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艺术的梦与现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了那么短小的篇幅,却浮雕似地突出了一个强悍、刚毅的战士形象,
以及在半殖民地里的文化界具有反面典型意义的对手们(“正人君子”)
的形象。这是何等精练的笔力!

在这个散文诗集里,给与读者比较突出印象的,还有奇拔的风格。
在许多篇章里,结构上或修辞上,都使读者感到这种印象。关于这点,
在上面的论述里,已经多少接触到,这里就不再详说了。

在这里,顺便谈一下关于这本作品表现上的隐晦问题。这个散文诗
集,像它在思想内容上占多数的是积极的因素一样,在表现上,明朗部
分是占主要地位的。但是,也的确有些篇章,在表现上是隐晦的或比较
隐晦的。关于这点,作者自己曾经作过说明,就是“因为那时难于直说,
所以有时措词就很含糊了”。这自然是真实的,但还不是全部的原因。
从内容上说,有许多诗篇抒写的是一时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对它的解剖。
这种内容,比较难于用普通的话直截、明白表现出来。从艺术上说,诗
歌形式的作品,一般是需要含蓄的,而且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相当重视这
种表现法。在他给一位寄小说请他评阅的作者的信里说,他要给那作品
改一个词,原因嫌原来所用词说得太清楚,怕会打破文里“所有的含蓄”。
(1925 年5 月致李霁野信)对小说尚且这样,对于诗就更不用说了。鲁
迅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所写的白话诗,有些就不是随便能读得懂的。此外,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者当时执笔的动机,我们不大清楚(在《野草英
译本序》里,作者对于集里的一些篇章写作的起因或动机,做了简要的
解说。但是,有许多是没有提到的),尽管如此,只要读者对作品反复
诵读、体会并参考一些有关的文献(包括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大意
是可以领会出来的。

鲁迅这个作品跟他前期的许多作品,在写作目的、思想内容和表现
艺术等方面,都有共通的地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一个具有
相当特殊性的作品。因为它是当时作者处在那种非常黑暗的社会和个人
经历着险恶境况时期的作品,是他用特殊的诗的形式,抒发着自己矛盾、
错综的思想、感情的作品,同时也是他严厉剖判自己,并探索着新的道
路和找寻新的战友时期的精神反映。这个作品不但有它重大的时代的意
义和社会价值,也给我们留下一份大革命时期前进知识分子自我思想斗
争经历的稀有文献,给我们留下一份极其珍贵的艺术遗产。(鲁迅生前
颇喜欢《野草》这个作品,他在给肖军的信里说它“技术并不算坏”,
这是平常对自己作品要求很严的鲁迅,对这本散文诗集在艺术上的自我
评价。)平伯君的散文

近来常常来往西湖堤上,每到西冷桥附近,望见遥对着南岸诸山的
俞楼,便教我想起曲园老人和他的曾孙平伯君。我对于曲园,虽然年少
时,曾诵读过他的一些笔记尺牍之类的文字,可是对于他这位老先生重
要的思想学术,实未领教过,所以纵然是在脑子里忆起,意念却非常的
轻淡。平伯君呢,虽然没有什么生平的交谊,但他在我,不特名字是很
稔熟的,他的心音,尤其是常洋溢于我的耳鼓心头,而使我有不易漫灭


的留影。当我站在俞楼前的柳树下,悄对着幽静的湖波、烟岩,口上不

觉低微地哼出这样梦也似的诗句:
出岫云娇不自持,
好风吹上碧玻璃。
卷帘爱此朦胧月,
画里青山梦后诗。我对于他,是怎样蕴郁着沉挚的遥想呵。


那一天,是记不清楚了(大约总在一个月前吧),在《开明》月刊
上面,看到了《杂拌儿》(一名《梅什儿》)出版的消息,在那里并引
用着周作人先生这样的两句话做广告:“平伯所写的文章自具有一种独
特的风致。这风致是属于中国文学的,是那样地旧而又这样地新。”其
实,便不看这个吸引人的广告,我早就认识了俞君文章的翩翩风致了。

当我从书店带着这册淡湖色封皮的散文集,回到自己住房之时,正
是四处表露着苍茫暮姿的傍晚。我开了电灯,坐在靠椅上,把书中目次
展开一览,里面的文字,十之七八,是从前曾在各书报上看过一度的。
但我愿意在这个集子上和她们再会一会面,因为如此,更可以使我对于
作者文章的情调与风格,得到浓酣的享受。

如果文艺的鉴赏,是不一定要请准于“玉尺才人”的尊旨,而可以

用自己个人主观的认识好恶说句话的话,那么,我要在此说声,在平伯

君这册集子里,有几篇文章,是写得很隽俏,为我所极爱读的。——我

并没有说,我所爱读的,只有平伯君这集里的几篇文章,更大大没有说,

天下偌大的文坛中,只有平伯君这几篇文章是值得读的。我只是很疏浅

而已,这样的狂妄,是万不敢当的。请求文豪们千万不要因误会我而生

气才好呢。

平伯君这个集里所收的文章,有考据的,有说理的,有描摹风景的,

有抒写情思的,性质很不一律,但除了一小部分属于考据性质的,语意

颇为简质外,大概都很丰饶着一种迷人的情味,而使我们一读,就认得

出是作者个性所投射的特殊风格。集中最佳的篇章,自然要推《桨声灯

影里的秦淮河》、《陶然亭的雪》等融洽情景于一气的文字。其思致的

委婉,词调的风华,我实在一时想不到恰当的形容词,无已,把作者自

己所说的“朦胧之中似乎胎孕着一个如花的笑”用作评语,或可勉强十

一而已。但此种文章做得这样有消魂的风情,似乎尚不算十分困难的事,

因为这类题目,本来是颇有做成好文章的可能,如果碰到不是劣手的作

者。集中如《文学的游离与其独在》、《析爱》等篇,这类分析名理的

文字,在平常人手下,无非是写得简当明了,就算已尽能事的,不意给

作者竟这样创制成绝妙的抒情妙品。我们读了,不但不会头痛,并且如

吃佳馔似的,只虑其速尽,于此,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才思的赡美了。

记得《剑鞘》里面,也收有作者几篇美妙的抒情小品。如果让我凭
着个人的癖好,来替俞君编个美好的散文的集子时,我要把现在《杂拌
儿》里所收入的几篇考证的和其他一二不很重要的短篇抽出,另放在一
个去处,再把《剑鞘》里的几篇重辑过来,那末,这个性质比较统一,
情词比较深秀的文章的结集,我要觉得更为高兴,而钦羡它的名贵了!
质之俞君,及俞君的好友如朱自清、叶绍钧诸先生,不审以拙见为然否?

① 鲁迅:《野草英文译本序》。

或曰,俞君文章,有个小小的毛病,就是有时故意屈曲反复其词意,
以求深入周折,但因之倒违阻了文理的自然纯朴,正俞君所谓“着意则
滞”也。这话,也许并非全无根据,但我想俞君文章的佳处,总足以遮
掩这点小疵吧。

末了,我想借作者赞美沈复《浮生六记》的话,做他自己将来文境
进步的颂词。俞君云:“妙肖不足奇,奇在全不着力而得妙肖;韶秀不
足异,异在韶秀以外竟似无物。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明莹,不见
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精微的痕迹。”

1928 年10 月17 日夜,杭州《背影》
在俞平伯君的《梅什儿》出版了不多时日,便看到朱自清君的这个
《背影》,姑无论他俩一对好友,是否有意这样安排着来的,但是我们
会在悠然的喜悦中,把他们作应有的联想,这是无有疑惑的事实。

在各种比较有影响的刊物上,近来似乎不多见到朱君的文章了。但
三四年以前,他却是一位时常把他的创作丰富地呈供于我们读书界的作
者。他的作品,似以诗歌为繁富与见称于人。可是,恕我有点不大敬意,
他的诗作,除了那首曾撼摇过一时的读者之心的《毁灭》,以外似乎不
大能引动起我疲弱心灵的共鸣,所以到现在所留的记忆之影,是朦胧得
有如秋宵的残梦。他的散文作,却是我从来所喜欢读的。《踪迹》在我
个人偏爱的鉴赏上,与其说是前面大半用韵律表现的诗歌好,毋宁说是
后面三数篇诗意葱茏的散文作更叫我惬意。我相信不至于全没有人会同
我怀着一样的偏爱吧。真的,像他过去所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温州的踪迹》、《〈忆〉跋》一类的散文小品,如果不是和作者抱着
极端相反背的心绪的人,是不应该全不领会出一点作者抒情的艺术的,
即使不能十分迷醉于他的芳醇的话。

《背影》是作者“4 年来所写的散文”的结集。15 篇文字中,分作
两辑,据他说,“是因为两辑的文字,风格有些不同”。散文小品之作,
不必一定要用以抒情写景,但抒情写景之篇制,却会令我感到格外的高
兴。朱君这个集里大部分的文字,是抒情写景的,其中即使有些是像小
说模样在描写着故事的东西,但表现的方法,仍旧是优美地酣畅地抒情

的。
中国现在作家中,在散文里表露着隽永的画意的,冰心女士是我心
目中比较重要的一个。她自己曾经歌吟过:
假如我是个作家,我只愿我的作品,在世界中无有声息,没有人批评,更没有人注意;只
有我自己在寂寥的白日,或深夜,对着明明的月,丝丝的雨,飒飒的风,低声念诵时,能以再现
几幅不模糊的图画;这时我便要流下快乐之泪了!
《背影》中的《荷塘月色》,只顾从题目上看来,已先令人感到画
意的丰满了。我们看他轻轻的挥洒着他的笔墨,现出在纸上的,是那样
幽秀、婉媚与神化!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
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