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法尊法师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变碍等无性,是为自相空】。
色蕴自相谓有变碍。等字等取乃至一切种智。一切染净诸法各各自相。此等无自性,是为自相空。

  卯二广释分三,辰一因法 自相,辰二道法自性,辰三果法自相。今初
  【色相谓变碍,受是领纳性,想谓能取像,行即能造作,各别了知境,是为识自相。蕴自   相谓苦,界性如毒蛇。佛说十二处,是众苦生门。所有缘起法,以和合为相】。

何为色等之自相?谓变碍是色自相。如经云:【诸比丘,由有变碍,名色取蕴】。此诸自相,是举能表各各本性者,非说各别定义。受是苦乐舍三种领纳性。想则能取青黄等外像,与苦乐等内像。像为形状分齐。行即造作,谓除四蕴诸余有为,各别了知色声等境,是识自相。五蕴之自相谓苦。诸界之自相体性,谓能令有情摄取生死,如同毒蛇捉待于他而作损害。佛说十二处能生众苦,是苦生门。此三约生死中之蕴界处而说。缘起之自相,谓因缘和合。

  辰二 道法自相
  【施度谓能舍,戒相无热恼,忍相谓不恚,精进性无罪,静虑相能摄,般若相无著,六波   罗蜜多,经说相如是。四静虑无量,及余无色定,正觉说彼等,自相为无嗔。三十七觉   分,自相能出离,空由无所得,远离为自相,无相为寂灭,第三相谓苦,无痴八解脱,   相谓能解脱】。

布施波罗蜜多自相,谓身,财,善根,皆能放舍之心。尸罗自相,谓无烦恼之热恼,获得清凉,忍辱自相,谓不嗔恚。即能忍耐心。精进自相,谓摄持无罪善法勇悍为性。静虑自相,谓为摄一切善法故,于善所缘心一境性。般若自相,为不贪著。为趣涅槃,于任何法都不贪著,破实执故。上来所述六波罗蜜多之自相,是经中作如是说也。初静虑等四种静虑,慈无量等四种无量,及余空无边处等四无色定。正觉佛陀,说彼等之自相,为无嗔恚。由离嗔恚乃能得故。三十七菩提分法之自相,谓能获得出离解脱。空解脱门之自相,谓实执所得诸分别垢不能染故,以远离为自相。无相解脱门,由相不可得故。寂灭为相。第三无愿解脱门之自相,谓于行苦性正观为苦,更不希愿三有盛事。及以真实慧,观察诸行本性。于出世果位,亦不执为实有,而生希愿。故以苦及无痴为相。八解脱之自相,谓能解脱诸等至障。八解脱,谓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此二是变化障对治。释论本多将第二,作内有色想,文有误失。净解脱第四静虑相是为第三。此是乐变净色,不乐变不净色杂染心之对治。现法乐住之道有二,一住顺解脱道,谓四无色等至解脱。二住寂灭道,谓想受灭等至解脱。

  辰三 果法自相
  【经说善决择,是十力本性。大师四无畏,本性为坚定,四无碍解相,谓辩等无竭。与众   生利益,是名为大慈。救护诸苦恼,则是大悲心。喜相谓极喜。舍相名无杂。许佛不共   法,共有十八种,由彼不可夺,不夺为自相。一切种智智,现见为自相。余智唯少分,   不许名现见】。

下文所说之十力,当知以善决择为自相。由善决择诸境,于诸境上无碍而转,故名为力。自称于一切所知成正等觉。自称我已永尽诸漏并诸习气。自称我说贪等是障解脱法。自称我说勤修地道能尽众苦。不见有一人,能依法立难,谓非如是。佛此四无所畏,以极坚定性为自相。任何敌者不能动故。法义词辩诸无碍解,以辩等无竭无尽为相。与诸众生利益安乐,是大慈相。救护一切苦恼有情。是大悲相,大喜以极欢喜为相。大舍谓于此不贪,于彼不嗔,远离贪嗔无杂为相。许佛不共法有十八种,以不被他夺为自相。由佛无有不共法之所治品误失等事。无隙可乘,不能映夺,不能屈伏故。十八不共法,有三六聚。身常无误失,语无粗暴音,意无忘失念,无不定心,生死涅槃无种种想,无不择舍,是初六聚。志欲,精进,意念,等持, 般若,解脱,皆无退失。是第二六聚。一切事业,语业,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于过去世,未来世,现在世,无著无碍正智见转。是第三六聚。不共之训诂。谓彼诸法,唯佛身乃有,余身非有,故身不共。此等广释,如释论中引陀罗尼自在王请问经,应当了知。一切种智智,以现见一切所知为自相。一切余智,唯于少分境转,故不许为现见一切所知也。如是所说,从色乃至一切种智所有诸相。唯是能表彼诸法之自体。与所破之自相。有大差别。

  卯三 总结。
  【若有为自相,及无为自相,彼由彼性空,是为自相空】。
若有为法之自相,及无为法之自相。彼等自相即由彼自性空,是为自相空。
  
  寅三 不可得空与无性自性空
  【现在此不住,去来皆非有,彼中都无得,说名不可得。即彼不可得,由彼自性离,非常   亦非坏,是不可得空。】
此现在法,自生以后不能安住。过去已生,其生已灭。未来当生,现尚未生。故三世中皆非是有。已生,当生,及现在法,如其次第于已灭时,未生时,及自生以后,都无可得。故说名不可得。彼不可得,由彼自性远离,非常非坏,故名不可得空。颂曰:

  【诸法从缘生,无有和合性,和合由彼空,是为无性空。】
   诸法由是因缘生故,无有因缘和合所生之自性。即说彼等名曰无性。此和合生法,由自性空。是为无性自性空。

如是所说之十六空。非因破除实执之正理不同而分。以彼一切,皆由非常非坏之正理,而成立故。亦非由一补特加罗,成立无实而分。以于眼等内法之上,若以正量成立为无实。则观余法时,不须更立别因,即依自因便能断疑故。以是当知是依一补特加罗,及依于各别法实执偏盛之各别补特伽罗而分也。

  子二 广释四空
  【应知有性言,是总说五蕴,彼由彼性空,说名有性空。】

应知有性空之有性言,是说五蕴。非分别说,是总略而说。即彼五蕴,由彼自性空,经说名有性空。颂曰:

  【总言无性者,是说无为法,彼由无性空,名为无性空。】
若不分别总言无性者,是说虚空与涅槃等诸无为法。即彼无为法,由无性之自性空,名为无性空。颂曰:

  【自性无有性,说名自性空,此性非所作,故说名自性】。
言自性者谓诸法之本性。由此自性非声闻等所作,诸法本性如是住故。由此法性自性,无有自性,说名自性空。颂曰:

  【若诸佛出世,若佛不出世,一切法空性,说名为他性。实际与真如,是为他性空,般若   波罗蜜,广作如是说。】
若诸佛出现世间,若佛不出世间,一切法之自性空,即说名为他性。他性梵语,可通三义,谓胜,他,彼岸。初谓胜真实义,殊胜之义,谓常不违越真实义之自相。第二他者。谓除世间,是他出世无分别智。性谓此智所证。第三彼岸所有,名为他性。由超出生死,故名彼岸,即是实际。此中际者谓永尽生死之涅槃。由不改变真实义之自相,故名真如。即此他性,由他性之自性空故,是为他性空。自性空等前虽已说,此中复说亦无重复之过。以此是依中分而说。此后二空,广中二时数数宣说者,因有疑云:若许法性是诸法本性,常时而有,是无分别智之所量,则应实有。为除彼疑而说,故不相违。

此中所说空性之差别,与空性之道理,是如般若波罗蜜多经中广作如是宣说也。
 
  庚四 结述此地功德
今当宣说信解般若波罗蜜多菩萨不共功德,结述般若波罗密多品。颂曰:

  【如是慧光放光明,遍达三有本无生,如观掌中庵摩勒,由名言谛入灭定】。
此地菩萨以如前所说行相如是观察,发生慧光,放大光明,灼破障蔽见真实义所有黑暗。遍达三有本来自性无生 。如观掌中庵摩勒果。复以名言世俗谛力,入灭尽定。如是虽能入灭尽定,然不弃舍救众生心。颂曰:

  【虽常具足灭定心,然恒悲念苦众生,此上复能以慧力,胜过声闻及独觉。】
第六地菩萨虽常具足灭定光明意乐,然于无依苦恼众生,悲心转增。由是当知此菩萨之加行,是生死摄。意乐则是涅槃所摄。又此第六地菩萨,从此以上复能以智慧之力,胜过一切如来语生之声闻,及中佛独觉。又颂曰:

  【世俗真实广白翼,鹅王引导众生鹅,复承善力风云势,飞度诸佛德海岸】。
第六地菩萨犹如鹅王,成就世俗广大道次第,与真实义甚深道次第。如同双翼,洁白丰广。引导所化众生犹如群鹅。复承往昔所修善根之力,势如风云。即能飞度诸菩萨功德大海之彼岸也。是故欲学此菩萨者,亦须具备二种道次第之双翅。若全无翅,或仅一翅。安能成飞,故不应自满。当修具足方便智慧二品之道,而趣佛地。

释第七胜义菩提心
   巳三释远行等四地分四,庚一第七地,庚二第八地,庚三第九地,庚四第十地。今初

  【此远行地于灭定,刹那刹那能起入,亦善炽然方便度】。
住第七远行地菩萨,于第六地所得灭定,此时刹那刹那能入能起。入灭定者谓入实际。此说真如名为灭定。以圣根本定时,能于此真如,灭尽一切戏论相故。如十地经云:【佛子!菩萨从第六地来,能入灭定。今住此定,能念念人,亦念念起,而不作证】。又此地中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亦善炽然,最极清净。清净之理,如前诸地所说道理应当了知。唯由般若波罗蜜多行相差别,安立后四波罗蜜多。以择法时,即是慧度,非余相故。安立为方便善巧波罗蜜多之方便善巧,菩萨地中说二六种,初谓依内修证佛法六种方便善巧,一者菩萨,于诸有情悲心俱行顾恋不舍。二者菩萨,于一切行如是遍知,三者菩萨,恒于无上正等菩提所有妙智,深心欣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