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玉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1991年,珠海巨人新技术公司注册成立。他靠着150个昏天黑日和20箱方便面闭门造车一举研制M…6401汉卡而成功,汉卡销售量跃居全国同类产品之首,获纯利达1000万元,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2年7月,巨人公司升为珠海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M…6401汉卡年销售量2。8万套,销售产值共1。6亿元,实现纯利3500万元,年发展速度达500%。同时,借邓小平南巡的春风,得到珠海市政府的重礼,开始计划建造当时中国的第一高楼——巨人大厦。
  1993年,史玉柱进军保健品市场,大规模宣传产品,让自己的名字家喻户晓。他一手创办的公司不到两年就实现年销售额上亿元,世人谓之奇迹。而巨人成为当时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史玉柱也成为那个时代所有媒体热烈追捧的明星商人。
  1994年,欲想在房地产业中大展宏图的巨人集团一改初衷,拟建的巨人科技大厦设计一变再变,楼层节节拔高,从最初的18层一直涨到72层,投资也从2亿元涨到12亿元,1994年2月破土动工,气魄越来越大。
  巨人集团经营范围涉及电脑、生物工程、房地产和金融等领域,其生产的多种电脑产品,曾经占据全中国大半个市场。在1993年一年之内,就推出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巨人传真卡、巨人中文电子收款机、巨人钻石财务软件、巨人防病毒卡、巨人加密卡等产品。集团子公司从38个发展到228个,拥有数亿元人民币的固定资产。杨尚昆等中国领导人曾经先后视察过“巨人集团”,李鹏也曾经在一年内两次视察巨人集团,实在属于破例,他并且亲笔签字说巨人集团“取得了巨大成果”。如果按照这时的“巨人集团”势头发展下去,“巨人集团”将可能在几年内发展成为资产超过百亿的跨国集团。
  他在31岁那一年被列为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第8位,成为中国的新生代贵族。从白手起家到中国大陆富豪排行第八,他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这是史玉柱自创业以来的第一次顶峰。
  他是一个著名的成功者。
  正是这样的辉煌,史玉柱成为了当时所有青年人心目中继比尔·盖茨的第二大偶像。这位学者型商人不仅有着徽商所独具的儒雅气质,内心更充斥着横亘电脑、药业、保健品业的巨大野心。他的梦想是做东方的IBM,东方的蓝色巨人,他要建造一座高260米、共70层、总投资额为人民币12亿元的巨人大厦,他要建造一座属于巨人的巨人帝国。
  当时的史玉柱雄心万丈,前面伟大的蓝图似乎只在咫尺之遥。

  第二节巨人的陨落:遭遇滑铁卢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7年史玉柱却彻彻底底破产了。
  1995年下半年,在卫生部对全国保健产品进行抽样质量检查,发现产品合格率只有30%,此结果导致了中国保健市场的全面萧条。1996年,史玉柱推广“巨不肥”失败。更要命的是巨人大厦投资巨大,资金告急,史玉柱将大量用于保健品推广的流动资金抽出投入大厦的建设,终因顾得了东边,顾不了西边,点燃了巨人集团财务危机的导火索。
  1997年初,深圳《投资导报》发表《“巨人”史玉柱身陷重围》的报道,标志着巨人公司走向了穷途末路。集团生产销售秩序陷入僵局,大批骨干人员陆续离去,庞大的“巨人军团”分崩离析,“巨人”轰然倒下。由于资金链条的断裂,巨人大厦也停工了,讨债者蜂拥而至。
  1998年元月,巨人集团资产债务呈冷冻状,情况是2。5亿负债,史玉柱成了全国的“首穷”。珠海市法院在1月28日查封了“巨人”的资产。昔日的辉煌似乎已经成为过去,巨人大厦昔日灯火辉煌,如今冷冷清清,巨人总部大楼内只有四、五个保安人员在看守大楼。
  无奈之下,史玉柱从大众眼中“突然失踪”。史玉柱成了彻底的失败者。
  史玉柱的“突然倒下”在社会上激起久久不散的回音,史玉柱的名字又以另一种方式深入人心,这种方式便是:著名的失败者。
  社会各界对史玉柱普遍持幸灾乐祸的责骂态度,仿佛刚刚在昨天还被奉为英雄的史玉柱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千夫所指的罪人、笨蛋,往日他身上和他所做的一切都被视若神明,如今则全都成了缺点,而且都是致命的缺点。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世间是非曲直的评价和冷热嘲讽的舆论,让史玉柱内心承受着无比巨大的痛苦。
  他躲进了西藏,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第三节巨人的归来:重上征途

  有一句真理是这样说的:“成功者所犯的错误比失败者多得多,但你不能因为失败多而放弃。”
  因为成功者永远在不断尝试,而失败者总是退缩、逃避。最终的失败者似乎从不犯错误,而最终的成功者似乎总是在犯错误。因此,亨利·福特的一句话我们应该永远牢记:“当一切似乎都不顺利的时候,请记住——飞机是逆风而起的,而不是顺风而起。”
  一个没有足够的企业家精神的人,这时或许会一蹶不振,但史玉柱又重新站了起来,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巨人的归来。
  2000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市,借着筹集而来的50万,史玉柱注册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康奇公司,开始了其东山再起的传奇故事。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带动了一个新保健品“脑白金”的热销,仅仅只用一年,“脑白金”就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成为保健品市场市场当仁不让的“龙头”,构建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保健品帝国。不久,史玉柱的销售收入很快突破10亿元。
  2001年1月,史玉柱花2亿元巨资收购巨人大厦楼花还债,这个事件又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很多人将其作为一个企业家诚信的典型加以追捧,欠钱还债,史玉柱不愧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是什么动力在推动着他,史玉柱说,是支持他的一些很熟悉的朋友和一些从不认识的朋友。巨人垮了之后,几个大学生在给史玉柱的信中写道:如果巨人不能重新站起来,你将会伤害我们这一代人的感情。这种冀望,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史玉柱卧薪尝胆的动力。
  史玉柱说:“我相信福祸相倚的老话。不过从前还是太顺。我很感激这一跤。上次我和刘永行谈,他实际上也不断地在摔跤,不过他属于感冒,一个一个感冒让他免疫力增强,身体强壮了。虽然增长不是很快,但是时间一长总量就很大了。我是从创业那天到我摔跤那天中间就没感冒过,结果一摔就是很大一跤。不过摔跤这一课是肯定要补的,否则还是不能长大。不管政治、军事还是经济,一帆风顺是不可能的,李嘉诚还要跳楼呢,共产党没有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也总结不出十大军事原则。”
  回顾保健品行业的20年,目睹了辉煌不再的太阳神、溃于蚁穴的三株,亲历了全线溃败的脑黄金、孤注一掷却未能起死回生的巨不肥,创造了国人皆知的脑白金、老少咸宜的黄金搭档,史玉柱在保健品行业的地位无疑无人可比。
  从脑黄金到脑白金,再到黄金搭档,史玉柱每每一出现在保健品市场,便会卷起一阵惊涛骇浪,这个保健品帝国的掌门人,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地进行着他的市场扩张计划。
  可是,聪明和灵气能克隆出几个巨人,能让一个失败者站起来几次呢?于是,史玉柱不敢懈怠,2004年史玉柱踏上了“征途”,走进了网游世界。
  如果说史玉柱利用脑白金把“债”还了,那么《征途》的横空出世,便是史玉柱正式复出的标志,他想要世人重新认识他这个“归来”的巨人!
  然而,沉寂数年的风云人物史玉柱再次从互联网中径直冒了出来,按照他的话,却是一种行业回归,是他的一点IT情结。因为,当年的巨人集团就是从电脑行业起家的。而网络游戏,这个听起来便自然而然地与“暴力”、“逃学”、“离家出走”、“痴迷少年”等不良字眼联系起来的行业,无疑比起保健品来说,更是令人难以轻松玩转。
  曾经的叱咤风云已经不能说明什么,错过了一年就必须用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追赶的史玉柱是否能再次迎头赶上,创造又一个起死回生的奇迹,解开谜底的这一天很快就会来到。《征途》公测后7个月后,实现最高同时在线人数68万的业界最高纪录,可以说在业界是一个奇迹,让史玉柱内心再次兴奋起来。
  巨人的归来,让“史玉柱”三个字成为中国企业家精神的一个符号——他代表着忍耐苦难、勤实守信、创新开拓、永不言弃,甚至更多。


  第二章 少年史玉柱

  少年史玉柱

  蒙牛集团老总牛根生有两句经典的话:一句说给得意者“小胜凭智,大胜靠德”;一句针对失意人“别人从零步起步,而我是从负数起步。”
  而在风云突变的中国IT界,有两个另类的人物,他们历经磨砺,从“负数”起步,最终修得正果,一个理所当然是阿里巴巴总裁马云,另一个则无可厚非的是现在的征途“老大”史玉柱。
  发展心理学讲人生所频繁使用的手段和参照的准则是“追溯”,特别又是人物早期的追溯。因为据说人的智慧、性格和处事态度,在童年就基本定型。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史玉柱是怎样长成的。

  第一节“请称呼我为‘史大胆’”(1)

  童年的史玉柱让父母爱恨交加。如果说男孩调皮捣蛋是其天性,那么史玉柱的顽皮则真的让旁观者瞠目结舌。
  史玉柱沉迷过小人书,并因此而留级;迷恋于《十万个为什么》,却异想天开地自制“炸弹”。
  然而,非常“不幸”的是这个聪明伶俐的小毛孩,并没有将其无穷无尽的求知欲用在学习上,而让父母对其深为“失望”……
  1.痴迷小人书,成绩一落千丈
  1962年,史玉柱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