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法尊法师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丑二  总结
问:汝宗何故非世俗中许色等有自性生,胜义中破。颂曰:
  【如石女儿自性生,真实世间均非有,如是诸法自性生,世间真实皆悉无。】
如石女儿之自性生,非但于真实义中无有,于世间名言中亦非是有。如是色等一切诸法,于世间名言与真实义中俱无自性生也。诸法自性生,虽于错乱执前似有。然中观师绝不许为世俗中有。复应忆念,于所破上加自性生之简别也。由此道理。颂曰:

  【故佛宣说一切法,本寂静离自性生,复是自性般涅槃,以是知生恒非有。】
是故佛薄伽梵,宣说一切诸法,本来寂静,离自性生,自性涅槃。以是当知自性生恒时非有。宝云经云:【佛转妙法轮,宣说一切法,本寂静不生,自性般涅槃。】此说诸法真实义,由是寂静智之境,故名寂静。其理由:谓自性不生故。不生之理由,谓若法有自性,彼乃有生,自性且无,彼云何生耶?故是清净涅槃。言本来者,表示诸法非唯得瑜伽智时乃不生,是于彼前世间名言时,亦自性不生也。本字是最初之异名。

自部不应难云:若胜义中无,世俗中亦应无。何以故?是彼所共许故。颂曰:

  【如说瓶等真实无,世间共许亦容有,应一切法皆如是,故不同于石女儿。】
如说瓶等,于真实胜义中无,于世间共许名言中有,一切诸法皆应如是。故胜义中无,不同石女儿。如俱舍云:【彼觉破便无,慧析余亦尔,如瓶水世俗,异此名胜义。】论曰:【若彼物觉彼破便无,应知彼物名世俗有,如瓶被破为碎瓦时,瓶觉则无。又若有物,以慧析余彼觉便无,亦是世俗。如水被慧析色等时,水觉便无。若彼物觉彼破不无,及慧析余彼觉仍有,应知彼物名胜义有。如色等物碎至极微,或以胜慧析余味等,彼觉恒有。受等亦尔。】

此等是说:彼诸部师不可说云:【若胜义无,世俗亦无。】非说:彼等安立二谛之理与自宗二谛相同。以彼等立为世俗有者,亦是中观师所说之胜义有故。

要有假有瓶等所依之四大种及所造色是实物故,乃可假立瓶等有因有依。汝中观师,说一切法皆唯假有,都无假有所依之实物,则同石女儿无可避免也。曰:此说非理,假有所依之实物,不得成故,如依假有之形等和合,便有假有影像可见。及依假有柱等,假立为屋,依假有树等,假名为林。又如梦中见从自性不生之种子,出生自性不生之芽。如是一切假有法,理应唯以假法为依也。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终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卷十一

宗喀巴大师造
释第六胜义菩提心之八。
  子三 以缘起生破边执分别。
若汝于二谛俱破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者,则从无明生行识等,及从种子生芽苗等,此世俗生如何决定?颂曰:
  【诸法非是无因生,非由自在等因生,非自他生非共生,故知唯是依缘生。】
由前所说道理,诸法之生,非无因自然生,非由大自在天为因而生,等取非从时,微尘,自性,士夫,那罗延天等生。亦非自生,他生,共生。故知唯是依此因缘,有彼果生。破四生已唯有彼生,故亦不破坏世间之因果名言。如薄伽梵说:【诸法名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宝鬘轮云:【此有故彼有,如有长说短,此生故彼生,如灯然发光。】中论云:【因业有作者,因作者有业,除此缘起外,更无成业因。如破业作者,受受者亦尔,及余一切法,亦应如是破。】唯说有此生,不说有四边生。如佛说唯有缘生,圣者亦唯作是说。并许依业立作者等观待缘起。言【除此缘起外】,即分别自宗生与他宗生之差别。凡属有法皆如是说。月称论师亦多励力总许有生,由非四边生,故许缘起生。有违反此宗,倒说四边不生即全无生者,当知是以恶分别垢,污染此宗通达空性之无上正理,谓缘起深义即空性义也。

如是宣说唯有缘性之缘起,非但不落无因生等四生,其余增益有自性之常见,都无作用之断见,及先有后仍存在之常住,前后自性各别之刹那无常,有自性之有事,无事,此等分别或分别境,亦皆非有。为显此义,颂曰:

  【由说诸法依缘生,非诸分别能观察,是故以此缘起理,能破一切恶见网。】
依此为缘有彼果生,唯由此道理,诸世俗法便得成立。非由余理。故非自他生等诸邪分别之所能观察。以此缘起道理,即能破除前说计自他生等一切恶见网也。

唯以此缘性立为缘起义之中观师,不许少法是有自性。六十正理论云:【若依彼彼生,即自性不生,自性不生者,云何得名生。】此说依缘生者即自性不生,是则如何可说苗芽由自性生。中论亦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此说由是因缘生故,即是自性空。经亦云:【若从缘生即不生,此中无有生自性。若法依缘即说空,知中即是不放逸。】从缘生是因,不生是所立,第二句解释彼义,谓自性不生。故非于所破不加简别。显句论引楞伽经云:【大慧,我依自性不生密意,说一切法不生】。佛自解其密意故。龙猛菩萨由见世尊,以缘起理破自性生,最为希有。故中论及六十正理论等,多由宣说缘起门,称赞世尊。诸有智者,不可臆说,由依缘生即是不生也。

不许诸法是有自性,无自性中,如何得有自他生等。唯计有自性者,乃有自然生,自生,他生,自在等生,及生已安住不灭之常,与坏已断灭等分别。余则不尔。为显此义,颂曰:
  【有性乃生诸分别,已观自性咸非有,无性彼等即不生,譬如无薪则无火。】

执诸法有自性,乃生诸边执分别。由前道理已观诸法是无自性。既不执诸法有自性,则不生彼等边执分别。譬如无薪为因,则不生火果也。诸瑜伽师由修所决择之真实义故,证圣道时,以根本智不见戏论境相之理而见真实义。无始所习执著诸法实有之分别,皆得息灭,如眩翳人涂以安膳那药,令毛发等相皆归息灭,即所得之果。非令毛发等相转成余性之境也。

  子四 明正理观察之果。
  【异生皆被分别缚,能灭分别即解脱,智者说灭诸分别,即是观察所得果。】

由诸异生,不知如前所说法性,即被边执分别系缚,诸圣瑜伽师,由能如是通达法性,不邪分别,即得解脱。故破尽一切边执分别所执之境,令分别息灭。智者说彼即是龙猛菩萨中论等中,观察所得之果。四百论云:【若法有自性,见空有何德,虚妄分别缚,彼是此所破。】此说诸法若有自性,彼即诸法之真理,见彼为妙。见自性空则无功德。虚妄分别执有自性,彼即是缚,彼所著境即此中观论之所破也。月称疏亦云:【分别谓增益不实之自性。】此说于非真实有,增益为真实有。故非说一切分别,是说实执分别与边执分别。边执分别之边字,虽亦通多义,然离边见之边,如中观光明论云:【若计任何一法是胜义有性者,以有彼故,随执为常。或云无常,皆是边见。若谓如实随顺诸法真实性转,如理作意,是堕落处者,则不应道理。】此谓若如所执而境有者,彼境非边,彼心亦是如理作意,非是边见。故此之边是堕落处,如世间之悬险名边,堕彼险处名堕边处。如是由执何事能使执者衰损,即名堕落边处。由自性有,于名言中亦不可有,其自性无,于名言中则可容有。故云【胜义无】,非执无边。及云【非如是】,亦非破无边。然执所破之无为真实有,则是堕落于无事边,破彼亦是破无边也。因果等法于名言有,无量能害。若执彼无或执非有,其所执境即是无边,其能执心即无边执。若谓佛无过失,则非是无边,及无边执。此执无因果等,是损灭执之无边。前者是增益执之无边。无边即断边,有边即常边。除前说之所破,若执余法为胜义有或自相有,其所执境即是有边,其能执心即有边执。若谓佛有悲智,则非是有边及有边执。论亦有时,说一切胜义有,皆是有边。颂曰:

  【论中观察非好诤,为解脱故显真理。】
龙猛菩萨于中论中演说极多观察道理,当知非好诤论为降伏他故而说,是为解脱众生故。演说观察道理,显示真理。谓念云何能使众生无倒通达此真实义,而得解脱。

汝于论中岂非列举实事师一切所计而破斥乎?故汝造论专为净论,云何可说唯灭分别为所得果。曰:此诸观察虽非为诤论而发,然由显示真实义时,他宗本性脆弱,所有教理不能建立,如近光明冥暗自息,此于我等何咎之有。颂曰:

  【若有解释真实义,他宗破坏亦无咎。】
若由解释真实义故,破坏他宗假立诸法,无有过咎。四百论云:【诸佛虽无心,说法摧他论,而他论自坏,如野火焚薪。】谓如然火意在煎茶,非为制造灰炭,然灰炭亦自然而有也。

若因好诤而说法者,决定嗔他有过宗,爱自应理宗。必不能灭贪嗔分别。何以故?颂曰:

  【若于自见起爱着,及嗔他见即分别。】
若爱著自见,及嗔恚他见,此即系缚之分别。贪嗔分别增长不息,是为系缚,非是解脱。若时说法非为诤论,颂曰:
  【是故若能除贪嗔,观察速当得解脱。】
是故若能除遣贪著自宗,嗔恚他宗,而以正理观察,则能速得解脱。六十正理论云:【智者无诤论,彼即无所宗,自宗尚非有,云何有他宗。】四百论云:【若汝爱自宗,他宗则不喜,不能证涅槃,二行无寂灭。】三摩地王经云:【若闻此法起贪爱,闻说非法动嗔心,被慢摧成颠倒,由慢力受众苦。】此说若于自他宗,不能命弃贪嗔私见,以正直慧如理观察。则于宗派观察修习,依此因缘,反令生死系缚紧迫。当知此是由大悲心赐给我等最胜教授。

释论说:从破自生,至此,明法无我。意谓多明有为法无我,中间亦兼明无为法无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