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铜葵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只花喜鹊,从河的这边飞向河的那边,又从河的那边飞向河的这边,最后飞到河那边的干校去了。    
    青铜看到了干校的红瓦屋顶。那些房子,快要被疯狂生长着的芦苇淹没了。    
    河边的芦苇叶上,有一只纺纱娘在颤翅鸣叫。它的叫声显得孤独而单纯,使喧闹的夏季变得有点儿清静。    
    青铜就那样盘腿坐着,两眼望着河面,好像在等待什么从水面上出现一般。    
    有人看到了他,看两眼也就走了。大麦地人始终也不能搞清楚,这个叫青铜的哑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他与大麦地其他的孩子相比,总有点儿不一样。可他们又说不清楚究竟是哪儿不一样。    
    大麦地人总会不时地停住看着他,但也不久看——看一阵也就走开了。走开后,心里还会想着他,但也就是想一会儿,没走几步,就将他忘了。    
    青铜一直坐到中午。葵花喊他回去,他也不回去。葵花只好回家报告大人。妈妈就将两个黑乎乎的菜团子放在碗里,让葵花给他端去。他吃完菜团子,转身走向芦苇丛,哗哗撒了一泡尿,又回到原来坐的地方。    
    葵花要上学,她不能陪着青铜。    
    当大麦地还在昏昏沉沉地午睡时,大河的东头,好像游来了一只鸭子。    
    青铜早就看到了一个移动的黑点。他坐在这里这么久,好像就是在等待这个黑点似的。他没有一点儿激动,甚至没有一点儿好奇。    
    确实是一只鸭子。    
    这只鸭子一直向大麦地方向游来。一路上,它偶尔会停下来,在水中寻觅一点食物。但心里在惦记着赶路,吃几口,就又赶紧游动。    
    游近了。一只公鸭,一只漂亮的公鸭。    
    青铜的眼睛,一直注视着它。    
    它似乎看到了青铜的目光,游动变得有点儿犹疑。    
    青铜已经认出了,它就是嘎鱼家丢失的那只公鸭。但他不知道,这家伙究竟去了哪儿,怎么独自一个游在河上。    
    这是一只不要脸的公鸭。    
    那天傍晚,嘎鱼赶着他家的鸭群回来时,遭遇到另一支鸭群。嘎鱼没有在意,因为,即使两支鸭群混游在一起,过不一会儿,也一定会是各归各的队伍的,根本用不着担心这支鸭群中的鸭被那一支鸭群挟裹走几只,或是那一支鸭群的鸭被这支鸭群挟裹走几只。    
    两支鸭群朝着不同的方向,不一会儿就混为一片,只见一些脑袋朝东,一些脑袋朝西,但不一会儿,又慢慢地合成了两支队伍。那些鸭,有一种相遇同类的兴奋,游归自己的队伍之后很长一阵时间,还处在兴奋之中。    
    当时天色晦暗,嘎鱼没有发现他家的那只公鸭已不在他家的鸭群里。    
    这只公鸭,看上了人家鸭群里的一只母鸭,随了人家那支鸭群走了。那支鸭群的主人也没有发现这只公鸭。    
    嘎鱼家的公鸭混在人家的鸭群中过了一夜,第二天,又在人家的鸭群里逍遥了一个白天,并且又在人家的鸭栏里住了一个夜晚。那鸭群大,主人还是没有发现。但鸭群中另外几只公鸭早就发现了。它们在多次警告嘎鱼家的公鸭立即走开,而见它依然厚皮赖脸地纠缠着它们的母鸭时,终于忍无可忍地围上来,用它们的扁嘴将它撵出了鸭群。    
    昏了头的嘎鱼家的公鸭,这才想起自己的鸭群,朝大麦地游来。    
    公鸭已经越来越近了。青铜站了起来,这时,他发现,这只公鸭身上的羽毛颜色,太像那只野公鸭身上的羽毛了。    
    公鸭在游过青铜所在的位置时,速度很快。    
    青铜在岸上跟着它。    
    当公鸭快游到大麦地村前时,青铜扑通跳进河里。    
         
    公鸭扑着翅膀向前逃窜,嘎嘎叫着。    
    青铜没有立即露出水面,而是扎了一个猛子。他露出水面时,离公鸭只有一丈远。他向公鸭直游过去,公鸭就扑着翅膀逃跑。这样的追逐,在河面上进行了很长时间。青铜没有力气,几次要沉入水中。但还是从下沉中挣扎出水面,继续朝公鸭追去。    
    大麦地村的一群孩子看见了,就在岸上观望着。    
    青铜再一次沉入水中,他睁大眼睛朝天空看着,看到的却是水中的太阳——太阳在水中似乎溶化了,水成了金水。他不由自主地下沉着,不久,双脚碰到了水草。他感觉到水草在缠绕着他的双脚,大吃一惊,奋力蹬动双腿,又向上浮起。他又看到了溶化于水中的太阳。他仰着面孔,朝着太阳,再向上浮了一会儿,他看到了一对正在划动着的金黄色的鸭蹼。他掌握好身体之后,一伸手,居然将两条鸭腿同时抓在了手中。    
    公鸭拼命扇动翅膀。    
    青铜浮出水面,抓着公鸭游到岸边。他除了勉强抓住公鸭外,就再也没有一丝力气了。他抓着公鸭,在河滩上躺下了。那只公鸭也已经没有力气,不再挣扎,只是大张着嘴在喘气。    
    有个放羊的孩子路过学校,见到葵花,告诉她:“你哥抓住了嘎鱼家那只公鸭。”    
    葵花一听,忘记了还要上课,转身就往村里跑。    
    青铜觉得身上有了力气后,就抱了那只公鸭,走进了一条村巷,他从巷子的这一头,走到巷子的那一头,慢慢地走,也不看人。    
    公鸭显得很配合,乖乖地由青铜抱着。    
    人们已经从午睡中醒来,正往外走,许多人看到了抱着公鸭的青铜。    
    走了一条村巷,再走一条村巷。    
    天气非常炎热,狗在树阴下吐着长舌,喘着气。    
    青铜抱着那么重一只鸭,身体又很虚弱,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    
    葵花来了。她明白哥哥要干什么:他要告诉大麦地的每一个人,他没有偷嘎鱼家的鸭!她像尾巴一般,跟在了青铜的身后。    
    青铜抱着嘎鱼家的公鸭,默默地走着。人们看到了,就都站住。村巷里,就只有青铜兄妹俩的足音。这足音,敲打着大麦地人的心。    
    一个老奶奶端上一瓢清凉的水,将青铜拦下了:“孩子,我们知道啦,你没有偷嘎鱼家的鸭。乖孩子,听奶奶的话,别再走了。”她要青铜喝口水。青铜不肯喝,抱着公鸭继续走。老奶奶就把一瓢水交给了葵花。葵花感激地望着老奶奶,接过水瓢,捧在手中,跟在青铜的身后。清水在水瓢里晃动,天空与房屋也在水中晃动。    
    走完了大麦地的所有的村巷之后,青铜低下头,将脸埋进葵花手中的水瓢,一口气将瓢中的水全部喝尽了。    
    有许多人围了过来。    
    青铜抱着公鸭,走到河边,将公鸭轻轻向空中一扔,公鸭扑了一阵翅膀,落进了大河……


第三部分三月蝗(10)

    有消息传来,粮船被上游的几个村庄哄抢一空。    
    这个消息,给翘首期盼的大麦地人一个沉重的打击。    
    大麦地就快要坚持不住了。已经有几个人饿倒了。    
         
    人们不再去大河边眺望粮船了。大麦地开始显得有点儿死气沉沉。    
    大麦地人走路,腰有点儿弯了,一个个懒得说话,即使说话,也是蚊子哼哼一般。大麦地不唱歌了,不演戏了,不再聚拢在一起听说书了,不嬉闹,甚至不打架了。许多人开始没完没了地睡觉,仿佛要一口气睡上百年、千年。    
    大麦地的狗都瘪着肚皮,在村巷里走动时,东摇西晃。    
    村长紧张了,勒紧裤带。在村巷里,大声吼叫着:“起来!起来!”    
    他把大麦地的男女老少都哄到村前的那块空地上,让他们排好队,让小学校的一个女教师带领大家唱歌。唱的都是些雄壮有力的歌。村长的嗓音很难听,但他却带头唱,唱得比谁都响。有时,他会停下来,察看那些村民,见唱得不卖力的,他会骂一句很难听的脏话,让那个人提起神来唱歌。他叫喊着:“熊样!把腰杆挺直了!挺直了!挺成一棵树!”    
    于是,高高矮矮的大麦地人,都挺成了一棵一棵的树。    
    村长看着眼前的这片森林,心里一酸,眼中就有了眼泪:“再坚持一些日子,稻子就可以开镰了!”    
    饥饿的大麦地人,在炎炎的赤日之下,扯开喉咙吼唱着。    
    村长说:“这才是大麦地!”    
    大麦地被水淹过,被火烧过,被瘟疫入侵过,被土匪、日本鬼子血洗过,大麦地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浩劫,但大麦地还是在苍茫的芦荡中存在了下来,子子孙孙,繁衍不断,大麦地竟成了一大村子。早晨,各家炊烟飘到一起,好像天上的云海。    
    这一天,青铜的奶奶不见了,一家人到处找,也没有找到。    
    傍晚,她却出现在村前的土路上。    
    好像行走极其缓慢,走一步,都要歇上好一阵。    
    她佝偻着身体,肩上扛着一小袋米。    
    青铜全家人都迎了上去。    
    她把米袋子交给了青铜的爸爸,对青铜的妈妈说:“晚上,给孩子们烧顿饭吃。”    
    全家人都看到,奶奶手上的那枚黄灿灿的金戒指没有了。    
    一家人什么也没有问。    
    青铜和葵花在奶奶一左一右,搀扶着她。    
    夕阳西下,慈和的阳光,照红了田野与河流……    
    一天深夜,一只很大的粮船终于停靠在了大麦地村的大河边上……


第四部分纸灯笼(1)

    开镰了,收割了,新稻登场了。    
    大麦地的空气中,飘散着稻子被收割后的清香。那种香味,是所有草木都不具备的。    
    青铜的爸爸赶着拖着石磙的牛,碾着稻子。他不时地哼一声号子。那号子声就在秋天的田野上回荡,让人感到世界一片明亮。稻粒不像麦粒那样容易从禾秆上碾下。碾一场稻子,常常需要七八个小时。所有的稻子,又几乎是一起成熟的,秋天又爱下雨,因此,全村的劳力,都必须发动起来,不停地收割,不停地装运,不停地碾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