禁审查,谌浩亲自跟贸翔明谈了一次,苦口婆心地讲了一通〃坦白从宽〃、'治病救人〃的政策,还许诺只要认识错误,交待清与林峙的关系,就可以放他出来,不给处分,不影响毕业分配。贺翔明照要求写了检查和交待,结果不仅没放他,反而被当作〃已经打开的突破口〃,死气白赖要在他身上〃扩大成果〃,要他供出一个以林峙为首的,遍布全系各年级各班的反党夺权小集团,逼得他差点发了疯,到现在精神还不大正常。直到批判〃资反〃路线时,谌浩还推称那是系〃文革〃小组搞的,他不了解详情。他能不了解详情?林峙根本不信。不过这套手法林峙也会。林峙也不知道有过攻楼这回事儿。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林峙准备遵守谎言不再攻楼。如果谌浩真地来了,林峙将立即跟他进行一次谈话。那时应该离开始攻楼还剩二十来分钟的时间。如果在这段时间里谌浩能提供过硬的材料,足以从政治上摧垮〃联总〃,那当然比靠攻楼仅仅从组织上摧垮〃联总〃更有利。林峙可以在最后一分钟取消攻楼行动。
  问题是谌浩真会来投案吗?
  想到这个问题,林峙心里出现了一种微妙的不塌实。冷静回想打电话时自己的思维过程,一面觉得大路子绝对不错,一面又隐隐有一种轻信了谌浩的感觉。对于谌浩,他原本没有任何信任可言,现在虽然也不大相信他真地会来投案,但至少事实上等于承认有这种可能。这显然是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受了谌浩的影响。他还是多多少少被谌浩那些话打动了。此外,他也确实非常希望谌浩〃送上门来〃。为了把谌浩从〃联总〃的保护下抢过来,整个〃红司〃做出过多么巨大然而又是徒劳的努力呀!自从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大家都相信那是毛主席树的样板,包括革命领导干部在内的〃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将是未来的权力机构的标准形式。两个多月以来,运动发生了微妙的但也是深刻的变化,一些看起来〃打不倒〃或运动后期还有可能〃站起来〃的老当权派,便成了群众组织的争夺对象。这种争夺,有〃批〃也有'保〃,往往是这派要保的,那派就非要批倒批臭不可。除了少数两派都要打倒的,多数当权派们都通过〃亮相〃站了一次队,随后就跟自己支持的或保自己的一派患难与共、风雨共舟了。对于一个群众组织来说,有多少当权派站在自己一边,以及这些当权派未来可能在〃三结合〃中占什么位置,就成了政治上前景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红司〃的最大弱点就在这上面。原来的院级领导中,资历最深、影响最大的院长鲍守义在〃横扫〃阶段就投河自尽了,半是因为戴高帽子游街挂牌子扔臭鸡蛋坐喷气式受了些别人受得了他却受不了的侮辱,半是因为他那新换的比他小二十七岁的老婆不跟他离婚却跟他划清界限不许他回家。鲍守义往下,就数着谌浩了。谌浩却站在了〃联总〃一边。〃红司〃这边只有一个副院长和一个党委副书记,资历、级别都远在谌浩之下。如果〃红司〃能把谌浩抓在手里,或争取,或打倒,就主动多了。
  说到底,林峙并不真正了解谌浩。〃文化大革命〃开始前,一个二年级大学生与一个院党委书记是离得很远的。尽管由于家庭出身的关系,林峙并不像一般大学生那样把院领导看得很神秘,高不可攀,他甚至可以吹牛〃我知道他们是怎么回事〃;但作为个人,谌浩对林峙来讲是完全陌生的。如果说偶尔在公众场合远远地见过几次,再加上听过谌浩所作的两次大报告给了林峙一个笼统的印象,那么这印象是相当不好的。在父亲那个圈子里,他见过不少这种人,他们的腔调、作派彼此像极了,像是比着一块样板做成的。他不喜欢这些人。他相信父亲实际上也不喜欢这些人,尽管父亲常常奇怪地赞扬、提拔、重用这些人。他认为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印象是对的。当学院的运动冲破了〃资反〃路线的镇压,斗争的矛头对准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以后,谌浩成了全院批判的靶子。如果说学生们的大字报往往充满了吓人的空话,一些教职员工的大字报里却有不少〃干货〃。教职员工毕竟比学生们离谌浩近一些。虽说揭发出来的事实并不都能上纲上线,却非常具体也相当可信。即使这些事实只有一半是真的,就足够为谌浩勾画出一个把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官僚政客的卑琐形象。这正是林峙所憎恶的。然而,让他困惑更让他痛苦的是,单凭这些,并不能把谌浩定性为走资派,从而把谌浩打倒。
  林峙现在是一大派的头头了。他意识到在涉及政策的问题上,不能单凭个人的感情行事。想到那段受〃资反〃路线残酷迫害的经历,他心里充满了对谌浩的仇恨。可是政策要求严格区分〃资反〃路线的制订者和执行者。正如谌浩刚刚在电话里所说,林峙也不能不承认谌浩只是做了全国绝大多数单位都做过的事。他相信,即使谌浩这样级别不低的干部,当时也不可能知道同一个党中央里会有两个司令部。设身处地替谌浩和那些官办〃文革〃里的人们想一想,他们这样做简直就是顺理成章。这些年搞了一次又一次的运动,尽管名称和重点各有不同,但每次运动都是相同的搞法:在党委领导下,成立一个权力极大、带点神秘色彩的运动班子,有计划、有目标、有任务地去整那些正在反对、曾经反对或可能反对他们的人。除了偶尔整到级别稍低的同级干部,挨整的大多是下面的一般干部和普通群众。〃文化大革命〃一开始,谌浩和他的官办〃文革〃很自然地把它当作是和以往历次运动一样的又一次运动,于是如法炮制,引蛇出洞,打击消灭。他们看出这次运动比以往运动规模更大,来势更猛,所以也就整得更凶、更狠。正取〃十六条〃所分析的.他们是〃很不理解〃啊!
  这就是林峙对谌浩的全部了解和分析。至于谌浩本人的性格,他内心深处的真实的生活信念和政治信念,林峙几乎一无所知。可是,若要谌浩真像电话里所说的那样,为了避免学生的流血,置个人的安危荣辱于不顾,毅然前来投案,只有靠真实的性格和信念的推动才有可能。林峙察觉,至少在这一点上,他是坐上了没底的轿子。
  他开始感到不安。急忙看看表,不知不觉竟已是九点半了。他由不安变得有些紧张了。给谌浩的一小时期限还剩不到十分钟,他决心不等了。一旦需要,他是很有决断力的。他把皮转椅朝外一转,站了起来。
  〃我现在到现场指挥所去,〃经过外间屋时,林峙对蔡红严峻地况,〃你在这儿待到差十分十点,然后到你的指定位置上去。〃
  〃是,〃紫红答应,可是看了看哀表又问,〃你不再等等谌浩了?〃
  〃我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